第五十六章 劉寶襲永城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6-29 17:40      字數:4773
  如果說戰前的徐州父老尚對護民軍的實力有那麽一點點懷疑的話,那麽當看到不可一世的禦營騎軍落荒而逃,他們就徹底倒向了護民軍。

  ??當然了,商人對軍人有著天然的畏懼,讓這些徐州世家和護民軍談條件,他們還是不敢的。所以他們把目標對準了剛剛進城的李八少。

  ??李八少不是一個人來的徐州。而是和大批應天商人一起來的徐州。既然黃縱嶽飛都想拿下徐州,以便給護民軍找一個能攻能守的根據地,李八少就決定利用商業的力量,靠利潤把兩地商人緊緊地捆綁到一起。李八少深知這些世家大的心理。他們可能也講道義,但更多的是以利為先。護民軍可以利用良好的軍紀獲取徐州百姓之心,但想要獲得徐州這些世家的支持,僅靠還給他們被抄家的金銀珠寶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看到發展的前景。

  ??李八少本是和嶽飛張憲一起到的碭山,因為要安撫碭山商紳,李八少滯留了一天,隨後又騎著快馬趕到徐州。進入徐州城的時候,李八少臉色很差,畢竟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了,長途勞頓很難恢複過來。

  ??但李八少依然拿出了十二分的熱情,當夜就和徐州的大商家大士紳進了一次關於合作的長談。結果第二天一早,徐州城的百姓就得知了一個好消息。在徐州士紳的大力邀請下,護民軍以後會長駐徐州,保護徐州百姓。

  ??因為知府大人及一幹官員皆被祝行在劉複等人所殺,徐州城又推舉出了一個代知府,石不遇。此人是個進士,曾在東南沿海做過一任縣令,因為得罪了東南王朱緬,撤職回鄉。

  ??他也是徐州世家石家的外房子弟,在徐州城名聲甚好。祝劉為亂時也曾請此人入幕,結果石不遇果斷地拒絕了二人的邀請,結果被關進監獄,差一點點被折磨死。

  ??石不遇本已不抱生還之望。但卻沒想到自己不但被李八少和嶽飛二人親自從監獄請出來,並且徐州百姓士紳還推舉他當了徐州代知府。

  ??石不遇當即感動得熱淚盈眶,握著嶽飛的手說,“士為知已者死。我石不遇決不敢有負徐州百姓,不敢有負護民軍。”

  ??嶽飛笑道,“隻要石大人不負徐州百姓,也就不負我們護民軍了。”

  ??石不遇不再說話,隻是更緊地握住了嶽飛的手。

  ??正當嶽飛準備迎戰張俊的下一波大軍,李八少準備繼續和徐州城的士紳談生意的時候,率軍到達淮北的張俊卻改變了自己的進攻方向。

  ??禦營騎軍逃到淮北的時候,正好張俊和劉寶也剛剛到達。望著丟盔棄甲的二千騎軍,張俊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直到逃回來的禦營將士跪在張俊麵前,張俊才確認,自己這支禦營騎軍竟然敗在了五千應天團練之手。這讓信心滿滿準備先剿徐州,再滅應天的張俊真的沒奈何了。

  ??北宋自建國就丟了養馬之地。所以戰馬急缺。禦營雖為趙構嫡係,但每營也不過隻有三千騎兵。此刻逃到沛縣的禦營騎軍不過二千人,也就是說,一戰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騎軍。這怎麽能不讓張俊心痛呢?

  ??當禦營將士說到張鐵錘先是戰吉倩不下,兩軍衝鋒時,又被嶽飛一合生擒,不由得讓張俊有了一絲恐懼。張鐵錘跟了他幾年,一向驍勇無雙,錘下從無活口。沒想到竟然在護民軍麵前不堪一擊。

  ??張俊從來都不是無畏猛士,此刻見護民軍沒有他想象的那麽好對付,祝行在等人又被護民軍斬殺,張俊頓時失去了戰鬥的興趣。

  ??反正他太了解自己的主子了。畏戰怯戰從來都不是什麽罪名。隻要事事順著主子的興趣,就是此刻撤軍回建康,頂多也就是罰俸三月。

  ??不過就在張俊打退堂鼓的時候,大將劉寶卻給張俊出了一個主意。

  ??劉寶用手指著北方說道,“大人,此刻護民軍精銳全在徐州,咱們何不率兵直取應天府?據我推算,估計此刻應天府空虛無比,隻要我們九千大軍攻進去,應天府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張俊眼前一亮,拍著劉寶的肩膀說,“圍魏救趙,好主意!”轉而又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可是據我們收到的線報,應天府團練可是有一萬五千名啊。就算徐州來了五千,應天府本地豈不是還有一萬精兵,不可小視啊。”

  ??劉寶輕蔑地說道,“一個地方團練使會操練什麽隊伍?我覺得他為了打敗祝行在,肯定把最精銳的大軍都領了出來。留在應天的估計都是手持木棍鋤頭的鄉民,在大人禦營大軍的雷霆之怒麵前,豈堪一擊。隻要我們拿下了應天府,嶽飛必急急回軍。到時我願親率大軍在路上截殺,一舉滅殺此人。應天徐州之亂豈不都被大人所平嗎?”

  ??張俊被劉寶的這番推算折服了,哈哈大笑,信誓旦旦地對劉寶說,“隻要我能拿下應天府,劉將軍當居首功。”

  ??劉寶連忙說道,“要賴大人神勇,我們方可竟此奇功。”

  ??兩人商議已定,果真避開徐州,掉頭殺入應天府永城縣。這一著雖然是出其不意,但他們低估了應天府的軍事力量。也低估了永城守將的能力。

  ??永城縣駐有五百護民軍,守城將領名叫寇成,本是吉倩山寨頭目。手中一杆大槍,也素有驍勇之名。護民軍擴軍之後,被嶽飛提為步兵都頭,駐防永城縣。

  ??擔任都頭以來,寇成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捕盜逐寇,做得條條有理。一個月時間,永城縣治安局麵大為好轉。這日寇成正領著幾十個騎軍在城外巡邏,忽見南方煙塵四起,馬蹄聲聲。

  ??寇成一下跳到馬背上,踮起腳尖張望來軍。來軍高舉的大旗上依稀寫得也是嶽字。但隻望得一眼,寇成就臉色大變,迅速下了兩道命令,“徐舍,你帶上二十個兄弟,速往附近鄉鎮傳話,告訴他們有敵來犯。讓各村鎮加緊戒備。然後你自己快速趕回應天,去搬救兵。剩下的人,速速隨我回城,準備迎敵。”

  ??永城縣的城門剛剛關上,劉寶的二千騎軍就殺到了城下。可是看著拉起的吊橋,城頭站得密密麻麻的守軍,劉寶不禁搔了搔頭皮。

  ??張鐵錘還在的時候,劉寶在張俊麾下並不受寵。張俊明顯更喜歡傻大黑粗的張鐵錘。如果不是劉寶的指揮能力明顯突出,也不一定能做到步兵統領的位置。

  ??張鐵錘被擒之後,張俊把逃回來的兩千騎軍交與劉寶指揮。劉寶知道這是張俊看在自己獻了奇計的麵子上。但如果自己不能建立奇功,這副統製的位置肯定也做不久長。

  ??所以劉寶親率兩千騎軍,快速奔襲永城縣。為了更好的迷惑永城守軍,他還特意做了一麵寫有嶽字的大旗。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寇成識破了他的計策,不但及時地關上了城門,還派出了去四方鄉村通報消息的士兵。

  ??劉寶勒著戰馬,抬頭仰望城頭上的寇成。寇成今年四十歲,但一臉皺紋,看上去就像老人。雖然頂盔貫甲,依然擺脫不了農民相。

  ??劉寶歎了一口氣,沒想到一個老農般的人物竟然如此警惕,使自己的奇襲大計落空。出師不利,忽然讓劉寶對自己的計策產生了懷疑。看城頭這些器甲鮮明的士兵,就知應天府內還有精兵留守。

  ??劉寶定了定神,用大刀指著寇成,大聲喝道,“大膽叛匪,朝廷平亂大軍已經城下,還不開門納降?負隅頑抗,隻會全城俱滅。”

  ??寇成用手扶著城頭的長條青磚,用眼睛再仔細打量了劉寶大軍高舉的嶽字旗上麵,忽然哈哈大笑。笑得劉寶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寇成笑過之後,突兀地問道,“將軍姓嶽嗎?”

  ??劉寶不知寇成為何這樣問,所以搖了搖頭。有禦營裨將狐假虎威地喝道,“大膽叛匪,我家將軍乃禦營副統製劉寶,怎麽可能姓嶽?”

  ??寇成哦了一聲,似乎剛剛恍然大悟,“原來你是想詐城。”

  ??劉寶問道,“你怎麽看出來我們不是護民軍?”劉寶確實不明白這一點,因為騎軍奔馳時塵土飛揚,離遠了根本看不清人的麵目。等到能看清騎兵麵目的時候,再想關城門也來不及了。可是看永城縣的樣子,分明提前做好了準備。所以劉寶想看看自己的計策哪裏出了破綻。

  ??寇成用手指著劉寶騎軍走過的地方,即將成熟的黃豆被踐踏得一地狼籍。寇成冷冷說道,“劉寶,你縱然奸詐,但你卻忘了我們這支軍隊的名字。我們是護民軍。我們的軍隊,無論是騎軍,還是步軍,絕對不會踐踏鄉民的莊稼。有踐一禾者,斬。而你的騎軍雖然也有走在路上的,但絕大多數卻是從大片豆田裏突襲而來,焉能瞞得過我。”

  ??劉寶用奇怪的眼神望著城頭的士兵,心中暗想,世上真有這樣不擾民的軍隊嗎?可是看站在城頭的士兵,以及越來越多拿著武器站到城頭的百姓,劉寶就知道寇成沒說謊。護民軍在應天確實極得民心。

  ??劉寶決定再試試勸降,他命中軍打起禦營前軍旗幟,然後對寇成說道,“我觀將軍智勇雙全,何必執迷不悟,和亂匪一路。不如開城納降,我劉寶對天發誓,絕對會在皇上麵前保你一功。”

  ??寇成尚未答話,永城縣令劉文學領著幾十個衙役走上了城頭。劉文學打量了一下城下人馬,忽然驚喜地說道,“寇都頭,這真的是禦營人馬,是皇帝派來的人馬。快快開城接他們進來。要不然皇上怪罪下來,我們擔當不起啊。”

  ??這劉文學原來是永城縣的一個秀才。因為縣令一幫人都被永城百姓殺了個幹淨,劉文學因為平時剛直敢言,頗得百姓好感,於是就被推上了縣令的位置。他為官清廉,頗受百姓好評。寇成對劉文學的印象也算不錯。但他沒想到劉文學竟然說出了開城納降的話。

  ??寇成有點不敢相信地說,“劉大人,這支軍隊踐踏百姓快要成熟的黃豆,和土匪流寇沒什麽區別,我們可不能開門揖盜啊。”

  ??劉文學不耐煩地說道,“寇都頭,皇帝親派大軍來救我們應天百姓,踩壞一點莊稼算什麽。永城鄉民肯定不會在意的。”說到這裏,劉文學抱拳衝城下的劉寶說道,“劉將軍,鄙人是永城縣令劉文學。我這就命人打開城門。”

  ??劉寶哈哈笑道,“原來劉縣令和我是同姓。請劉縣令打開城門吧,禦營大軍可是奉旨前來平亂。”

  ??劉文學立功心切,他本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雖被百姓推為縣令,但總覺得自己的縣令得來不正,沒有經過皇帝認可。如今見禦營大軍來到永城,當然想立個大功。可是劉文學再三命令寇成打開城門,寇成隻是沉默不語。

  ??劉文學見使不動寇成,從鼻子裏冷哼一聲,就命令手下幾個衙役前去開城。但幾個衙役走到城門邊,卻被護民軍當場按翻在地。

  ??劉文學大怒道,“寇將軍,你想造反嗎?禦營大軍親來永城,你為何不開門,反而要把朝廷大軍拒之門外。”

  ??寇成不理會劉文學,他用手指著城外被踐踏的莊稼,大聲對站在城頭上的鄉民說道,“各位鄉親,你們願意讓這樣的軍隊進城嗎?此人口口聲聲一直說是來平亂,我倒想問問劉寶將軍,以及我們的劉大縣令,現在應天府亂嗎?應天府什麽時候有過這麽好的治安?如果你們願意讓這樣的軍隊進城,那我立即領著護民軍撤出去。鄉親們,你們願意嗎?”

  ??劉文學不等城頭百姓回答,自己搶著說道,“當然願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雖然禦營大軍踩了些莊稼,但百姓們隻會深感皇恩浩蕩。寇都頭,你還是打開城門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