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王允問計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2-02-26 17:18      字數:2175
  九月初二。

  長安城。

  董卓身死的消息已經在城內遍傳開來,所有百姓歡天喜地,在城內的街道上載歌載舞,連年節都不曾有過的熱鬧,難得的出現在了這座古樸而滄桑的城池中。

  呂布率領大部狼騎離開之後,將麾下僅剩的並州軍交給了王允暫管,還有他手下的魏續和宋憲,也一同留了下來。

  得知城內的一片歡欣鼓舞的景象,王允卻是冷冷一笑。

  這一副盛世中興的模樣,低下掩蓋著多少血腥,外麵那些百姓們又怎麽會知道?

  不過,他也隻是付之一笑,便繼續忙碌了起來。

  董卓伏誅之後,呂布雖然給他留下了一部並州軍,可是畢竟呂布後來投奔了董卓,麾下多多少少也有一部分西涼軍。

  現在比較難辦的,就是這部分西涼軍了。

  按照一開始幾位大臣商議的意思,是要盡可能全麵赦免他們的,不能在董卓死後反而亂了。

  因為他們跟隨呂布之後,算是有了撥亂反正的意思,然後在董卓死後,又非常積極的前往蕩平了湄塢,為朝堂挽回了巨量的財貨,算是有功。

  可是後來王允一想,這樣不行。

  如果就此赦免了他們的話,朝堂之中,曾經受到過西涼軍迫害的百官和宗室外戚,該怎麽給他們交代?

  要知道,西涼軍最猖狂的時候,可不僅僅是那些平民百姓被欺壓。

  就連宮人和公主、百官也...

  王允想到西涼軍的惡,心裏就是一腔怒火,恨不得親自手提三尺青鋒,將董卓的屍身捅上成百上千個透明窟窿。

  想到這裏,王允強行壓了壓自己的怒氣。

  他的雙目微眯,轉臉看向對麵的黃琬。

  “黃校尉,你怎麽看?”

  王允的聲音透著一股陰冷,讓對麵的黃琬心頭沒來由的一跳。

  今日還是他們幾個,在王允的府邸舉行眾議,隻不過今天商討的就不是如何誅殺董卓的事情了,而是商量怎麽處理董卓死後長安成裏麵的亂子。

  外麵看上去盛世太平,不過都是假象。

  他們這幾個核心人物卻很清楚的知道,隻要後續處理上麵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大漢因為剛剛誅殺董卓而才出現的一絲光亮,便會立即重入黑暗,大漢也會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戰火紛飛。

  而這一點,卻恰恰又是外麵那些諸侯們正在期待的。

  黃琬心中略略思量,臉上不動聲色,便道:“這個,我不過是區區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隸校尉,長安城內該當如何處理,恐怕還得勞煩王司徒來拿主意呀!”

  黃琬輕輕地拱了拱手,便不再張口。

  一旁的楊瓚向他投去了一個頗有意味的眼神,卻也沒說話。

  王允聽見黃琬如此說,便轉而看向了另外一人。

  “馬太尉,你覺得呢?”

  太尉馬日磾眼皮動了動。

  此時的他還在回味昨夜那美嬌娘的韻味,因此心思並不在幾人所說的話題之上。

  可是既然王允問起來了,他也不能裝作沒聽到,便回道:“王司徒忠君為國,又有親獻愛女計除董賊的功績,如今這長安城內,自然該當由王司徒主持,為天子和百官指引前路!”

  馬日磾的回答滴水不漏。

  他一麵讚揚了王允對於誅殺董卓做出的貢獻,一麵又諷刺王允連自己的義女舍得獻出來設計,暗搓搓的表露了一番鄙夷。

  尚書鄭公業聽出了馬日磾話裏的隱喻,眼神也是一陣莫名的閃動,看向王允的臉時,隱隱帶著一絲厭惡。

  可是如今這些人聚集在這裏,說是要商討個穩定長安城的定計出來,其實他也早就看明白了。

  這哪裏是什麽想要穩定長安城?

  不過是為了誅殺董卓之後,大家坐在一起重新分配權利蛋糕罷了!

  隻是王允身為司徒,親自主持並設計了誅殺董卓的計策,又有獻出貂蟬的貢獻。

  在天子那裏,也是已經討了個美名的。

  如今他身為主家,把之前參與設計的眾人,還有朝中如今有些話語權的官員都給找過來,自然是想要確立自己如今在長安城內的地位!

  這一點,鄭公業相信不僅僅是自己看出來了。

  能夠坐在這個屋子裏麵的,沒有傻子,肯定也都已經瞧了出來。

  所以王允一發問,才會接二連三都顧左右而言他,反而都是說讓王允來主持此事。

  如果現在仍舊讓王允繼續主持長安城,那麽接下來的朝堂...

  鄭公業已經想到了這件事未來的走向。

  雖然想要出言阻止,可是他辦不到。

  縱使他身為尚書,還有參與誅殺董賊的功績,說出去還算能撐得起三分薄麵,但是在今天這個會客廳裏麵,若沒有王允來問他,他已經連說話的份都沒有了。

  楊瓚一臉的老神在在,不時扭動著脖子,查看會客廳裏麵其他人的反應。

  當他瞅見鄭公業眼神裏麵的陰鬱,心裏就是一動。

  那天晚上鄭公業的表現,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他自然也想到了鄭公業這個樣子的原因。

  還是因為貂蟬!

  不過,現在的貂蟬因為董卓已死,自然立即成為了呂布的妾室。

  現在整個長安城都要靠呂布麾下的並州軍來掌控,還會有誰敢去打貂蟬的心思?

  因此。

  鄭公業哪怕有再多的不甘,也隻能自己憋在心裏。

  “唉!”

  眾人正在各自心有所想的時候,突然聽到會客廳裏有人長歎了一口氣,引得眾人齊齊望去。

  是左中郎將蔡邕。

  王允見他如此,麵色立即就出現了一絲寒意。

  “蔡中郎,眾位大人都在計較如何穩定長安之事,不知你又是何故突然歎息啊?”王允問道。

  眾人也無不為之奇怪。

  董卓都死了,長安城隻要穩定下來,不管究竟是誰掌控大權,難得的安寧,總歸還是讓人欣喜。

  可這蔡邕卻突然慨歎,自然叫人不解。

  “聽到眾位大人說起長安城裏的事情,心有感慨,所以發歎!”

  蔡邕神情低落的回道。

  原本話到此處還沒什麽。

  可惜,蔡邕才學雖然高超,情商卻明顯不夠。

  “董賊雖然目無尊上,大辱宗室,但他對於才學之士卻極為看重,連僅僅徒有虛名的我,也長長被他作為賓客招待,如今他伏誅身死,我突然想起這些事情來,難免心中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