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飛羽賊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2-02-26 17:18      字數:2125
  王允的語速並不快。

  可是在王允把話說完之後,其他幾人卻都是震驚的久久沒有言語。

  他們是今天才知道,平時不顯山漏水的司徒王允,居然藏著這麽深不見底的心機。

  太恐怖了!

  經過王允這一番詳細的解釋,大家才理清了王允完完本本的整個計謀。

  連環計。

  幾人總算是恍然大明白了。

  “王司徒,胸有溝壑深不見底啊!”黃琬讚了一句。

  其他幾人雖然不說話,可是眼神都與黃琬一般無二,被王允自作主張,將他們的心思全部當作和黃琬一樣。

  隻是他卻不知,他冤枉了楊瓚。

  楊瓚心裏暗暗冷笑,心道,若不是事先得了密報,自己恐怕這個時候,也要和黃琬他們一樣,變成一副被深深震撼到的模樣吧。

  可也正是事先已經知道,楊瓚才想的更多。

  王允這家夥,能在董卓禍亂雒陽開始,一直到長安,這麽久的時間裏,被他將一個如此絕美的貂蟬藏在府中,足可見他的心機之深。

  這種心機深沉的人,楊瓚可不敢擔保,此時他是真的把自己全盤謀劃都給倒了出來。

  王允,絕不是什麽好貨。

  還是那些人對自己說的靠譜。

  隻不過,在這次謀劃的最後,自己該當如何抽身?

  當真要入了那些人的夥,另辟蹊徑嗎?

  在王允暗暗自得的時候,楊瓚的心思卻是早已飛到九霄雲外去了。

  其他幾人對著王允讚了一輪,實在是想不出比王允所說更好的計策,當場也隻能讚同王允的計謀,聽從王允的安排。

  最後,黃琬還把血詔也留在了王允的府中。

  因為按照王允的設計,之後引誘呂布的時候,這封血書有大用。

  ......

  初平二年,八月中。

  一片秋風的蕭瑟之中,身處大漢版圖東北的公孫瓚,在黃河擊破青州黃巾,被朝廷拜為奮武將軍,封薊侯。

  公孫瓚借從弟公孫越之死,攜擊破青州黃巾的餘威,揮軍冀州,各處郡縣紛紛望風而降。

  袁紹初期不願大打出手,封公孫瓚另一個從弟公孫範做渤海太守,想要緩和與公孫瓚的關係。

  結果公孫範到任後,卻統率渤海郡兵,與公孫瓚一起進攻袁紹。

  公孫瓚暗中以為自己必勝袁紹,隨即將嚴綱任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交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內郡縣守令,用來分劃袁紹已經基本控製的青冀二地。

  逼得袁紹終於忍不住,派遣各路大軍並出,準備和公孫瓚全麵開打。

  常山國,真定。

  秋風飄過,城外陣陣麥香不住的席卷而來,直叫城內城外的所有百姓歡欣鼓舞,暗中慶幸又是大獲豐收的一年。

  隻不過,此時的城內諸多官員們卻是心生警兆。

  袁紹即將與公孫瓚開始全麵開打的消息,早已傳遍冀州內外。

  常山國雖然位置稍稍有些偏,可也畢竟是屬於冀州的治下,眼看也要在這次大戰之中逃脫不得,可叫城內的官員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心裏是又驚又怕。

  而且,在這個消息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一直煩擾著他們。

  那就是在真定城西麵百裏,不知什麽時候起,突然有一部山匪嘯聚,名號叫做飛羽,被常山國中的官方叫做飛羽賊。

  據說,飛羽賊經常四處突襲,專撿貪官惡吏與惡名遠揚的世家大戶下手,很是擄掠了不少的糧草財貨,兵甲極為富庶,此時更是早已發展出了上萬人馬。

  因此,飛羽賊的名頭,現在在常山國中已經十分響亮,許多對世家大族心懷怨憤之輩,都是聞名前往投奔。

  更加叫真定的縣長煩憂的是,就在三日前,飛羽賊曾經有過書信傳進了城來。

  若三日之內,縣長不把真定縣尉設計捕獲的一支飛羽賊釋放,並將主導設計的縣尉一並交付他們處理,他們就要前來圍攻真定城,斬殺所有與此事有關的人。

  三天的時間裏,縣長很想息事寧人,主動派了人手前去與飛羽賊聯絡談判。

  可惜對方態度極為強硬,隻有之前給出的那一個解決辦法,否則就是攻城拿人。

  叫縣長為難的是,縣尉與他根本不是一夥的,縣兵又全部掌握在縣尉的手中,他一個縣長別說把縣尉綁了送給飛羽,就連釋放那些飛羽賊,他都做不到。

  因此談判沒有任何的進展。

  而今天,就是第三日了。

  飛羽賊果然膽大。

  就在今天一早,城中撒出去的探馬就來了回報,城西二十裏,一大早就發現果然有萬餘兵馬紮下的營寨。

  正是飛羽賊!

  在縣尉的命令下,真定城早已四門緊閉,真定城裏,一共近兩千的縣兵和大家族的私兵,此時早已被強製匯聚了起來,更是全部被趕上了城頭。

  縣尉丁振眼含厲芒,不停發號施令,準備應對飛羽賊即將到來的進攻。

  真定城西,二十裏。

  飛羽軍大營。

  一名年輕文士坐在下手位置,正向著穩坐主位的白甲將軍說話。

  “趙兄,如今箭已在弦上,又怎麽可以憂愁寡斷?”

  “非是我憂愁寡斷,而是眼看袁紹與公孫瓚即將大打出手,若我軍此時對真定發起攻擊,損兵折將不說,引起袁紹與公孫瓚的注意,恐怕反而是壞了主公大計!”

  白甲將軍眉頭緊鎖,對年輕文士的勸解,他不為所動,有著自己的主見。

  年輕文士見白甲將軍如此,卻也並不著急,反而是在白甲將軍麵前的地圖上的某個位置點了點。

  “趙兄所言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趙兄卻未曾考慮,在袁紹與公孫瓚大打出手的時候,飛羽軍的處境嗎?”

  “便如嚴絢所指,我等聚起飛羽軍之義軍,占據井陘山的同時,也扼守住了東西通行的井陘口。”

  “以我們飛羽軍現在的名聲,以及我們所占據的位置,不論袁紹還是公孫瓚,隻要他們騰出手來,都絕不會對我們坐視不理。”

  “如果不趁著他們兩人大打出手的時候,再次擴充一下飛羽軍實力,之後麵對隨便他們中的哪一個來攻,以我們飛羽軍如今的實力,能抵擋的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