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分科而已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2-02-26 17:18      字數:2121
  “前不久,曹孟德兩萬兵馬收降百萬黃巾,便是一個極好的明證!”

  法正的最後這一句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竟然叫任安氣的吹胡子瞪眼,卻偏偏一時間無法找到合適的言語來反駁他。

  最後,實在沒話說,任安一揮衣袖轉身回座,還丟下了一句輕飄飄的話。

  “哼,鑽營之道而已。”

  在場的名士們之中,如同任安這樣腐儒一般的畢竟是少數,聽完法正這番話,都不由得陷入了短暫的思慮。

  確實如同法正所說。

  雖然這次曹操剿滅青州黃巾,盡降百萬眾,收攏精銳十萬為兵,中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巧合因素,以及天時地利,可是大家又不得不承認,曹操在其中的操作,也確實很是精妙。

  絕不是任安所說的那般,什麽軍略乃是小道。

  這點,他們也是不敢認同的。

  尤其是,他們又看向了劉茂之後。

  劉茂一直目光灼灼的盯著法正,在法正說完這番話之後,他居然很明顯的點了點頭。

  在這麽多人看著他的時候,既然他都點頭了,那就表示他完全讚同法正的說法,加上要把軍略等事也加進這文會中,本來就是劉茂第一個提起來的,這樣的話...

  黃承彥和相熟的幾個名士對視了一眼,心間都有了論斷。

  劉茂等了片刻,發覺眾多名士們都不說話,便再次拜了一禮。

  “不知眾位文公,可有定議?”

  “在做出決定之前,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使君。”

  劉茂循聲一看,發現卻是江州來的名士孟彪,當即道:“孟公請問,茂知無不言。”

  孟彪擺擺手,直言道:“使君若要把這些才能也算作文會比試之中,敢問這麽多的分類,該當分別以什麽形式進行裁定勝負?”

  “又如何進行最後文魁的判定?”

  “畢竟如此多的分類,必然有人偏於某一項,卻又對某一項而擅長。”

  “如果沒有一個高低分辨,這文會,恐怕比試要進行的曠日持久,也難以決出最後的文魁吧?”

  孟彪之前都沒怎麽說話,這次突然一下子說了這麽多,又都是說在了點子上,叫劉茂很是敬佩。

  這個孟彪,一直不顯山不露水。

  其實他是一直都在仔細地傾聽和思考。

  能夠說出上麵的那些話,就說明這個孟彪對發生的事情,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不會因為任安的名望,而特意去傾向任安,打壓法正他們。

  “孟公的問題,可謂是針針見血,字字珠璣。”

  劉茂先是讚了一句,卻不去直接回答孟彪的問題。

  劉茂再次轉向法正。

  “孝直,既然方才你的道理講的條理清晰,又恰是眾多士子中的一員,便從你身為士子的角度出發,不若由你來說說看,該當如何把以上那些項目添加進去文會中,又能解決孟公那些擔憂?”

  “無他,分門別類而已。”

  麵對劉茂的難題轉移,法正毫不怯懦。

  好像跟自己準備的應對辦法相差無異啊。

  劉茂心裏有了些猜測。

  “分門別類,具體呢?”劉茂問道。

  “具體,不過就是把這些事項,分別比試,然後設置多個文魁,每項比試便決出一名文魁。”

  “之後,所有文魁齊聚一堂,進行最後一輪所有項目的統一角逐,再得出一個總項文魁。”

  “總項文魁,必須要是在所有科目中,成績最優者得之。”

  “當然,這種辦法,正是如同之前孟公所言,肯定會持續的時間較長,若使君覺得比較繁雜,或者也可采用另外一種辦法。”法正說到這裏停了下來。

  “什麽辦法?”劉茂又問。

  “那便是仍以詩文比試為主,先以詩文決出前十。”

  “其他軍略、政事、音律等考核為輔,前十的士子按照這些項目進行加試,得出全麵成績最優者,是為文魁。”

  “這樣,隻需要對前十的士子進行其他項目的比試,便可大大減少文會所需要的時間。”

  “除此之外,正還有一個小小的提議。”

  “術業有專攻,人也分性,很可能有些人不擅詩文,卻對軍略等事特別擅長的。”

  “至於這些人,正以為,可以等文會結束之後,由州牧府出麵組織一下,進行文會之後的專門考校,為這些士子正名。”

  “到時要如何對待這些士子,想必使君心裏也會有自己的決定。”

  法正說完,當即衝著劉茂拱了拱手。

  他這樣的兩個辦法說出來,也正是說出的順序有先後,才更能凸顯出他小小的心機。

  法正真正想要對劉茂獻出的,正是第二個辦法。

  劉茂隻是思慮了一瞬間,立即就明悟了這個道理,轉而向後看向眾多名士。

  “黃叔,孟公,諸位文公,你們以為如何?”

  “第二種辦法,一來不對原本的文會進程大加變動,二來又可以從眾多文士中擇取更優者,這個辦法不錯。”黃承彥捋了捋胡須說了一嘴。

  孟彪則是先是望了望法正,又看向劉茂,“嗯,也對,尤其是最後一項提議,或許對那些不擅詩文,卻精通軍略的士子,倒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孟彪說話的時候,似乎話裏另有所指。

  大家都不是俗人,自然能夠明白他的意思。

  這個法正,當真是不簡單啊。

  以上的兩個提議,或許都不是他說這麽多話想要表露出來的真實意圖。

  唯有最後那個小小的提議,可能才是他真正想要說出來的。

  這麽一想,眾人立即明白了這個小家夥的意圖。

  隻不過,原本聲勢浩大的文會,這麽一來,可就變成了益州州牧府招攬人才的途徑了。

  “小小年紀,看來已經是心有所屬了啊!”黃承彥望著法正暗暗猜測道。

  “還未表態投效,這就已經暗中開始為叔玉出謀劃策,招攏人才了,很不錯的一個小家夥。”

  其他名士們如何會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不過大多也都樂見其成,微笑著附議,支持法正的第二個建議。

  “既然諸位文公也都表態,那麽,這文會便按照孝直的第二個建議,調整流程,明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