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破敵之策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1-08-28 12:36      字數:2330
  吳懿問起破敵之策,石韜立馬又興奮了起來。

  石韜將案幾上的地形圖拿起來,徑直來到吳懿和賈穆的麵前。

  “你們看!”

  “這是主公之前專門命人繪製的,陽平關地形圖。”

  “在這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出陽平關附近,五十裏範圍內的山脈走勢、山峰高度,甚至山道河流,也都統統做了標注。”

  “你們先看看,我派快馬傳一封書信回南鄭,再和你們細說。”

  石韜將地圖遞給兩人,立馬折回身在案幾上執筆疾書。

  片刻之後,石韜就寫好了一封書信,招來在門外等候的探馬,將書信交給他,又低聲囑托了幾句,這才回身來到吳懿和賈穆的麵前。

  吳懿事先就看過這份地形圖,所以並不如何驚訝。

  賈穆倒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精細的地圖,立即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你們看。”

  石韜靠了上來後,伸出手指落在地圖上,開始為兩人解說。

  順著石韜的手指劃動,兩人的目光從陽平關向西移動,然後轉向西北。

  “如今,徐榮的三萬大軍已經行過此處。”

  “等過了沮水,就會屯駐沮縣,距離陽平關僅僅三十裏。”

  “而從沮縣向陽平關來,一路基本都有官道,按照西涼軍的行軍速度,隻需兩個時辰就能來到,若是西涼鐵騎全速奔襲,半個時辰便能趕到關下。”

  “不過,在這段路途之外,卻還有一條小道。”

  “便是此處。在此處,與官道分開,繞行了一段距離後,可以直達沮縣城下!”

  吳懿和賈穆順著石韜的手指,看著沮縣到陽平關的官道旁邊,有一條隱隱約約的虛線,明顯是後來描畫上去的。

  “哦,小道是在地圖畫成之後才探查出來的,這虛線也是我才添上的。”石韜又衝兩人解釋了一嘴。

  “廣元特意提起這條小道,可是關於那沮縣,廣元想出了什麽謀劃?”吳懿問道。

  石韜點點頭,在沮縣的位置上輕輕點了點,突然又跳過一段距離,徑直來到了地圖的西北邊緣外,再次重重一點。

  “在沮縣正西五十裏,有一處平緩之處,喚作武興,因為有西溪水流過,方圓約有三十裏可供耕種,因此便有千餘戶流民聚集在此處。”

  “這次徐榮率軍南下,目前的囤糧之地,正是這武興。”

  “可惜的是,這副地圖隻描繪了陽平關方圓五十裏地界,因此沒有顯示出武興所在。”

  “武興?”吳懿滿頭問號。

  按照石韜所說的話,那武興距離陽平關直線距離約有七十裏。

  可是附近山地險峻,彎彎繞繞的山路累積下來,實際路程能突破上百裏。

  他吳懿屯駐陽平關兩年來,也僅僅隻能做到對距離五十裏內的動向探查,六十裏便是極限,超過百裏,他也是無可奈何。

  “我屯駐陽平關兩年,都沒聽聞過這武興,為何廣元會知曉這武興所在?”吳懿問了一嘴,卻是向著賈穆看了一眼。

  他還以為,石韜之所以會知道那武興,是得了聽風的情報支持。

  石韜微微一笑,解釋道:“子遠不必看昌寧,這武興所在,我並不是從他那裏得知的。”

  “哦?”吳懿的疑惑更甚。

  賈穆也是點點頭,攤攤手解釋道:“確實,這武興,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實不相瞞,我能得知這武興的詳細,還是要拜主公的安排所賜。”

  “此話何解?”吳懿又問。

  “你們也知道,自從來到漢中郡投效主公之後,我一直負責的乃是屯田之事。”

  石韜說道,“加上郡內屯田的百姓,大都是來自三輔和西涼的流民,因此我與他們免不了就要打交道。”

  “這武興,我也是從他們口中,才會得知了詳細。”

  石韜解釋幾句,吳懿和賈穆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怪不得就連聽風都沒有這武興的情報,廣元竟然是走的野路子。”吳懿莞爾道。

  “此話不假。”

  “不過,早前武興有千餘戶流民聚集,選擇在那裏安家落戶,倒也是一處偏安之所。”

  “可現在被徐榮選擇那裏囤積糧草,他們反而又遭了無妄之災。”

  三人暗暗都有些歎息。

  吳懿突然若有所思的道:“廣元先是說起沮縣外的小道,現在又特意提起這武興乃是徐榮囤糧所在,難道...”

  說到這裏,吳懿自己雙眼已經開始放光,繼續道:“廣元,你打的可是徐榮囤積在那武興的糧草的主意?!”

  賈穆聽聞吳懿的猜測,也是吃了一驚,不可思議的看向石韜。

  徐榮有三萬大軍。

  雖然現在有一條隱秘小道可以直通沮縣,然後繞過沮縣直取後方囤糧的武興,可是畢竟徐榮有三萬大軍,這是無法避免的挑戰。

  加上徐榮又是董卓麾下的第一統帥,怎麽可能會輕視自家的囤糧所在?

  而且,如果石韜真的鋌而走險,打著偷取武興的主意,卻又算的上是險中求勝,剛好與賈詡事先設下的穩固防禦的策略背道而馳。

  這一點,如果弄不好,很有可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全盤戰略。

  因此,賈穆一臉匪夷所思的看向石韜,等他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自然。”石韜沒有忽略賈穆的表情,轉而解釋道:“雖然這條計策與郡丞的設計不太相符,卻也是無奈為之。”

  賈穆這時忍不住,開口追問道:“何解?”

  石韜眨了眨眼睛。

  他似乎有些不太好開口,但是想了一下,還是直言不諱的道:“這一次守禦西涼軍的三路大軍,郡丞的安排自然是滴水不漏,算無遺策。”

  “若是按照郡丞的各項安排,很好的執行下去,保證我們漢中穩妥不失,自然是沒問題的。”

  “但是,郡丞畢竟是身在南鄭城,對陽平關的詳細安排,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

  “索性陽平關距離南鄭城僅百裏,快馬往複一趟,也隻是一日便可,不會貽誤軍機。”

  吳懿和賈穆正有些不解,石韜卻接著道:“正所謂軍機稍縱即逝,眼下就有一擊退敵的良策,如果我們繼續死守之前的安排,則是過於迂腐了。”

  “所以,方才我才特意寫下一封書信,已經命探馬連夜加急送往南鄭。”

  “我已經在信中,將自己的設想轉告郡丞,便是為了此事。”

  “原來如此!”

  吳懿和賈穆二人這才明悟。

  原來石韜一開始把他們兩人晾在一邊,寫的書信,就是發往南鄭,給賈詡講解關於武興的謀劃。

  “石廣元當真大才,我方才還以為他是莽撞之輩,這才明白他早已麵麵俱到。”賈穆心裏敬佩的想到。

  “說不得,這次陽平關的破敵之策,就靠這石廣元的計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