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遍地烽火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1-08-28 12:35      字數:2539
  初平元年,三月初。

  雒陽和三輔的大戰還未落下帷幕,益州之內卻也突然點起處處狼煙。

  先是益州治所所在的雒城之中,一夜之內,事先周密的設計之下,城內幾十處大火一同燃起,將整座雒城的大部分機要所在統統燒成白地,州牧劉焉更是不得已暴露自己的底牌,借助州牧府的密道偷偷遁走,這才逃得性命。

  第二日。

  雒城內,益州從事、校尉趙韙,勾連奉車都尉、雒城令劉璋劉季玉,聚集城內各大家族的千餘精銳死士,不顧漫天大霧前往州牧府中,妄想找尋到州牧劉焉被燒死的痕跡,卻被劉焉事先藏在附近的大軍埋伏個正著。

  劉璋當場反戈,言說自己是被冤枉,而趙韙一番魚死網破之下,僅帶了幾十死士遁走。

  ......

  雒城城外,一處道觀內。

  “主公,四郎君帶到。”

  道觀內,劉焉正與一名長髯道長下棋飲茶,突然門外有傳報聲穿進來,劉焉抱歉的衝著道長點點頭,道長心領神會,立即起身,衝著劉焉拜了一禮,這便自行走了。

  又等了片刻,緩了緩心神,劉焉才衝著一旁的劉璝擺了擺手。

  劉璝心領神會之下一抱拳,立馬向著道觀之外喊道:“帶進來!”

  片刻後,鄧賢便帶著劉璋一同出現在了劉焉的麵前。

  “阿翁,您還安好,真是太好了!”

  劉璋一看到氣定神閑的坐在麵前的劉焉,立馬痛哭出聲,向著劉焉就跪倒在了地下。

  劉焉眼神微眯,手中兀自捏著一枚棋子在棋盤之上盤桓,很是有些落棋不定。

  瞥了一眼地下的劉璋,劉焉的雙眼之中浮現了一絲不耐,冷哼道:“你生來就是如此懦弱,再敢聒噪,信不信我叫你永遠也哭不出來?”

  聽到劉焉如此說,劉璋立馬收攏聲息,不敢再發出一絲的聲音來。

  劉焉又一次將目光緊緊地盯著麵前的棋盤,手中的棋子片刻之間挪動了幾個位置,卻都沒有取勝的契機。

  很是悵然若失的思索片刻,劉焉這才歎了口氣,當即將一顆棋子投在了棋盤之上,自顧自的念叨起來:“唉,看來,當真是爭不過命啊!”

  劉焉顫顫巍巍的想要站起身來,劉璝看到,立馬衝上去將劉焉給扶了起來。

  劉焉站定之,將劉璝給推開,看著地下顫抖不停的劉璋,不帶悲喜的問道:“季玉,你說,為父對你如何?”

  劉璋心裏一顫,趕忙向著地下拜了一次,答道:“阿翁先是賜兒性命,養育兒臣成長至斯,又與兒臣布置下康莊大道,以供兒臣躋身。”

  “於公於私,都是兒臣愧對阿翁厚待了!”

  “璋兒悔不該做些不該有的念想,是璋兒錯了!”

  “阿翁,還請饒恕璋兒這一次!”

  感受到劉焉身體裏麵散發出來的冷意,劉璋越說心裏越是膽寒,說到最後,已然是聲淚俱下。

  劉焉卻微微搖著頭,看著地下的劉璋,滿滿的都是失望。

  “你,與你三兄,卻是差的太多了!”

  劉焉又歎了口氣,接著道:“去歲你三兄新婚剛過,便敢直麵於為父。”

  “當日裏,你三兄一麵向為父獻計,說出北上平定米賊張修與漢中蘇固之策,一邊更是討要兵馬親自率軍征伐。”

  “當日的場景,為父如今還是曆曆在目,每每都是讚歎不已。”

  “你三兄,才是頗有為父當年之誌氣,再看看你...”

  聽到劉焉說出這番話,劉璋的心裏又是猛然涼了半截。

  “阿...阿翁,季玉絕不敢同三兄攀比,今後,今後隻希望能長留阿翁膝下,為阿翁做牛做馬,伺候阿翁。”

  劉璋心內淒涼,此時再不敢有多餘的妄想,隻希望能將自己的小命保住。

  現在他才知道,自己不管是在表現上,還是在劉焉的心目中,都是無法和劉茂相比的。

  還真的如同劉焉剛才說的那句話一般,當真是爭不過命!

  劉焉不再理會劉璋,瞥了眼跪在一旁的鄧賢,問道:“鄧賢,張家幾人可曾找到?”

  鄧賢心中一凜,趕忙在地下抱拳稟報,道:“不敢欺瞞主公,雖然得了主公急訊,但在末將趕到之時,張家已然燃起了大火,末將救之不及。”

  “今日圍殺趙韙所領的賊兵之後,末將再次帶人前去找尋,卻隻找到張家府中幾十具被燒成焦炭的屍首。”

  “火燒之後,已然無法辨認身份。”

  “末將未能完成主公交托,還請主公責罰!”

  劉焉身體頓了一瞬間,藏在袖中的雙手不停地顫抖著,麵上卻古井不波的隻是點點頭,衝著鄧賢道:“非你之罪,何來責罰,你且去收拾兵馬,準備拔營。”

  “諾!”

  聽完劉焉的吩咐鄧賢立馬抱拳應諾,跪在地下如蒙大赦,起身快速倒退了幾步,這便反身出了道觀。

  劉璋一直跪在地下不敢有所動作。

  此時聽到劉焉吩咐鄧賢準備拔營,劉璋的心裏立馬就緊張了起來。

  他如何能不明白,此時便到了決定自己生死的時刻了?

  劉焉微低著頭顱,看著地下跪著的劉璋。

  劉璋麵色淒涼不已,一串串淚滴不停地從雙目之間滾落,一個才十六七的少年,哪裏還有才從雒陽返回雒城時的意氣風發了?

  “你也起來吧。”

  劉焉吩咐了一聲,言語中不帶任何的情感。

  劉璋聽到之後先是心裏震了一下,片刻後反應過來,連忙衝著地麵就是“通通通”三聲叩拜,衝劉焉謝道:“謝阿翁,謝阿翁饒恕!”

  劉焉不再看他,衝著劉璝一點頭,便向道觀內走去。

  行走間,劉焉又張口說了幾句話,卻仍然是衝著後麵的劉璋說的。

  “今後,你便免去益州內的一切職責,安心做一介富家翁吧!”

  “我現去與道長辭行,你且去與鄧賢一同準備車馬。”

  劉璋不敢有絲毫的辯駁,立馬又是一禮到地,應道:“璋兒遵命!”

  卻說劉焉進入道觀內和道長一番此行,再次出現在道觀門外時,已經是過了未時了。

  鄧賢向劉焉請示了一遍,得了劉焉的允許,當即喝令士卒甩動大旗,一路向著南方轉道而行。

  隊伍剛剛離開不久,道觀內的長髯道長卻從門內走了出來,看著漸行漸遠的大隊人馬,轉身就向著身後的道童說道:“此間事了,你這便回去換身衣裝打扮一下,騎馬親自去往南鄭,找尋大人稟報。”

  道童拱拱手,衝著道長拜了一禮,也不說話,就此離去。

  道長又一次折回身,看著諾大的春陽之下,劉焉的兵馬迎著西南的陽光緩緩行進,沒來由的搖頭笑了起來。

  “時也?命也?莫說你劉君郎看不破,縱是我也看不破呐!”

  ......

  “報!”

  劉焉在馬車內安坐,隊伍行處不過幾裏地,突然就有探馬疾馳而來。

  在親兵隊伍之外,探子被擋住腳步,劉焉挑開窗簾去看,就見到劉璝已經迎了上去,親自對探子盤查。

  片刻後,探子便被劉璝帶著一同來到了劉焉的馬車之前。

  探子跪伏在地,向著劉焉稟報道:“啟稟使君,昨夜城內火起之前,今早又有各處傳來訊報,犍為、廣漢、巴郡等郡遍起烽火。”

  “晌午時分才傳來確切消息,各處豪族世家共舉兵馬合計一萬,分別襲取各郡城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