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少帝之死(二合一)
作者:二道青      更新:2021-07-05 13:05      字數:6411
  “哈,竟有此事!”

  ??聽到趙雲這樣說,劉茂麵上大驚,心裏卻是樂開了花。

  ??好嘛,這樣一來關係不就是近了一大步?

  ??通過張任,兩人之間卻是有了一層不一樣的關係一般,相互看彼此的眼神也都親近了許多。

  ??隻要有一層關係在,話語便是不知不覺中多了很多。

  ??閑言話語之間,隊伍來到了益州軍軍營,卻是天色近晚。

  ??這一路之上雖然不久,卻也被劉茂特意放慢速度之下,與趙雲很是一番暢談。

  ??其中說起趙雲跟隨公孫瓚,在北方與烏桓鮮卑等外族作戰之事,劉茂便表現的極為敬佩,臉上全是仰慕之情。

  ??這倒不是假裝出來的了,他是真的很仰慕趙雲。

  ??借著對趙雲的讚歎,當來到營門前,一臉惋惜的趙雲即將告辭離去之時,劉茂卻是在營門前直接翻身下了馬。

  ??在趙雲疑惑的目光中,劉茂抬頭望了望天,衝趙雲道:“子龍兄,可否借一步說話?”

  ??趙雲雖然不解,但是礙於禮儀,他也是立即翻身下了馬,便隨著劉茂緩緩走向一旁。

  ??劉茂將劉標帶著的親兵屏退,壓低了聲音,這才衝趙雲拱了拱手,道:“今日與子龍一番暢談,叔玉卻是才認識到,這天下竟有子龍這等忠君愛國之士,若子龍不嫌棄,不若我倆便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趙雲大驚。

  ??他雖然一向謙虛持重,卻畢竟隻是布衣出身。

  ??任他憑借著一身的武勇,久經戰陣殺退蠻兵,這才終於在南下之時進階成了一名校尉,但一直並未得到公孫瓚的看重,因此心裏多有失望。

  ??不曾想,正在他欲要離去之時,變故卻是接二連三。

  ??先是前不久。

  ??身為平原令的劉備劉玄德,帶領兩位結義兄弟和一部義軍,前來投奔有同窗之誼的公孫瓚,在與趙雲相見之後,對他禮遇有加,言談之中多有惺惺相惜之意,這才讓趙雲稍有慰藉,暫時留了下來。

  ??隻不過苦於忠義所累,對於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相邀,趙雲一直沒有任何的動搖。

  ??現在又出現了新的變故。

  ??今日才是第一麵相見,不曾想,這漢中太守劉茂,竟然就要同自己結拜!

  ??好家夥!

  ??別說是忠厚的趙雲,這等突如其來的棒槌砸下來,當真是誰挨砸誰懵逼。

  ??“這...”趙雲遲疑之間,正在想著如何拒絕。

  ??劉茂看出他的心思,卻是又靠近了些,搖了搖頭道:“看來,竟是劉茂看走眼了。”

  ??趙雲訝異之下,一時也忘了自己正要想說什麽,卻是張口又問:“叔玉何出此言?”

  ??劉茂繼續四十五度角向上抬頭,斜望夜空中的星星點點,又是醞釀片刻,卻先是歎了口氣。

  ??“枉我將子龍兄看作是敢於擔當之人,劉茂這才想要和子龍拜為結義兄弟,以袒露董賊欺壓之下心胸中的憤懣,甚至還願與子龍兄一道馳騁兵馬之前,奮力殺賊,卻是不曾想,趙子龍隻是虛有其名。”劉茂又譏又諷,並未看向一旁的趙雲。

  ??趙雲臉色有些發紅,卻是氣的不輕。

  ??“結拜便結拜,子茂何以拿子龍的忠義說事?”趙雲憋了片刻,卻是如此反駁了一句。

  ??劉茂暗道可把你逼到地方了,當即就坡下驢道:“那好,既然子龍如此說,那你我便先結拜為異姓兄弟,結拜完了,子茂再與子龍一番計較!”

  ??趙雲幾乎是話趕話被逼到了這一步,到這時再想反悔卻是已然不及。

  ??臉色漲紅之下,趙雲實在找不到話語再行反駁,隻得和劉茂一同跪在地下。

  ??早有劉標私下叫了親兵回營去帶來了果品醬肉,又有香爐祭器,此時一番布置完畢,趙雲和劉茂麵朝西方,遙拜天地君。

  ??“今有趙雲子龍(劉茂叔玉),再此起誓。”

  ??“念趙雲、劉茂,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就此,兩人推金山倒玉柱,對著天地焚香又是一番祭拜,趙雲為兄,劉茂為弟。

  ??終成異姓兄弟。

  ??......

  ??第二日,一大早。

  ??酸棗聯軍們的營寨中央,初春的寒氣仍在,一處三丈高台卻已經拔地而起。

  ??高台之上,十八路諸侯的旌旗招展,而在高台的正中早已擺下了祭拜天地的一應禮具,中央一杆大旗飄揚,上書一個大大的“漢”字。

  ??袁紹站在高台之上,腰佩寶劍,身穿黃金甲胄,麵對著高台下的漫山遍野的士卒,在陽光下顯得金光閃閃好不刺眼。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袁紹在高台之上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述,劉茂卻是嘴角抽了抽。

  ??好家夥,這不就是前不久,他才剛剛剽竊過的討董檄文麽?

  ??甚至劉茂都能感受到,身後幾人看向袁紹那火辣辣的目光。

  ??他估計身後郭嘉等人正在心裏咒罵袁紹不要麵皮,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地剽竊自家主公所做的檄文,簡直丟老袁家的人。

  ??袁紹很快將檄文念完,於是拔出腰間寶劍,一番引天下地之後,昂首向台下的諸侯們拜道:“本初雖然羞愧,但是值此家國飄搖之際,卻也不敢推辭,就此便做這盟主之位,自領車騎將軍,煩請台下諸公鼎力相助於本初,以除董賊!”

  ??初平元年,正月初。

  ??天下悉知共有十八路諸侯會盟於酸棗,卻不知這十八路諸侯會盟之後,一幹人等聚在一處竟是不談發兵討董,而是每日裏在袁紹軍中的大帳之內飲酒作樂,好不快活。

  ??但是就算如此,身在雒陽之中的董卓卻還是嚇的不輕。

  ??一日。

  ??剛從龍床之上爬起不久的董卓,看也不看床榻上被自己折磨的不成人形的先皇妃,便向著另一處宮殿而去。

  ??靈帝早前築裸泳館之類暢玩之所,當真是便宜了他董卓。

  ??皇宮之中的眾多妃子,他幾乎已經染指一遍,唯獨唐姬...

  ??正想得心潮澎拜,暗自回味其中妙處的董卓,突然被宮外來的急報攔住,這才聽聞了虎牢關外大軍匯聚之事。

  ??心下惶恐之際,董卓立即招了李儒前來商議。

  ??“文優,如今我麾下大軍遠在西涼,而虎牢關外卻有二十萬聯軍欲要攻我,這可如何是好?”

  ??李儒聽問立即拱拱手。

  ??“相國無需驚慌,雒陽城內兵馬雖少,但是虎牢關乃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所,隻要華將軍不要過於托大,牢牢把守虎牢關,雒陽便是安全無虞。”

  ??董卓稍稍安心了些,不過眉頭並未展開。

  ??他倒不是擔心真的被關外聯軍短時間攻到了雒陽來,隻是虎牢關外的聯軍匯聚,警訊每日傳來,卻會擾了他在後宮暢遊的樂趣。

  ??“文優此言卻是何以見得?”董卓又問。

  ??李儒拱拱手,答道:“相國卻是一向正麵征伐慣了,對於據關而守之事稍有不知,並不奇怪。”

  ??李儒淡淡一笑,這才又繼續答道:“加之虎牢關外雖有十八路諸侯,又號稱乃是二十萬之眾,然文優觀之,卻還不如相國麾下的二萬人馬。”

  ??“哦?”

  ??董卓皺皺眉,都這個時候了李儒還在拍他的馬屁,這讓他有些不喜。

  ??有這閑工夫,還不如盡快拿個萬全的主意出來,好讓自己能夠繼續去安心享受那些個先皇帝妃的妙處。

  ??李儒乃是人精,如何會看不出董卓的心思,立即又解釋了起來。

  ??“相國卻有不知,那十八路諸侯,雖然表麵上許下盟誓,締結盟約,讓天下人以為他們乃是一心,其實不然。我軍細作一連幾日都有詳報,那十八諸侯竟是每日裏在大帳之中飲酒作樂,都在做著暗等漁利的打算,根本沒有一人願意充作出頭鳥,他們麵和心離早已顯露無疑。”

  ??董卓點點頭,這些情報他也是知道的。

  ??隻不過畢竟對麵是二十萬兵馬,就算對方令出多門,自己手下僅僅幾萬人馬在雒陽附近,還是有些擔憂的。

  ??不過突然想起關外聯軍會盟之後,推舉了汝南袁家的袁紹袁本初做盟主,董卓又是怒氣上湧。

  ??“文優所言甚慰我心,隻是我對那汝南袁家一向極好,他們卻不識好歹,不隻是與我爭權,此次竟然又有三人入了關外聯軍的夥,當真是欺吾太甚!

  ??文優,你等下便去城內將袁隗一家老小統統下獄,若那袁紹等人再敢胡來,便統統殺之!”

  ??董卓說到這裏,又回想起了今早的暢快來,便道:“隻是這雒陽城內,文優可有什麽好計策,可保相爺我安枕無憂?”

  ??李儒捏了捏下巴,低著頭沉思了片刻,有些忐忑地問向董卓,“相國若想安枕無憂,或許帶著小皇帝遷都長安即可?”

  ??李儒這一句話說完不打緊,卻是讓董卓的眼睛立馬放光,顯然對此動了心。

  ??“嗯,此法極好,那便遷都便是。”

  ??董卓開口便讚同了李儒試探性的提議,心裏想的卻是,“宮中這些個女子某已然玩膩了,便去長安換換口味也好。”

  ??李儒雙眼圓瞪,萬萬沒想到自己隨便問了一嘴,董卓居然如此幹脆利落地答應了下來,當即有些後悔。

  ??“相國,文優隻是說萬一雒陽不可守,再去遷都長安,並非是...”

  ??李儒還想再說,卻見董卓立馬一擺手,直接打斷了他。

  ??“文優不需多說,遷都長安之事就此定下了,你等下出宮之後便去傳命,以小皇帝之名遷都長安,但有不從者,一殺了事!”

  ??李儒麵容一整,從董卓的語氣中聽出了殺伐之音,當即不敢再勸。“文優遵命!”

  ??董卓滿意的點點頭,雙手習慣性地一拍坐下的座榻站起身來,卻是又想起了一事。

  ??“對了,文優,現今那些個關外聯軍膽大妄為的來討伐於我,所仰仗的不過是一張根本就不存在的詔書,還是用的劉辯小兒的名義,既然他們使用劉辯小兒的名義來討伐我,那我便將劉辯小兒做個了斷,才好讓他們師出無名。”

  ??李儒大驚。

  ??十八路諸侯會盟相逼之下,董卓終於還是忍不住,要對劉辯動手了。

  ??但是以董卓的性格,此時說出這件事情來,便是已經定下了,自己再勸也是無用,這讓李儒也和無奈。

  ??拱了拱手,李儒隻能道:“文優明白了,等下便去將此事一並辦了,隻是還有一事,需要請教相國。”

  ??董卓一皺眉,看向李儒問道:“何事?”

  ??李儒彎著腰,低著頭不敢看董卓,繼續問道:“唐姬該當如何處置?”

  ??董卓一愣,眼神中很是有些不舍。

  ??雖然他很垂涎唐姬的美色,可是卻一直沒有機會去下手品嚐一二,著實惋惜。

  ??不過大事當前,他還是咬了咬牙,答道:“你自己看著處理了便是,何須問我。”

  ??說完,董卓像是賭氣似的一甩衣袖,徑自轉身回原本屬於皇帝的寢宮去了。

  ??李儒歎了口氣,隻得就此領命退去。

  ??在他的安排之下,早有大隊兵馬在雒陽城內攪得雞飛狗跳,先是將袁家老小統統抓了起來,駭得雒陽城內剩餘的文武百官和世家大族統統膽寒,不敢再有違逆之言行。

  ??更是在李儒的默許之下,有大批的士卒趁機大肆劫掠城內百姓,卻是無人敢管。

  ??而李儒則是帶著一班心腹,去往了弘農王劉辯所在。

  ??見麵之後他也沒有絲毫廢話,直接讓人將帶來的毒酒端了出來,裝腔作調地頒布口諭。

  ??“弘農王,此乃聖上賜予你的佳釀,還請快快品嚐。”

  ??劉辯正與唐姬坐在一處互訴衷腸,突然見到李儒帶著一群士卒闖了進來,看到他們端過來的酒具,還有李儒說的話,讓他當即麵色就是一白。

  ??“哼!你們這些奸佞,居然膽敢鴆殺於我?我不喝!”

  ??李儒臉上現出一抹獰笑,“這可由不得你!”

  ??李儒向著士卒一擺手,當即就有幾人上前,分別抓住劉辯和唐姬,還有人將酒壺拿上去,作勢就要強灌。

  ??劉辯大驚,萬般掙紮卻是毫無用處。

  ??“混賬,我就算被廢黜,也還是漢室宗親,淪落今日乃是天意,天若要我死我自己動手就是,怎可被你們如此欺辱!”

  ??劉辯此時早已沒了驚懼,除了氣憤也隻剩了仇恨。

  ??李儒聽聞他如此說,臉色這才緩了緩,又揮揮手,士卒們這才各自撒開手。

  ??劉辯看了看坐在地下哭泣的唐姬,心裏蒼涼。

  ??“唐姬,卻是我對你不住。”

  ??他無可奈何地上前將唐姬扶起,一同收拾了一下各自的衣冠,便在堂內主位之上並坐下來。

  ??從這個年僅十五的少年帝王的身上,此時竟然也表現出了一股慨然赴死的悲壯。

  ??見此,李儒不再耽擱,催促著讓人將毒酒端了上去。

  ??“雖嫁與為帝王家,諸多事務身不由己,但妾卻畢竟是被陛下明媒正娶之妻,若君赴死,妾當如何?”

  ??唐姬一邊強忍淚水,一邊依靠在劉辯的肩膀之上,聲音中泛著幾絲幽憐。

  ??“卿王者妃,勢不複為吏民妻。自愛,從此長辭!”劉辯與她說了幾句,卻是生離死別的訣別之語。

  ??兩人就此相互依靠著,唐姬枕在劉辯的臂膀之上,劉辯一狠心將毒酒舉起來,一飲而盡。

  ??不多時便撒手人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