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節 舊友相聚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4      字數:4505
  劉屈氂根本記不清自己是怎麽出的建章宮。

  等到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建章宮的宮闕門口。

  幾個丞相府的屬官看到他,立刻圍了上來。

  “丞相,情況怎麽樣?”丞相長史王丹問道。

  “唉……”劉屈氂歎了口氣,滿臉惆悵。

  所有人見了,都是心裏一咯噔,神色變幻了無數次。

  劉屈氂看著這些家夥,知道他們會錯了意,連忙解釋道:“不是爾等想的那個樣子!”

  “陛下何等聖明,豈會被人蒙蔽?”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王丹問道:“那明公為何?”

  “著了那小子的道……”劉屈氂搖著頭,握緊了拳頭:“叫他趁機將西域都護府的權力和管轄範圍給定了下來!”

  眾人聞言,全部瞪大了眼睛,王丹更是急了起來:“明公為何要答應?這可叫我等如何向貳師將軍解釋?”

  貳師將軍海西候李廣利,當前的職權,除了將河西四郡,節製內外軍事,負責對匈奴作戰外,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職權就是總領漢家對西域的管轄、監督與統治。

  通過樓蘭、輪台兩個基地,輻射到天山南北。

  又以烏孫、大宛兩個為節點,影響西域內外。

  正是靠著這個權力,過去十餘年裏,李廣利集團一邊向著西域大量輸出絲綢等中國奢侈品,另一方麵則大量進口來自西域的奇花異草,珍寶玩物。

  由之賺了個盤滿缽滿!

  如今,西域都護府將立,長安更是直接空降一個天子心腹過去擔任首任都護。

  李廣利的部將們,恐怕沒有幾個能坐得住的!

  而他們的怒火,首先對準的,也肯定是長安的劉屈氂等人。

  劉屈氂搖了搖頭,道:“吾又能怎麽辦呢?”

  “官大一級壓死人……鷹楊將軍主動提及,天子又點頭讚許,新任都護在側……吾能說不行嗎?”

  “那豈不是會被天子認為在胡攪蠻纏?”

  說到這裏,劉屈氂就隻覺得心好痛!

  這次真的是被坑慘了!

  等到都護府一建立,李廣利估計會提著刀子,從居延跑回來砍他了。

  當然,此事也並非全無挽救的餘地。

  隻要……隻要,貳師將軍馬上取得一場大勝,用實實在在的戰功來告訴天下人,那麽,現在失去的一切,屆時就都將全部如數回來。

  想到這裏,劉屈氂打起了精神,看向自己的佐臣們,道:“走,回丞相府,繼續督促各署!”

  隻要打贏,就可以贏得一切!

  …………………………

  建章宮內,張越與王莽並排走在蓬萊閣的回廊裏。

  “此番要多謝君候!”王莽感激的說道:“若無君候援手,丞相怕是會一直拖下去……”

  這確實是事實!

  在兩個月前,王莽就已經呈遞了奏疏,請求辭去執金吾,去西域為天子和國家建功立業,並得到了批準。

  西域都護府的構架和製度,也隨之建立了起來,並由蘭台下發給了禦史,在禦史台得到通過。

  然後……

  就一直卡在廷議程序。

  丞相府左退右辭,找著種種借口,拖延著相關議案上廷議。

  實在拖不了了,就稍微推動一下,然後又卡住。

  這種死皮賴臉的法子,哪怕是王莽,也無可奈何!

  要不是王莽已經鐵了心,一定要去西域,不然都可能被丞相府這一係列操作給直接打退了。

  他也不是沒有辦法!

  王莽今年已經差不多四十五歲了。

  武將一過五十,馬上就會走下坡路!

  再不抓緊時間,他這輩子也別想封侯了。

  張越卻是笑著道:“王公言重了,舉手之勞罷了!”

  既然已經敲定了西域都護府的製度與結構,丞相那邊也當著天子的麵同意了,那麽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準備工作馬上就可以展開了。

  這對張越來說,也是好事!

  “待都護府籌建完成,在下想向王公推薦幾個人才!”張越笑著道:“不知道王公的意思?”

  王莽馬上笑道:“君候所舉,必為英才,吾安有疑之?”

  “那吾便先行謝過王公了!”張越笑著道:“請王公容我為公介紹一下那幾位英才的背景……”

  “太原人常惠及其子常威……惠本故漢使中郎將蘇武公之副使,隨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為吾所救,其人有大智、大勇,其子常威,為吾新豐保安曲之隊率,在任期間,雷厲風行,乃是將種之選!”

  作為穿越者,張越明白並確定,最適合常惠的地方是西域。

  曆史上,漢家西域都護府的架子,也是由常惠搭建起來的。

  後來的傅介子、班定遠,都是承其遺澤與餘威,才能順利成事!

  “南陵長水鄉人郭戎,隨吾出征,頗立戰功,確有才華……”

  “杜人張玄,曾為護烏恒都尉屬官,善算術,破通地理……”

  張越一連向著王莽推薦十餘人,都是他看好的人才,很不錯的年輕人,其中除了常惠外,其他人都是曆史上沒有姓名的。

  但,作為成年人,張越明白,這個世界的事情,從來沒有什麽定數。

  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成果。

  也不是有才能,便一定可以出頭!

  倘使秦始皇死時,不是在沙丘,而是在鹹陽,其遺詔便不可能會被趙構李斯篡改,扶蘇便會繼承帝位。

  有蒙恬與老秦人輔佐,漢高恐怕未必能得天下。

  說不定,到死都是一個沛縣的小亭長。

  若漢光武沒有去長安太學進學,遇到陰麗華,那麽他恐怕一輩子都會沒什麽野心,其兄長起兵時,隻會騎著他的牛跑路……自然就沒有昆陽之戰,召喚隕石砸人的神跡了!

  三國早期,若袁紹不傻了吧唧的召董卓入京,則阿瞞恐怕一輩子的誌願都是當大漢的征東將軍!

  而且,恐怕就算是這個誌願,他都未必能實現!

  類似的例子,在曆史上是數之不盡的。

  事實證明,所謂名臣將相,絕大多數都是被逼出來的,被環境捶打出來的!

  作為穿越者,張越在穿越前,就已經親眼目睹過了無數真實的案例!

  所以,他一直都在想法設法的給手下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創造機會!

  讓他們有事情做,有東西可以曆練。

  這有些像網遊刷怪,隻要經驗上去了,等級也會跟著上去,哪怕玩家手殘一點,反應慢一點,裝備等級在,總不會菜到難以接受!

  王莽聽著,卻是有些詫異。

  因為張越推薦的人,除了兩三個南陵人外,剩下的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外人。

  這就與他原本所想的有了差別,明白了這位鷹楊將軍是真的向他推薦人才,而不是塞關係戶。

  於是,對這些人也重視起來!

  鷹楊將軍都看好的人,再差又能差到哪裏去?

  王莽可是親眼看著,這位曾經的侍中官,在新豐將一幫東拚西湊起來的年輕人,變成了如今大漢帝國最炙手可熱的優秀官員群體!

  新豐工商署的桑鈞,在去新豐前,最大的標簽是——桑弘羊的嫡子。

  而現在,他已經是朝野公認的‘工商俊才’,是被寄托了重望的‘理財能臣’,連天子都經常誇讚。

  那位新豐縣丞陳萬年,更是聲名鵲起,被認為是能臣幹吏。

  最可怕的還是,那位新豐的農都尉趙過!

  自新豐畝產七石後至今,天子已經接見了他十幾次,接見次數比一般的九卿還多!

  坊間有消息說,年後這位新豐農都尉,便要搖身一變,成為直接向天子負責,指導全關中農稷事務的兩千石!

  而且,還將封爵關內侯!

  從一個鬱夷縣,連妻小都養不活的小吏,到天子紅人,國家肱骨。

  趙過隻用了不到一年。

  另一位胡建,也是名聲大振,因其執法嚴格,但又很講人情,善於自由心證,被廷尉上下吹上了天,被視為未來的漢廷尉人選!

  而新豐係統裏的其他人物,像什麽貢禹王吉、龔遂解延年之類的年輕人,也都在長安城裏掛了名,被輿論認為是未來的國家九卿人選。

  想著這些,王莽便謝道:“君候今日之情,莽來日必報!”

  “王公客氣……”張越嗬嗬笑著,說話間兩人便走出了蓬萊閣,來到了神仙台下的花園中。

  在這裏,早已經有人在等候多時了。

  “張鷹揚!”禦史大夫暴勝之微微稽首:“王都護!”

  “張鷹揚安好!”太仆上官桀拱手作揖:“王兄安好!”

  “張鷹揚安好……”大司農桑弘羊笑意盈盈:“王兄安好!”

  張越與王莽也連忙上前回禮:“見過暴公、上官兄、桑兄!”

  這三人都是早就約好,在此會麵的。

  至於為何沒有張安世、霍光、金日磾?

  這就得問他們了,反正張越不會問。

  “恭喜張鷹揚,喜得麟子!”三人卻是笑嗬嗬的上前,賀道:“張鷹揚何時將小鷹揚帶回長安呢?”

  “再過些日子吧……”張越笑著道:“屆時還要請諸位兄長賞臉,來給犬子做個見證!”

  眾人聽著,紛紛道:“小鷹揚執弓之日,吾等必定到場!”

  漢室沒有什麽抓周或者擺滿月酒的習俗。

  此時天下嬰兒,特別是貴族的兒子,出生後頭等大事,隻有一件——由父親抱著,將一柄小弓握到其手中,然後在父親的陪伴與輔導下,射向天地四方,以告親友:此子長大,必用事天下,為大丈夫!

  此乃先秦遺風,更是諸夏民族的傳統!

  在兩漢時期,連底層的平民生了兒子,都有人會舉行類似儀式。

  也正是如此,漢才會在史書上留下‘強漢’的名聲。

  寒暄完畢,眾人在花園裏找了一個僻靜的閣樓,對坐下來。

  “暴公!”張越看著暴勝之,問道:“禦史大夫官署在河西的監禦史們,可有傳回什麽消息?”

  河西的事情,現在長安這邊是一頭霧水。

  張越也不好去找張安世或者天子問,就隻好找暴勝之問問情況。

  “這個……”暴勝之尷尬的笑了笑,道:“暫時還未有消息……”

  他難道要告訴張越——李廣利根本沒甩天子的詔命,把天子詔書都貼在邊牆內的事情嗎?

  事實上,現在這個事情,所有人都在捂蓋子。

  倒不是大家都想幫李廣利,都願意給李廣利擦屁股。

  而是——如今,前線局勢不明,羌人、匈奴進犯迫在眉睫。

  隻有傻子和壞到腳底流膿,分不清立場的渣滓,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給前線添堵。

  在現在,所有人都隻會報喜不報憂。

  除非,李廣利自己捅出大簍子,出現了不可收拾的局麵,不然的話,這個蓋子所有人都會捂到底!

  這是原則問題!

  張越一聽,就識趣的不再問這個事情,轉頭看向上官桀,拱手道:“上官兄,吾正想與兄長商議一下,關中牧場所收容的牲畜問題……”

  然後他又看向桑弘羊,道:“此事,也還要拜托大司農!”

  上官桀與桑弘羊連忙坐直了身體,道:“張鷹揚請說!”

  現在,整個天下都沒有人會懷疑張越的理財能力與執政能力了。

  文人們更是直接吹爆,將他形容為‘當代管夷吾’‘治世之臣’。

  而在現實裏,算盤、珠算口訣更是徹底被推廣開來。

  現在除了長安九卿有司外,天下郡國官署,甚至民間的商販,都開始用起了算盤,學起了珠算。

  這進一步加深了世人對張越的印象。

  上官桀與桑弘羊更是直接受益方,對於張越,當然是非常尊重。

  特別是他的提議,隻要不會傷害到自身根本,他們都會認真和采納。

  張越卻是笑著道:“我打算與兩位明公商量一下,在下次廷議時,聯名向陛下請求,準許從此番繳獲的牛馬中拿出一萬頭,作為關中假民耕畜計劃的備用牲畜……”

  張越從自己懷中,取出一份小冊子,遞給兩人,道:“兩位明公請看,此乃在下擬定的製度、程序……”

  上官桀與桑弘羊接過來,放在手裏,認真的看起來。

  許久之後,兩人抬起頭,眼中露出無窮光芒,看著張越,起身拜道:“鷹揚大策,可謂濟民利國,吾等欽佩!”

  張越擬定的那個計劃,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給太仆、大司農量身定做的洗白方案。

  更是足以成為他們兩人正治資源甚至在未來成為他們兩人履曆上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