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3      字數:5119
  我要做門閥最新章節

  夜深了,窗外寒風呼嘯。

  但室內卻是舒適的,特別是坐在漢朝人的火炕上,渾身都不覺得冷。

  捧著手裏的書籍,泥靡陷入了深深的迷思。

  這兩本書,在泥靡看來,是絕對的神書!

  尤其是那本《戰爭論》,近乎闡明大道,其中所講的,在泥靡看來,根本就是一個領袖、一個統帥應該做到和注意的事情。

  而那部《孫子兵法》,深奧艱澀,泥靡雖然不是很能理解其中的語句和闡述的道理。

  但,僅僅是以泥靡粗淺的文化基礎,也是深受啟發。

  也正是因此,泥靡內心,現在滿是疑慮和不解。

  “漢朝人到底意欲何為?”泥靡看向一直跪在火坑旁的兩個貴族問道:“你們兩個都來說說看……”

  那兩個貴族互相看了看,然後,一個將頭發梳成一條條小發辮,垂在腦後的中年男子上前磕頭道:“偉大的昆莫,奴婢等愚笨,一時也是想不清……”

  “不如……”他抬起頭,強行壓抑住內心的悸動,提出了他早就想要的請求:“昆莫將那兩本漢朝的兵書,給奴婢看看,或許就能找到問題所在……”

  泥靡聽著,下意識的拿起了手裏的書籍,就要遞出去,忽然他縮了回來。

  “不是本昆莫不願給你們看……”泥靡抓著手裏的兵書,輕聲道:“隻是你們不識字,就算給了也看不懂!”

  但內心深處,他真正的想法是大膽奴才,居然想要染指偉大的先昆莫子孫的寶物?

  這兩本書,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給這兩個奴才看的。

  在泥靡看來,有資格閱讀它們的,隻有自己的子孫,至少也得是烏孫王室子弟!

  月氏、塞人、匈奴雜種,也配看嗎?

  看了以後,萬一造反咋辦?

  作為烏孫王室的嫡係,泥靡實在是太清楚,烏孫王國的本質是什麽?

  烏孫王國,就是一個大雜燴!

  王室的力量,隻占到了不足五成的人口。

  偏偏就這點力量,如今還分成了兩個不同勢力。

  月氏翕候和塞人翕候,現在看上去是挺老實的。

  但將來呢?

  泥靡實在是太清楚,引弓之民的特性了。

  底層的牧民,愚昧而膽怯,在部族武士麵前,如同牛羊一樣溫順。

  而中層的武士、貴族,貪婪、殘暴、狂妄。

  高層的大人物們,要嘛又蠢又笨,要嘛又貪又奸。

  所以,隻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迫不及待的發動叛亂。

  別說烏孫了,就是匈奴,哪怕是在其鼎盛時期的冒頓、老上、軍臣單於時代,其貴族叛亂也是從來不絕於耳!

  烏孫先昆莫獵驕靡,能夠獨立建國,除了在月氏戰爭中立下了功勳,最重要的就是,曾經代替老上單於平定過數次王庭內亂。

  故而……

  泥靡怎麽可能,讓這兩本神書,有脫離自己控製的可能?

  他可不希望,月氏翕候和塞人翕候,甚至是自己身邊的那些匈奴來的奴才,學到了這些知識,然後拿來反他。

  那兩個貴族,看著泥靡的神情,眼中難掩失望之色。

  不止是泥靡,現在整個烏孫使團上下,隻要不瞎不蠢,都已經明白了。

  烏孫未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漢朝。

  特別是漢朝的技術、軍事知識。

  其中,甚至已經有聰明人,在思考著未來的變化了。

  不過……

  他們兩個也早有這個心理準備了。

  在匈奴,除了孿氏和四大氏族外,其他人都不被許可接觸和持有漢朝的書籍。

  一旦發現有人私藏,就會以‘漢朝細作’的名義處死!

  故而,泥靡的反應,他們也不算驚訝。

  立刻,那個梳著小辮子的貴族就磕頭道:“偉大的昆莫,您說得對,奴才們不識字,確實是看不懂這些漢朝的書……”

  烏孫人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

  事實上,整個西域,擁有自己的文字係統的國家,屈指可數。

  不過是大宛、樓蘭、車師和蒲類諸國。

  其中,大宛人用的是字母文字,據說是他們的祖先,從西方的盡頭,世界的遠端帶來的。

  而樓蘭、車師、蒲類諸國,共用一套文字。

  據說,也是他們的祖先,從遠方的世界逃亡的時候,帶來的。

  但像匈奴、烏孫這樣的強國,卻沒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這多多少少有些滑稽。

  從前,烏孫人覺得無所謂。

  文字是什麽?

  又能做什麽?

  它是比刀快,還是比劍利?

  隻有辣雞部族,才會用那些文字,玩那些繁文縟節。

  偉大的烏孫,被天神眷顧的國家,才不需要呢!

  有事情,打個繩結記下來不就很好嘛?

  部族的酋長,帶著先人們的繩結,就能走遍整個世界,而不至於迷途,知道哪裏有水,哪裏有湖泊。

  現在,卻不一樣了。

  在漢朝,他們見到了文明的力量,看到了知識的能量。

  所以不止是泥靡,整個使團,隻要有條件的,都在悄悄的學習漢朝的文字。

  然而……

  除了泥靡,大部分人隻是勉強學會了些常用語言。

  至於讀寫?

  漢字對他們來說,太過複雜艱澀了些。

  但,沒有人沮喪,所有人都在日以繼夜,甚至是頭懸梁、錐刺股,爭取著一切機會和時間學習。

  對烏孫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漢朝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向強者學習,不丟臉。

  而且,其實使團的成員們私底下議論,都認為,正是漢朝的文字如此複雜,所以他們才這樣的強大、聰明和勇猛!

  現在,一個共識已經在烏孫使團內部形成了。

  真正的強者,就該學會和使用漢朝文字!

  它就是馬中的大宛馬,草中的苜蓿,河中的孔雀河。

  像天山一樣神聖、偉大!

  優雅、高貴、強大,蘊含著無窮力量!

  至於大宛人的字母和樓蘭、車師等國用的怯盧文。

  那是弱者和辣雞才會使用的。

  智商正常的人是不會考慮去使用和學習的。

  真正的強者,就該用漢字!

  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

  在整個人類的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無數次。

  後世中國衰弱時,就有無數人提議廢除漢字了。

  其中不乏許多真正的愛國之士。

  至於西方,類似的演變和發展,也出現過很多次。

  希臘-羅馬文明鼎盛時,拉丁文製霸歐陸,甚至輸出到了波斯和埃及。

  法國強盛的時候,歐陸外交官們,清一色的一口流利巴黎腔。

  不會語的貴族,在當時就是low逼。

  大英帝國日不落後,英語才製霸世界。

  所以一切文字和語言的流行,都是建立在使用者本身的強大國力基礎上。

  但泥靡卻根本不知道這些,他現在,整個人的全部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了思考漢朝的問題上了。

  他甚至都沒有仔細去聽那個臣子的話,就揮了揮手,道:“你們下去吧……我要一個人仔細想想……”

  ……………………………………

  翌日,從黎明時分開始,新豐就下起了小雨,雖然在辰時左右,雨就停了。

  但淅淅瀝瀝的冬雨,將新豐縣城的氣溫,又降低了一些。

  很多居民,冷的不想出門,隻願在家裏剛剛修起來的‘侍中炕’上多躺一會。

  但,男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們,卻是一大早就起來了。

  穿好了衣服,背起了家裏的弓箭,帶上佩刀,就要出門。

  很快的,新豐縣城的街道上,就出現了大量的狹弓帶劍的男子。

  若在以前,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縣衙肯定是如臨大敵的。

  因為,新豐的遊俠兒們,素來愛鬥毆,一言不合就拔刀互砍,甚至引發騷亂,這是常事。

  但在現在……

  胡建卻隻是讓手下的官吏,帶上武器,加強巡邏和警示。

  因為……

  現在的新豐,已經消滅了遊俠!

  所有的人口,無論是餘子還是庶子,現在都有出路。

  無論是去工坊園做工、當學徒,還是去水利渠道工地上挖渠道,都能賺到足夠養活家小的錢。

  甚至,還能攢下一些積蓄!

  至於縣城的居民……

  更是全部都屬於有產階級了。

  工坊園的存在,使得新豐的零售業,尤其是小商販興盛無比。

  隻要不懶,縣城的居民,都可以利用自家的屋舍,生產一些比較簡單的食品。

  譬如,用頭粉做成團子,然後蒸熟。

  或者,拿些大豆,做成豆腐腦、豆腐幹。

  都是很不錯的營生!

  工坊園裏的工匠、工人、學徒和來來往往的商賈和其雇傭的人馬,加起來起碼過萬。

  而且,兜裏都有錢。

  一個五銖錢一碗的豆腐腦,完全消費得起。

  有技術的工匠,甚至還能在豆腐腦裏放些鹹菜、肉醬。

  在這冬日的早晨,上工之前,喝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腦,再吃一塊用麥粉、頭粉、蹲鴟粉混雜後蒸出來的餅,無疑是很享受的事情。

  故而,新豐縣城的居民,哪怕是過去最破落的窮漢、餘子,如今也是過著溫飽而有希望的生活。

  有恒產者,自然有恒心!

  在人民能有工作,且這份工作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時候,不會有傻子蠢到去和人拚命。

  現在,新豐縣城,各閭裏的青壯,甚至都主動組織了起來,成立了保甲、巡邏隊伍。

  維護閭裏秩序,縣中安寧,打擊外來盜匪。

  新豐縣縣城,瞬間成為了其他地方的遊俠的禁地。

  沒有人敢來新豐搗亂。

  故而,胡建對這些人完全放心。

  他真正警惕的,是那些停在新豐縣城的豪宅、酒肆和商賈住所門口的那些馬車,以及馬車身後所代表的人。

  這些人可沒有一個是善茬!

  以胡建所知,如今,這個小小的新豐縣城之中,已經蝟集了十幾位列侯,三十多位封君,此外還有七位博士也親自驅車來到了新豐。

  就是當朝的九卿們,也都派了代表或者家人過來了。

  至於那些看熱鬧的,隨大流的八卦黨,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這麽多人聚集於此,胡建難免緊張。

  “派人去通知閭裏的裏正……”胡建輕聲吩咐:“讓各位裏正,將各閭裏的青壯組織起來,讓大婦們也行動起來,務必要確保今日的秩序和安全!”

  “諾!”一直跟在胡建身邊的常遠立刻領命而去。

  ………………

  此時,整個新豐縣城,似乎一下子就蘇醒了過來。

  無數宅邸的大門,紛紛被打開。

  一位位羽冠經綸的士大夫、貴族和官員,在下人和仆從的簇擁下,出現在了門口。

  人人凝視著自己視線中的城市。

  “新豐變化可真大!”董越穿著一件厚厚的狐裘,眼中流露著驚喜的神色。

  他記得很清楚,三年前,他曾到過新豐,那時候新豐縣城是一個凋敝的城市。

  街道上,垃圾遍地。

  閭裏汙水橫流。

  那些被迫離家出走的餘子們,光著膀子,坐在酷暑下的街道兩側,不懷好意的打量著過往行人。

  商人們則無精打采的坐在各自的商鋪內,抽聲歎氣的詛咒著縣官。

  但現在……

  一切都變了。

  市麵井井有條,街道整齊幹淨,人民麵有紅潤,每一個人看上去都是這樣的精神。

  “仲尼曰:善人之治國百年,可以去殘勝暴!”董越興奮的對左右道:“張子重治新豐半年,就能如此,可見先賢教誨,無比明驗!”

  對董越來說,新豐的變化,簡直是一個奇跡。

  更緊要的是,這個奇跡是在公羊思想主導下出現的。

  以不可駁斥的事實,完美的證明了他的父親和他所堅持的道路的正確性和正義性!

  所以哪怕,古文學派的人甚至今文學派內部,乃至於公羊學派的幾個山頭的一些人,拚命攻仵、非議新豐的變化,說什麽法家暴政複活啊,什麽黃老異端端倪啊。

  董越都是堅決支持新豐,並發動自己的力量來為新豐辯護的。

  原因很簡單。

  第一,新豐確實在變好!

  第二,新豐的變革,確實是在公羊思想的旗幟下開展的,而且,公羊學派的年輕人,深入參與其中。

  有著這兩點,其他問題,立刻全部變成了細枝末節了。

  因為,董越很清楚。

  新豐的成功,就是公羊思想的成功,反之亦然!

  董越正要再說些話,來鼓勵門徒,鼓舞士氣。

  猛然間,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穀梁學派的宿老,太子師江升。

  “江先生……”董越笑眯眯的拱手問好。

  江升在不久前,終於拿到了代表漢室文人學術地位憑證的博士頭銜。

  雖然不是《春秋》博士,而是打了個擦邊球,拿到了《詩經》博士。

  但也總算脫離了凡夫俗子的序列,晉升為學術界頂尖的巨頭。

  最大的直觀變化就是從此,不管是誰,便是天子,也要恭成他一聲先生了。

  “董先生……”江升看到董越,嘴角微微抽搐,特別是在看到董越臉上掩飾不住的笑容後,他就更加難受!

  因為……

  別看他如今,順利拿到了博士頭銜。

  但……

  得到的隻是《詩》博士,而非春秋博士。

  這本身就是一個失敗!

  徹底的失敗!

  當代學術界,普遍承認孟子的說法:王者之際熄而詩亡,詩亡而後春秋作。

  在這個禮樂崩壞的世道(這是漢代皇帝也承認的事情),王者不存海內,所以,真理和道理都蘊含在春秋之中。

  詩經隻能算是一個補充和借鑒、研究的方向。

  更緊要的是,拜博士的時間太巧妙了。

  剛好是太子將要主導治河都護府的關鍵節點,天子和朝堂忽然拜他為詩經博士。

  這明擺著就是想要讓他遠離太子,至少不能跟隨太子南下!

  而始作俑者……

  除了董越,還能有誰?

  要不是,顧念著自己的地位和年紀,換年輕時候,江升真的能將自己腰間的拔出來丟到董越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