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2      字數:3491
  我要做門閥最新章節

  提著綬帶,天子微笑著上前,將博士官們一一扶起。

  現在在這個蘭台,天下還活著的六經博士們幾乎到齊了。

  隻差了公羊學派的贏公、尚書係的林尊等寥寥數人。

  不過,天子相信,就連這幾人也會很快屁顛屁顛跑來長安的。

  誰能拒絕這些先王之書的召喚呢?

  “諸位先生,這幾日就在這蘭台,好生研究這些先王之書吧……”天子微笑著道:“朕會命令尚書令和禦史中丞,給諸位先生最大的方便……”

  眾人一聽,高興的不能再高興,紛紛拜道:“陛下隆恩,臣等無以為報……”

  對大部分博士來說,這輩子已經別無所求了。

  唯一的希望,也隻剩下了,能夠多研究這些先王與先賢的經典,以期自己能夠更加接近先王與先賢!

  也就夏侯始昌等少數幾人,心情複雜,難以言說。

  天子卻沒有管他們,他走到董越麵前,笑著問道:“董先生,朕看過先生所上的奏疏了……”

  董越連忙恭身道:“臣謹候聖裁……”

  “先生的建議,朕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批準……”

  董越一聽,大喜過望,正要謝恩。就聽天子道:“隻是……太學既然要擴招,那太常卿那邊,就要做好準備……卿自去與太常卿商量出一個對策,再上個奏疏給朕,朕看過之後,再交付百官公議……”

  董越聽著,當然明白了這位陛下的意思。

  他和他老爹,伺候了這位陛下幾十年。

  早就磨煉出了,從其話裏聽出暗示的本領。

  與太常卿商議?

  那不就是等於,擴張方案,得聽他的安排嗎?

  但無所謂!

  董越,想要的隻是太學規模擴大,以及辟雍與明堂的建立!

  這兩個事情做成,他這一任太學祭酒就沒有遺憾了。

  可以收拾起包裹,回廣川老家繼承先父的事業,繼續搞他們董家的廣川學苑去了。

  故而,董越立刻就拜道:“臣謹遵詔命!”

  天子聽著滿意的點點頭,他又和其他博士們,說了些話。

  找的也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袖。

  結果讓他很滿意,六經博士們的態度都是‘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若是臣子,他可能還會試探試探。

  但這些讀書人,就不需要了。

  這些笨蛋,還沒有學會撒謊和敷衍。

  更沒有學會奉承與吹捧。

  換而言之,今文學派的大儒們,已經攝於他的豐功偉績,俯首稱臣。

  就像元鼎年間,他得到寶鼎後一般。

  隻要未來不出差錯,不遭受毀滅性的挫折。

  基本上,今文博士們起碼五年內會聽話,會主動維護他的地位。

  這就夠了!

  他需要的也隻是這個!

  擺平了這些博士,在輿論方麵,漢室就會贏得一個有利的寬鬆局麵。

  他微微鬆了鬆綬帶,滿懷壯誌!

  ……………………………………………………

  幾乎與此同時,萬裏之外,玉門關之中。

  一支漢軍騎兵,正護送著一個車隊,從關塞之中駛出。

  當頭的漢將,跨在戰馬上,持著手裏的天子節,高高的舉起來。

  身後,上千名騎兵,排成標準的戰鬥隊形,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呈扇形散開,警惕著可能出現的敵人。

  三千步卒,則列著隊,簇擁著車隊,走向異域。

  剛出玉門關不久,就有著數百名騎兵,從遠方出現。

  一個戴著樓蘭國傳統氈帽的貴族,走在前方,見到漢軍立刻迎上前來。

  “下國樓蘭相奢靡安,恭迎天使,恭迎我王……”他畢恭畢敬的跪到地上,將整個身子,都匍匐在漢軍的馬蹄前。

  持著天子節的漢軍大將,策馬上前,來到他麵前,將手裏的節旄舉起來,高聲道:“奉大漢天子詔命,吾漢假玉門校尉、車騎將軍長史趙充國,奉命護送樓蘭王子、漢諸邑公主,與歸樓蘭!”

  奢靡安聞言,神色一凜,連忙拜道:“天子聖德,下國臣民,誠惶誠恐,感恩戴德……”

  他抬起頭,看著麵前的這個漢將,他很清楚,此人是誰?

  趙充國!

  漢軍的第一猛將!

  據說,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曾與數百名漢軍騎兵,被數萬匈奴騎兵團團圍困。

  但……

  在這樣的絕境之中,他卻以自己的勇猛和膽色,率部突出重圍!

  此戰讓他聞名天下,西域三十六國,更是將其視為神明一樣的人物。

  據說連匈奴單於,也曾歎道:“匈奴為何不能有如充國一般的勇士!”

  而他最近數年來,一直擔任玉門校尉,負責與樓蘭對口。

  老國王在世之時,在其麵前,也是戰戰兢兢。

  他和他的那支玉門校尉部,就是懸在樓蘭人頭頂的利劍。

  老國王在臨終時,曾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我死,即迎漢質子歸國即位……漢國大,匈奴強,樓蘭小國,置於兩大國之間,若欲求存,必兩屬方能自安……”

  “而漢人強,其兵悍,且近我國,若不能安其心,則樓蘭必亡也……”

  “故,樓蘭欲安,當親漢而不惡匈奴也……”

  可是……

  現在,奢靡安看著那殺氣騰騰,精銳無比的漢軍。

  心裏麵有著無數的疑問。

  樓蘭,真的能在這樣的強國、強軍麵前維持相對獨立和存在嗎?

  如此的龐然大物,恐怕隻是張張嘴,就能將樓蘭吞下去。

  而自己,又沒有先王那樣高超的手腕,可以在匈奴與漢之間維持巧妙的平衡。

  況且……

  現在,漢天子將一個公主,一個帝姬,放到樓蘭。

  這是樓蘭的無上榮譽!

  自漢匈開戰以來,西域列國,隻有烏孫能與漢和親,得漢公主!

  而現在,樓蘭這樣的小國,也能有公主下嫁!?

  這是樓蘭的榮譽!

  西域三十六國,人人豔羨。

  樓蘭人自己也是無比驕傲。

  可……

  這也是大大的禍患!

  一個漢公主在樓蘭,其地位,將遠超曆代樓蘭王後,甚至說不定可以以王後之名,淩駕於國王之上。

  更麻煩的是漢家公主,沒有一個等閑之輩。

  烏孫的解憂公主,整個西域誰不知道,那是一個厲害角色?

  連匈奴人,也奈何不得了她!

  更何況,樓蘭這樣的小國?

  “唉……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奢靡安在心裏哀歎著。

  他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西域諸國,除了烏孫國力強盛,可以在漢匈之間擁有靈活地位外。

  其他小國,都是這樣。

  在兩個龐然大物麵前,所有人都隻能瑟瑟發抖,誠惶誠恐。

  而他們的命運與未來,從來都不歸他們自己掌握。

  ………………………………

  在身後,被漢軍團團簇擁著的一輛華麗馬車上。

  諸邑公主劉璿,一身華貴的公主冠冕。

  身為大漢帝姬,天子之女,皇後幼女。

  她本來是不可能下嫁夷狄之國的。

  然而,命運弄人,讓她遭遇了巫蠱之禍,錯非侄子的大臣給力,她此刻已經和陽時一樣,被一杯毒酒送下黃泉。

  可……

  “本宮今日始知,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她微微踮起自己的腳尖,將頭探出窗外,仔細打量著這個異域國家的土地。

  入眼所見,是青草連綿,是群山環繞,是流水潺潺,是一望無垠。

  這個異國小邦,雖無中國之繁華,沒有長安和關中的富饒。

  但卻也是別有格局。

  身為劉家的女兒,劉璿從小就生活在宮廷之中,學習了無數技能。

  長大後嫁人,更是將這些知識與技能融會貫通於婚姻之中。

  寡居之後,又學會了更多能力,點開了更多天賦。

  作為女人,她的權力和掌控非常非常強!

  這也是劉氏帝姬的天性!

  所以,此刻,她嘴角溢出了一絲笑容。

  一點也沒有流落夷狄的悲傷與落寞。

  因為……

  她知道,一個人口數萬,土地數百裏的國家,正在等著她去掌權。

  呂後以女主臨朝,鎮壓中國,讓群雄俯首。

  一直就是她崇拜的偶像。

  魯元長公主和館陶長公主,長袖善舞,縱橫朝野,更是她羨慕的對象。

  現在,她也有了一個向偶像們致敬的機會!

  樓蘭雖小,但……她相信,在她手裏,一定能有所表現!

  她要在這裏,向天下人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

  至於她名義的丈夫?

  劉璿微微回頭,看向那個,蜷縮在坐位上,連看都不敢看她的所謂‘丈夫’。

  那個被廷尉卿割掉了小勾勾的樓蘭王子。

  “夫君為何如此憂傷?”劉璿笑意盈盈,坐到他旁邊:“是妾身服侍的不好,還是……”

  安循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個嬌豔如花的漢家帝姬,嘴唇抖抖索索,連話都講不全了。

  他不敢看自己的‘妻子’的眼睛,從長安到這裏,這一路上,對方的手段與威勢,已經在他心裏和身體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讓他明白了,什麽叫‘女人是老虎’。

  劉璿看著這個連話都已經說不完整的‘丈夫’,輕輕笑著,拉著他的手,道:“夫君,一會可要聽話哦……要是不聽話的話,妾身可是會失望的……”

  安循如蒙雷擊,連忙點頭,道:“公主請放心,我知道怎麽做……”

  劉璿聽了滿意無比的點點頭。

  怎麽對付男人,如何讓他們聽話,劉璿早已經無比熟練。

  “真是要感謝那位張侍中呢……”劉璿巧笑嫣然的想道:“錯非是他,本宮如何能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