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2      字數:2450
  我要做門閥最新章節

  當天晚上,剛剛入夜,長樂宮方麵就派來了使者來迎接張越。

  來人地位還很高,乃是長樂宮謁者令淳於養。

  出人意料的,這位謁者令是一位女性。

  準確的說,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婦人,看上去慈眉善目,就像鄰家老奶奶一般。

  但張越卻根本不敢小瞧對方。

  淳於家族,是漢室的禦醫世家。

  從太宗時代起,淳於家族就是漢室雷打不動的宮廷禦醫。

  這個家族世代都得到劉氏的信任,特別是劉家皇後和後妃們的信任。

  因為,她們最早研究和鑽研婦科病的醫生。

  一直要到宣帝時期,這個家族才會被從宮廷之中除名許皇後就是被一個叫淳於衍的女醫師毒死的。

  不過在現在,淳於家族的權勢,依然不可動搖。

  特別是這位淳於養!

  以女性的身份,擔任長樂宮謁者令,位居兩千石,深得衛皇後信任,三十年來隨侍左右,不離不棄。

  這三十多年來,長樂宮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獨她的位置雷打不動。

  據說在很多事情上,衛皇後都會聽取這位謁者令的意見。

  是故,張越一聽對方的名字,立刻就帶上了幾分恭敬之色,倒也不全是因為對方在衛皇後麵前的影響力。

  張越自己其實也有求於這位老婦人她手裏麵極有可能掌握著在後世已經失傳的《扁鵲內經》和《扁鵲外經》還有名醫淳於意的一生心血結晶《脈經》。

  在目前來說,這三部醫書,可能是當代中醫的最高經典。

  更別提,淳於家族百年來浸科領域,對婦科病有著深刻認知和了解。

  隻是……

  淳於家族的醫術,從來傳女不傳男。

  而且,這個家族一直隻接受贅婿,而不願嫁女出外,牢牢把持住了家傳醫術的秘密。

  這種做法,穩固了他們家自身的利益,但卻使得中國中醫發展走上了一條曲折的道路。

  以張越所知,在數十年前的淳於意,就已經對月經不調和難產等問題有了深刻認知和解決方案。

  也正是因此,漢室皇族的子嗣的成活率非常高!

  很少有夭折的情況。

  “得想個辦法,將這些東西搞出來……”張越在心裏暗想。

  帶著這樣的念頭,張越來到了長樂宮。

  此刻,長樂宮華燈初上,巍峨的宮闕,被一盞盞宮燈,照耀的恍如白晝。

  比起未央宮,長樂宮的宮闕的氣勢更加蓬勃,昂揚。

  回廊和殿堂,也都更加大氣。

  在事實上,最初,長樂宮才是漢天子的居所,而未央宮才是後妃的寢居。

  隻不過,高帝駕崩後,呂後女主臨朝,垂簾聽政,就霸占了長樂宮。

  惠帝無奈隻能搬去未央宮住。

  等到太宗皇帝從代國入繼大統,可能是因為長樂宮流了太多血,有太多亡魂的緣故,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習慣了,所以,就因循了惠帝故事,從此天子居於未央宮,而皇後、太後居於長樂宮。

  也就是從那以後,漢家成為了一個兩元製帝國。

  太後的權力,淩駕在君王之上。

  淳於養帶著張越,穿行在宮闕之中,最終在一個殿堂前停了下來。

  “張侍中,這裏就是永寧殿了…………”淳於養帶著張越在一個陛階前停下來,道:“請侍中在此稍候片刻,待老身前去通傳皇後……”

  “有勞夫人!”張越微微恭身,以示敬意。

  等淳於養走入永寧殿中,張越便開始觀察起這個曾經一度是帝國大腦中樞的殿堂。

  在漢室,長樂宮的稱謂,是會隨著太後、皇後的輪替而變化的。

  當有太後在朝,它就叫長樂宮。

  而當沒有太後,隻有皇後時,它的正式官方稱謂就是長信宮。

  各主要建築群的名稱也是如此。

  譬如眼前這永寧殿,當有太後臨朝時,它就是永壽殿,是太後所居之地。

  那時皇後就要避居臨華殿。

  還得每日來永壽殿給太後請安,天子更需三日一朝,以表孝道。

  那時的長樂宮便有力量插手國政,甚至廢立天子!

  不過現在嘛……

  衛皇後還不是衛太後,所以這長樂宮在漢室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

  但,再怎麽尷尬,最起碼在這長樂宮內,衛皇後是地位最高的女主人。

  於是這長樂宮內外,就有了濃鬱的河東氣息。

  特別是在這永寧殿的雕飾與外觀,隨處可見平陽地區的民俗雕刻,就像張越現在眼前的這個欄杆上,就雕篆著幾個牧童放羊的場景。

  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王太後在的時候,這些欄杆與台階和走廊上必然雕刻的是關中民俗,而在竇太後時期則肯定是清河地方的景物……

  莫名的張越忽然想起了後世在他和他的同事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調侃:“永遠擁護黨……哦不!聖天子,誰是天子擁護誰!”

  看來中國人民的政治價值觀,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呀。

  這樣想著,張越嘴角就浮現了絲絲笑意。

  張越沒有等太久,大約隻過了不過兩三分鍾的時間,淳於養就帶著幾個侍女走了出來,對張越道:“侍中,皇後有請!”

  “有勞夫人!”張越自是連忙拱手一謝,就跟著淳於養走入了永寧殿內。

  一進永寧殿,張越頓時大開眼界。

  果然不愧是長樂宮的核心!

  整個殿堂極為寬敞,恐怕就算有數百名大臣,也能坐得下。

  可以想象在它的全盛時期,不知道有多少王公大臣,在此唯唯諾諾,等候著來自太後的懿旨和命令。

  但在如今,它卻已經沉寂了將近三十年自從王太後薨於長樂宮,漢家就已經三十多年沒有太後了。

  不過,這個殿堂的內飾和布局,卻依然充滿了威嚴與權勢。

  一位位持戟武士,肅立在殿堂兩側。

  張越目測了一下,起碼有百餘名持戟衛士在警備。

  往來穿梭的宦官侍女,更是絡繹不絕。

  鼓簧鍾罄之聲,回響在這個殿堂的內部,餘音繞梁,久久不絕。

  淳於養帶著張越,穿過這寬敞的宮殿,推開殿中的一條帷幕,然後對張越道:“侍中請!”

  張越走入其中,立刻眼前一亮,明亮的長信宮燈,照亮著前方的殿堂。

  那是一個大約隻有永寧殿大殿三分之一大小的小殿。

  一排排高大的連枝宮燈被全部點燃,數百盞大大小小的油燈,將這宮闕變成白晝。

  一位頭戴鳳冠的老婦人端坐在殿堂上首,臉帶笑意,看上去非常慈祥。

  太子劉據和長孫劉進,則分別坐在她的兩側下首。

  左右兩側是一位位頭戴冠琉的公卿,當張越走進來,無數人扭頭看著他。

  張越甚至還能聽到有人在輕輕的驚呼:“這就是張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