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節 炙手可熱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2      字數:4504
  我要做門閥最新章節

  延和元年夏七月已醜(十三)。

  從下午開始,張越就已經在準備了。

  他命侍女宦官們,將一件件絲帛綢緞,放入一個個箱子裏疊好,又將準備好的金餅,鋪在箱子下麵。

  同時,將大約五十枚從少府兌換來的麟趾金,壓在綢緞之上。

  裝了足足五個箱子,以合漢人尚五的習俗。

  一切準備就緒,張越便讓人將這些箱子裝上馬車,驅車來到了未央宮的宮門口。

  袁常早已經在此等候。

  見到張越的馬車,他立刻迎上前來,拜道:“弟子恭問老師安……”

  這個紈絝子今天難得的穿了一套正裝,褒衣博帶,戴著一頂進賢冠,腰配具劍,看上去還真有些士大夫的模樣。

  “起來吧……”張越打量了他一番,笑道:“今日,汝隨我赴宴,須記得少言謹行,萬勿有行差踏錯!”

  如今,他的地位不同了。

  特別是他馬上就要得董越之薦,成為董仲舒的再傳弟子。

  在公開場合上,多多少少得講究一些體統和臉麵了,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隨心所欲的恣意妄為了。

  這也是西方人所謂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權力與義務和責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

  “諾!”袁常也知道這個規矩,恭敬的拜道:“弟子謹奉命……”

  說著就恭身回到自己的車上,驅車跟在張越身後。

  ……………………………………

  婚禮,在先秦兩漢時代,又作昏禮。

  禮曰: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列也。

  當此之世,昏禮是神聖而嚴肅的莊嚴之事。

  更是人倫禮儀大道!

  昏禮和鄉射禮、祭祀禮、加冠禮,並為士大夫人生中最重要的四件大事。

  所以,在這樣的莊嚴的禮儀之中。

  一切喧嘩和胍噪,都是對昏禮當事人的羞辱!

  這種羞辱,僅次於辱罵別人父母、師長。

  是故在漢代,鬧洞房這種習俗是根本不存在的。

  休說鬧洞房了,在昏禮儀式進行前後,沒有規矩的說話,都會被主人視為對自己的最直接挑釁和最強烈攻擊。

  今日,雖然隻是霍光續弦的日子,迎娶的也隻是原來的滕妾已故的霍夫人的陪嫁侍女霍氏。

  但相關禮儀和製度安排,卻是一絲不苟。

  當張越驅車趕到位於尚冠裏大道的霍府時。

  霍府左右進出的路段,已經被帶甲的軍人所占領了。

  作為奉車都尉,霍光續弦,已有資格得到比照九卿大昏的安保等級。

  尋常人等在這個時間別說接近霍府,進去蹭飯吃了。

  連靠近也會被驅逐。

  隻有攜帶了霍府請帖的人,才能獲準入內。

  張越驅車,到了霍府門口,立刻就有迎賓使者迎上前來,恭身拜道:“不賢者明友,受命泰山大人命,恭迎貴客,貴客遠來,辱臨寒舍,不勝惶恐之至!”

  張越立刻上前,扶起對方,道:“毅不才,蒙霍光不棄,請以列席昏禮,觀此盛事,謹具薄禮,聊表心意……”

  說著,就讓隨車的車夫,將裝在馬車後麵的禮箱搬下來。

  “慚愧!”對方立刻再拜:“明公厚禮,不賢者明友謹謝,請明公入內,略飲濁酒……”

  立刻就有著下人,將張越送上的禮箱,搬入霍府。

  直至此刻,袁常才敢下車,站到張越身邊。

  張越微微笑著拱手介紹道:“此吾之不肖門徒袁氏小子……”

  袁常立刻就稽首而拜,道:“張公門徒袁常敬拜明公!”

  對方連忙上前,扶起袁常,道:“袁公子客氣了……”

  然後,他拱手道:“明公、袁公子,請……”

  說著就帶著張越和袁常,從霍府正門走了進去。

  “範將軍,稍候願請相見……”張越走著,輕聲說道。

  對方聞言,恭身道:“侍中有請,明友不敢辭,願與侍中把酒言歡……”

  對方正是霍光的女婿護羌校尉範明友。

  說起來,這霍家內部的事情,也是一塌糊塗。

  就拿這次霍光續弦娶的這位夫人吧。

  她本來是霍光原配東閭夫人的陪嫁侍女,在這個時代,士大夫貴族們結婚,可不隻是娶一個妹子那麽簡單的。

  正常來說,一般嫁過去一個女兒,就得陪嫁過去一堆的姐姐妹妹。

  所以,小姨子的屁股在如今基本上是姐夫的……

  而且,這個習俗也非常符合公羊學派的主張。

  所謂:媵者何?諸侯娶一國而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

  此番霍光續弦,其實也是依附於這個理論的。

  按照公羊學派的滕昏製度,一個士大夫終生隻結一次婚。

  若原配亡故,就從滕妻裏選一人,續為正妻。

  但問題是這次續弦的這位霍夫人,隻是霍光原配的陪嫁侍女。

  在她之上,還有好幾個東閭氏的滕妻還活著呢。

  講道理,怎麽輪都輪不到她的。

  但偏偏霍光在東閭夫人去世後,選了好幾年後卻選了她。

  這其中恐怕上演了無數次宮心計和宮鬥大戲。

  這位新晉的準霍夫人的手腕和心機,自然不能小覷。

  陪嫁侍女逆襲成為正妻,可比後世的小三逆襲成正宮的事情更罕見、少見。

  因為,她需要搞定的可不止是一個霍光。

  她還得讓娘家人也就是東閭家族承認,她也有資格!

  這可比登天還難。

  是故,在漢季類似的例子少得可憐。

  這位霍夫人的手段和心機自不用說!

  不過,這和張越沒有半毛錢關係,

  要不是他偶爾聽見了下麵的宦官的議論,他甚至都還不知道這些八卦呢。

  範明友領著張越和袁常,穿過霍府的閣樓庭院,進了一間客居,拜道:“陋室多簡,還望明公擔待,明公有所要求,盡管吩咐左右下人,若找待不周,望請恕罪!”

  說著就再拜三拜,才敢起身,恭身後退。

  張越帶著袁常,走進那客居,抬頭打量了一番這房間的布局。

  很顯然,這個客房霍家花了許多心思,做了許多準備。

  所有的器皿都是全新的,連地板都已經被換了一次。

  房中左右兩側,侍立著幾個俏麗的美少女,年紀基本都在十六七歲左右,人人俏臉含春,一副予取予求的神態。

  張越見著也是嘖嘖稱奇,在心裏麵更是感慨萬千。

  這霍光這次昏禮,恐怕僅僅是在招待客人方麵的花費就是千萬以上了。

  霍氏之富,可見一斑!

  “老師請上座……”袁常卻是開始了履行自己的弟子職責,將房中上首的坐席,擦的幹幹淨淨,才來到張越身邊恭拜著。

  作為首富之子,他這些日子來,一直都在接受嚴格的名士弟子訓練,他爹為了讓他能坐穩那個張氏門徒的位置可謂是煞費苦心。

  現在,成果顯現了出來,至少在表麵上這個紈絝子還是做的有模有樣的。

  張越見了,也是笑了笑,就坐下來,對他道:“在為師麵前不用拘謹……該是什麽樣子就是什麽樣子……”

  “弟子不敢!”袁常雖然心裏麵很想讚同張越的話,但他知道,這是不行的。

  他可是張門的首徒,大師兄。

  這可不是以前過家家了,天下人的目光,都可能聚焦在他身上。

  他紈絝歸紈絝,也不敢在這樣的事情上麵失分。

  所以近來,他很努力的開始學習禮儀、經義,有些時候甚至徹夜苦讀。

  讓他父親近乎老淚縱橫,頓感人生大慰。

  師徒正說話間,就聽到外麵有人輕聲敲門:“敢問尊駕可是侍中張公諱毅足下?我家主人求見,願請張公不吝相見!”

  說著一張拜帖,就被放到了門檻上。

  袁常立刻對張越一拜,然後趨步前行,剛要拿起拜帖,就看到了十餘個小廝打扮的男子,爭先恐後的將拜帖投到了門檻上,這些人全部恭拜在地,口稱:“我家主人,願請張公不吝拔冗一見……得罪之處,乞請恕罪!”

  而那些拜帖,幾乎全是鎏金的漆裝,其封皮之上,用著小篡寫著求見人的姓氏、官名或者爵位。

  袁常隻是掃了一眼,腦袋就低的更低了,態度更加謙卑了。

  隻是說話的語調,卻難免有些驕傲。

  他學著自己學過的禮儀,對著這些人長身作揖,拜道:“吾乃老師門徒袁常,望請諸公回稟貴主:公等厚愛,常必轉呈老師座前……”

  說著就小心的、鄭重的匍匐在地,將那些拜帖一封封的拿起來。

  仿佛像對待稀世珍寶一樣。

  因為,這些拜帖上的名字,每一個都令他如雷貫耳,讓他不敢輕視。

  捧著這些拜帖,袁常恭身來到張越身前,將它們放到案幾上拜道:“請老師吩咐!”

  張越掃了一眼這些堆在案幾上的拜帖,也有些莫名其妙。

  “這是怎麽回事?”張越眉頭微微皺起。

  這些拜帖上,一個個名字燁燁生輝。

  幾乎都是這長安城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甚至天下知名的人物。

  但現在這些大人物,卻紛紛遞來拜帖,畢恭畢敬,求與張越一見。

  隨手打開其中一份,張越就見到拜帖內用著無比熱情和謙卑的文字說道:“聞公大賢,願請賜見,不才不勝惶恐之至,尚書王忽頓首再拜!”

  “王忽?”張越皺了皺眉頭。

  這天下姓王的很多,但在尚書台裏,姓王的尚書郎卻隻有三五個。

  叫王忽的則隻有一個執金吾王莽的兒子。

  張越能知道他,是因為在張越的回溯的曆史中,這位王公子幹了一個傻事。

  什麽傻事?

  當眾戳穿了皇帝的新衣。

  他在當今天子駕崩後,公然宣稱: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遺詔封三子事?

  否認了當今有遺詔讓霍光等人輔政的安排。

  這自然是很傻很傻的。

  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哪怕他爹是王莽也保不住了,這位王公子最終難逃一杯毒酒的下場。

  且是他爹親手毒死的!

  而在如今,這位很傻很天真的王公子擔任尚書,經常參與記錄朝會過程。

  地位和官職雖然都很低,但權力還算大。

  加上他爹王莽深得當今信任,故在長安的二代圈子裏算是拔尖的年輕人物。

  又翻看另外一封拜帖,用詞基本一致,落款則是青州刺史雋不疑。

  這也是一位大人物!

  法家的青年俊傑,禦史中丞暴勝之的女婿。

  據說為人風流,性格坦蕩,乃是當世君子。

  其督青州,連續五年,政績課最,打的青州豪強兩千石們哭爹喊娘。

  又清查地方冤獄,為許多無辜蒙冤的百姓平反。

  順便說一句,這位雋不疑雋刺史是曆史上第一位被百姓稱為‘青天’的官吏袁常現在身上的服飾打扮,基本上就是cos當年雋不疑見暴勝之時的裝扮。

  不過,雋青天現在還沒有長成,依然需要他嶽父暴勝之的羽翼。

  而且,他本人也很年輕今年才不到三十。

  但他卻已經有了七年從政履曆了,而且擔任了六年的青州刺史。

  算是現在漢室中生代裏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再看下麵的其他拜帖,不是年輕有才的精英官吏,就是出身高貴的列侯、名臣子侄。

  張越甚至還看到了兒寬之子兒不疑的名字。

  這就有些奇怪了。

  張越自問自己不可能有這麽大的名聲。

  更沒有什麽王八之氣,可以虎軀一震,就讓人納頭就拜更何況就算有,這王八之氣也得見到人才能發揮作用吧?

  但這是怎麽回事?

  仿佛自己一夜間就成為了香餑餑了。

  這些年輕俊傑和公卿列侯子弟們爭先恐後的求見。

  一個個用詞謙卑,仿佛自己要是不見他們,那就是他們做人失敗,人品不行,道德敗壞,就會慚愧至極,就會深感沮喪乃至於得反省自問,麵壁思過。

  正想著,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時,門口又傳來了敲門聲,隨即張安世的身影出現在了門口。

  “賢弟快隨我來,去愚兄那裏避一避……”張安世也沒有客氣,直接對張越招手說道。

  “嗯?”張越有些不解。

  “倘若賢弟想被四五個嶽丈爭搶,那就當愚兄沒說了……”張安世強忍著笑意說道。

  也就是他,才會來做這種通風報信的事情,換了別人,恐怕早就搬好小板凳準備看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