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2      字數:2866
  我要做門閥最新章節

  清晨,朝陽初升,新豐城外的山穀裏,就熱鬧、喧嘩了起來。

  在一片開闊的場地內,戴著竹製頭套,穿著用布條縫製起來的各種護膝、護肩的年輕人們在這柔軟的空地上奔跑著、衝撞著。

  常遠牢牢的抓著懷中的那個橢圓形的球狀物,一路橫衝直撞,跑到一片被人用著白色的石灰標識出來的區域,然後高高舉起手裏的物體,大聲咆哮起來:“萬勝!萬勝!”

  他的同伴們一擁而上,緊緊的環繞著他,歡呼起來。

  而另一邊,十餘個戴著頭套的男子,則長籲短歎的坐在地上,似乎被耗盡了體力。

  常遠解下自己頭上戴著的頭套,抓著手裏的那個橢圓形的球體,帶著自己的隊友們,沿著整個山穀,猶如一個勝利凱旋的大將,歡呼著遊行。

  “好樣的!常兄,你這衝球簡直神了!”

  “厲害!諸君威武!”

  “常兄真丈夫也!”

  而幾乎所有的觀眾,都對他們的行為予以了熱烈的回應。

  陳萬年坐在山坡上,遠眺著這個歡快的場麵,感慨著:“張侍中發明的這個所謂的‘橄欖球’恐怕要風靡關中嘍!”

  眼前的這個新式運動,是隨著軍訓的進行一起出現的。

  最初是用來懲罰那些軍訓不認真、沒有達標的人,將這些組成兩隊,進行所謂的橄欖球運動。

  為此,那位侍中官甚至拿出了整套規則書。

  規定了每隊十一人,分為‘進攻組’‘防守組’的兩個對立麵。

  規則也很簡單,那就是進攻方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那個橢圓形的用豬、牛的膀胱曬幹後充氣縫製起來的球,送到場地的另一端,大約一百步外的石灰區,而防守組則需要千方百計,用盡手段組織進攻方的推進。

  這項運動一推出,立刻就引爆了整個軍訓營。

  連輝渠人也被深深吸引,成為了這項運動的擁泵。

  沒辦法!

  比起文縐縐的蹴鞠,這種肌肉和智慧的碰撞,這種比拚意誌與力量的運動,顯然更合漢人的胃口。

  更別提,這種運動比起當下流行的蹴鞠,在觀賞性上來說,更強、更刺激!

  與之相比,恐怕就是皇室和列侯們往常最喜歡的鬥獸運動,恐怕也要相形見絀。

  毋庸置疑的,恐怕日後,長安和天下貴族們,都會愛死了這項名曰‘橄欖球’的運動。

  甚至可能會流傳到軍隊裏,進入大漠南北。

  要知道,漢軍內部過去一直有著蹴鞠愛好。

  甚至某些大將,還會用蹴鞠運動來練兵。

  而這橄欖球一出,說不定日後漢軍內部盛行的蹴鞠,就會被這個橄欖球所取代。

  因為……

  哪怕是陳萬年這樣不愛運動的文官,現在也發現,自己似乎迷上欣賞橄欖球比賽。

  以至於,肯讓他們打完這場比賽。

  如今,比賽結束,看了看時間,陳萬年將一個哨子放進嘴裏,用力的吹起來。

  “嗶!嗶!嗶!”

  這意味著,早晨的休息時間結束。

  今天的訓練即將開始。

  聽到哨聲,原本還在打鬧、嬉戲的人群立刻條件反射般的進入各自的穹廬內,開始整理衣物。

  而一身是汗的運動員們則飛快的脫下身上的各種護膝、護肩,然後跳進山穀旁的河流裏,飛快的將身體清洗一遍。

  接著再回到穹廬,穿好衣服。

  大約一刻鍾後,在陳萬年麵前的是兩百三十七名,列著整隊,站的筆直的年輕人。

  陳萬年掃了一眼,踱了幾步,模仿著張侍中的神態,拱手拜道道:“諸君早安,今日,侍中領新豐令張公有事,依舊由某帶領諸君完成訓練!”

  “陳縣丞早安!”兩百三十七人齊齊恭身,拱手敬拜,宛如一體。

  在現在,實際軍訓的設定目標差不多已經達成了。

  十來天的訓練,讓準官吏們,基本上熟悉了什麽叫紀律和集體,更明白了何為服從命令。

  而這十餘日的相處,也讓這些年輕人基本上都熟悉了各自。

  特別是橄欖球運動的興起,進一步禰和拉進了各自之間的關係。

  也讓許多人認識了朋友,結下了深厚感情。

  在事實上來說,接下來的時間,其實就是磨合和培訓了。

  這一點,張越在離開前,就已經原原本本的交代給陳萬年了。

  陳萬年微微拍了拍手,就有幾個官吏,抬著幾個箱子,走了過來。

  他命人將箱子打開,露出裏麵裝著的東西全是算盤!

  在新豐為吏,豈能不會珠算?

  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而眾人看到這些算盤,紛紛兩眼露出精芒,心髒立刻不爭氣的跳動起來。

  算盤和珠算,如今的關中地主士紳貴族們自然都有耳聞,自從此物被發明後,立刻就成為了普及速度最快的工具!

  比當年西南夷的奴湧入關中的普及速度還要快!

  尤其是在大司農和各個大商賈係統裏,此物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淘汰掉了舊有的算籌。

  而懂珠算者,更是立刻變得炙手可熱。

  而這算盤與珠算口訣的發明人與創造者,正是新豐令、侍中官張子重。

  雖然目前,珠算口訣和算盤的圖樣,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隻要去一趟甲亭,都能得到。

  但此番新豐公考之中,還是不知道多少人都被家裏人叮囑過:若有機會,向張侍中求教珠算之法,得授秘訣,吾家三世無憂也!

  在世人看來,張越肯定藏有一些秘不示人的秘訣。

  習得此法,家族世代富貴可期!

  這在當世,也是常識。

  孔子門徒三千,但卻隻有七十二人能得真傳。

  董子一生授業無數,但卻不過十餘人被其認可,可以自稱‘董仲舒門徒某某’。

  連先賢鴻儒,都是如此。

  這張子重也自然如此。

  因而這些算盤一出現,所有人的眼睛都離不開了。

  “這就要開始傳授吾等如此高深的技能了嗎?”許多人舔了舔舌頭,大感這次新豐是來對了。

  哪怕隻是在新豐學到最基本的珠算訣竅,那也是逼格滿滿。

  往後出門或者做官,都可以告訴別人:當年,吾曾於張公門下學珠算。

  就像當初那些曾在董子門下聽講的儒生一般,哪怕不能被認可,也是一張名片,一塊不錯的敲門磚。

  最起碼在很多時候,競爭力要比其他人強出一截!

  “諸君,今日,吾與君等學習和使用這算盤……”陳萬年一臉嚴肅的道:“依張縣尊之命,今後新豐大小官吏,人人皆需善用算盤,人人出門,皆需身帶一個算盤!”

  “珠算不精,甚至可能影響升遷!”

  “望諸君務必用心!”

  “諾!”所有人都是大聲應諾,恭身而拜:“請陳縣丞不吝教誨!”

  漢人喜歡學習技能,並且熱衷於學習技能。

  縱然在民間,會打鐵和木工的農民,也比一般的小地主富裕。

  他家的孩子甚至不用發愁媳婦的問題,剛一及冠就會被媒婆踏破門檻。

  而這珠算屬於算術,在現在是精英壟斷的領域。

  哪怕隻是學會點皮毛,對於這些多數是寒門出身的年輕人,也是受用無窮!

  陳萬年卻是苦笑一聲,道:“這珠算之法,吾也隻是初涉其中,其與諸君共勉吧……”

  他接觸和學習珠算,也就一個月不到,說實在話也就剛剛會一些基礎操作,背熟了加減乘除的口訣。

  但更複雜的運用,還沒有掌握。

  “不過諸君也勿憂……”陳萬年抬頭說道:“明日張縣尊將親自來此,教授珠算之法……”

  轟!

  所有人的精神,都被這個消息為之一振。

  能得張侍中親自授業!

  哪怕隻有一天,往後走出門,也可以自稱‘張公門下走牛馬’,給自己貼上一個‘張係嫡係’的標簽。

  片刻後,小小的山穀就響起了郎朗的口訣背誦聲和算盤的撥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