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更新:2020-03-20 22:01      字數:2257
  我要做門閥最新章節

  很快的一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就被人帶到了蘭台。

  “謁者安國,敬拜張令君、暴中丞……”他的口音裏,夾雜著一些北方的胡音,所以聽上去鼻音有些重。

  “趙謁者不必多禮……”張安世笑著走過去,拉著他的手,走到張越麵前,對他介紹著:“這位是陛下身邊的張侍中,受詔領新豐令,輔佐長孫殿下,聞說趙謁者熟知邊塞地理,西域形勢,故此特別向我要求引薦閣下……”

  “下官見過張侍中……”趙安國立刻拜道。

  “趙謁者太客氣了……”張越連忙起身還禮,拜道:“素聞謁者忠肝義膽,毅敬仰萬分,故此厚顏向張令君、暴中丞請求引薦與閣下一見……”

  “今日相見,真是三生有幸!”

  如此寒暄一番,客套一番後,算是互相認識了。

  趙安國被安排坐到張越身側。

  兩人微笑著互相舉杯相敬,滿飲一杯後,張越就對趙安國道:“吾奉長孫殿下之令,欲修天下郡國四夷堪輿圖錄,作其地理誌,以獻陛下為陛下登基臨朝四十七周年之獻禮,謹以此祝陛下之治千秋萬載,永永無絕期……”

  張越說到此處,不止是趙安國,就是張安世與暴勝之也都是瞳孔猛然放大,相互對視了一眼,內心極為震撼。

  以天下四夷堪輿圖錄和地理誌作為天子禦極四十七周年的獻禮?

  三人立刻都在內心之中,將此事的重要性拔高了好幾個等級。

  尤其是暴勝之,更是在心中暗暗決定,將此事作為禦史台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來推進!

  張安世則是在打算著,把自己的長兄張賀,也一定要想辦法拉進這個工程裏。

  沒辦法,在張越打起‘向天子登基臨朝四十七周年之獻禮’的旗號後,此事必將成為一個天下矚目的工程。

  所有參與者,都將沾光。

  甚至,說不定此事還將成為一個類似貳師將軍伐大宛一般的造星工程。

  想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得勝歸來。

  不僅僅李廣利本人受封為海西候,食邑八千戶。

  更有一介小卒趙弟,因為斬殺了鬱成王,受封為新時候。

  其他部將作戰勇敢的,也各自得封。

  軍正趙始地,拜為光祿大夫。

  都尉上官桀,拜為少府卿。

  校尉李哆多次獻策,拜為上黨太守。

  伐大宛一戰,僅僅是九卿就出了三個,受封兩千石以上的一百多人,千石官員一千餘人。

  就連普通的大頭兵、夥夫和後勤民兵也都受到重賞。

  根據統計,平均每個參與大宛戰爭的士兵,都得到了超過四萬錢的賞賜。

  他們在戰爭中繳獲的戰利品和瓜分的牛羊,還不計算在內。

  大宛戰爭以不可辨駁的事實,向天下人展示了一個真理:要想富,去從軍,要想貴,去殺敵。

  軍中自有黃金屋,軍中自有顏如玉。

  而現在,張越提出的這個獻禮工程,在張安世、暴勝之眼中,差不多已經能與大宛戰爭相提並論了。

  因為,當今天子對這樣裸的拍他馬屁的行為,根本就毫無抵抗力。

  更別提這個事情還是長孫牽頭,由天子現在最信任和最寵幸的幸臣張子重負責統籌。

  不可能存在失敗的風險。

  就聽著張越說道:“欲成此大事,吾深以為,非得趙老將軍及趙謁者相助不可!”

  說著就對趙安國拜道:“願請謁者與我共謀此大事!”

  對於張越伸過來的這條橄欖枝,趙安國根本就沒有半點抵抗力。

  他馬上就對張越拜道:“侍中信重,安國感激不已,願竭盡全力,以佐侍中大業!”

  他甚至都不需要回家去與乃父商量,就直接拍著胸膛答應了下來:“吾父聞之,也必定欣然應允,為長孫大事盡力!”

  沒辦法,對趙安國和他父親來說,這個張侍中提出來的這個宏偉計劃,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

  他父親趙破奴,本來是漢軍之中與貳師將軍海西候李廣利地位對等的大將。

  又有著冠軍景恒侯的遺澤加成,一直以來就深得天子信任和天下崇敬。

  自冠軍景恒侯去世後,他父親曾經多次受命出擊匈奴。

  但將軍難免陣前亡,十一年前天漢三年,他與其父趙破奴受命為浚稽將軍,統帥兩萬騎兵出擊匈奴,卻不料被匈奴人調集了全國兵力,包圍在浚稽山以南。

  他與父親率軍奮力突圍,奈何匈奴人確實是下定了決心,不惜代價也要吃掉他們父子統帥的這支漢軍精銳。

  連戰三日後,他們父子統帥的大軍被匈奴人全殲。

  他和乃父趙破奴,落到了匈奴人手裏,被匈奴人囚禁了三年,才找到機會逃回中國。

  回國後,天子雖然對他們父子的遭遇非常同情,給與了無數賞賜。

  但是……

  卻再不肯交托重任了。

  而大漢武將,若不得統兵之權,沒有受命征戰,那麽地位恐怕還不如一個小吏。

  而張越提議的這個事情,無疑是他們父子渴望已久的,重新贏得天子歡心的大好機會!

  自當年兵敗浚稽山,全軍覆沒後。

  十一年來,他們父子日日夜夜,都在渴望著重回戰場,率軍去為那戰死的同袍和親友們複仇!

  張越看著趙安國的樣子,馬上扶起對方,道:“得足下及老將軍相助,毅深感榮幸,謹代表長孫殿下,為謁者及老將軍謝之……”

  在心中,張越已是高興不已了。

  張安世、暴勝之、趙破奴父子,這些人加起來,就橫跨了文武,無論在宮廷還是軍方都有了支持者。

  這是成功的開始。

  有了這些人的加盟,又有著為天子獻禮的大旗,那麽接下來,其他潛在的朋友和可能的合作者,都將蜂擁而來。

  隻要他們上了這條船,跟著自己與劉進做了這個事情。

  嘿嘿……

  他們就不得不在未來,為了劉進和張越的利益去奮鬥。

  至少,他們也得保持中立。

  而這正是張越替劉進想出來的解決巫蠱之禍,避免大難的計策之一。

  隻要能團結足夠多的人,那麽一切陰謀詭計,都將無從遁形。

  就像當年霍去病和衛青在世之時,誰敢覬覦劉據的儲君之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