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第200章 南海
作者:千萌      更新:2021-06-26 15:06      字數:4366
  網 ,國家製造</a>最新章節!

  ??季椽重生於後世,對南海問題有著深刻感受,?得知自己來到南海後,?一顆心總莫名提著,?感覺上這裏應該是布滿重兵,四處崗哨,戰機起伏的景象。

  ??但其實,南海非常的平靜。

  ??季椽並沒有了解過90年代南海的情況,?隻以為和後世一樣危機四伏。哪知問過其他人,?才知道此時南海問題並不嚴重。

  ??這時候美帝對南海爭端並不感興趣,?且因為與華國的戰略合作關係,一直打著“中立的旗號。甚至對南海在亞太安全重要性的認知上存在內部分歧,一年前竟然關閉了克拉克空軍基地,三個月前又撤離南海東岸的蘇比克基地,?將南海對峙丟給菲國撒手不管了。

  ??不過他們爽快退出南海爭端的原因,?是因為官方宣稱“這裏沒有形成對美帝的直接挑戰者,於是我們願意讓區域內的國家來解決爭端。

  ??顯然他們壓根沒把華國放在眼裏。

  ??隻不知在華國進行了非核電磁脈衝實驗的此刻,?他們是什麽心情了。

  ??也多虧他們的高傲,?沒有美帝這根攪x棍,?周邊國家對華國的南海主權無法形成威脅,華國在南海可謂大展拳腳,比如美濟礁就是在這個曆史時間段歸屬華國的。

  ??季椽和宋冀寧聽到的,正是占領美濟礁計劃。

  ??之所以能被他們兩位研究生聽到,?倒並非大家不懂保密,?而是因為這事太普通了。

  ??後世被菲國爭得你死我活的美濟礁,?現在是無人島礁。

  ??而且由於前段非核電磁脈衝武/器的實驗,南沙群島周邊軍事力量幾乎全部撤退,華國便把握機會,順勢將占領美濟礁的計劃提前了——原本是兩年後才開始的。

  ??季椽想要參與這段曆史。

  ??美濟礁曆經各種波折後,最終歸屬華國的曆史。

  ??而宋冀寧由是純粹的熱血,畢竟任何一名學過曆史的人,都知道原本屬於華國的南沙群島是如何被周邊國家啃食掉的。那些失去的領地,他想要幫助國家奪回來。

  ??——盡管兩人熱血上湧,恨不能舍身取義,然而並木有什麽用。

  ??這兩個潛水都潛不過漁民的研究員,在海上壓根沒有他們發揮的餘地。

  ??他們情緒高昂,壯懷激烈,硬是跟在導師身後擠上了前往美濟礁的漁政船。然後,下船,紮營,吃飯,沒了。

  ??季椽:“……?!!

  ??他……他來這裏不是為了玩的。

  ??他跑去問漁政部門的官員:“趙部長,我們該做什麽?

  ??“兩位想去哪玩嗎?趙部長還以為這兩名年青科學家是來渡假遊玩的,熱心的叫來幾名海軍士兵:“你們保護兩位科學家到處逛逛。

  ??季椽趕緊搖頭:“不不,我是問有沒有什麽是我們能幫忙的?

  ??“啊?幫忙?趙部長上下打量細皮嫩肉的季椽,失笑:“我們要幹的是粗活,哪敢叫科學家來幫工,兩位不用在意,隨便去玩就好,美濟礁是個珊瑚環礁,風景優美,很適合照相。

  ??漁政部要做的工作是在美濟礁上施工蓋高腳屋,好安頓海軍部隊士兵,細胳膊細腿的季椽確實幫不上忙。宋冀寧倒是有一把子力氣,問題是也沒人敢使喚他啊!

  ??對海軍部隊和漁政部門的人來說,這兩位年青人可是大科學家,捧著都怕摔了,哪敢使喚他們幹粗活。

  ??漁政船在島上勘測好地基後,下午蓋房的工程隊就趕到施工,一切有條不紊,是早就安排好的。

  ??季椽和宋冀寧沒能幫上什麽忙,有些氣餒。李院士很理解季椽的心情,要不是年紀大了折騰不了,他也想幫忙來著。別看他一把年紀,心中仍舊流趟熱血,不然又怎會來參與占領美濟礁的行動——盡管隻是動腿在島上留下點腳印。

  ??不忍學生失望,李院士打電話給同事,第二天,便有一艘科考船來接走季椽和宋冀寧。

  ??“我將你們暫時借調給南沙綜合科考隊了,去吧,跟著他們好好去看看我們的南海。

  ??南沙綜合科考隊是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清潮老先生發起的。成立於1984年,結束於90年代末,征程15年,前後進行了30多個航次的海上考察,總航程超過19萬公裏,考察島礁38座,並在34座島礁上設立了帶有主權標誌的考察碑。

  ??季椽和宋冀寧無緣見到陳老先生,他的科考船正在另一航道上考察海底油氣資源。不過兩人跟隨另一艘科考船,收獲也不小。

  ??盡管他們在海上科考是外行,但同屬中科院的科學家,科考船上的人對兩人自然極為親近。教了他們不少海上知識,如何發現海中的暗礁,如何設置暗礁標識等等,最重要的是,允許他們參與在南海島礁上設立華國主權碑的行動。

  ??季椽和宋冀寧跟著南沙綜合科考隊在海上跑了半個多月,曬得皮都脫了一層,漲了不少見識,也好好的滿足了心中的愛國理想。

  ??返回美濟礁時,發現這裏已經建成了數棟簡易小樓,並規劃建立港口中。

  ??依依不舍的向島上朋友們告別,季椽兩人重回實驗船上報道。他們不回家留在南海,當然不隻是為了在海上遊玩,也不僅僅是為了美濟礁。他們留下來的另一個原因,是導師們要在這裏繼續進行其他方麵的武/器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名為“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實驗。

  ??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是季椽高中時參加機器人大賽製造的參賽項目。盡管以比賽為名,實質目標指向的是美帝幾年前最先進的m33彈道導/彈,之後入了軍方的眼,被宋洪成大伯帶回軍方。

  ??接著兩人考上大學,又忙碌於其他各種事,早就忘了這項武/器的存在。前幾天聽到導師們提及,季椽和宋冀寧才猛然想起來。這是他們高中時的研究成果,當時隻是簡陋的模型,如今早已被軍方研製出實物並投入使用,現在已經更新第二代了,正進行改進實驗中。

  ??季椽前世見過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的實物,但這世還沒見過,由於他的作弊,華國提前十幾年研製成功的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他想看看與後世有什麽不同,力量如何。

  ??宋冀寧則是單純感興趣,當年比賽時不過是簡陋的模型而已,還被美帝的記者專門寫了篇報道嘲笑,真想知道當年實物出現時,美帝記者是什麽樣的臉色,以及專門被針對的m33彈道導/彈,美帝/軍方是什麽臉色。

  ??看了看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的公布時間,正巧是在他們到蘇聯留學的時候,也難怪什麽消息都沒聽說過。

  ??現在海上也沒法找相關資料,於是返回核/武科研組的宋冀寧跑去詢問其他研究員當時的情況。

  ??由於研究方向不同,核/武科研組的同事並未關注當年美帝是什麽反應,畢竟他們研究的武/器才是讓美帝臉色發白的東西。其它武/器研究……不能說小瞧別的研究組,大家的武力值都不在一個檔次上,造槍的自然不會去關注別人造出水果刀後的反應——他們對別的武/器研究組大約是這樣的心理。

  ??因此被宋冀寧詢問前幾年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研製成功後的國際反應,他們隻能聳聳肩:“還能有什麽反應,大概是扯扯華國威脅論吧!

  ??倒是前蘇聯的研究員時刻關注美帝動向,對此很清楚,一名研究員對季椽和宋冀寧說:“前幾年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研製成功時,在國際上引起過一番震動和驚慌,畢竟那時候最強的導/彈便是美帝的m33彈道導/彈,華國居然研製出了反彈道導/彈,讓不少國家都感覺震驚。

  ??“不過半年後美帝也研製出了反彈道導/彈,與華國的技術居然差不多,還因此被華國控告盜竊技術,被本國媒體懷疑貪汙了研究經費,明明是很不錯的武/器,竟成了美帝軍方的醜聞。

  ??前蘇聯研究員看向季椽和宋冀寧:“之後我們蘇聯和歐洲也都研製出了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這項技術也就成了較普遍的軍/事武/器技術。在你們剛到蘇聯時,克格勃就已經調查了你們在華國的底細,發現這項技術來源於你們兩人,當時就已經在討論是否要將你們留下。

  ??季椽微笑不語,他當時去蘇聯也別有目的,國家立場不同嘛,沒什麽好在意的。

  ??倒是美帝晚於華國半年後研製出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令他詫異,他記得美帝原本的時間應該是晚於一年後,想來是日夜緊急趕出的時間。

  ??畢竟晚半年風險還可控,慢上一年,導/彈軍武市場搞不好會被華國啃下大半。

  ??想想美帝研發的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晚於華國,非核電磁脈衝武/器又晚於華國的心情,善良的季椽為他們抹抹淚,決定好好回憶下美帝哪年研製過什麽重大軍武,好趕在他們之前讓華國研究出來。

  ??盡管隸屬於核/武科研組旗下,但季椽和宋冀寧的兩位導師,分別研究的是流體物理學和爆炸力學,很多研究都離不開他們。這次在南海進行的武/器研究,自然也邀請了兩人。

  ??不過他們僅僅是以顧問身份留在這裏罷了,以他們在中科院的成就,如果不是恰好在南海,一般非大問題都不敢隨意請他們來。

  ??這次的武/器實驗,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隻不過是其中一項,同批運過來的還有潛艦導/彈、空艦導/彈、岸艦導/彈等武/器,軍部大概是打算一股作氣進行一次武/器更新。

  ??季椽和宋冀寧望眼欲穿,終於等到運輸武/器的艦隊到來,見到了他們心心念念的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

  ??說是“防禦係統,不知道的人大概會以為是像電腦程序一類的東西。但其實不然,它另一個名稱是反彈道導/彈。

  ??隻不過因為它的組合較為複雜,分別由攔截器、傳感器和戰鬥管理係統等組成,能夠對敵方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跟蹤,和常見的導彈不同,因此被稱為“防禦係統。

  ??征詢過導師允許後,季椽和宋冀寧親自參與了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的安裝。?166閱讀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