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第183章 要去華國嗎
作者:千萌      更新:2021-06-26 15:06      字數:5330
  網 ,國家製造</a>最新章節!

  ??一開始,所有人都是茫然的。

  ??在電視機前呆坐一天,?看著新聞上重複的播報,?才漸漸相信這個事實。

  ??這一整天,整所研究院沒有人說話。

  ??再之後,?就是現實問題了。

  ??率屬於“蘇聯的這所研究院,?由於級別原因,知道的人不多,?此時負責他們的高官也不知是在政鬥中下野了,還是回到哪個“國家去了,沒有人來接收他們。

  ??茫茫然等了三天後,?漸漸變得惶恐不安。

  ??沒有任何接收他們的消息,原本對外的聯絡電話也被中斷了,找不到負責人。

  ??這所研究院竟然成了一座被遺棄的孤島。

  ??再之後,?食物逐漸匱乏,?饑餓降臨,?殘餘的士兵們決定帶著尚有汽油的軍車離開。再不離開的話,?他們怕到最後走不了了。

  ??離開之前,士兵們也曾通知過科學家們,?可以帶部份人一起走。

  ??但那麽多人車載不了,?而且也隻能到附近的城鎮,因為他們打算離開之後把武器和軍車都賣了,拿錢回老家。

  ??這裏的研究資料在季椽的預算下,如願都隻完成了一半,沒有成品也沒有武器,?士兵們不感興趣,否則他們可能也會帶走賣掉。此時所有人心裏都被饑餓和焦慮感充滿,國家已經沒有了,至少要保住自己的小家。

  ??除了少部份研究員,大部份人都選擇留下。

  ??一是這時候跟同類在一起比較有安全感,二是大部份人都屬於“蘇聯的高級科學家,離開“蘇聯後回到各自的小國,唯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畢竟都不是擅長鑽營的人,他們連隔壁鄰居都未必認識,也沒有關係可托,至少以前的“蘇聯關係已經行不通了。

  ??商議過後,大家都決定在此等待,相信等混亂過後,會有人來接收這所研究院,到時誰負責給經費,他們就聽誰的。

  ??這裏的研究進行到一半,耗費的不僅是國家資產,也有他們的心血,可以的話,大家都想繼續下去。

  ??按照曆史進程,之後蘇聯解體為15個國家,俄國繼承了70%的國土麵積和經濟基礎,等到一切拆分出來,俄國將接手這所研究院。

  ??但是季椽怎麽可能將這所研究院裏的科學家們拱手讓人。

  ??他之所以不惜透露未來技術將高級科學家召集到一起,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這所研究院因為研究內容有某部份含輻射項目,處在偏遠又隱秘的位置,要不是他們向華國通報了位置,華國的情報部絕對找不到。目前來說,除了“蘇聯的相關部門外,其他國家都還不知道這裏的存在。

  ??而“蘇聯已經解體,正處於分割利益的混亂中,華國的情報部卻已經滲透入整個研究所。

  ??本來研究所裏的工程師就已經被說動了半數,此時在士兵們離開後,食物勉強維持,大家惶恐不安的情況下,情報部的滲透就更深了。他們先是通過被策反的工程師送來了少量食物和酒水,一開始大家還有些警戒心,但食物吃光之後,慢慢的也就接受了來自華國的饋贈。

  ??畢竟都是同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接受來自兄弟國的食物大家心理上覺得不算接受敵資。

  ??到後來,送食物的就不再是研究院工程師,而是低調的華國人了,他們開車送來了足夠研究院一整天的食物和酒水。當然,仍舊沒有越矩,非常規矩的等在研究所外,送完食物就走。

  ??如此幾次,當他們再來時,提出想確認季椽和宋冀寧的安全,不好意思拒絕的科學家們便打開門放他們進來了。

  ??終於見到了,這兩個折騰了他們一年的人。

  ??見到季椽和宋冀寧的情報部人員心情複雜,但更多的是欣慰,期望。

  ??眼前這兩名年輕人,一個才剛剛年滿18,一個23歲,他們是那麽的年輕,有朝氣,還很好看,乍一看像電視裏的明星似的。

  ??然而他們的所做所為,隻怕誰也比不過。

  ??兩個那麽年輕的人,在蘇聯留學期間,學會了核/武研究的知識,甚至,他們居然還參與了蘇聯研究院的核/武研究。

  ??明明不管蘇聯還是歐美都一直在防著華國的留學生學習到高尖科技,也不知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才能參與進這場核/武研究中。

  ??盡管尋找他們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但此刻見到兩人,情報部人員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兩名年輕人是優秀的科學家。

  ??這兩名科學家是華國人。

  ??“我們最初接受的命令是,將你們兩人平安帶回國。一名負責人對兩人說。

  ??其實內容還包括將他們的研究資料帶回國,但鑒於克格勃的厲害,主要任務是保全兩人。

  ??沒想到轉瞬間,蘇聯竟真的解體了,克格勃的陰影煙消雲散。

  ??他深吸口氣:“真被你們說對了……而且還給我這麽一個大禮……

  ??一整所被拋棄的研究院,並且還有包含了核/武,通信、機械等等各大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工程師。

  ??季椽和宋冀寧相視一眼,對他們道:“科學家都很固執,能不能說動他們要靠你們自己了,但是……季椽默默的推出一張紙,紙上寫著三十多人的名單:“這些人,其中20人是核/武研究主要人員,15人是通信、機械等項目的主負責人,他們必須帶走。其他人你們看情況自己辦。

  ??他透露的那些未來技術的研究,可不打算白送人的,至於國家怎麽把人和技術弄走,怎麽說服他們,就不歸季椽管了,這方麵相信國家多的是辦法。

  ??情報部負責人默默收下這張紙,點頭:“我知道了,你們現在要跟我們一起離開嗎?

  ??“不,再等等吧,我們留在這,你們還有拜訪的理由。我們走了,你們進來就有些困難了。宋冀寧笑著搭上季椽的肩:“放心,我會保護好季椽。

  ??雙方又交流了一些外界的情況,這群華國人便告辭了,坦然的什麽也沒多拿。

  ??西爾多博士在他們走後前來詢問季椽兩人:“你們為什麽不和他們一起離開?

  ??宋冀寧卻一臉正氣道:“在這種時候,我們怎麽可能丟下博士你們獨自逃跑?哪怕離開,至少也要確定博士你們已經有了安穩的去處,到底國家要把你們這些科學家晾到什麽時候?

  ??西爾多博士有些感動,不管真心假意,這時候他很需要這些話的鼓勵。一個人在此時承擔整個研究所的問題,他壓力很大:“唉,你們沒有看電視嗎,他們都在忙著劃分邊界和爭當新國家議員呢,哪裏顧得上我們這些研究員,反正我們不會對他們的利益有任何幫助,不需要的時候,誰會想起我們?

  ??宋冀寧當然知道,他們也一直在看電視,並且剛剛通過情報部確認情況,不然情報部哪敢這麽悠哉悠哉的慢慢走攻心路線,恨不得立即卷了人和資料就跑,宋冀寧也不敢說出這麽冠冕堂皇的話——他也恨不得早點抱著季椽回家。

  ??當然也不敢這麽放著慢慢來,重要的科研人員能盡快帶走就盡快,於是首先自願前往華國的工程師被帶走一批,接著季椽名單上的人也開始零碎失蹤。由於每次隻有一兩人,又是隨著工程師們離開的日程消失的,大家都以為他們也跟著去華國了。

  ??又有一些不願去華國的工程師選擇回歸本國,由於不是太重要的人,華國情報部非但沒有阻攔,甚至願意主動載他們前往目的地,離開的人就更多了。

  ??季椽的名單上又零碎消失了幾人。

  ??就這樣慢慢的,離開的人越來越多,原本日夜燈火通明,研究員來往繁忙的研究院,逐漸變得空寂。

  ??其他重要項目的人都消失了,核/武研究員也消失了一批,但最重要的一些人,比如西爾多博士,盧克博士等還在。

  ??他們身份貴重,又上了年紀,可以的話,華國這邊盡可能希望不失禮的邀請他們,而不是強綁。

  ??然而太難說服了,他們這把年紀,對物質已經不感興趣,也沒有為華國奉獻餘生的打算。好在他們原本想要奉獻一生的“蘇聯已經解體,對華國的挖角行為也沒那麽反感,不然此時隻怕要大喊判/國了。

  ??還是季椽身為研究員最了解研究員,他問西爾多博士等人:“博士,你們真的不想去華國繼續研究嗎?

  ??“不要再說了,讓想去的人去吧,我們這些老頭已經沒有遷移的力氣了。

  ??“之後接收研究院的人,還會願意拔款經費讓我們研究電磁脈衝武/器嗎?上次還說它沒有原/子/彈厲害花費又高。季椽委屈的嘟囔。

  ??西爾多博士轉身問:“你們不打算回華國嗎?

  ??季椽眨眼:“當然想回國,但我更想在博士身邊學習,如果能在這裏繼續研究,我不回去也沒關係。但是博士,您能保證嗎?有人會來接收這個工程師都快走光的研究院嗎?還會拔款讓我們繼續研究嗎?

  ??“這……西爾多博士沉默。

  ??俄國是12月25才宣布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的,此時他們還在忙著和各國劃分邊界,爭奪利益,顧不上軍隊和科研部門,否則就不會有手提箱核/武丟失的事件了。

  ??從科學家們的角度來看,可能會接收他們的俄國也沒有特別可信任的地方。他們服務的一直是“蘇聯,目前對俄羅斯並非特別忠愛,看哪個國家都隻覺得失望。

  ??季椽繼續問:“如果不能繼續研究的話,你們會回國嗎?回烏克蘭,格魯吉亞……然後,退休?

  ??按年齡來算,此時留下的科學家們大半已經快到退休年齡了,不能重新進入研究院的話,就隻有黯然退休一途——沒有退休金那種。

  ??“不一定,也可能去大學教書,或者先看看國內有沒有研究院……盧克博士嘟囔。

  ??但是有些人所在的國家屬於貧窮國,或者根本沒有大研究院,承擔不起他們的核/武研究。

  ??細思之後,西爾多博士以及其他人都沉默了。

  ??如果想繼續他們進行了畢生的核/武研/究,此時能選擇的除了歐美居然就隻有華國。

  ??然而歐美在他們這群“蘇聯的忠臣心中,壓根就是敵對國,歸附他們是“判/國行為,哪怕“蘇聯已經不存在了。

  ??想想似乎就隻有華國能選擇了,好歹都是社/會/主/義的兄弟國家。

  ??季椽再次加重籌碼:“而且磁通量守恒,閉合回路磁感應的問題我剛剛找到些突破點,就這麽放棄我不甘心。

  ??“什麽,你找到突破點了?西爾多博士,盧克博士等人立即精神了,急切的圍過來詢問。

  ??磁通量守恒,閉合回路磁感應是屬於磁通壓縮發生器的問題。這本不是季椽的研究項目,他也是趁著這段時間沒人有心思管理研究院,才跟盧克博士借閱研究資料的,否則平常根本沒機會接觸這些核心技術。

  ??當然,他能看懂,卻沒有這項研究實力。好在有未來知識鋪墊,一些現在解決不了的技術,未來卻早就已經有了解決方案,所以稍微尋找幾個技術上的突破點,季椽還是能做到的。

  ??隻是大略說了幾個壓縮磁能的公式,大家就聽懂了,此時恨不得衝進實驗室,可惜由於缺乏材料和足夠電力,實驗室早已停止運行。

  ??季椽說:“這些研究,我和宋冀寧回到華國還能繼續,你們回國後能繼續嗎?

  ??目前這年代,有實力有技術有資源研究核/武的國家,很少很少。

  ??至20世紀結束,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直保持在9個,美(45年)、俄(49年)、英(52年)、法(60年)、中(64年)、以色列(60年代末)、巴基斯坦(72年)、印度(74年)、南非(79年),之後就再也沒有了。

  ??至少明麵上再也沒有了。

  ??作者有話要說:由於上網時間有限,所以沒有辦法回複大家的留言了,請見諒。如果有時間我想盡可能拿來碼字,畢竟隔壁還有個《學者綜合症》沒更新,我想盡量多更新一些?166閱讀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