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征兵
作者:亂蓮      更新:2021-06-26 14:52      字數:9392
  網 ,空間之醜顏農女</a>最新章節!

  ??當年的姐妹再次重逢,總是有很多感慨。,最新章節訪問:。如今夏荷,青璃都已經嫁人,身份上也有差距,但是姐妹之間那種感情深深藏在心底,彼此間都很珍視,從未疏遠。

  ??青璃是一個很懂得感恩的人,即使有時候她並不需要誰幫助,可誰對她好,她都會記下來,然後加倍回報,或許這是在現代時候養成的一種習慣。

  ??夏家姐妹要在平陽小住一段日子,一直到中秋過後,以後敘舊的時候還多。聊天的時間過得格外快,很快到了晚膳時辰,青璃極力挽留,二人推拒,執意離開。

  ??走之前,青璃讓於嬤嬤包了一些家裏的瓜果,還有幹果蜜餞,都是空間出品,品質自然比外邊高了好幾個層次。

  ??一直把夏家姐妹送出了垂‘花’‘門’,見馬車漸行漸遠,青璃這才轉過身子。於嬤嬤一臉八卦地往前湊了湊,問道,“小姐,您打扮成異族‘女’子的事情,怎麽沒和老奴說?

  ??青璃麵‘色’黑了一下,她一個做主子的,隨心所‘欲’,又必要和下人‘交’代那麽詳細?青璃勾勾嘴角,用警告的眼神瞪了於嬤嬤一眼。

  ??越是這樣,就說明其中有事兒,於嬤嬤心裏興奮,夾雜著好奇,她轉過頭給麥芽使了一個眼‘色’,示意麥芽問出口。

  ??“小姐,您這麽美,就算用頭巾遮麵,也不能掩飾您的風華,溧水城一定不缺登徒子……

  ??麥芽暗中對著於嬤嬤做了一個鄙視的手勢。以前是她實心眼,說話直接,為此經常得罪人,今非昔比,她已經掌握了說話的藝術。於嬤嬤想推著她下水,當槍使,根本就不可能。

  ??“麥芽,你有話就直接說。

  ??青璃皺眉,原來麥芽是個直接爽利的‘性’子,現在也學會繞彎子,比於嬤嬤聰明點,話中有話,給她戴了頂高帽。

  ??被自家小姐拆穿,麥芽臉一紅,她是她也不會打探,都怪於嬤嬤,非要推著她出來。麥芽尷尬地承認,“奴婢就是想知道您還有什麽奇遇。

  ??“奇遇?也沒什麽,被溧水城知府老爺搶去做十三房小妾算不算?

  ??青璃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一路走,沿途觀賞‘花’‘花’草草,她說得漫不經心,似乎這件事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秋日,到了申時正,太陽就有了落山的跡象,光芒也不如白日裏那麽刺眼。這個時候氣溫剛剛好,在‘花’園裏散步,心‘胸’開闊。也隻是離開幾天而已,青璃卻覺得每一處都和離開的時候不同,有了新變化。

  ??“小妾?

  ??於嬤嬤驚叫一聲,自家小姐何時受過這等委屈?就算是在京都,也沒人敢這麽欺負自家小姐,當年三皇子提親,至少也要給一個側妃的名分,區區一個知府,四品小官,竟然敢如此放肆!

  ??於嬤嬤倒是忘了一點,那裏是大秦,而不是大周,不在自家一畝三分地,就是不能太過硬氣,那會她的身份還僅僅是一個卑賤的異族‘女’子。

  ??“十三房?

  ??麥芽和於嬤嬤的思路不同,她腦子裏立刻轉開,十三房小妾,那麽這個知府老爺也有四五十歲了吧?她的腦海裏立刻出現一個一臉猥瑣相,‘肥’頭大耳的老頭子形象。

  ??“那後來呢?

  ??短暫的時間,於嬤嬤迅速鎮定下來,她一手揮舞著帕子,小跑跟上,忙不迭地追問道,“小姐,那個知府大人怎麽樣了?

  ??“死了……

  ??青璃眼神一閃,沉默了片刻,這才吐出兩個字來,聲音很輕很輕。

  ??這個結果,於嬤嬤和麥芽都不驚訝,如此褻瀆自家小姐的人,除了宇文鯤和耶律楚仁還在蹦躂,其餘早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就算小姐心慈手軟,少將軍知情後,也會大開殺戒,那可是個眼裏不‘揉’沙子的人。

  ??文氏正在‘花’廳裏洗漱,見青璃進‘門’,忙接過仙草遞過來的帕子擦幹臉上的水漬,“小璃啊,今兒讓廚房裏做了幾樣你愛吃的菜,水煮魚裏麵特地多放了紅辣椒和‘花’椒,保證夠味兒。

  ??“謝謝娘。

  ??青璃上前接過布巾,洗過手,取來麵脂,幫著文氏塗抹一層。文氏不習慣吃太辣的食物,偏好清淡,府上做菜有時候為了迎合她的胃口,少油少鹽。而青璃看著沒有顏‘色’如水煮一般的蔬菜,吃不下去,後來廚房隻得每次都做上兩份。

  ??秋日裏天黑得早,文氏作息也很規律,用過晚膳,青璃陪著她在後‘花’園走一會兒,有時候去二層的小樓登高望遠,等到天‘色’黑下來,她吃‘藥’之後便早早地歇下。

  ??洗漱過後,丫鬟婆子已經擺好晚膳,青璃扶著文氏到飯桌前,婆媳二人對著坐下。桌上擺著幾道菜,有青璃喜歡吃的水煮魚,麻辣豬蹄,幾樣配菜,還有文氏用的素菜,那素菜就和水裏撈出來一樣,油綠油綠,就是讓人沒一點食‘欲’。

  ??“小璃,咱們中秋不如去泗水城吧,你和諳兒也能夫妻團聚。

  ??文氏替青璃夾了幾筷子素菜,讓她一樣吃一些,葷素搭配才好。文氏用筷子挑了兩下米,突然開口道。

  ??這個提議青璃正準備飯後和婆婆文氏透‘露’一下,沒想到文氏先提出來,青璃順水推舟,假裝乖巧地點點頭,“娘,咱們今年要和北地的將士一起過節嗎?

  ??“這個……看諳兒的安排。

  ??文氏略微思索了一下,她當年有青雲之誌,可惜身為‘女’兒身,無法參加科舉。嫁給淳於老將軍之後,這個心思就淡了,如今也沒了那種情懷,她考慮的是會不會給兒子淳於諳添麻煩。

  ??“娘,我會派人給夫君送信的。

  ??無論是多麽**的‘女’子,嫁人後不是從夫就是從子,考慮的永遠是他們的感受,這個時代正是如此。淳於諳要是知道她們到泗水城去過中秋,高興還來不及,不過事先通知一下也好。

  ??晚膳結束之後,青鐐文氏照例在院子裏散步,正趕上夕陽西下,天邊還有一點光的餘韻,府上假山流水,秋風吹過,泛黃的枯葉蕭蕭落下,在過不久,這裏的樹木‘花’草成了光禿禿的一片,平陽整個冬日都被一片純白‘色’籠罩。

  ??“小璃,你和諳兒還沒有圓房吧?

  ??文氏走在前麵,回過頭輕笑一聲,見青璃瞬間呆呆的表情,越發覺得可愛,她輕輕地掐了一下青璃的俏臉,以前做夢都想有個知冷知熱的‘女’兒,結果生出來的清一‘色’是小子,好不容易等到大兒子成親,娶進‘門’可心的小媳‘婦’。

  ??“娘,這……還沒。

  ??青璃倒不是害羞,就是沒想到文氏突然這麽說,她一點心理準備沒有,拿不準婆婆是個什麽意思。

  ??“恩,娘就是問問你,你現在還小,等到及笄之後吧,雖說咱們大周‘女’子十三歲嫁人也不是新鮮事,但那都是日子過不下去,急需賣‘女’兒的,年紀小,骨盆未長開,生產那就是進了鬼‘門’關。

  ??這樣的話文氏早就想說,她是真心疼愛青璃,可和大兒子淳於諳一向沒什麽話說,她也不好‘私’底下‘交’代,隻能勸勸青璃,千萬不要由了他胡鬧。

  ??“娘,我知道的,夫君也是這個意思。

  ??青璃用手絞著帕子,垂下頭,故作羞澀,心裏被感動溢滿。看看自己的婆婆,再看那些大戶人家的主母,恨不得媳‘婦’早日開枝散葉,就是個生產工具,有的還要把鶯鶯燕燕塞進兒子的房裏監視。

  ??“你們心中有譜就好,畢竟我這個做娘的是過來人。

  ??婆媳兩個人走進亭子裏,有丫鬟立刻上來兩個坐墊,文氏拍了拍青璃的手,示意她坐在自己的身邊,二人喝著茶水,看著夕陽下的景‘色’,閑聊。

  ??文氏的狀態和一個月之前有很大不同,現在吃了‘藥’,雖然身子虛弱,但是已經不咳血了,飯量也比以前增大不少,每天都能找到事做,日子比在京都多彩。

  ??“諳兒小時候還是個粉團一樣的小‘奶’娃,那會兒喜歡哭鬧,丫鬟婆子拿他沒轍,隻能一批一批地換。

  ??文氏托著腮,眸子裏溫柔地能滴出水來,回憶當年,她的臉上帶著微笑,“一晃,這麽多年,他長大變了一番模樣,而我也成了老婆子。

  ??“娘才不老呢。

  ??青璃拉著文氏的手撒嬌,每次問淳於諳以前他是不是哭鬧過,那魔頭都會立刻炸‘毛’,然後緊繃著臉反問她,記不記得一歲以前的事。他那意思,自從一歲以後,再也沒有哭過。

  ??“傻丫頭,娘真的老了。

  ??美人遲暮,總有這麽一天,心境也和當年不同。當年她飽讀詩書,高‘門’嫡‘女’,看似柔和,內裏卻是個孤傲的‘性’子,多年之後,早就不似從前的鋒利。

  ??文氏總覺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很準,自從第一次見到青璃,就情不自禁的喜歡,或許這就是世人口中常說的緣分。幾年之後,青璃終究進了自家的‘門’,嫁給兒子淳於諳。

  ??“娘,您看您的頭發,沒有一根白發,臉上也沒有皺紋,您說您老了,讓別人怎麽活啊!

  ??青璃鼓著臉,故作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更加取悅了文氏,她拉著青璃的手,笑出聲,“你這個機靈鬼是在邀功啊,娘怎麽沒白頭發,自從喝了你給調製的湯‘藥’,石榴梳頭每次都是一驚一乍的。

  ??文氏重病,頭發一夜之間‘花’白了大半,有一段日子她甚至不敢照鏡子,慢慢地,人也跟著抑鬱起來。

  ??青璃是真心心疼婆婆,這麽多年,夫君,兒子都不在身邊,一個‘女’子獨守空房,整日憂心,如今到了能過好日子的時候,身體卻不行了。她從空間裏找到首烏等幾樣‘藥’材,壓成汁水,讓文氏用這個洗頭,又用黑芝麻等食療,很快便有了效果。

  ??“貧嘴!

  ??文氏憐愛地掐了下青璃的鼻頭,婆媳暢聊,直到夕陽西下,天已經半黑了,這才各自回到自己的院子。

  ??於嬤嬤和麥芽二人鋪好了‘床’帳,又打來熱水,服‘侍’青璃沐浴,好不容易回到府邸,她想好好睡上一覺,最近在溧水城總是感覺體力透支。

  ??八月十二日一早,早膳之後,府上幾個管事的婆子到‘花’廳回事,青璃‘交’代府上下人做棉衣等瑣事,自家不怕‘花’銀子,找一家口碑不錯的繡坊,請人上‘門’,給每一個人量體裁衣,到時候她這邊會給出圖紙,一切照圖紙上做。布料庫房裏堆積太多,大家自行選擇,到時候繡坊出人工就好。

  ??青璃對下人格外大方,布料都是打劫來的,很多是泗水城裏的存貨,空間裏還有大量庫存,她就轉移一部分到家裏的庫房,一些結實用擋風的棉麻布不錯,正適合做棉衣。

  ??“少夫人,咱們一人一套棉衣就夠穿了,舊年也有剩下來的,兩套是不是有點……

  ??馮婆子‘欲’言又止,主家仁慈,但是他們也沒有什麽大貢獻,總是特別被照顧,心裏不安。

  ??“是啊,少夫人,咱們夠穿,就是那車夫小廝,多做上一套,出‘門’在外不容易。

  ??幾個婆子紛紛表示一套棉衣就夠用,可青璃還是堅持給眾人做兩套,在吃穿用度上,她不會虧待下人,也是為了府上的臉麵。再者這個時候的棉衣,穿上一年,裏麵的棉絮打團,就不保暖了,平陽城冬日‘陰’冷,萬一染上風寒,喝湯‘藥’也要‘花’上一筆銀子。

  ??不隻棉衣給眾人做上兩套加厚的,被褥也要重新置辦,目前這些下人已經經過考核,都是老實本分,幹活勤快的。

  ??能有兩套新衣裳,還可以自己去選擇布料,婆子們喜氣洋洋,著急回去傳遞消息。青淋快處理好府上的事務,打發她們下去。

  ??婆婆文氏在早膳之後出府閑逛,來平陽這麽久,文氏偶爾出去一趟,今天正巧在平陽城北邊有大集市,她也想學學平常百姓家去趕集,買一些瓜果菜蔬,布衣出行,樂此不疲。

  ??青璃一個人在府上,閑的無聊,她之前說找王三胖子談談釀酒作坊的事,得到回話,這幾天正是釀製金桂酒的最佳時間,要等忙完這段才能過來拜訪。

  ??“小姐,您是不是有什麽忘記的?奴婢去拿。

  ??青璃剛走出‘門’口,她停住,有些不自在地‘摸’‘摸’臉頰。那種遮麵的布巾戴習慣了,突然站在眼光之下,不太舒服。

  ??“無事,走吧。

  ??回到平陽之後,青璃立刻換上一身湖藍‘色’的絲綢月華裙,上身的衣擺出用銀絲構成‘波’‘浪’的紋路,完全顯示了她傲人的身段,

  ??麵似芙蓉,冰肌‘玉’骨,也不知道可以‘迷’倒多少人。

  ??“還是拿個帷帽給我吧。

  ??走了幾步,怎麽都覺得別扭,青璃停下來,招呼身後手腳麻利的麥芽。

  ??自從大周連續占領大秦的兩座城池以後,平陽城的百姓們有了主心骨,也不在和從前一般恐慌,出‘門’的百姓明顯增多,因為現在和泗水城已經互通貿易,街上隨處可見大秦人來販售皮‘毛’。

  ??打仗是兩個國家的事情,和最底層的百姓們關係不大,大周百姓沒有受到什麽影響,依然和大秦人做生意。街道上隨處可以見到巡邏的城北大軍,百姓們很安全。

  ??街道上,兩旁的鋪子林立,因為戰爭關閉的一些皮‘毛’鋪子,如今找到了貨源,紛紛開張,生意不錯。附近幾個城池的商人最先得到消息,也是一趟一趟地往平陽跑,馬上天頭就冷了,多拉幾車貨,趕在過年之前倒手,賺點日子過‘肥’年。

  ??人來人往,青璃明顯感覺到百姓們的‘精’神麵貌不一樣,無論是老人小娃,嘴角帶笑,出‘門’做工的男人也是如沐‘春’風一般,北地減產,絲毫沒影響到百姓,除了神仙米的價格飛漲,以前的糙米粗麵,反倒是比豐收年還便宜。

  ??這些銀錢,都是青璃利用新糧種的差價貼補上的,如果糧價飛漲,百姓們吃不起口糧鬧了饑荒,對北地穩定不利,也會擾‘亂’城北大軍的軍心。

  ??這次回來,之所以這麽努力,她想為北地百姓做一些事,這樣也不枉到這個時代走一遭。

  ??邊走邊看,很快到了城‘門’口,前麵‘亂’哄哄的,圍攏很多人,於嬤嬤探出頭張望了一會兒,縮回腦袋,正‘色’道,“小姐,前麵是城北大軍征兵的地方。

  ??路邊站著不少百姓們看熱鬧,也有爹娘帶著自家兒子來報名,還有的人帶著鋪蓋卷兒,一身塵土,從遠處特地趕來。

  ??往年征兵難,軍隊裏又辛苦,誰家的爹娘也舍不得讓娃過來遭罪,即便是他們有保家衛國的心思,依然遲疑。

  ??“征兵嗎?那正好,咱們下去看看吧。

  ??這倒是個熱鬧,青璃下了馬車,於嬤嬤和麥芽跟在身後,三人來到城‘門’口,守城的士兵眼尖,一眼認出青璃,‘激’動地大喊,“少夫人,您從溧水城回來了?

  ??“是啊,昨兒就回來了。

  ??青璃對著士兵們招手,所有的士兵全部站起身,起立,對著青璃行禮,“少夫人!

  ??對於他們來說,少夫人的地位與少將軍一致,少將軍是他們心中的英雄,勇猛無敵,保家衛國,而少夫人就是他們的心中柔軟的一部分,他們的恩人和親人,她為他們做得點點滴滴都銘記於心。

  ??可以說,如果沒有少夫人支持,城北大軍不會走到如今這個高度,征兵也不會如此順利!

  ??往年,都是將士們各自出發征兵,有時候還要拜托官府衙‘門’幫忙,今年他們隻出去幾個人,剩下的時候,在城‘門’口設置了一個報名的分點,每天都有人過來排長隊。

  ??“少夫人,您過來這邊坐!

  ??一個將士招手呼喊,那邊正是主位,前麵站著一排略顯青澀的小夥子,破衣爛衫,頭發和稻草一樣,鞋子上破個‘洞’,‘露’出了大腳趾,估計是家裏條件不好的。

  ??青璃點點頭,讓於嬤嬤和麥芽去車上取茶水和點心,她不客氣地坐上了主位。來報名也不是人人都能錄用,年齡,身體狀況都要經過考核才行。

  ??“姓名。

  ??青璃這邊有一條長隊伍,她低頭,看到前麵有一張紙,記錄著一些基本情況,這些都要詢問。

  ??“王山蛋。

  ??前麵走過來一個土裏土氣的小夥子,皮膚有些黑,人也瘦弱,看上去最多不過十五歲。

  ??“俺們家靠山,所以俺爹給俺起的名字,嘿嘿。

  ??王山蛋沒見過世麵,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今年秋收的時候,有人去收糧食,家裏沒打多少糧,都賣了,沒銀子,他聽說出來參軍以後家裏全家都有保障,這才辭別家人,一路上帶著著幹硬的饅頭,走了幾天趕到平陽。

  ??麵前這位夫人看著似乎很年輕,麵前有輕紗隔著,不影響她的美貌,王山蛋頭一次看到如此高貴的夫人,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

  ??“恩,年齡?

  ??青璃抬頭看了一眼,繼續按照紙上的程序追問。

  ??“俺十五歲,符合要求,少夫人,您別看俺瘦,俺有把子力氣,在家兩畝地都是俺在種。

  ??王山蛋抓抓頭,生怕因為瘦弱被淘汰掉,他家裏窮,能吃上飽飯都不錯了,一年有大半年吃不飽,怎麽能胖的起來。

  ??“你為什麽要來應征入伍,是為了保家衛國嗎?

  ??青璃放下手邊紙,開始認真審視麵前這個小夥子,這個問題,不在上麵,是她自己即興提問,也是好奇這些人的真正想法。

  ??“是為了能吃飽飯,能讓家裏的姐姐妹妹吃飽,嫁個好人家!

  ??提到這個問題,王山蛋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這是屬於一個窮苦人的願望,這是他追求的目標。對於山裏的百姓們來說,戰爭遠遠沒有吃飽重要,人活著,也無非就是衣食住行。

  ??周圍有來入伍的人傳來哄笑聲,心裏想著這傻小子真是山裏出來的,沒見過世麵,說話也實誠,毫不避諱,至少也要敷衍一下,說說自己的愛國情懷吧。

  ??青璃抬起手,微微下壓,眾人這才嚴肅起來,止住笑聲。王山蛋還不明白自己哪裏說錯,一副呆愣愣地啥樣,不明所以。

  ??“你家裏,有多困難呢?

  ??“俺家隻有兩畝山地,出產少,爹爹早年打獵,被野豬頂死了,家裏有娘,姐姐,妹妹和一個弟弟,俺是長子。

  ??王山蛋說了一下自家的條件,他吃的比較多,家裏人都讓著他,有時候姐姐也會偷偷省下口糧,給他吃,他姐姐今年十六歲,長得和十一二的丫頭一般瘦小,麵黃肌瘦,他家窮,擔子重,根本沒人上‘門’提親。

  ??聽說參加了城北大軍,就有送溫暖小分隊來探望,至少過年有一頓‘肉’吃,他死死求他娘,最後他說,來這邊能吃飽,他娘這才放心他離開。

  ??“少夫人,俺一定能上戰場殺敵的!

  ??王山蛋眼裏帶著渴望,他走了這麽遠路來,就是為了加入進來,萬一城北大軍不要他,他連回去的盤纏都沒有,一路上隻能餓著,回去之後,兩手空空,覺得對不起家裏人。

  ??“你們有誰和王山蛋一樣想法的?別怕,站出來,站到我這邊來。

  ??青璃站起身,對著下麵的士兵大聲道,“我不是說他的想法有什麽錯誤,這是最普遍的,我就想問下你們真實的想法。“如果你們可以吃飽穿暖,能照顧家人,有誰願意到戰場上廝殺,建功立業,有嗎?

  ??“有誰的夢想就是作為大丈夫,有一番作為的,或者是保家衛國,為了我們大周百姓永遠生活在平靜,安逸的環境中,甘願默默無聞地做一名士兵?

  ??青璃一臉嚴肅,她在發問。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沒想過,此刻,眾人沉默了,大家都在埋頭思索。

  ??一個軍隊,必須要有凝聚力,為了吃飽穿暖的人,不是說意誌不堅定,其實不太適合做士兵廝殺,後期還要培養,而且青璃覺得沒必要夾雜這些東西。

  ??“少夫人,作為男子漢大丈夫,我想建功立業,成為好士兵,以後也要當將軍!

  ??一個高大的漢子站出來,麵帶堅毅之‘色’,他家裏雖然不富裕,卻是能吃飽飯,來參軍,就是想走另一條路。文有文舉,武有武舉,上戰場廝殺,也是一條路,不需要‘門’第,隻需要付出和努力。

  ??“少夫人,您的問題,我們想了一下,或許人太自‘私’,如果能吃飽穿暖,我們還是願意留在爹娘身邊照看。

  ??有些來應征的人終究沒辦法說謊,站到了青璃的前麵,他們知道或許這次征兵是沒有希望,一臉地沮喪,目光羨慕的看著另外一隊人。

  ??“把這些人先登記,看看年齡等有什麽出入。

  ??心裏有雄心壯誌的人,未必是一個合格的士兵,至少他有做士兵的資格。而這隊人沒有這樣的心思,容易滿足,這種人心軟,在戰場殺人,恐怕要經受很長時間的磨練。

  ??心理戰,還是和耶律楚仁學習的,給她很生動地上了一課。但是既然來了,也不能讓這些人這麽回去。青璃留下人,讓人們做了一個登記,有多少人是農家出身,大家各自有什麽特長和愛好。

  ??新糧種在北地試驗成功,讓她有了開荒的想法,平陽地廣人稀,山地平原遼闊,大麵積的植被無人耕種,若是找人開荒,明年種上新糧種,足夠城北大軍的軍需,這樣就不用她一直跟著‘操’心。

  ??------題外話------

  ??晚上有點事,然後耽誤了一個小時,所以繼續二更補上,下午傳上來,——73636+dsuaahhh+26606718——>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