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威武(17)
作者:瞻星      更新:2021-06-26 07:42      字數:4340
  十七章公主威武(17)

  ??秦恕陪同吳四德去府衙做了記錄之後,又同她一起去找了殷恭,找了大半個長安始終找不到,這下子先前的想法更是確定。

  ??等到從東城穿到西城,好容易找對了人,果然不出他所料,殷恭賴了賬,絕口不提吳四德曾經救過他的事,更甚至說從來沒有去過天平村,也不認識吳四德這個人。

  ??吳四德神情焦急道,“殷恭,是我啊,吳四德,口天吳,數字四,道德德。你好好看看,怎麽不認識我呢。”

  ??殷恭顧忌著秦恕眼神犀利,胯間還配著刀,色厲內荏道,“都說了不認識你了,再不出去,我去府衙告你們了。”

  ??“啊,對了!”吳四德此時還沒意識到事情的發展,或者是她不想把人想的那麽壞,她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我這裏還有你留的字條呢。我念給你聽:‘今長安人氏殷恭,於天平村得吳四德姑娘收留,並贈路費三貫,今後若四德姑娘有難,可於長安啟夏門街永寧坊殷宅尋某,並三金相還。貞觀十五年三月廿七。恭筆。’你看這裏還按著指印。”

  ??秦恕聞言不由得對吳四德刮目相看,原以為是個傻的,沒想到還留著證據,看來也不是真傻。

  ??但其實當時吳四德真的是好心救人,不圖回報,但那時候殷恭擔心她不會救他,所以才寫了紙條要安吳四德的心,還非要吳四德收下,吳四德這才收了。

  ??吳四德又道,“不過你這上麵寫錯了啊,原來不是啟夏門街是光化門街,不是永寧坊是永和坊啊。”

  ??這地址當然是殷恭故意寫錯的,他當時為取信於吳四德才說自己是長安人,等寫地址的時候便後悔,所以故意寫錯了,永和坊和永寧坊坐落兩城,相隔甚遠,誰知道還真能被吳四德找來。

  ??這也是秦恕是練家子,吳四德能量又大,走這些路雖然很累,但不至於走不動。若換了旁人,怕是不成的。當然,若是換了旁人,怕找不到人就已經明白人家是在騙她了,哪裏會再尋下去。

  ??殷恭被吳四德掏出的這張紙唬了一跳,當即就要來搶,“什麽字條,我看看。”

  ??秦恕眼疾手快地抽刀將殷恭隔開。刀未出鞘,分量已是不輕,殷恭嚇得腿都軟了,強撐著道,“幹、幹什麽你們!這裏是長安,你們還敢行凶不成!”

  ??秦恕手一轉,右手刀換到左手上,袖口一震,滑出一塊令牌被他握在掌心。秦恕手持令牌,“奉長公主之命,護送吳娘子尋人。殷恭,現在人證物證俱在,要不咱們去府衙走一趟。”

  ??殷恭立馬換了副麵孔,好言對吳四德說要私了,還讓家仆拿了比紙條上還多兩倍的銀錢出來要吳四德收下。

  ??吳四德早已是滿臉失望,現在更是搖頭拒絕,“我不要你三倍的銀錢,我也不要三金,你當時用了我三貫錢,就還我相等的錢就可以了。這張字條就算欠條,但是不能私了,要去府衙登記再銷毀。”

  ??殷恭表情扭曲了一下。

  ??等事情都結束後,秦恕疑惑地問,“何必那麽麻煩,又要來府衙走一趟?”

  ??吳四德給他解釋,“如果隻有我一個人,當然就私了算了。但你這是借了公主的勢,萬一他在背後造謠,說公主府仗勢欺人怎麽辦,從我來長安,就已經接受公主很多好意了,雖然我知道公主可能不會在意這些,但我不能拿公主的名譽為我的私事買單。現在做了記錄就好了,他肯定不敢再說什麽的。”

  ??秦恕已經不知道幾次對這個傻妞感到驚訝,心底裏不由得升起幾分好感。他道,“那你現在怎麽辦呢?”

  ??吳四德道,“我也不知道,但我想先找個地方住。”

  ??秦恕心思一動,露了個笑出來,“我剛好知道有個地方要出租,我可以帶你去。”

  ??“真的!”吳四德高興道。這可真是峰回路轉,果然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薑虞還不知道劇情已經發展到了未知的方向,自己手下的人準備去拐帶人家姑娘。她正往大明宮去。

  ??今晚是家宴,一為團聚,二也是作為賀喜皇帝攻破高句麗。

  ??因為是家宴,就算也邀請了親近的大臣,但總體氣氛也更要熱烈融洽。唐時人們都熱愛舞蹈,不說歌舞伎,連朝中的大臣都有精於歌舞的。幾個公主輪番上去獻藝,薑虞自己都表演了一段劍舞。

  ??雲鬢橫釵,銀光閃閃,輕雲蔽月,流風回雪,銀鞍白馬,颯遝流星。

  ??薑虞手上是有真功夫的人,跳起劍舞來便比一般人更有力量,更灑脫,柔美處圓潤自如,剛勁處劍指九霄。趙弘在台下已是目眩神迷,未飲酒便已顛倒。

  ??李世民擊節讚歎,等薑虞舞畢,朗聲笑道,“我兒英姿世間少有,耶耶此去高句麗,俘獲一寶劍,乃是高句麗王室佩劍,當與我兒相配。”當下就叫人去取寶劍來。

  ??薑虞卻搖頭道,“什麽王室佩劍,耶耶若真想賜女兒一把寶劍,不如將隨身佩劍給女兒,女兒眼饞好久了。”

  ??李世民身邊的佩劍還是當年征戰各地割據勢力時由高祖李淵賜下,跟著他出生入死,乃是真正經過火與血淬煉的寶劍,其意義非凡。但薑虞開口想要,李世民無有不應,當下便毫不猶豫就解了來。君王佩劍曆來不凡,君王賜劍也是意義深遠,何況還是這樣一柄寶劍,宴上知道這劍來曆的,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長公主是怎樣的得李世民的看重。

  ??李世民的佩劍是八麵漢劍的樣式[注1],劍柄通體烏黑瑩潤,劍鞘上雕刻著祥雲和和蝠紋,長約四尺,抽劍出鞘仿佛一線雪光,劍身八麵打磨,比尋常劍要略重,但更古樸更大氣。八麵漢劍是古代鑄劍技術的巔峰,其戰鬥力也非同小可,但因其工藝要求太高,無法做到量產,漸漸隻作為權貴文士的裝飾劍。

  ??但作為戰爭狂熱分子,李世民的佩劍可不是裝飾劍能比的,這柄劍便自帶一種王者之氣。薑虞得了這把劍,就比什麽賞賜都開心。拿在手上,把玩許久。名劍美人,更有一種曲直如意的鋒芒。趙弘見她眼睛雪亮,不禁也有些看呆。

  ??後麵的宴席薑虞隻顧著看自己的佩劍,其他的毫不在意。出宮的時候,李世民又派人把這柄劍要回,薑虞差點以為李世民是舍不得要反悔了,握著寶劍神色猶豫,幾乎要哭出來。

  ??李世民近前大太監見了好笑不已,安撫她說,“長公主莫擔心,聖人是要給這柄寶劍重新提個名字,過幾天就讓人送回來了。”

  ??李世民贈劍之後才想起應該給寶劍提名,他的愛劍怎麽能沒有名字?

  ??等過幾天薑虞接到劍再看,劍上篆刻“青霄”二字,乃是李世民親筆所提。薑虞仔仔細細端詳了這個名字,反應過來便覺得有點好笑。

  ??相傳漢高祖劉邦於大澤斬白蛇,所持寶劍名為“赤霄”。李世民自認功績不下高祖,他之寶劍自然也非凡劍。自己佩戴的時候或許有些不好意思叫“青霄”,但傳給女兒就沒這麽多顧忌了,大筆一揮,就把名字定下。

  ??青霄劍上四處佩著山玄玉,觸手溫潤,劍更顯君子氣。薑虞拔劍出鞘,劍出鞘一道雪光,光中仍帶一道青,應該是因為又加了什麽材料重新淬煉的緣故。

  ??李世民還派人把那柄從高句麗俘獲的劍也帶來了,劍身輕巧,看模樣也是一柄好劍,薑虞耍了幾式劍招,暗讚:不愧是皇室傳劍,也算不錯。被她轉手給了趙弘。

  ??後來這柄劍陪他出使各國,這是後話。

  ??秦恕後來來稟報吳四德的事情,薑虞毫不意外殷恭翻臉,倒是對秦恕後來的安排感到意外。她打量了秦恕許久,隻把人看得汗要滴下來。

  ??劍眉星目,身長體闊,也是一名朗朗男兒。薑虞府上的侍衛不是終身製,如果有能力,薑虞也會推薦他們去軍中效力。秦恕跟她有一段日子,看茯苓經常用他做事,也知道此人品性。總的來說,是個做夫婿的好人選。

  ??“你想追人家?”薑虞直接開口問。

  ??秦恕雖然常常麵無表情,但那是因為工作需要,其實他臉皮挺薄。被薑虞這麽一問,就有些羞赧,“回稟公主,吳娘子熱情真誠,臣確實有此心。”

  ??薑虞不輕不淡地應了一聲,又說了句,“人家剛來長安,你不可太莽撞。”

  ??“是。”秦恕這下明白公主對吳四德是有些看重的,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但這樣一來,莫名地讓他有些壓力。吳四德的親人都去世了,薑虞這麽一出,莫名讓秦恕有些麵對丈母娘的感受。

  ??吳四德是因為家鄉遭遇水災再加上後來唯一的外婆又去世了,在家鄉無法生存才來長安避難投奔的。能逼得人背井離鄉,可見已經貧窮到什麽地步了。薑虞叫人查了那裏的地理誌以及水災的情況。當地官員倒沒有偷懶,災後也有好好安置百姓,但貧窮的狀況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改變的。

  ??而天平村位於河南一帶,自隋以來水害頻繁,近年更是頻發。頻繁的水災導致作物難產,地裏沒糧就難換錢,沒錢就不能買其他的生活用品,店鋪也不能開張,沒有資金無法流通,整個環境就更窮。

  ??薑虞把這事做了章程,一方麵著手基金會去做,另一方麵也去工部那裏問水泥的情況。水泥這事是她開頭的,有李世民發話,薑虞也有監管權。這種新式材料已經做過幾次的試驗,但還沒有大麵積投入使用過。薑虞去向李世民報備,準備拿天平村做第一個使用地點。

  ??因為馬匹行路的原因,水泥現在還不能用來修路,但代替黃黏土修建河堤還是可以做到的,而現在還有一種很強勁的粘合劑“糯米灰漿”,兩方雙管齊下,可以修建更多的建築。

  ??※※※※※※※※※※※※※※※※※※※※

  ??注1:這是我杜撰的,我也不知道李世民有沒有這樣的劍。但是阿虞要有趁手武器的,八麵漢劍實在太漂亮了啊!

  ??感謝在2021-02-09 17:34:12~2021-02-10 18:39: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shine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