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蹊蹺的大漢
作者:星沉於天      更新:2021-07-17 23:11      字數:3189
  關於梁山該怎麽走,王嗣考慮過很久。

  ??首先,像方臘一般起兵造反,占據州府是不可取的。

  ??梁山所處的地段沒有險關可守,又離京師不過百裏,他敢占據州縣,朝廷的兵馬隨時能來,拿人也能把梁山這點人馬堆死。

  ??像宋江一樣,龜縮在梁山之上,沒錢了就打劫周圍的村莊府縣,撈一筆就撤回來,依據梁山泊的地利,以據官軍,等把朝廷打疼了,然後再招安……

  ??王嗣可不想落得和宋江一樣的結局。

  ??那隻能選王嗣自己琢磨的這條路了。

  ??依托在濟州府的羽翼下,蒙聲發大財,招賢納士,慢慢發展,以梁山為駐地,發展成一個商業集團,待到護衛隊發展到一萬敢戰之士,那公孫勝就有用處了……

  ??‘終於說到點子上了,不枉我與你扯了這麽久。’

  ??知府大人送官,可比向知府要官,要占據主動多了。

  ??王嗣推辭道:“知府大人說笑了,梁山之上事務繁多,我哪裏有時間來濟州府當官。”

  ??濟州府當官?

  ??你想的美!

  ??“不,不是濟州府的官。”知府解釋道:“是梁山的官,梁山與濟州府是合則兩利的事情,我可用一紙公文假意招安了你們,給你們一個合法的身份,再任命你為梁山保正,濟州府不幹涉梁山事宜,梁山隻要按時交稅即可,如何?”

  ??你既然知道合則兩利,怎地還壓榨梁山,甚至還派兵攻打梁山,難道是這次把你打醒的?

  ??這正是王嗣想要的,但他還是要為難一下知府,他假意不解地說道:“這還不是跟原來一樣嗎,隻是多了一個保正的虛名而已,保正的虛名可值不了十萬貫。”

  ??保正的確值不了十萬貫……知府大人苦口婆心勸說道:“當然不一樣了,梁山有了合法的身份,做生意就順利多了……”

  ??可能是感覺自己的解釋過於蒼白,知府大人說道:“這樣吧,凡是梁山的生意,本官都給予照顧,你們如果做一些私商的生意,本官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何?”

  ??可以明目張膽的走私……

  ??王嗣心中一喜,麵上卻為難地說道:“說起生意,最近梁山生意都停了,一直都沒有什麽進項,兄弟們都窮得揭不開鍋了,正等著這十萬貫救急呢,知府大人,您還是拿十萬貫來吧,這保正我不當了。”

  ??你怎麽就這麽軸呢?

  ??“王嗣兄弟!”知府大人口氣軟了下來,稱呼也變了:“你要學會往前看,不要隻盯著眼前的十萬貫……這樣吧,我也不讓你吃虧,打個對折,五萬貫,如何?”

  ??“五萬貫……我沒法向兄弟們交代啊。”王嗣一臉地為難,忽又下定決心說道:“這樣吧,我的那一份不要了,知府大人就給九萬貫吧!”

  ??“九萬貫太多了,本官隻能出七萬貫……”

  ??……

  ??一個是濟州府知府,一個梁山大頭領,卻在府衙內砍起了價格……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最後的價格定格在八萬貫上。

  ??之後,知府大人又展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

  ??他把目光放在了府庫剩餘的錢糧上,他與王嗣商議,後日,他會派他的親信,團練使黃安,假意帶兵討伐梁山,當然府庫的錢糧必須要帶的。

  ??第一陣,黃安先假意戰敗,讓梁山得到錢糧;

  ??而後,黃安會知恥而後勇,重新收羅官兵與梁山決戰,功夫不負有心人,官軍大勝梁山,梁山之人丟下生辰綱,逃回梁山龜縮不出,黃安帶兵與梁山對持……

  ??而後,知府大人英明神武,一紙令下,招安整個梁山……

  ??……

  ??計劃進行的很順利,雙方都很默契。

  ??生辰綱按時按量送到了京師太師府,蔡京很是高興,還對濟州知府褒獎了一番。

  ??梁山又開始了各種商業活動,有了知府大人的照拂,梁山的武力又震懾了一些人,梁山的生意越發的紅火。

  ??而梁山的隊長們卻在瘋狂地扯著頭發,無他,這個什麽分級製度,真是太難了!

  ??王倫和吳用這兩個落地秀才,成了梁山最忙碌的人。

  ??各隊長分別都圍著他倆求教。

  ??梁山還是缺人才啊!

  ??王倫還好些,好歹是做過大頭領的人,還能言之有物,吳用純粹就是照抄宋朝的製度了。

  ??在摸索中前進,曆時兩個多月,各隊的製度總算是有了大體的框架,以後隻能在實踐中慢慢填充、改進了。

  ??王嗣也總算鬆了一口氣,這麽多製度要審查,還要根據後世的製度進行修改,的確是一件既繁瑣有累人的事情。

  ??……

  ??鄆城縣縣衙。

  ??王嗣掏出一本梁山的知府遞給知縣時文斌,說道:“時公幫我看看是否還有漏洞。”

  ??時文斌接過,翻開閱讀。

  ??王嗣則和陪在一旁的宋江低聲聊天。

  ??“王先生好生厲害,不但利用生辰綱一事洗白了梁山,還當上了保正,梁山現在真是好生興旺,羨煞旁人啊!”宋江讚歎道。

  ??王嗣笑道:“如今梁山事務繁多,卻鮮有可以替我分憂的人才,今日也是忙裏偷閑,來拜會一下時公。宋押司若是有意梁山,不妨辭了這押司職務,去梁山上幫我?”

  ??“王嗣,不要挖我的人!”時文斌頭也不抬地說道。

  ??王嗣對宋江笑道:“看來時知縣不肯放人啊!”

  ??宋江也笑了笑說道:“王先生是知道我的誌向的,怕是幫不了先生了。”

  ??宋江是個官迷,他的誌向就是由吏轉官……王嗣問時文斌道:“宋押司的推薦名額已經交上去了吧,府裏什麽時候派人來審核?”

  ??時文斌道:“也就這一兩日了!”

  ??王嗣對宋江拱拱手說道:“那就要恭喜宋押司如願以償啦。”

  ??時文斌皺皺眉,忽然說道:“你們倆能不能清淨一下,讓我細細研讀一番?”

  ??這種製度性的東西,需要讀透,的確需要細細研讀,需要很長的時間。

  ??王嗣站起身對宋江道:“宋押司,我們出去喝杯茶,讓知縣大人在這裏細細研讀如何?”

  ??宋江看了看時文斌,見時文斌對他擺了擺手,才說道:“如此甚好!”

  ??二人出了衙門,就在對過茶房裏坐定吃茶。

  ??王嗣麵朝裏坐,宋江坐在王嗣對麵,剛好麵朝外麵。

  ??剛吃了沒兩杯,宋江看見一個大漢,頭帶白範陽氈笠兒,身穿一領黑綠羅袍,下麵腿護膝八搭麻鞋,腰裏跨著一口腰刀,背著一個大包,走得汗雨通流,氣急喘促,還不停地向縣衙裏探頭探腦地張望。

  ??“先生,你看,那個大漢好生蹊蹺!”宋江指著外麵說道。

  ??王嗣轉過身,順著宋江指的方向看去。

  ??擦!那大漢不是劉唐又是誰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