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青玉案.元夕
作者:星沉於天      更新:2021-06-25 23:11      字數:3825
  宣德門城門樓上。

  ??大宋的掌舵人皇帝趙佶麵帶微笑地欣賞著自己治下繁華的景象,各皇子皇女、皇後嬪妃、官宦大臣陪在一旁。

  ??其中大內總管楊戩也在其中,他看到城門下的王嗣神情一動,指著王嗣對趙佶說道:“官家,那邊那個書生好像就是王嗣。”

  ??“哦?”趙佶順著楊戩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幾個書生打扮的人站在那裏。

  ??楊戩已經基本打探清楚了王嗣的情況,並告訴了趙佶,所以趙佶才知道了王嗣的名字,但一旁的趙玉和趙九還不知道……

  ??隻見趙佶吩咐一旁的小宦官道:“請那幾個書生上城樓來!”

  ??“是!”小宦官一溜煙跑下去了。

  ??……

  ??城門下。

  ??幾個書生神情激動,好像中了幾百萬似的,在眾人羨慕的眼神下,挺著胸膛向城門走去。

  ??這種情況下,王嗣離隊就太明顯了,況且皇帝已經請了好幾撥人上去了,據說隻是吃點東西,喝點酒而已,王嗣放下了心,跟著眾人向城門樓走去。

  ??城門樓上雖然人多,但並不擁擠,從城門樓遙望整個東京,真是萬家燈火通明,仿佛置身於現代社會的不夜城一般。

  ??城門口最中間的位置擺放著趙佶的禦座,一身常服的趙佶端坐其上,分列兩邊的是後宮嬪妃以及各皇子皇女。

  ??王嗣還看到趙玉含笑地看著他,趙九則是一副傲嬌臉,看著城下的景色。

  ??‘他們果然是老趙家的種兒……幸好老子沒做什麽出格的事兒……’

  ??‘趙玉……不認識!’

  ??‘趙九……趙九......不會是趙構吧……’

  ??‘趙構還這麽小,說明靖康之恥還遠著呢……’

  ??王嗣胡思亂想著來到禦前,抬頭看去,卻見皇帝趙佶三十多歲,微微有些發福,長的白白淨淨,斯斯文文的,看著倒是有幾分和藹。

  ??王嗣不敢多看,學著眾人的樣子,低著頭,目不斜視。

  ??跟想象中的一樣,皇帝勉勵了他們幾句,賞賜了一些吃食並一杯禦酒,王嗣學著眾人的樣子謝恩,還好隻是彎腰行禮,並不用跪拜。

  ??吃喝完畢,皇帝趙佶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讓他們離開。

  ??“如此良宵美景,幾位學子可準備了詩詞?”趙佶在禦座上問道。

  ??幾名書生內心那是一片激動。

  ??在這個注重詩詞的時代,上元節寫詩詞是不可回避的,他們早在年前就開始準備了,更有甚者已經打磨了一個多月了,正想在某個宴會上一鳴驚人,吸引權貴或者美女的注意。

  ??沒想到本想中五百萬,一下子中了五百個億。

  ??居然得到了皇帝的詢問。

  ??“稟官家,小生有!”

  ??“稟官家,小生也有!”

  ??……

  ??眾學子歡欣鼓舞,踴躍發言,期待著能夠大顯身手,博得皇帝的垂青,而後一步登天。

  ??隻有王嗣一人心中暗暗發苦。

  ??‘不是說隻是吃吃喝喝嗎,怎麽又開始說詩詞了?’

  ??上元夜的詩詞,王嗣還真的記得一首,那就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是南宋人,他的這首詩倒是可以拿來一用。

  ??可關鍵是這首詞太炸了,不符合王嗣目前低調做人的原則。

  ??況且,他記得的詩詞,都是當初語文課上要求背誦的,總共也就沒多少首,那可真是用一首少一首的……

  ??用不用是個問題!

  ??在王嗣糾結的時候,陸續有學子把自己精心準備的詩詞吟了出來,不管好壞都得到了趙佶和大臣們的讚賞,這將成為他們以後吹牛的本錢。

  ??很快就輪到了王嗣。

  ??“這位學子,姓甚名誰?可有佳作?”趙佶今晚雅興很高。

  ??“稟官家,小生王嗣!”

  ??王嗣學著別的書生的樣子說道,他可不敢繼續糊弄皇帝。

  ??“王嗣?”趙佶瞥了一眼驚訝莫名的兒子女兒,微微一笑:“可是寫《梅雪》和《送別》的王嗣?”

  ??《梅雪》和《送別》已經在東京發酵開來,宮中也略有所聞。

  ??趙玉驚喜地盯著王嗣,連一直對他不屑一顧的趙九,目光也落在了王嗣身上,寫詩寫的好的人,總是會備受關注。

  ??‘《梅雪》、《送別》?,竟然傳到了皇帝的耳中,看來想低調都不行了!’

  ??“正是小子拙作!”

  ??既然不能低調那就不裝了……王嗣決定把《青玉案.元夕》這個大炸彈放出來了,不低調了那就做最燦爛的那個!

  ??既然要為份繁華做點事情,那就得由上而下的做,正常途徑的官,他是當不了了,既沒那個學識,也沒那個時間。

  ??那就走高俅的老路——寵臣路線吧!

  ??第一步,就是用詩詞獲得趙佶這個文藝皇帝的青睞!

  ??雖然已經早就知道王嗣的身份,但這個喜好文藝的皇帝還是微微有些激動,期待的問:“可有佳作?”

  ??王嗣微微點頭:“請官家賞鑒。”

  ??眾人的目光瞬間轉移到王嗣身上。

  ??王嗣有些緊張,麵上卻擺出一副讀書人不為所動的,高深莫測的姿態,望著萬家燈火照耀中的東京城,悠悠開口道: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趙佶含著笑,滿意地點點頭。

  ??這上半闋主要寫元宵節的夜晚,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的景象,用詞華麗至極,對他治下的繁華景象的讚美溢於言表,很奈斯!

  ??‘上半闕寫成這樣,下半闕不好寫了啊……’趙佶的詩才也是頂尖的,立刻進入了文人思維,暗自為王嗣擔心起來。

  ??在場的眾人或崇敬,或冷笑,或如有所思地看著王嗣。

  ??隻見王嗣麵色不改,繼續說道: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念到最後,王嗣微微一轉頭,看到趙玉一雙美眸,泛著光彩看著他,臉上帶著既喜又羞的紅暈,比一旁的花燈還要漂亮幾分。

  ??王嗣趕緊轉過頭。

  ??‘老子的心跳為什麽會加速,老子不是蘿莉控啊!’

  ??好在所有的人或真或假地都在體會那首詞的餘韻,沒有人注意到王嗣。

  ??城樓上陷入了寂靜。

  ??好詞是好詞,但大家都在等趙佶發言,領導定了基調,下麵的人才好發揮。

  ??趙佶微微點頭,稱讚道:“好詞,好詞,王嗣果然好詩才!”

  ??雖然是稱讚,但趙佶的表情倒沒了聽到上半闕時滿意的笑容,反而有些平淡,更沒有王嗣預想中那種文青聽到佳作時,激動到發狂的樣子。

  ??趙佶不是文青皇帝嗎?

  ??還是說文青皇帝也是皇帝,喜怒不形於色是基本配置?

  ??王嗣胡思亂想著,卻聽趙佶問道:“周卿覺得如何??”

  ??趙佶旁邊的一個老者走出,拱手道:“此詞一出,邦彥再也不敢寫元夕詞了!”

  ??老者對王嗣的這首詞極為推崇,這是個識貨的。

  ??邦彥……周......周邦彥……竟然是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的周邦彥……

  ??牛逼人物啊!

  ??但牛逼又如何,在這首《青玉案.元夕》麵前也得跪下唱征服。

  ??不過,這個周邦彥倒是個實誠的老頭!

  ??王嗣對周邦彥點點頭,沒想到這老頭根本就沒理他……

  ??“那燈火闌珊處的人可在此處?”沒想到趙佶忽然問王嗣道。

  ??王嗣本能地想去看趙玉,但馬上就忍住了,沒轉頭,卻沒注意到此時趙玉的臉色更紅了。

  ??幸好老子反應快,要不然真的就作死了。

  ??可......我這是抄的詞,我哪裏知道那人在不在此處……不對,這個時候辛棄疾應該還沒出生,那人肯定不在此處......

  ??王嗣感覺趙佶有些莫名其妙。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