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做學問得厚臉皮
作者:豆醬      更新:2022-02-08 08:57      字數:2217
  正常人的脈氧一般不低於94%,患者不到70,%,典型的缺氧。

  缺氧就給高流量吸氧。

  但這並不是沒有風險,缺氧會興奮呼吸中樞,一旦高流量給養,呼吸中樞的興奮刺忽然消失,呼吸可是會停的。

  患者血壓飆到200/120mmHg,就用硝普鈉泵,再用反應性調節泵,得穩住血壓別掉得太快。

  慢推稀釋的西地蘭0.4mg來加強心肌收縮。

  患者剛來時候竇性心動過速,給藥以後從130每分降到了95每分。

  三十分鍾以後情況好轉,脈揚達到正常值,血壓正常高值,心率一百一下,患者神誌清醒可以獨立思考,她診斷是急性左心衰。

  “你認識分會會長?”坐芽芽前邊的醫生扭頭問。

  芽芽道第一回見。

  “這是我收集的,來自京都醫院急診科的一個案例,處理醫生是聶芽芽,聶同誌”會長緩緩說道:“第一個專題的急診經驗,希望大家踴躍分享,共同提高,越具體就越有價值,希望你們的病例處理經驗都成為經典!”

  這是好事,而且分享出的案例以實名製留名,不少醫生躍躍欲試。

  “那你叫什麽名字?”找芽芽搭話的年輕醫生趁著下一個案例還沒開始時問。

  “聶芽芽”

  “.....”

  還說你們不認識,對方以一種‘騙子,’的眼神幽幽的瞧了她一眼。

  年會很順利,就是開得久,屁股都坐疼了。

  結束後芽芽走出禮堂,大黃在等她。

  芽芽一直朝一處張望,剛才會議上聽了別人的演講,有些點沒弄懂,但與人不相識,又不好意思去搭訕。

  “做學問得厚臉皮。”

  “專家不是天生就是專家,誰都是從無知到有知,從知道得不多到知之甚多,每個行業都是如此,不管你身份多尊貴,有多少錢,地位多高,名氣多大,這是規律。

  做學問沒見過誰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沒人能一下學完所有知識,注定有個過程,而且由於每個人的天分不一樣,學習的過程也就有長有斷,有難有易,但就算是天分高,你要是臉皮不夠厚,要想學得精也難!”

  難嚴肅著張小臉,表示受教了。

  大黃說:“你打小愛看西遊記,孫猴子要沒有苦苦哀求,能學會七十二變化?薑子牙七十才娶,孔子宣揚主張卻四處碰壁....”

  芽芽一臉吃驚,薑子牙居然七十歲才娶上老婆?

  “不管神話故事,還是曆史人物,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誰不是曆經坎坷才成功,又有誰不想成為自己行業裏的頂尖能手。

  你想成為醫術上的大學問家,其他人也都想,要想鶴立雞群,就得有厚臉皮的覺悟,得有時刻受挫的心裏,不能嬌貴。”

  芽芽道:“就是說要分清楚此時求知識是主要的,臉皮是次要的,不能被枝枝節節絆住,瞻前顧後。”

  她想到一句古話:“不畏死又何以能以死拒之”

  大黃:那倒不至於上升到這個層麵

  芽芽瞅著人,等對方跟別人嘮嗑完,獨自落單時才衝了上去。

  過了一會,她心滿意足的捧著筆記本回來了,等她的人又多了一個。

  “爸媽今天有事,奶奶帶爺爺也不在家吃飯”李敬修道:“難得穿得那麽好看,咱們一塊吃飯再回去?”

  他指了指芽芽口袋裏一團心電圖,示意要掉出來了。

  芽芽一邊解釋說怕會上太無聊,所以帶了點廢棄的心電圖紙來學習,一邊重新打理好。

  李敬修幾分好奇的問做心電圖是什麽感覺,是不是會有電擊的感覺,電擊又會是什麽感覺。

  芽芽看了竹馬一眼,忽然表情痛苦的哎呀了一聲。

  李敬修心一緊,以為人讓什麽給紮了。

  芽芽神色恢複如常,“感受到電流擊過的感覺了嗎?”

  李敬修:“......”

  兩人到中山公園裏頭的瑞珍厚吃燉牛肉。

  瑞珍厚五十年代才進中山公園開飯莊,亂世的時候難經營,變成了小吃鋪。

  京都裏好些個公園得買門票,中山公園不用。

  因為公園沿河的地方有溜冰場,冰場的換鞋大棚要升爐子,也要燒水做熱果子湯。

  柴火全是公園裏現撿的柏樹枝,燒起來半個公園都是淡淡的燒柏樹枝的香味。

  公園裏還是有些耐住了寒冷,一邊呼寒氣一邊散步的青年男女,靠的是處對象散發的熱情驅寒。

  李敬修跟芽芽低著頭縮著脖子像是競走,一路上不發一言,等到了吃飯的地才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雖然大黃進不去,但飯莊以前是個茶莊,有露天的茶室,雖然冬天外頭不坐人,但還是支棱起了棚子有個避雪的地方。

  他們坐在靠窗的地方,方便等會給大黃投食。

  剛在窗口入座,李敬修餘光掃見了說有事出門的親爸媽,就在不遠處吃飯。

  劉秀珠的手邊還有個鋁飯盒,現在打算吃完了給兒子也打包一份回去。

  “也不知道敬修吃了沒有”當媽的心總是掛在兒子身上。

  “他那麽大的人了,”李嶽山給媳婦夾牛肉,“咱們吃完以後挑幾樣好吃的帶回去,也是一樣的”

  李嶽山叨叨又說道再過不久,這飯莊就要搬遷到東四大街去,得趁機來吃一回。

  餘光中,有一股火辣辣的視線投射過來。

  因為飯莊也有涮羊肉,吃涮羊肉講究熱鬧,人多著,吃著才夠味,透過重重人頭,李嶽山跟兒子對上了視線。

  當爸的仿佛在說:你怎麽在這裏?

  當兒子的仿佛在回應:飯莊要搬遷的消息就是我說的,你猜我怎麽會在這裏?

  女人的直覺向來準,在加上飯莊其實並不大,當年設計時又有意不讓柱子擋住大眾視線。

  劉秀珠若有所感的回頭也瞧見了兒子。

  她以為兒子跟芽芽找到了這裏,吃獨食被發現,頗為不好意思的掃了丈夫一眼。

  父子兩眼神犀利的交流了一番。

  飯莊的小碗煨牛肉做得確實好吃,就連冬菜包都比其他家有特色得多。

  路過的服務員特意告訴他們,這裏做冬菜包的師傅原先是金雨軒茶莊裏頭的一個大廚。

  冬菜包子用的是川冬菜,菜和肉餡都提前先煸過,炒熟了有淡淡的甜味,至於發麵更不用說了。

  人家敢這麽說,肯定篤定了就算知道配方普通人家也做不出來,芽芽邊聽邊記在了心裏頭,打算回去跟三哥聶衛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