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民兵拉練
作者:豆醬      更新:2022-02-08 08:56      字數:2121
  這年頭年代國營工廠依然保留武裝部和保衛處,有自己的彈藥庫。

  當然,這兩年也已經逐漸淡出了視線。

  聶衛平道:“我們廠子裏以前就有個37高炮團,聽說以前經常脫產訓練,基幹民兵對37高炮的了解、維護和使用都很了解。

  莊師傅進廠的時候加入廠民兵,到現在還在服役,一個民兵要服役二十多年,兩三年前廠子裏的基幹民兵還經常拿五六式的半自動步槍,配十發子彈。”

  聶衛平也是廠子裏的民兵,也就是恢複高考再後兩年,民兵拉練開始不那麽頻繁了,畢竟現在的口號是搞生產。

  他們這些兄弟裏頭,也就聶海生和聶力爭正兒八經的當過村裏的民兵。

  一提到聶海生,村長就想到現在聶海生的糧油關係。

  聶海生是最後一屆的工農兵學員,上學時糧油關係簽到城裏了。

  但是最後一屆工農兵學員出了個新政策,那就是從哪裏來回哪裏去,也就是學業滿了以後再調回戶籍地安排工作。

  哪一年不少女同誌嫁人啊,隻有找到個城裏人嫁了才能保住城裏的糧油關係。

  聶海生倒是幸運的,讀書的時候就讓飛行基地要走了,之後幾年吃的也是城裏的糧油關係。

  但後來因為小紅子,人也不在那呆著了,但這糧油關係遷移是一直沒到他手裏啊。

  葛天放就問聶海生,他的糧油關係打算怎麽整。

  以前,他們本地辦理糧油遷移還得三擔稻穀,驗質稱重以後才能開糧食轉移證明,趁著他現在在石頭村還能說上話,就一塊幫人辦咯。

  聶海生正聽聶上遊說話,道辦了自理口糧。

  那是啥玩意?葛天放沒有聽懂。

  但又尋思自己堂堂村長沒有把政策吃透了又掛不住麵子,剛好巧聶上遊提出要幫村裏訓練民兵,又轉移到了之前的話題上。

  “我們那的民兵連長是個正經從大院裏來的,礦區麽幾萬人訓練也嚴謹,每次都用汽車拖著高射炮到水庫打靶子”

  芽芽已經悄摸的從女人堆裏換了一個方向,聽聶上遊說話。

  “我們那有個遙控模型給你,後麵跟著個布口袋當靶子,也就那連長跟我兩個人能打中,我們那每門三七炮配七個炮手.....我一炮手坐到二炮手....二炮手知道吧,就是掌握發火時機和停止射擊時機。”

  聽他說得頭頭是道,葛天放一拍大腿,“就是你了。”

  石頭村一商量,之前有些停滯不前的民兵拉練又如火如荼的重新開展。

  聶上遊選了一批年輕力壯的男人。

  以前村裏有一批鋼槍,拉練得最勤奮的時候,民兵都是帶著鋼槍跟著一塊下地幹活,每個民兵手裏的鋼槍都得每天擦拭,再抹上一層槍油。

  去年開始風向有點兒收緊,聽說很多地方要求上繳木倉,目前村裏倒是還有一把一米二左右的散彈獵槍,一把仿三八步槍式的長筒火藥槍,一把王巴盒子式的火藥手槍。

  聶上遊自己揣著一把仿三八步槍式的長筒火藥槍,又跟民兵們說好了,最出色的兩人能拿到王八盒子和散彈獵槍。

  村裏還讓芽芽充當隊醫,她興致勃勃的就去了,然而這堆皮糙肉厚的大老爺們身強力壯,她的小屁股都用不著離開小馬紮。

  沒兩天她就溜了號,專心的給絹花弄起藥方。

  屋裏頭,芽芽跟絹花一塊洗枸杞。

  “枸杞養人,咱們這裏的土壤也適合種黑枸杞,等第一批枸杞結果時咱們就不用洗幹枸杞來拿種子了。”

  “讓你操心了”絹花笑著,小心翼翼的把枸杞籽從果肉裏挑出來,都是種地的也都知道要把種子衝泡趕緊,不然肉質發酵的時候會燒死種子的。

  “等開春,凍土化了就能種,到時候你家種幾棵,我家也種幾棵,就是聽說枸杞樹要長好幾年才到腰高,不是很好伺候。”

  絹花默默的記下來,打算到時候讓葛寶泉去把老聶家的枸杞樹種了,聞言笑著說:“怕的就是不長,隻要能長我就能等。”

  葛天放剛要要出去,今兒聶上遊組織了一次打靶,瞧見芽芽也在就問,“芽芽,知道啥叫自理口糧不?”

  他回來想了半天,跟村委會一交流,不曉得啊。

  芽芽一邊洗枸杞一邊巴拉巴拉的說。

  京都也有自理口糧的政策,也剛出,就是轉人不轉糧食。

  轉糧嘛,要每月按計劃價(比市場價要低百分二十至三十)供應一定數量的糧食和食油。自理口糧就是當時介於農業和非農度之間的一種戶口類型。

  估摸著以後弄自理口糧的人就多了。

  絹花興致勃勃的聽著,芽芽說的好多話她可是聽都沒聽說過。

  瞧見丈夫進屋來了,絹花趕緊起身給人把茶缸子端過來。

  葛寶泉天不大亮就到城裏去了,到以前的黑市,現在的早市看看有沒有檀木買點,今兒算又撲空了。

  絹花心疼說:“吃不上就算了,缺一味就缺一味吧,花幾個小時在路上不值當。”

  葛寶泉當然沒聽進去,隻嘿嘿嘿的傻笑,讓出身後站著的男人來,道路上碰見了個同路的,這人懂木料。

  雖然說紫檀木入藥,但葛寶泉也不知道紫檀木長啥樣,他就是到市場去,到木材廠去問人家有沒有紫檀木賣,假設人家要誆他也是一誆一個準。

  老李家有一整套紅木家具,芽芽也是一知半解,她就知道老葛家門框是拿紅木做的。

  那人倒是實在,一下就點出門框的材質來,目光繞了一圈後盯著老葛家的牌位,“這個,就是紫檀木的啊。”

  葛寶泉盯著祖宗的牌位,眼神都在放光。

  好些年前家裏不許拿這些,都得拿去上交或者燒,

  那時集中放在一個廟裏,葛寶泉記得很清楚,當時自己路過瞧見沒人把手,自己祖宗牌位巧好就在上交的,準備燒掉的雜物堆裏,他就順手拿回家了。

  家裏嚇得半死,最後悄摸的埋起來,也就是形式好了才重新拿出來。

  葛寶泉的眼神芽芽讀懂了,心底下默默的個小夥伴點了盞祝福的等,希望小夥伴的屁股不會被打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