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從小野到大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8-23 15:16      字數:2171
  芽芽心疼的摟著小孩兒,說:“不要怕,等石頭村有了電視機,你天天去看,咱做第一排,啊!”

  王家小子天真的問:“什麽時候才有電視機啊。”

  芽芽嘴上說著快了快了,心裏尋思著就要看老鄉們給力不給力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鄉親們學習的熱情非常高。

  聽說秋種的時候,大夥都朝著後背黏字帖,前頭彎腰,後頭播種的人一抬頭就能瞧見。

  又比如有人上他們家借大蒜,都得拿柴火棍在土坷垃上劃拉一下大蒜兩個字該怎麽寫,寫不出來連大蒜都借不著

  脫盲的重要指標是能認一千字以上,石頭村的村民幾乎都是從自己名字開始,把家裏人名字全認全了,不也有十幾二十個麽。

  所以電視機指日可待。

  兩人把王家小子送回家。

  王勝意也剛好回來。

  老王家兩口子對大兒子消失小半年去了哪裏倒是沒有追問,倒是回來後第二天就讓人去附近的磚窯廠打工。

  他們家現在亂。

  老王現在喜歡抽人,喜歡喝酒,開心了就一巴掌一巴掌的打人,不開心了就綁在柱子上打,打完兒子打老婆。

  菜做晚了,心情好了就隻是罵幾句,心情不好反手就是一巴掌。

  現在天氣冷,晚上得給他端洗腳水,燙了不行,冷了也不行。

  王勝意讓弟弟平時少在家裏呆。

  王家小子才喜歡上人家牆外頭聽收音機。

  他回來那天晚上就瞧見養父在打人。

  老王媳婦不怪丈夫,她怪王勝意,當年要不是這兔崽子,小兒子的臉也不會燒傷,她還能生個兒子,自己男人就不會酗酒愛打人。

  這是家事,王勝意心裏頭默認了老王媳婦的斥責,但弟弟讓外人欺負了,他又成了野性的刺兒頭。。

  王勝意跟芽芽對商量著怎麽幫王家小子報仇,比如把人約到哪裏下手,最好拿麻袋把人罩住,比較保險。

  聶合作沒想到自己也被安排了放風的工作。

  芽芽安慰他,“沒事的。打不過還有哥呢!”

  顯然她忘記,別人家也有哥哥,所以在隔天相約好套人麻袋給王家小子報仇的時候,正好被人家哥哥瞅見了。

  那時候欺負王家小子的小屁孩已經被打得哇哇哭,發誓以後再也不罵人是小日本鬼子,隨後人家哥哥循聲找來。

  芽芽跟王勝意撒腿就跑。

  兩個人打小就皮,撒起腿那是追風的速度,可苦了越大越文靜的聶合作,看人家哥哥氣勢洶洶的,幹脆假裝扶著樹看風景。

  人家沒瞧見他動手,總不能找自己麻煩吧。

  兩個大漢掰著手指頭慢慢靠近。

  “那是你妹妹,聶芽芽吧。”

  “你妹打我弟,我就打她哥!”

  聶合作餘光瞥見王勝意和芽芽風一樣的又跑回來了。

  兩個人還算仗義,知道跑丟了一個趕緊回來找,三個人狂奔了一路。

  好不容易脫身,又瞧見一群石頭村的大孩子氣呼呼的走著。

  大夥跟芽芽很熟,巴拉巴拉的控訴。

  鄉下有很多果樹,這年頭買果子很特別,是按棵來買的,比如這棵樹賣三塊錢,買下就能夠享受這棵果樹一個季度的所有果實。

  村裏的大孩子們盤下了一棵圓棗子,昨兒發現被某個村的孩子們破壞了。

  石頭村跟那個村還曾經因為撿柴火鬧過茅盾。

  每家要過冬的柴火都不少,有些村子地界上柴火不多,就會偷偷跑到其他村子的地界偷柴火,被發現兩個村子就冒茅盾。

  本來就不友好,石頭村的大孩子們心疼好好的一棵果樹就這麽被糟蹋了,特意去找說法。

  聶合作眼睜睜的看著妹妹從看熱鬧助威到逐漸成為核心人物,帶著一群大孩子跟別人家村子打得難舍難分,。

  兩撥人從半山腰打到了山下,最後因為到飯點了才分開。

  蔣文英早就在家等著了,被打的小孩被哥哥領著來告狀。

  聶海生跟人家哥哥認識,說了幾句話,給了一包煙也就完事了。

  走時人家意味深長的說:“你妹妹倒是挺聰明,跑時候還知道捂著臉,可是附近幾個村的女孩子沒一個比她野,我一猜就猜到;。”

  “我妹那不叫野,叫活潑。”聶海生淡淡道。

  再瞧見閨女帶著一身泥巴回家的時候才知道,自家閨女打完了人以後又馬不停蹄的去打群架。

  蔣文英太操心了,以至於芽芽說打算在城裏租個店麵做生意的時候先想到的是給閨女整個事情做,消耗點人的體力。

  想開鋪子也不是芽芽一個人的主意,聶海生,聶衛平都同意。

  莊大廚給現在的形式弄得心癢癢,打算也在外頭盤個店,晚上就鹵一鍋鹵味,隔天讓家裏人賣,他繼續工廠小食店兩不耽誤。

  關於做生意的條條框框,聶衛平不費吹飛之力的搜羅了不少可靠信息

  比如現在可以給國營商店代銷,也可以能申請營業執照,做生意的錢可以自籌,也可以信用社貸款。

  利息他都打聽好了, 月息千分之三點六。

  大夥給蔣文英打了個比方。

  比如家裏跟國營商店進了一批葵花籽,跟公家借的錢,等葵花籽賣完了之後連本帶利息的把錢給還了。

  芽芽讀書不用錢,每個月都存了點錢,在加上聶衛平,聶海生,三個人大致能夠湊齊一百來塊。

  一百來塊夠在縣城裏租一年店鋪。

  其實現在家裏孩子都大了,不用蔣文英操心有上頓沒下蹲,去生產隊借款米,拿好米換粗糧,隻是為了多吃幾頓的時代也一去不複返,大夥隻是想讓蔣文英有個事情做,最好是少下點地。

  年輕時幹了太多重活,蔣文英的腰,膝蓋都不太好。

  餘下的時光,大夥的心願就是讓她享享福。

  聽說二房正式要到城裏租用鋪子做生意,三房一家都覺得趕不上節奏。

  聶三牛很想提點下媳婦,幾個月前他還說過要不要跟二房合著賣菜,現在人家不僅沒有虧本,反而都要開店了。

  他隻敢想想,不敢說。

  瞧著成天朝外跑的親妹妹,聶合作也在想,堂妹是不是忘了啥重要的大事。

  芽芽沒忘,隔天就朝京都寄了一封信。

  信件不長,內容很簡潔,就是讓李敬修搜羅一些相片。

  清華的,北大的,少年班的。

  人要相貌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