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可能輪換科室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8-21 15:15      字數:2161
  支援在各大醫院並不是新鮮事,但芽芽目前在醫學院的地位就是小兵。

  “包在我身上”賈主任把胸膛拍得啪啪響,立刻去門衛室那打電話。

  雖然答應了,但京都醫院那頭人人表情都是疑惑,芽芽什麽時候跑去二院了,還嫌京都醫院的急診科不夠忙?

  有醫生幽幽說:“不會是因為二院食堂真的好吃吧。”

  二院挖人的事不是秘密,人家二院有錢,食堂吃得好同樣也是不爭的事實。

  烏老幹咳一聲。

  巧的是,此時醫院團隊也正在討論芽芽。

  “將近五個月的時間裏,聶芽芽在急診科表現優異,數次獨立診斷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有醫生建議將她的待遇提升到編製內。”

  普外科醫醫生姓王,道:“不合適吧,其他人都是正兒八經分配進單位裏來,忽然提高編製外同誌的待遇,恐怕其他人會有意見。”

  也有人沉吟,“不可否認,聶芽芽確實是一棵苗子,但是讓人破天荒進到醫院已經開了先例,她也隻是在縫合上表現良好,是不是合格醫生要考慮的方麵還很多,她在手術上基本是零經驗。”

  “今年到院裏的實習生才剛剛在各個科室輪換,不能因為聶芽芽運氣好出了些名氣就忽略其他同誌的努力。”說話的醫生頓了頓,忍不住看向坐在一塊的急診科和腎內科,“你們瞪我幹嘛。”

  他也沒說錯,急診科什麽人,什麽事都能遇到就不說了,但之前傳遍醫院的產婦食管破裂,腎內科透析液啥的,真是剛剛好撞到了槍杆子上。

  如果不是運氣好撞上沒人,食管破裂的縫合以及配置透析液真不算什麽大事。

  急診科主任收回白眼,問:“那讓芽芽也輪換科室怎麽樣。”

  急診科沒有手術自主權,說白了就是一個中轉站,一個二道販子。

  患者在急診科稍做處理,初步辯明好病因後直接送到相應的科室。

  連太平間都有自己獨立的科室呢,急診科都沒有一間手術室呢。

  所以,急診科想把芽芽弄到各個科室裏去曆練曆練,哪怕就是不能上手術台隻能縫合,但也肯定比呆在急診科成天做清創和初級縫合的好。

  複雜的縫合本來就不多,還給外科整去了不少,鍛煉不了人。

  話一出又有科室反對,本來就是編製外的醫生,當初也是為了急診科招人,怎麽就跟正統進醫院的實習生一起輪了。

  急診科和腎內科,又給反對的人一通白眼。

  烏老開腔了。

  “不能拿出身限製人,我看都給他們一個機會,讓芽芽跟這一屆的實習生一塊來一場比賽,她要是能行,就到別的科室輪換。”

  畢竟是醫院管理部門的頭把手,烏老的話沒人反駁。

  不過也有人提出來了,比什麽。

  平衡了這一批實習生的水準,倒是很快有了方案。

  一場基本手術,一場專科手術。

  “芽芽都沒拿過手術刀,你讓她上手術台?”柯醫生拍桌子。

  “那她縫合好,專科手術那一場肯定選縫合,實習生不能吃虧!”

  頻頻叫板人是負責實習生的老主任,一開完會直奔辦公室,讓幾個實習生都回來,語重心長的,“咱們還算是占了優勢,你們可得爭氣啊,爭氣!”

  “主任,芽芽還沒有正兒八經做過一台手術吧。”

  “所以啊!”主任猛然拔高了音調,“不然怎麽說我特意給你們爭取回來的優勢。”

  說得嘴巴幹,主任隨手挑了桌子上幾顆炒黃豆,滿意點點頭,“誰買的,不錯。”

  “特意給您留的,知道您喜歡吃這些。”

  主任感慨的看著年輕的醫生,真是不白疼啊,又聽人接著說:“芽芽給的,說是老家自己種的當季黃豆,炒著確實香。”

  老主任:....白給提士氣了。

  這邊會議完,烏老給二院打了一通電話,那邊還在手術呢。

  出現了最壞的情況,距離腹膜大血管附近的動脈血管出血。。

  病人出血量高達3000ml,而成年人血量也才5000ml左右

  血管非常細,一個不小心連帶著腹膜大出血,那可就沒救了。

  縫合血管刻不容緩!

  結紮血管也分動脈和經脈,小的動脈被結紮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側支血管能夠互補,對供血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患者這條血管位置巧妙,跟主幹動脈挨得很近,忽然結紮在六個小時之內不恢複就會造成肢體壞死。

  縫合血管的時間,隻有兩分鍾。

  主刀醫生問外科主任,“你行不行。”

  兩分鍾之內,把那條細小的動脈血管縫好。

  在眾人灼灼目光下,外科主任沉重的搖搖頭。

  手術台不能逞強,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所有人的心情都沉到了穀底。

  賈醫生看到了一旁的芽芽。

  最開始讓芽芽過來是多一個人多一點勝算,而現在外科主任縫不了,隻能有孤注一擲。

  賈醫生之所以抱著極大的信心,隻要是京都醫院醫生吹的牛皮有點兒大,把芽芽吹成了縫合聖手。

  期待值就高了。

  芽芽要是也搖頭,那就下病危通知單。

  剛才的外科主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是我沒能力,實在是血管太細了,我沒辦法。”

  去年山西醫學院倒是發明了一種額式手術放大鏡,可放大4到6倍。

  京都外科有引進,年輕醫生倒是適應得快,老醫生戴著頭暈不適應,更別說操作了。

  但讓年輕醫生來,這台縫合手術在時間上的限製又十分嚴苛,這要講究手的靈活性以及血管縫合。

  這可是動脈,必須縫得牢固,而目前這患者需要至少二十針的縫合。

  二十分鍾,兩分鍾。

  幾個人看著芽芽的目光裏充滿了審視以及得失計量。

  芽芽也是頭一回瞧見情況那麽慘烈的病人,之前的開胸腔縫合食管,闌尾炎啥的頓時都是小兒科了。

  手術帽和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個麵龐,隻有眼睛暴露在外。

  賈主任道:“芽芽,剛才你全程在場,我就不多說了,這是你最擅長的縫合,兩分鍾”

  他隨手指了個護士。

  護士滿眼驚惶,估摸著也是第一次給阿麽年輕的醫生打下手,弄的還是複雜的血管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