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你家裏人懶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8-18 06:39      字數:2138
  自行車先經過牟光德家,恰好牟家大嬸跟閨女正在院門口捶棉衣。

  牟光德也到娶媳婦的年紀了,瞧見人自行車後座駝著人,兩人說什麽都不讓走,硬是請進了屋裏。

  跟小夥子搭了幾句話,知道是石頭村老聶家的孩子,牟家人很高興。

  那一家可有能耐,大兒子可是村裏第一個大學生,小閨女也能耐,那時候省裏報社來人時傳得沸沸揚揚,其他的也不錯。

  娘家人男丁多,有時會怕結婚後女方太補貼娘家人,但老聶家日子過得紅火,估摸也不至於。

  小紅子勤快又害羞,趕緊接過牟母手裏的掃帚。

  牟家夫妻兩眼裏閃過一絲讚賞,把掃帚遞給小紅子,坐一塊,邊磕瓜子邊審視兒子帶回來的這個姑娘。

  做飯了,牟媽專門把小紅子叫進廚房裏,笑著說:“我一個人做飯無聊,得抓個人陪陪。”

  進了灶房,牟媽問:“紅紅,家裏平時誰做飯啊?”

  “我妹小,媽忙的時候就我做飯。”小紅子笑著說。

  牟媽笑容滿麵的把鍋鏟遞過去,誇,“勤快的好姑娘,往後嫁人了也能伺候好公婆和丈夫,嬸嬸瞧瞧你的手藝。”

  小紅子沒說啥,天寒地凍的操起鍋鏟。

  牟媽依靠在門邊笑吟吟的看著。

  吃飯時,牟媽端給小紅子一碗飯,“紅紅辛苦了,第一碗給她。”

  飯是昨夜的剩飯,剛才放進新飯裏頭加熱,剛好一碗,她要看看人是不是會來事,來事的可不能要。

  一桌子的人狼吞虎咽,牟爸想喝兩杯,牟媽拿了瓶子酒。

  “好紅紅,給叔叔添酒去。”牟媽笑眯眯的說。

  牟光德想接過酒瓶子,牟媽一把拍掉他的手,“懂什麽,我是在教紅紅呢,往後她去誰家不得伺候著公婆。”

  末了接過親戚的飯碗,“紅紅,給阿姨盛碗飯去。”

  趁著小紅子接碗的時候,牟家大姐道:“這菜炒得老了,油多貴啊,往後得注意點”

  牟媽也嘖嘖了兩下,“沒錯,冬瓜味調得也不對,多下點鹽巴好,紅紅,聽明白了嗎?”

  小紅子笑著點點頭,吃著碗裏的飯。

  牟媽高興呢,一直誇著小紅子。

  牟光德見一個個都放碗了,親媽,親姐都不動,就想起身收拾碗筷。

  “那是男人應該幹的事?”牟媽伸手去擋,笑著看小紅子,說:“我嫁進老牟家的第二天立刻就開始幹活了,就是坐月子的時候都不敢鬆懈啊,女人就應該勤快,紅紅是不是啊。”

  小紅子起身,“阿姨,今兒吃你們家的飯,我來洗碗。”

  “好孩子,嬸嬸巴不得你天天來吃。”牟媽笑著嘬牙花子,再一次看兒子,“紅紅這姑娘,真好。”

  吃的晌午飯,牟光德送小紅子回去,側頭看著小紅子的臉頰,柔情似水的說:“臘月後,我家裏殺了豬,提點上你家裏去。”

  小紅子說:“不用到我家裏了。”

  牟光德很吃驚,兩個人的心意隻剩下捅破一層窗戶紙,他已經打算正式猛烈的追求小紅子了。

  “為什麽,我爸媽覺得你很勤快,印象非常好。”他很不理解,難道這時候不應該趁熱打鐵多討好兩個老人。

  他剛才還想說,他爸喜歡喝酒,可以投其所好,下回可以帶點酒去,還有她媽月子落下了點病,膝蓋動不動就疼,有人揉揉就會舒服得多。

  隻要努力,總有一天二老總會點頭答應她進門!

  小紅子有點不好意思,卻還是篤定的說:“我覺得...你家裏人太懶!!”

  此時她沒怎麽注意目瞪口呆的牟光德,想著出來這一陣子,家裏的雞也不知道吃了沒。

  回了家,聶衛平再呢,道:“我給大哥打了個電報,芽芽那事就怕城裏人欺負咱們,我跟哥打算也上京都一趟。”

  好遠呢,小紅子擔憂。

  聶衛平問:“姐,哥問你要不要一塊去京都看看。”

  一來去一趟開銷不小,再說現在沒農活,但那麽大個家擺在這,總得有人看著,小紅子不去。

  聶衛平應了一聲,打算回屋找老太太商量去了。

  他現在做廚師,每個月將近四十來塊錢,而且廠子福利好,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聶海生更不用說。

  隔天,聶衛平簡易的收拾了些,就踏上火車追親媽去了,跟聶海生說好了在京都會和。

  遠在京都的芽芽也不知道媽和哥哥都往這邊跑,此時瞪大了眼睛對李敬修一步一跟。

  改革開放前,京都隻有兩家書店,一家新華書店,一家華國書店。新華書店是賣新書的,華國書店是賣舊書的。

  改革開放後倒是多了幾家,什麽東單大街路南的社會科學出版社讀者服務部,琉璃廠書店啥的。

  琉璃廠書店有二櫃三櫃,憑介紹信能進二櫃,三櫃就不是一般人進得了的了,類似的還有絨線胡同東口的書店,部級才有購書證,新華書店也有個內部書店。

  芽芽路過時唏噓不已,唏噓了幾個月,周末一早就被李敬修從被窩裏挖出來。

  站在絨線胡同的書店前,她眨巴眨巴眼睛,“我想買什麽就買什麽?”

  李敬修揚了揚手裏相關證件。

  李老爺子對孫子的教育問題一向很上心,想方設法給弄來了一張。

  “因為你生日快到了。”李敬修便把證件壓給前台,邊說。

  說到書,芽芽就想起來前幾天買文具的錢還沒有給,便道要是她回去忘了,記著找自己拿。

  李敬修不可置否。

  打小兩人雖然關係非常好,但涉及錢的事情很自覺,誰幫誰買了什麽東西,後頭都會把錢補上。

  大了,饒是李敬修有意無意的想改變,然篤定‘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芽芽還是沒回過彎來。

  唉,早知道小時候就不那麽虎了吧唧的。

  買書不容易,書店上新書了,門口甩出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隊伍,金魚胡同外的外文書店緊挨著一家小劇場,劇場對著一個廣場,排隊買書的人已經從書店的門口一直排到了廣場上,隊伍隨著廣場的形狀打起圈來……”

  不用隔著玻璃櫃台,不用排隊買書,內部書店就是不一樣,打從芽芽進去後嘴巴就沒有合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