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李敬修要走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7-15 16:14      字數:3038
  小老太想讓自己兒子在別村娶一個,養在別村裏生兒子,兩口子都沒答應,也有人那麽幹過,不啥事都沒有麽。

  ??不答應,那是女的不識大局,生不出兒子對不起的是整個男方的列祖列宗,不積極點配合還有理了。

  ??那一家子對外說是小孩子走路不小心,石頭村人人都知道,是拿小老太想淹死孫女,好讓媳婦再生個帶把的。

  ??沒幾天,女知青小心翼翼的來到生產大隊,估摸著怕村民自己幫自己人,徘徊了幾回沒有進。

  ??那時蔣文英正跟婦女隊長嘮嗑,兩人都覺得不對勁,從女知青身上把話套出來了。

  ??原來知青大返程,這女知青想走。

  ??誰都知道,這女知青被家婆欺負得不成樣了。

  ??好手好腳,每天洗澡都要兒媳婦去洗,每天都要輪著做菜,天天都要不重樣,否則就鬧,去哪不走路,就是要兒媳婦背著。

  ??現在又被逼著生兒子。

  ??生產隊的人一合計,讓女知青走。

  ??“孩子在石頭村你放心,有我們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你閨女。”婦女主任說:“不過你要安定了,最好把你閨女給接走,孩子沒媽就是草。”

  ??也有人勸女知青,“孩子跟爸比跟媽好,跟了爸,身邊的親戚都是自家人,跟了媽,往後你再結婚,她就是外人,我看留下好。”

  ??女知青淚眼朦朧的,“等我穩定了,就把孩子接走。”

  ??芽芽喊著學雷鋒,好榜樣的口號熱情主動的幫了一回忙。

  ??去衛生所的時間段一般沒有人,幾個醫生和護士圍坐在食堂邊上。

  ??還沒到開飯的時候。

  ??食堂做好的麻花用平時蓋水缸的木蓋子托著,沒注意打翻了。

  ??大夥都覺得丟了可惜,撈起來又放回蒸籠裏打算蒸熟了來吃。

  ??吃了蒸熟的泡水麻花,芽芽就拿到了女知青的帶病證明。

  ??女知青的婆家不幹了,就要上生產隊裏鬧。

  ??葛天放做了那麽多年的生產隊長很有經驗,天天跟著老太婆打太極。

  ??老太聽說老聶家也有份,要上門找茬。

  ??站在老聶家門口,看見比自己還凶的蔣文英,好像多說一句話都頭都能擰斷,訕訕的沒鬧起來。

  ??女知青要走了,挨家挨戶的打招呼。

  ??之前誰都很想走,可現在已經習慣了,在這裏紮了根,又能回去了。

  ??想到這裏心情難受極了,好幾次哭得眼睛紅腫。

  ??石頭村都把這女知青當自己人,十幾個娘們抱頭痛哭的場麵也十分的壯觀。

  ??其他知青瞧見了也很有感觸。

  ??那時候他們剛來的勢頭,知青點連棵像樣的樹都沒有,老貧農在書記和隊長的帶領下歡迎他們到來。

  ??當年知青都有購買木柴的指標,還是村裏出動了所有車子,買回木柴後開始建板蓋房子,整整忙活了一個月才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

  ??麵對其他知青們的感慨,石頭村社員表示早就已經忘了,要走就早點走,別留戀了。

  ??當初雞蛋之仇,石頭村的社員們記得很清楚。

  ??所以當各個生產隊能走的知青們都忙著跟老鄉告別的時候,石頭村的知青們尷尬的發現,老鄉對他們的離去無悲無喜。

  ??可人家對要離開的女知青,那是掏心掏肺的。

  ??甚至葛家媳婦都哭著說了,“住得好好的都舍不得讓你走,還有什麽比這裏更好的去處嗎?”

  ??女知青也放聲大哭。

  ??石頭村的人還是很會勸的,不能給他們老是哭,這樣哭下去要出事情。

  ??隊裏幾個能說會道的老婆子,小媳婦都加入了勸勉的行列裏來,∶“不要哭了,不要哭了,能回去多好啊,以後就是城裏人了。

  ??這些年在鄉下吃苦了,回家養一養,要不要一年肯定就能變得更剛來一樣,你兄弟姐妹,老人家都在家裏等著呢,一路順風啊。”

  ??女知青走的時候,村裏還送禮物了。

  ??女知青的男人拉著小孩哭著求自家媳婦留下來。

  ??除了幾個翻小白眼的媳婦,還真沒一個同情的,頂多是可憐小孩沒了媽。

  ??家家都備了一份禮物,有雞蛋也有掛麵,還有煮熟的花生,自己做的饃饃等等,反正家裏有女主人的幾乎都送了。

  ??女知青也帶不走,象征性的拿了幾樣。

  ??誰家的禮物被撿去了誰就高興,誰家禮物沒被選走還真有點難受。

  ??小老太衝出來抓著兒媳婦的胳膊肘不讓走。

  ??女知青的男人勸不住,氣得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他媳婦本來還有點眷戀,這自家媽這麽一鬧,那不是壞事了嗎。

  ??知青大回城的事,從四五月份,到九月份都沒消停。

  ??對於學生來說都有點影響。

  ??很多民辦的老師成分都很複雜,要不就是知青,要不就是下放來教書。

  ??有回城的機會,蠢蠢欲動的不少。

  ??芽芽就讀的公辦學校倒是沒什麽大動靜,反而開學的時候聽說要修建新的小區,以後要擴大學校的規模。

  ??學生們關注的事也有兩件事,還都有點聯係。

  ??一是李敬修真考上少年班了,把校長激動得不行。

  ??二是考上少年班的李敬修要轉學了。

  ??開學第一天上午隻發書和打掃衛生。

  ??芽芽負責發書,她數了又數,少了一本。

  ??班主任也數了數,說沒錯啊,今年就是這個數,李敬修都沒來報名,當然沒他的份。

  ??又忘了這茬了,芽芽眼睛有點酸。

  ??本來夫妻兩計劃著,李嶽山先回單位報道,劉秀珠帶著李敬修慢慢的把整個家當挪過去,還有自己的工作。

  ??畢竟那麽多年,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這一來一去的,可能等李敬修讀完初二吧。

  ??但沒想到李敬修真考上了少年班。

  ??雖然那也是跟李外公在一塊,但李小子那一家子也都在呢,聽說李小子的兒子沒考上少年班,劉秀珠就怕兒子單獨去給算計了。

  ??李外公胳膊肘朝外拐,要是再讓兒子辛辛苦苦自己考來的名額讓給了李小子的兒子,她絕對不答應,誰來說都沒用。

  ??再加上也想照顧李敬修的生活起居,於是劉秀珠義無反顧的辭了鐵飯碗。

  ??本來說好了開學要幹啥幹啥的人,一下子改口就要走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