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道理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6-25 19:16      字數:2846
  劉秀珠很想問,洗衣服很累嗎?

  ??她請芽芽跟著回家裏吃西瓜。

  ??因為家裏也有,而且她最近貪玩沒怎麽看書,掛在牆上的穴位圖好幾天都沒買上一眼了,她心虛。

  ??天已經黑了,大黃叼著手電筒找來,回去的路上芽芽欲言又止,說:“大黃,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大黃搖搖尾巴。

  ??小主人,這話你經常跟老李家的小屁孩說,你忘了嗎?

  ??芽芽湊近大黃,把大黃耳朵支棱起來,小小聲告訴它黃金的事,有點底氣不足的問:“是不是要交給葛叔。”

  ??畢竟葛叔是整個村子裏最能管事的了。

  ??“交給他之後呢?你覺得他會怎麽做?”大黃把芽芽腳邊的石頭叼開。

  ??芽芽存著幻想:“誇我們拾金不昧?”

  ??畢竟按照以前的教訓來看,撿著的東西還是要還的。

  ??“之後呢,葛天放會把黃金交給公社,而公社上麵還有城裏的幹部,再往上還有省裏的幹部。”

  ??芽芽驚訝,“黃金那麽多人想要。”

  ??“二戰後..”大黃頓了頓,似是要堵住芽芽的嘴後解釋了一句:“那時候你還沒有出生,一群人弄過一個布雷頓森林體係,裏麵美元跟黃金掛鉤,1美元兌換1.58元人民幣,可以兌換0.7克左右的黃金。”

  ??他知道跟孩子說這些太深,換了種說法,“李敬修爸媽的工資可以買五十多克的黃金,一個雞蛋相當於五十多克。”

  ??芽芽比劃了一下後驚呼,“黃金那麽值錢?”

  ??李家是工幹家庭,收入是大家公認附近最高。

  ??她張大了嘴巴,“既然黃金很值錢,那那些人會吞掉黃金嗎?”

  ??“傻孩子,他們不僅不會吞掉黃金,而且會在村子裏找出埋黃金的人,那叫地主。假設找不到,先發現黃金的老聶家就得受影響。”

  ??芽芽覺得不可思議。

  ??“所以,你們把黃金埋起來很對,而且不要告訴別人,那也是在保護你的家人。”

  ??芽芽有點不理解,做好人好事還能被訛上,還有天理嗎?

  ??“世界上確實有存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冤枉他人的人,但是我們也應該堅持正義的信念,堅定不移的做個好人。

  ??這個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但從古至今邪不壓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在人心的公道總有一天會得到公正的評價,就算遭遇了損失,要相信命運也會通過其他方式補償你。

  ??那些為了自己利益而陷害,冤枉他人的人,雖然獲得了短暫的利益,但卻失去了民心,受到良心的譴責。

  ??有一句古話叫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說的就是這種人。做好事不僅僅為了回報,更是積善,是為自己以後需要幫助別人時,有人幫助積累福報。

  ??害人的人,以後落魄時候無人理睬,牆倒眾人推,你不能變成這樣的人,要堅持自己的善良。但是,做好人,行好事不意味著應該承受損失,所以你在做任何事都給留一個退路,保護好自己。”

  ??大黃沉默,讓芽芽好好的自己想想。

  ??兩個圓滾滾的身體來了,大黃撲過去就要跟大胖打架,它最不樂意這隻胖頭鵝跟芽芽混在一起,教壞小孩。

  ??然而晚了,大胖已經溜達到芽芽身邊,“梅嬸跑了。”

  ??梅嬸是誰?剛才還沉浸在知識海洋裏的芽芽支棱起來耳朵。

  ??梅嬸就是那個四十幾歲嫁給村子裏老光棍的老寡婦啦,就是孩子們打沙包時念叨第一晚,要醬油,第二晚,要老醋,第三晚要個解放布的主人翁啦,就是說老光棍們隻要給其了這些玩意,就能成事啦。

  ??四十多歲的梅嬸嫁給了個老光棍,頭一天鐵樹開花生了個兒子,好不容易養到了可以娶媳婦,娶了一個有狐臭的的女人。

  ??隻要是還能穿得起褲衩,村裏沒人願意娶有狐臭的女人,如果有,那是八輩子祖宗都得篩選一下。

  ??老兩口不想考慮那麽多,揣著有狐臭也不耽誤傳宗接代的想法幫兒子把婚事定下了,據說那女孩奇臭無比。

  ??今年,他們的孫子都一歲了,開春的時候梅嬸跟人跑了,毫無滋色的梅嬸放棄了男人,兒子,孫子跟人跑了。

  ??最近幾天又有重磅消息,原來 那個奇臭的女孩子前麵還跟過一個男人,兩人沒扯證就生了個閨女,現在人家不要了。

  ??已經到家門口了,芽芽唏噓了一陣,堅定的直奔西瓜,轉眼間就把跟人跑的梅嬸忘了。

  ??夜半時分,大黃悄悄的出了老聶家的門,直奔埋黃金的地,挖出埋得並不深的箱子,拱到了一顆樹下。

  ??爪子挖出了血,總算是把箱子埋好。

  ??穿過靜謐的村莊,朝家走的大黃經過以前的豬號時停下了腳步。

  ??隔天,某戶人家女主人起床準備給全家人燒水,聽見灶台底下嘎嘎叫,挖出了一隻胖頭鵝。

  ??黃金的事,芽芽跟李敬修一叨叨,兩個人都不想去管了。

  ??雖然知道黃金是個好東西,但如果立刻就能拿去買吃的玩的,那兩人的幸福感一定很強烈的。這種不能立刻顯現出好處的,讓兩人的心情大打折扣。

  ??從夏天到秋末,對於農家人來說,活是一茬接一茬,每一季節的活都差不多,但數量不會少。

  ??在麥收之前,小升初考試了。

  ??按以往的情況,整個公社下各個小學,升學率也有百分之六十,比起初中考高中來說不是大事。

  ??擱老聶家更不是大事了,主要是本人聶超勇根本就不當回事,考試把鉛筆揣在兜裏,吃了家裏給煮的荷包蛋就去中心小學考試。

  ??回來筆一丟說語文考的聽寫1500個詞,外加寫一篇小作文,下午背著老聶家超級大算盤,考完就徹底的放飛了自我。

  ??從六月份到九月份,想到哥哥可以浪三個月,芽芽有點兒羨慕、

  ??九月份她也要再升學級啦。

  ??等到各家各戶準備把種的綠豆賣給供銷社的時候,都已經中秋了,聶超勇在公社中學都已經上了一星期的課了。

  ??公社中學離家近一點,不像縣城中學要走讀,初,高中老師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下放人員,很多之前都是正牌大學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