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改為秋季開學
作者:豆醬      更新:2021-06-25 19:15      字數:2957
  饒是有一丁點辦法,農家人也都會想方設法的利用起來,實在是那塊地太廢。

  ??她有點為難:“可是我們家玉米地要種紅苕的,綠豆能自己呆著嗎?”

  ??李嶽山翻了翻農業書,書上也沒說,不過他覺得可以。

  ??芽芽之前學習寫字老快了,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李嶽山把她帶到桌子前。

  ??“要是識字,就能自己看書,想要的知識書本上都有”

  ??“我要學,要學的!”

  ??芽芽趕緊說。

  ??“要學的話就得認真學,不能像以前一樣半途而廢,學到一半就不學了。”說著還瞧了兒子一眼。

  ??之前教兩孩子學寫字後,李嶽山還打算繼續教下去,不過兩孩子思想不集中,往往聽一會就開始聊天,說說話做做小動作,就是一條狗經過都得抬頭看一眼才甘心,最後幹脆還不了了之。

  ??芽芽不好意思的踢著小腿。

  ??這回她讀書是為了看書,不會半途而廢啦。

  ??李嶽山拿出來一本適合孩子看的唐詩三百首。

  ??李敬修幹站在旁邊半天插不上話,吃醋了,哼哼道:“太容易了,我早就能背好多篇了。”

  ??說完還演了一把,張嘴就來了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路過的劉秀珠不客氣的戳穿了兒子,“都是上過育紅班的人了,不害臊。”

  ??城裏孩子大多都上過育紅班,鄉下孩子到了歲數後直接上一年級,學習教育還是有差別。

  ??感受到李敬修的驕傲,芽芽也並不灰心,握著小拳頭,“我很快就能學會了!”

  ??跟之前打打鬧鬧學習不一樣,芽芽這回是真的非常認真,都不搭李敬修的話茬。

  ??過年時她跟大哥一起念過書,雖然不知道那些字怎麽寫,但還是很熟悉念書的感覺,連李嶽山都忍不住誇,“這孩子真聰明。”

  ??他直接教的唐詩,並沒有教拚音,但孩子似乎也沒有閱讀障礙。

  ??第一遍跟讀的時候就能記著不少,第二遍不流暢,但能勉強能記,再讀一遍就能蓋著書本讀一首小詩了。

  ??之前的李敬修拿來表現的詠鵝,她也會背誦了。

  ??而且這本唐詩三百首有插畫,芽芽也很喜歡看,背完詠鵝就興致勃勃的背誦去《春曉》

  ??李敬修平時也愛玩不愛讀書,父母逼得緊張還會在地上打滾撒潑拒絕認字,把讀書如上墳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看到芽芽喜滋滋的讀書,他居然有那麽一丁點也想學習,挨著芽芽大聲跟讀起來。

  ??公社小學放學的時候,芽芽也跟著放學了。

  ??李嶽山叮囑芽芽每天都要來。

  ??下放很苦的,不僅僅是身體苦,還有精神上的苦,她們一家跟周遭人處得又一般,天真浪漫的芽芽讓院子裏充滿了歡樂。

  ??周五晚上,聶海生就在大家比以往還要炙熱的期盼中回了家。

  ??家裏這時候也該種玉米了,他晚上回來,明早能幫著一塊料理自留地。

  ??一屋子的人都出來迎,聶海生先摸了摸芽芽毛茸茸的頭發,跟蔣文英和老太太說:“學校通知得再讀半個學期。”

  ??老太太和蔣文英愣了下,還以為發生了啥大事,一追問才知道是本地中小學都這樣,似乎是因為沒有完成上頭的教育指標,還聽說有的地方沒改,反正本地是改定了,都改為秋季開學。

  ??蔣文英和老太太反而心安了,多讀半個學期就半個學期吧,隻要不是娃兒的事就行。

  ??跟家裏通報完,聶海生一出堂屋就被團團圍住,他低聲說:“先回房”

  ??回了屋關上門,他掏開書包,看到裏頭還有不少搓好的玉米須,大夥就知道賣得不咋樣。

  ??聶海生掏出四個一分錢的鋼鏰。

  ??城裏有一分錢一根的便宜煙,而他自認為那些男同學與其花錢去買煙抽,還不如抽自家的玉米須煙,畢竟這玩意也能出煙,而且玉米須還能治療咽喉病呢。

  ??但這錢掙得太難了,一分錢三份才有人買來試一試。

  ??沒錯,是三份,他還得自掏作業本,拿玉米須須繞成香煙的形狀才賣得出去。

  ??再者,那樣簡易版的香煙隻能讓一些沒錢好奇心強又愛跟風的無知少年試一試,很多人覺得不拉風,還不如屯錢去買一分錢的貨。

  ??不過能賣多久,就賣多久吧。

  ??四雙眼睛注視著鋼鏰被放進用來存錢的輸液瓶裏。

  ??兩分錢是大伯娘借板車給的。

  ??一分錢是大伯娘借手電筒給的。

  ??過年時奶奶給的壓歲錢,四個人一共有八分錢,現在瓶子裏有一毛五的巨款!

  ??存錢罐由芽芽保管,她把瓶子放在枕頭邊,枕著枕頭浮想聯翩,要是大伯母再來多借點東西就好了。

  ??芽芽還是沒能從大房那裏再掙到錢,竇眉一家還是走了,喜氣洋洋風風光光的,在半個村子人的注視下離開了石頭村。

  ??最傷心的莫過於老太太,往後的日子以後一年到頭來能瞧見一回就不錯了,更別提孫子也走了。

  ??私心想,不求大富大貴,隻求孩子都在身邊,每天都能瞧見就滿足了,可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她要強硬把大兒子一家留下,以後會遭埋怨的。

  ??她就這麽送著大兒子一家到村口,又多送了二裏地,看到大兒子一步三回頭的看,卻又催促人趕緊走別耽擱了行程。

  ??大房一走,老聶家忽然就空蕩蕩了許多。

  ??老太太頭幾天還總是到大房屋裏,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

  ??妯娌兩知道老太太是想兒子了。

  ??沒幾天,村裏開了個會,大致是由於本地以後調整唯秋季開學,明年春季才入學的孩子,今年秋天就能夠上學了。

  ??於是乎,村裏六七歲的孩子見麵後第一句話就是:秋天你上學去嗎?

  ??家裏自留地,該種上菜的已經安排妥當,聶海生回來的那個周末,一家人幹了一天,又是疏苗鬆土,又是施肥除草。

  ??蔣文英和聶海生挖土和淋糞,聶超勇跟聶衛平點種,蓋土。

  ??人手夠時,家裏就不讓芽芽沾手了。

  ??他們家人口不多,勝在勤快,也能趕上其他社員的節奏,春耕開始後自留地該種上的都沒落下。

  ??春耕閑暇時,大夥終於意興闌珊的開始注意到那塊差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