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大戰一觸即發!
作者:破賊校尉      更新:2021-12-24 14:21      字數:2645
  當天空又變回墨青色後,站在皇甫山上可以聽到彼此起伏的號聲。

  岑國璋等人可以辨識得出來,尖銳悠長的銅號聲是步兵團發出的。低沉渾厚的牛角號是騎兵團發出來的。

  接著能聽到隱隱約約,在各處響起的口令和說話聲。有豫章口音,有荊楚口音,有江淮口音,有江漢口音,也有陝甘口音。

  這是軍官們在集合各自的隊伍,開始做戰前動員。

  戰場早就被來回偵查過幾回,各團的軍官們也實地勘查過。雖然現在天還沒亮透,隻能模糊地看到幾十米外的情況。但是各級軍官們對戰場情況心裏都有數。

  他們淩晨三點起床,吃完早飯。軍官們逐級領取任務,士兵們在士官的帶領下,收拾兵器,整理行裝,再互相檢查無誤。

  四點準時整隊出營,在戰場邊緣指定的區域站好,然後靜靜地等待天亮。

  太陽在東邊掙紮著想冒出來,可是黑夜依然那麽沉重,將它死死地壓在地平線上。但是它的光芒,已經不可阻擋。淡青色從東邊開始蔓延,很快染透了半個天空。

  漆黑的夜色先是由厚變薄,最後變成一縷輕煙,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天地之間。這時,戰場的雙方才看清楚,在五六裏外站立的對方。

  陝甘新軍換上了作戰服。他們頭戴紅邊圓簷帽,穿著灰色的夏季作戰服,打著綁腿,蹬著布鞋。

  皮帶、彈藥盒、刺刀、水壺都在身上,幹糧袋也斜斜地綁在胸口。

  新軍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戰事會從早上延續很久。作戰間隙期,士兵們可以抽空喝水吃幹糧,保持持續作戰能力。

  他們把零七式滑膛槍扛在肩上,站立成一排排。一隊三排,一個小長方陣。一旗三個小長方陣組成一個大的方陣。

  站在皇甫山,居高臨下,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的方陣列在空地上。各旗各團的紅色旌旗,林立招展,在晨風裏獵獵作響。

  在另一邊,天理教的聖兵們,裝扮就顯得有些怪異。他們頭上包著的頭巾顏色不同,顯示著他們在軍中的級別。白、灰、青、黃,由低到高。

  他們沒有特製的軍服,大部分穿著普通的對襟勁衫,下著連檔褲,褲腳紮緊,有的蹬著布鞋,有的穿著草鞋。

  中間一個巨大方陣,應該有八千到一萬人。他們比較特殊。

  同樣紮著皮帶,配著彈藥盒。胸口背心,各縫了一塊紅色的布,格外醒目。扛著跟新軍差不多的滑膛槍,神情嚴肅地站在那裏,目光各異地看著前方。

  在這些士兵中間遊走的軍官裏,有四五十位裝扮完全不同的人。他們穿著大紅色對排扣軍服,下著緊身瘦形褲,穿著馬靴,陪著指揮刀,戴著黑色白邊的三角帽。

  神氣地站在人群中間,光彩奪目,活像一隻展屏的孔雀。他們是因吉利東天竺公司派來的軍官,聽說都是因吉利現役軍官和士兵。

  在這個巨大方陣兩邊,都是手持刀槍弓盾的士兵。他們有的在外麵套了身皮甲,有的是紙甲,隻是少數的是鐵甲。

  現在進入到火器時代,鎧甲無論是紙是皮還是鐵,都隻剩下心理安慰。滑膛槍和火炮的彈丸下,任何鎧甲都是薄紙。

  沒有增加多少防禦能力,穿上還更笨重,跑路逃命都會慢一拍。所以穿著鐵甲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太陽終於擺脫黑夜的重負,從地平線一躍而出,把萬丈金光灑向天地間。向萬宗發出了進攻的指令。

  從紙麵上來看,他有四萬人馬,其中有八千火槍兵,人數占優勢。羅人傑隻有十二個步兵團,一萬八千人,但全部都是火槍兵。

  除此之外,羅人傑還配置有三個輕騎兵團,兩個槍騎兵團,以及四個炮兵團。雖然總人數隻有三萬,還處於下風,但實際戰鬥力,要強得多。

  向萬宗應該算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準備先發製人,利用兵力的優勢,對新軍發起進攻,讓他們疲於應付,再尋找弱點,投入預備隊。

  向萬宗和羅人傑一樣,都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貨,打仗的本事都是邊打邊學。但是羅人傑相對要幸運得多,前期有岑國璋手把手地教,一起成長。

  後期,新軍的參謀局和軍官培訓係統逐漸完善,羅人傑得以回顧和複盤別人的,以及自己的過往戰事,深入分析,用“科學”地方法總結,歸納出行之有效的規律來。

  但是“滿腹經綸”的羅人傑沒有喪失本性,依然秉承他天馬行空地個性。合格的將領是按規律來打仗。但優秀的將領把作戰指揮變成藝術,豐富的想象和鮮明的個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新軍以最科學、最符合戰爭規律的方法打造的軍隊,就像一架嚴絲合縫、功能強大的戰爭機器,足以支撐羅人傑瘋狂而又有效的作戰指揮。

  當兩軍對向開進,之間的距離還有兩裏多的時候,羅人傑毫不遲疑地下令火箭炮團,以叛軍左翼部隊為核心,進行覆蓋齊射。

  火箭炮團總共有三十二門零八式火箭炮。

  這種火箭炮,其實就是加長加大的二踢腿。按照新軍製量,全重二十六千克,全長一點二米,直徑零點一伍米,尾部裝了一根四點五米長的平衡杆。射程可達三千米。

  這種火箭炮平時是分開的,要發射了,就把平衡杆裝上,再放到炮車的發射架上。

  發射架斜度可以根據射擊距離進行調整,但射擊精度感人,經過再三改進,加了旋轉尾翼,還是隻能控製在半徑一百米的圓圈之內。隻能用於覆蓋射擊。

  隨著羅人傑的命令,在大後方的火箭炮團開始炮擊,三十二枚火箭騰空而起,拖著長長的尾巴,發出尖銳的嘯叫聲,從清晨的長空劃過,掠過我方的頭頂,然後如流星墜地一般一頭紮進叛軍左翼隊伍中。

  隨著一團火光閃起,巨大的爆炸衝擊波驅動著無數的鐵丸向四周飛濺。附近的士兵們倒了血黴,在爆炸點半徑五米之內,蠶豆大小的鐵丸威力最大。

  運氣好的打中要害,一聲不吭就死去。運氣不好打中四肢或腹部,躺在地上哀嚎打滾,痛苦萬分。

  一批又一批的火箭炮在天空飛過,一次又一次地肆虐著叛軍左翼。爆炸聲,慘叫聲,把這邊變成了人間地獄。

  向萬宗連忙派出督戰隊,還有黃巾天兵,火速接應左翼。

  督戰隊是嚴禁士兵們後退一步,黃巾天兵們則在士兵中間表演一番請神上身,天兵下凡,好鼓舞士氣。

  等到兩軍之間的距離不到五百米。火箭炮團停止射擊。向萬宗再也聽不到那攝人心魄的尖銳嘯叫聲,提在嗓子眼的心,終於又放回去了。

  左翼一萬人,火箭炮覆蓋射擊,死傷大約兩千多人,算是很慘重,而且對士氣的打擊是極其嚴重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左翼即將崩潰時,新軍火箭炮居然停止射擊了。真是無生老母保佑啊!

  “大帥,羅人傑為何不用火箭炮團對叛軍中間的火槍部隊進行覆蓋射擊?”薛孚看出問題,不解地問道。

  “我們的步兵團,不僅僅能在弓弩箭矢,刀槍盾牌麵前開火,還要敢在火槍火炮麵前開火。我們的對手不會停留在冷兵器,以後肯定會遇到跟我們一樣使用滑膛槍和火炮的敵人。今天就用血與火,把我們的步兵團淬煉得更加強大!”

  在岑國璋的解釋下,薛孚和楊宗烈看到中間四個步兵團繼續不急不緩的腳步,接近著叛軍的火槍部隊。三百米,兩百米。

  交戰雙方可以清晰看到對方的相貌,而緊張的氣息越來越濃重,甚至都傳到皇甫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