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韓尚書的私話
作者:破賊校尉      更新:2021-06-25 13:16      字數:4124
  岑國璋心裏咯噔一下,看來韓尚書埋在縣衙裏的眼線,茅易實把自己的訊息,事無巨細都稟告給了韓尚書。

  ??“老大人,這隻是晚輩的胡亂猜測,做不得數。”

  ??“無妨無妨,你我隻是私下聊天,語不外傳。”韓尚書看了一眼謙虛的岑國璋,笑著說道,“講講你的胡亂猜測。老夫在這裏閑得無聊,你就當說個笑話給我聽聽。”

  ??看著一臉期盼的韓尚書,岑國璋知道,他這是招攬前的一種考察。自已要不要靠上去呢?

  ??說實話,岑國璋對目前的韓尚書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不得罪你,但是暫時還不想巴結你。

  ??原因很簡單,韓尚書才四十多歲,如此“年富力強”就從禮部尚書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原因無非兩種,一是在與朝中政敵的鬥爭中失敗;二是站錯隊,不為當今聖上所喜。

  ??通過這些日子看過的邸報分析,在岑國璋心裏,更偏向第二種。

  ??當今聖上是德煦二十一年秋月登基的,韓尚書是什麽時候致仕的?正弘元年冬天,中間隻相隔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可不可以這樣推測,新皇登基後,稍一坐穩,就拿韓尚書開刀?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曆史必然規律!新天子上位後,必定起用自己的嫡係人馬。先皇烙印太深的朝中重臣們,多半是要被清理的。韓尚書極有可能是當今聖上清理行動的第一個目標。

  ??如此想明白後,你就知道,現在投靠這位韓尚書,需要承擔多大的政治風險?

  ??可是岑國璋再看著韓尚書比自己隻差一點的俊秀相貌,還有一臉的和藹和親,突然發現自己想岔了。

  ??韓尚書再虎落平陽,也輪不到自己這隻小螻蟻嫌棄!

  ??岑國璋知道這些高官們的籠絡套路。首先你得是個人才,才值得他費心思籠絡。其次,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他籠絡不到,寧可毀掉你,也不願意讓你可能投向政敵那一邊,讓對手如虎添翼。

  ??自己一個典史,未入流的小官吏,居然嫌棄起韓尚書這條大腿成色不夠?實在是有點飄了啊!人家看得起你是天大的恩典,要是不識抬舉,隨便一手指頭,就能叫自己家破人亡,灰飛煙滅!

  ??想通後,岑國璋老實地答道:“老大人,晚輩左思右想,覺得隻有如此做,才能讓順風堂的幕後東家趨利避害。”

  ??說罷,把自己在路上對茅易實所說的那通分析,又講給韓尚書聽。

  ??“益之,聽你如此一說,確實左右為難。曹南星是樂王妃的堂兄,雖然也是兩榜進士出身,但是才華平庸,官聲不佳,能成為豫章提刑按察使,樂王爺是費盡了心思。兩百多口幫會嘍囉,不值當。”

  ??“隻有如益之所言,讓這兩百多口順風堂的嘍囉們都變成死人,才能永除後患;也隻有讓所有的屍首被眾衙門一一撿過,才能免除臬台衙門的責任。押解路上出了意外,對帶隊的經曆和千總嚴懲一番,這事就能風平浪靜。”

  ??韓尚書的話,給岑國璋提供了巨大的訊息。不是豫章臬台曹南星跟樂王的關係,而是岑國璋敏銳地察覺到,韓尚書跟樂王爺的關係,似乎沒有那麽簡單。

  ??首先肯定有合作關係,否則的話韓尚書不會這麽深地摻和進來;其次兩者之間的合作,似乎存在著某種羈絆在裏麵。否則的話韓尚書也不會用近似調侃的語氣說這些。

  ??極可能是韓尚書在內心深處裏,對與樂王爺的關係有某種芥蒂,才會在自己這位想招攬的對象麵前,說出這麽一番“無心之語”來。

  ??韓尚書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隻是想通過泄露某些“私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達到拉攏目的的話術,被心思縝密,研究過心理學的岑國璋瞬間想到了這麽多。

  ??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捋著胡須說道:“依老夫看來,曹南星沒有這個腦子。他頂多隻能想到殺人滅口,叫心腹把順風堂那兩百多口子,裝進麻袋裏,沉到星子湖裏喂魚,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隻是這麽一來,正如益之你所言,弄巧成拙。樂王是撇清關係了,可所有的罪過都堆在他身上了。到時候,不知道樂王爺舍不舍得這位親信心腹?”

  ??岑國璋聽出濃濃的幸災樂禍的味道,對此前的判斷更加篤定。隻是他跟自己說這些幹什麽?自己還沒表明態度投靠過去,就把這些“機要”說給自己聽?

  ??可是轉念一想,這些東西對於地位低微的自己而言,可能是“機密”,但是對於豫章省官場上有級別的官員來說,可能就不是什麽秘密。比如知縣胡思理就可能知道這些。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韓尚書的招攬手段,就比尤得貴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把你完全當成自己人,一副掏心掏肺的姿態,實際上透露的訊息,卻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高等機密。

  ??在韓尚書的臉上,岑國璋看到了隱藏的期盼之色。他還希望自己說出什麽來?

  ??岑國璋在心裏理了理韓尚書與自己的對話,順著這些話語脈絡,他發現,韓尚書可能希望自己對押解苟一時等人這件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給他帶來更多的驚喜,讓他覺得籠絡自己是值得得。也印證他的目光無比正確。

  ??真是一位心高氣傲的人啊。

  ??腦子急速地轉動著,岑國璋突然想到了一點,開口道:“韓老大人,那邊還是有能人的。前日省提刑按察司的人來本縣,跟晚輩交接時,有一位經曆司知事,好像姓肅名忠謀,用心一一點過所有案犯。當時晚輩還覺得這位肅經曆,似乎性情過於冷峻,看那些案犯就像是看死人。現在想來,在肅知事心裏,苟一時等人真的已經死了。”

  ??岑國璋看到韓尚書的瞳孔驟然變大,下意識地猛然低頭,像是想避開自己的目光。他伸出右手,在空中虛放了幾息時間,終於想起要做什麽。提起水甕的竹筒,給炭爐上的水壺添水。

  ??他緊張和恐懼了,應該是被自己無意說中。如此說來,這位肅忠謀,可能是臬台大人曹南星的心腹謀士,甚至有可能是樂王的親信軍師。否則的話,韓尚書不會反應這麽大。

  ??“今日這天色,豔陽高照,別有一番風景。隻是老夫更喜秋雨的湖景。那時整個湖麵籠罩在濛濛細雨之中,放眼望去,碧波萬頃,湖天一色,星島競秀,點山疊翠,若隱若現,朦朦朧朧。”

  ??韓尚書開始轉移話題,緩和心中的情緒。

  ??“老大人說得沒錯,這世上的萬物,還是朦朧些好。這做人,也是糊塗點妙。”岑國璋馬上接了一句。

  ??韓尚書指著岑國璋,滿臉讚許地感歎道:“益之啊,你有一顆七竅玲瓏的心啊。不要再叫我什麽老大人。先父賜我名苾,恩師軒悅公賜字德馨,自號芝山。”

  ??岑國璋馬上拱手道:“晚輩就稱呼老大人一聲芝山公?”

  ??“可以,如此相稱,自在了許多啊。來,請茶,請茶!”

  ??喝過三杯,岑國璋借著韓苾再一次提起昆曲班的由頭,說要去觀摩一二,起身告辭離去。

  ??岑國璋的身影消失在角門處,吳七爺從旁邊的閣樓裏走出來,提著一盒食物。

  ??“老爺,吃點東西墊吧下,免得被這茶水傷了胃。”吳七爺把盒子裏的糕點一一擺在桌子上,細聲勸道。

  ??韓苾拿起一塊桂花糕,細細看了一會,搖頭道:“此子心思縝密,似乎有洞察人心的讀心術。”

  ??吳七爺不以為然地說道:“老爺抬舉他了,小小的秀才,微末的典史,哪裏有這份本事。肯定是他故弄玄虛,老爺一時不察,被他給唬到了。”

  ??“不,老七,你沒明白。肅忠謀,是樂王身邊第一號謀士。他假托臬台衙門的知事親自出麵,應該是預判到,巽字堂那夥人稍微處理不當,就是大患。這個大患,肅忠謀猜到了,岑國璋也猜到了。他們兩人所見略同。”

  ??“更讓人心驚的是,岑國璋是通過蛛絲馬跡,推測出原委來的。我府上殺狗案,土地廟的東姑案,那些線索好像都是天上掉下來的。錯了,都是這小子在重重迷霧中查出來的,然後用辦法公眾於世。還有這次,他隻是看到了肅忠謀的言行舉止,就猜到了幾分內情。肅忠謀,你是見過的,平日裏就算屋倒房塌,也還是塊石頭。居然被岑國璋看出破綻來。”

  ??說到這裏,韓苾心有餘悸地說道,“仿佛世上所有的事情,在他眼裏都是一覽無遺的。老七啊,你不知道,當岑國璋點出肅忠謀時,嚇得我六神無主,愣在那裏都不知道幹什麽。”

  ??吳七爺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頓了頓,還是極力勸慰道,“老爺,岑國璋可能有點異術。隻是他再有本事,現在還是小螻蟻,還不是要依賴老爺的提拔。此子功利心頗重,隻要老爺稍加表示,肯定會五體投地拜服在門下。”

  ??韓苾卻沒有接話,捋著胡須道:“到此時,我才徹底明白《韓非子》所言的‘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以前我看中和提攜的那幾位,看上去根基起步比較高,實際上是浮躁不定,難有長進。出身,隻是讓你起點比別人高,最後能走到哪一步,除了運氣,最重要的是能力。肅忠謀,出身貧寒,卻才高智絕,幫樂王躲過了多少驚濤駭浪!我也要在寒門士子中,布上幾子。”

  ??“官場鬥,其實就是跟人鬥!能洞悉人心,老七啊,你知道這占了多大的先機?有多讓人畏懼嗎?”

  ??說到這裏,韓苾下定決心道:“待會我把價碼提出來,看他願不願意上這個鉤。”

  ??“老爺,他要是不上這個鉤呢?”

  ??“那就是弄死他。要是他成了那邊的人,我睡覺都睡不好了。”韓苾冷冷地說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