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應對重騎兵
作者:家家哥      更新:2021-11-04 15:24      字數:2081
  “打仗倒是沒用著我,就行軍太慢了,來回走了幾十天,赤兔馬這樣的寶馬都瘦了。家裏怎麽樣,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主公這還沒入營呢,你先休息一天,明天一早我來給主公匯報政務上的事情。”

  呂布入營,雖然幾個月沒來了,但是依舊打掃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

  重要的信函、公文都通過驛站及時轉交了,有前天的信因為呂布要來了,沒有轉交。

  呂布一看,信是高順。魯肅寫來的。

  主要寫了曹操這次試探的經過,和曹軍的軍容易。

  重點就是曹純和趙雲的一場大戰,趙雲竟然沒占到便宜。

  呂布自認為比趙雲高一些,但是高的也有限。

  如果趙雲幾十回合都拿不下曹純,自己也絕對不可能拿下曹純。

  而且高順擔心曹軍的精銳騎兵戰鬥力非凡,看樣子是人馬都穿鎧甲,屬於重騎兵。

  呂布吃驚不小,看樣子曹純已經學習了徐州軍的雙馬鐙和高橋馬鞍了,如若不然怎麽會有重騎兵?

  “速去把王恒和鐵器監主薄叫來。”

  “是。”

  兩人來的很快,王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大戰過後呂布肯定是要找他這個總後勤的。

  “主公,主公。”

  “這次冀州和曹操開戰,發現曹操有一隊重甲騎兵,咱們研究研究,看看能否搞出來。”

  “這個嘛,肯定能搞出來。現在鐵匠數千人,生產能力是有的,就是戰馬能不能承受的問題。”兵器監主薄有疑慮。

  要知道馬身上披的甲麵積可不小,包括馬臉、脖子、前驅、後驅。哪怕是最薄的鐵甲,八十斤還是有的,加上騎兵的鎧甲,騎兵的兵器、騎兵的重量,如此分量還怎麽打仗,騎兵的機動性、耐久性都將會大大打折扣。

  王恒問:“主公,這次出征,紙甲表現如何?”

  “紙甲這次立下大功,嘉獎製作工匠、主管。你去督辦,記得一定要獎勵到工匠。”

  “這個沒問題,明天我就去安排。”

  “紙甲防箭能力還是很強的,中遠距離很難射透,近距離敵軍又衝不過來。反複壓製的紙甲防雨水還是沒問題的,唯一的缺陷就是不能防火。”

  王恒也無語,紙張的特性那就是怕火,如何防火?屬於無解的事情。但是紙張不含油,就算著火也是緩慢燃燒,有充足的時間供士卒取掉紙甲。

  “紙甲分量輕,防護力尚可,咱們可以為戰馬裝備紙甲。騎兵裝備鐵甲。”

  “王主薄說的有道理,騎兵用火箭的可能性極小。而且咱們也沒必要在裝甲上對抗,非要組建重騎兵,咱們可以采用輕騎兵配備火雷蛋的模式對抗敵人重騎兵,安排為趙雲部騎兵生產五千套馬甲。”

  “有現貨,明天就可以調撥。”

  “噢,怎麽會如此之快?”

  “主公去江夏打仗的這段時間,有工匠把反複捶打的工藝進行了改進,換成了石頭碾子反複碾壓,效率提升了數倍。現在庫存人用紙甲一萬套,馬甲一萬套。”

  這辦事效率的確不錯,一個月生產幾千套,要知道現在可是純手工的時代。

  紙甲調往金陵孫觀處,南方多餘,鐵甲容易生鏽,紙甲成本低,淋壞了咱再換新的。

  一萬馬甲調往冀州五千,幽州五千。

  生產又排上號了,再生產一萬套馬甲,這是為幽州軍準備的,幽州多騎兵。

  軍務也沒別的什麽事情,各地常規匯報、基層軍官任命,以及一些士卒違反軍規處理等等。

  原來的主薄以及處理過,趙主薄重新審查,有問題的呂布再來判定。

  不過沒什麽特別重要的事情,趙主薄就處理了。

  呂布安安穩穩的休息了一日,翌日一早,陳宮拿著一摞文書來到了呂布書房。

  陳宮喜形於色,高興的不得了。

  “公台,什麽事情這麽高興?”

  “這段時間一二三月,新生娃二十一萬人,創造了曆史的新高。主要集中在徐州、青州和南部的丹陽郡、合肥郡。除了生育補貼和奶粉,有一個作物立功最大。”

  “什麽作物?土豆?”

  “非也,不是土豆、不是玉米、不是南瓜,而是原本最不看好的紅薯。尤其是各地山區,原本不能種植其他莊稼的地方,現在去全部種植了紅薯。”

  陳宮拿過資料讓呂布過目,的確非常的喜人,以最為貧窮的丹陽郡為例子,當地百姓人均隻有兩到三畝山地。當地百姓經常為了吃一口飽飯拚命。

  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就得到了很好的改變。

  山腰梯田的紅薯畝產量高達六千斤,雖然比平原的一萬斤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足以填飽山越人的肚子。

  山越人擅長養豬,原來是沒有飼料,生長及其緩慢,現在有了紅薯、南瓜、玉米,幾乎每家都開始養豬。

  從最初的官府發放的小豬開始,現在幾乎每個村都有幾個養豬大戶,能為本村提供豬苗了。

  不僅僅如此,他們通過養豬增加了肥料,原本貧瘠的山地產量也上去了,陸續的開始種植油菜、玉米等作物。青菜再也不用水煮了,大部分人家能吃上炒菜了。

  “現在徐州、青州,以及丹陽郡,以及推廣開了紅薯。許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吃上肉了,產生了大批以屠宰為業的屠戶。”

  呂布笑道:“那可是張飛的同行,不錯,不錯,可喜可賀。”

  更為可喜的是,呂布創立的官辦馬場現在有六萬匹繁殖馬了,年產小馬駒、騾子兩萬餘頭。

  發展最早的徐州、彭城、下邳、東海、琅琊、東莞、泰山等郡已經實現了畜力化。

  畜力化的標準並非家家戶戶都有大牲口,而是超過一半的農戶擁有大牲口。

  其他的農戶可以通過雇傭、合養等方式實現耕地的畜力化。

  尤其是當初為軍屬發放的軍功馬匹,現在都已經繁殖出來了二代馬。

  馬匹、騾子、毛驢、黃牛成為耕地的主力軍。再有兩年,青州也能解決糧食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耕地畜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