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連雲郡的魚坊
作者:家家哥      更新:2021-07-30 00:17      字數:2665
  這良好的秩序是打出來的,現在整個下邳城衛生幹淨是沒得說,人氣也旺。

  ??陳宮笑道:“這個魏續肯定是把流浪漢都送去篩沙子了,怎麽連個流浪漢都看不到。”

  ??王民點點頭:“還真有可能。”

  ??一行人來到衙門,魏續一見陳宮來了,跟見到親人一樣。

  ??“軍師來了,小半年沒見著了,快快,咱們去後堂。”

  ??“魏郡守這下邳城治理的不錯啊,街道幹淨利索,絲毫沒有拖泥帶水。道路、田間發展的也不錯。”

  ??魏續歎息說:“哎呀,不當官想當官。當了官才知道有多頭疼,大案子一年到頭也沒幾起。整天就是狗咬雞鬧,雞毛蒜皮的事情最難判。”

  ??陳宮很理解魏續的這種感受,從一個將領,到地方官的轉變,這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帶兵打仗要求果斷,簡單粗暴。

  ??但是地方官從政則是完全相反的,許多事情都得做工作、談心、給士紳、百姓、商人,把官府的政策講解透徹。

  ??陳宮稱讚說:“我看除了徐州、彭城之外,下邳是第一個解決吃飯問題的郡,稻田養魚一旦推廣開來那就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從此成為魚米之鄉。”

  ??魏續笑道:“下邳夏季就開始大量種了溫侯瓜、溫侯米、土豆、和紅薯。明年這幾種高產作物推廣開來了,旱地產量有保障了,平民、窮困農戶不愁吃喝。水田其實大部分在大戶手裏,散戶比較少。但是不管怎麽說,小戶也能吃飽了,隻是日子不如大戶過得爽利。”

  ??黃巾起義對東漢末年的大戶衝擊很厲害,雖然沒能徹底打垮大戶,但是空閑出來很多土地。普通農戶家裏也分得了土地,隻是好壞多少的問題,普通農戶能吃飽了。

  ??尤其是紅薯、土豆、玉米,這是度過饑荒的利器,有了這三種能適應貧瘠土地的農作物,窮苦人的好日子來了。

  ??“寒冬馬上來了,魏郡守再辛苦辛苦,安排各縣巡查一下,家貧無冬衣、無棉被的,安排到賑災工地幹短工,發放衣服、棉被,盡量做到不發生凍死人的情況。”陳宮說了此行的目的。

  ??魏續指了指前麵倉庫:“該發的都發了,現在六個賑災工地,約有數千人。有要布鞋的,有要棉被的,有要厚衣服的,按照刺史府製定的標準發放中。下邳本地的士紳捐了有萬多件冬衣,也已經發放下去了。這幾天下邳城及其各縣城都將開設粥棚,每天中午發放一次米粥,為沒飯吃的人留條活路。”

  ??陳宮深以為然,有的人錯過了申報的時間,有的人可能跟裏正、族長關係不好,沒報上。而且這年頭的百姓十個有八個不認識字,所以很有必要設置這麽一個施粥點。今年徐州風調雨順,夏糧、秋糧大豐收,不差這一點半點的糧食。

  ??下邳本地盛產的有粗布,這年頭人也比抗凍。

  ??陳宮安排魏續施粥的時候,遇到那種沒冬衣的,可以發幾尺布,讓他們做件冬衣。

  ??魏續一一記下,安排人著手處理。

  ??陳宮在下邳檢查了三天,然後轉道徐州最小的一個郡,連雲郡。

  ??這個郡隻有南北長三十多裏路,東西寬十幾裏地,一共不過十來個漁村,人口不過五千人。

  ??陳宮甚至認為,這是呂布為了忽悠他大舅哥曹方特地設立了一個郡。

  ??但是這次陳宮過來改變想法了,連雲郡別看麵積不大,但是工坊林立。官辦的魚罐頭坊、魚粉坊、幹蝦加工坊、鹹魚坊。

  ??陳宮有些蒙圈了,官辦的再加上商辦的作坊少說有二十家。

  ??“這麽作坊,魚能供應得上?”

  ??曹方笑道:“軍師應該不知道海有多大,從這往東去,上千裏都看不到陸地。不過咱們這漁船還是欠妥,但是這幾十工坊還是能供應上的,而且這些魚蝦都有季節性,每個季節加工的魚不同。還有就是每年四五六三個月的產卵期對部分魚要禁捕,產量在我看來是不錯了,但是主公說了,這就不叫產量,真正產量全徐州人都吃不完。”

  ??這裏官辦的魚罐頭坊專門供應隊伍的,製作沙丁魚罐頭、小黃花魚罐頭、帶魚罐頭。外麵寒風嗖嗖的,作坊裏麵熱氣騰騰,百十名穿著工作服的婦女正在炸魚呢,用的是大鍋和菜油。

  ??陳宮想進去,曹方攔住說:“軍師,先換上衣服,戴好頭套、口罩。”

  ??“不就是炸魚嗎,這麽嚴格?”

  ??曹方一臉無奈:“我也是這麽想的,可是主公要求的。戴好帽子,省得頭發掉魚罐頭裏了。戴好口罩,省得說話唾沫星子亂飛。”

  ??項燕那個罐頭坊走的是精品路線,做的是外貿。這裏不同,為供應隊伍和庫存軍糧準備的。

  ??殺好的魚蝦處理清洗幹淨了,先油炸,再裝瓶,然後封蓋後要上蒸籠過半刻鍾。

  ??“整個流程雖然麻煩,但是每天產量還好,現在一天能產一萬瓶。差不多兩萬斤魚蝦,如果不是陶瓷瓶供應不上,產量還能更多。”

  ??陳宮問:“那為什麽不用大點的陶瓷壇子?”

  ??“那樣非常容易壞,這樣用小罐做出來的能保存一年左右不壞。軍士們吃了咱們的魚蝦罐頭,營養豐富,身體強壯有力氣。”

  ??陳宮的內心是無比激動的,自己的主公太猛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讓徐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軍士們不僅僅吃上了糧食蔬菜,竟然還能吃上魚蝦。軍糧有保障,才能編練更多的士卒,回去了一定建議主公擴軍,一定要擴軍,在這個亂世裏,沒有什麽比軍隊更能帶來安全感的了。

  ??罐頭坊旁邊是建了一半的魚粉坊,占地十幾畝,光是烘幹房都是上百間,這玩意建起來肯定是黑煙滾滾,不過這年頭也沒什麽其他工業,這麽點煤炭算不得啥。

  ??“造魚粉的魚能有這麽多?造魚粉喂豬多浪費啊,用來給人吃多好啊?”

  ??“這個造魚粉的魚比較奇怪,每年夏季的時候來魚訊,能大量捕撈,但是人不能吃,一捕撈上岸就要臭了,必須馬上烘幹。這個坊不僅僅能造魚粉,還能烘幹別的小魚、小蝦。”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