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四大主力軍
作者:家家哥      更新:2021-07-30 00:17      字數:2638
  至於高順的七百陷陣營,呂布考慮是配備匈奴馬。馬匹比大二八適應的路況更多些,這年月官道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時候還是田野、荒野比較多。

  ??陷陣營是當初在艱苦的環境中,組建的敢死陷陣之士,人人有鐵甲,相比其他隊伍來說是重甲步兵,其實按照呂布的觀點來看隻能說是輕甲步兵。陷陣營常備武器小黃弩,單發的小弩箭,抵近射擊攻擊力很強,另外配備戰錘、狼牙棒等重兵器,能爬牆,能衝鋒。配備上戰馬那就是騎兵,配備個梯子那就是攻城兵。

  ??這些精兵都是上萬經過血戰的士卒中選出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麽高順不從普通兵裏麵選人加入陷陣營的原因。

  ??因為選裏頭也沒用,戰鬥力達不到,還拉低整體水平。

  ??送走糜宏,呂布回到了軍營,訓練場上依舊是熱火朝天,百十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正在輪番訓練騎鐵馬,更多的軍士正練習射箭呢。

  ??呂布看了看旁邊的高順。

  ??“仲達,前翻也配備給你了百餘匹匈奴馬,感覺如何?可堪大用。”

  ??“初看時,匈奴馬矮小,其貌不揚,比起咱們的戰馬矮小了一拃高。但是騎乘了一段時間有很大的驚喜,耐力強悍,一天輕鬆百多裏路,它的精神很頑強,幹草、玉米秸稈、甚至是草根它都吃,不挑食,抗病力還強。唯一的一個缺點就是塊頭小,稱重能力有限。”

  ??“你的七百陷陣營,全部裝備匈奴馬。三千步兵全部裝備鐵馬。”

  ??高順一聽激動的差點腦溢血了,什麽好裝備都往自己這裏砸啊。

  ??“多謝主公信用之恩,隻是如此一來其他各部會有意見的。”

  ??一家親兄弟分東西分不均勻還幹仗呢,何況軍隊了。各主將吵吵鬧鬧,罵罵咧咧挺常見,急眼了打一架也不稀奇。

  ??“這個你就放心了,我也沒那能力一下給你配齊,這得需要時間一點點的來。這一批六百匹馬,除了繁殖用的母馬,應該挑出四百匹軍馬來,到時候給文遠三百匹,陷陣營一百匹。臧霸、郝萌部最近在分配鐵甲,你的三千步兵可是一件鐵甲都沒有呢。”

  ??“多謝主公。”

  ??呂布學聰明了,而且是大聰明,學會高搞平衡了。

  ??陳宮負責內政,位高權重,兵力分配的了七八千,但是都屬於二線步兵,擔負日常巡邏、巡城、守城、水火救援的任務。基本上脫離主力部隊了,四大主力張遼部三千騎兵,高順部三千鐵馬步兵。臧霸、郝萌部都是五千步兵。其他未分配的主力都掌握在呂布手中,如此一來中軍有著絕對的優勢。各地郡守除了呂虔,其他郡守不過八百到一千的步兵。

  ??用個很流行的話說,這種平衡術稱之為帝王術。

  ??東莞郡,此時正在諸葛瑾的帶領下大修水利。

  ??山區裏的村子雖然受戰亂影響比較小,但是生活上也有諸多不便,澆地難就是困擾百姓的一大難題。

  ??攔截小溪建造小型的水庫,雨季的時候蓄水,旱季的時候時候用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了。

  ??一下建造幾百個水庫,把東莞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鐵鎬、鐵鍬、鋤頭、獨輪車、架子車就成了主流工具。

  ??東莞郡大楊村工地。

  ??大楊村位於山腳下,這裏隻有一條下暴雨才會發洪水的小溪,其他的時候常年沒河水澆地,雖然喝水不成問題,但是沒水澆地讓村裏上萬畝的土地減產。

  ??楊族長是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聽了幾次諸葛瑾的講話大受感動,人活一世總得做點事情出來。

  ??大楊村東麵的山澗裏有一條常年不幹涸的山溪,山溪清澈透明,滋養魚蝦。楊族長勘探過,隻需繞著山腰開鑿一條水渠,就能山溪水引過來,如此一來大楊村就有了溪水,每家每戶都會增產,同時淘米洗菜洗衣服也方便多了。

  ??村裏人大力支持,各家各戶出人出力,出糧食。楊族長就去找縣裏要補貼,縣令一聽,從山腰挖十幾裏地的水渠,雖然不是什麽陡峭的山,可是滿山都是麻骨石,這活可不容易,最怕是水渠挖好了,滲水嚴重,水都過不了,白忙活一場。

  ??縣令就開了公函,讓他去找諸葛瑾商議。

  ??諸葛瑾跟著楊族長來到山腰勘探,特地澆水試試,發現這種沙石山滲水很厲害,十幾裏的水渠,可能到了也沒水。

  ??“那這麽說,這個水渠弄不成了?”楊族長有些失望。

  ??諸葛瑾突然想起了水泥,呂布調配了給諸葛瑾修橋的,這條水渠引溪流,深不過三尺,寬不過三尺,用水泥泥一遍也用不了多少,更何況大楊村的情況的確艱苦,沒水澆灌土地,這是個大麻煩。

  ??“有辦法,開修吧,不過給不了太多補貼。兩萬斤鹹菜,等還有幾千袋水泥,這個水渠必須用水泥,不然的話滲水太厲害。”

  ??楊族長大為感動,深施一禮:“多謝郡守大人。”

  ??大楊村山腰上插滿了飄飄的彩旗,紅旗、黃旗、紫旗、藍旗。一千多號村民拿著鐵鎬、鋤頭加油挖。

  ??楊族長吃住在山上,雖然沒人偷懶,但是礙於工具落後,一共實際測量十二裏的水渠,一千人硬生生挖了半月,許多人的手上都磨出了老繭。

  ??這工作效率,相當於兩台鉤機的效率。五百人相當於一台,可想而知科技有多麽重要了。

  ??由於天氣冷,不方便水泥施工,楊族長就嚐試通水了,一通水不得了,乖乖,沿路滲透啊,等水流到大楊村的時候就剩下那麽一點點。

  ??有老人提議:“咱們用三合土吧,把水渠塗抹一遍,如此一來開春也能節省水泥啊。”

  ??一語點醒了夢中人,說幹就幹。

  ??黃泥混合石灰先給水渠的大縫隙來了一遍,諸葛瑾來檢查的時候大為讚賞,指著滿山遍野荒山說“你這山上別空著,種山楂樹、種花椒樹,有了溪水的滋潤都會獲得大豐收的。”

  ??“好的,開春修好水渠之後我就帶領百姓種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