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孫策要搞事情
作者:家家哥      更新:2021-07-14 14:58      字數:2875
  很少通過武力這樣簡單粗暴的事情去解決問題,而是春風化雨般的去勸說一些大戶去服從官府。

  ??回到府衙,呂布指了指南邊:“我感覺江東孫策要搞事情,子瑜有什麽看法?”

  ??“孫策此人武藝非凡,有大誌向,有乃父之風。手下又多文臣武將,早就有心四處擴張。江東之地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多湖泊沼澤,廣魚蝦稻米之利,百姓生活相對富足。廣陵郡原本是一片勢力的空白地,算得上是徐州和江東的緩衝地帶,現在緩衝地帶沒了,孫策自然是要北上尋釁,不過以文遠之能,足以敵之。”

  ??呂布思考了一會兒,諸葛瑾說的很在理,孫策這小子絕對不是個省油的燈,估計現在已經在搞事情了。

  ??廣陵郡大家都不動手,丟在那空著沒事,一旦呂布占了,孫策就不舒服了。

  ??呂布拍了一下桌子:“這個小霸王,隻要膽敢來侵犯,定然讓他變成小王八。”

  ??“打孫策的重點不在打孫策,而在於預防曹賊,隻要徐州一線預防的好,曹賊不發兵來,孫策必定敗。這兩家雖然不會聯合,但是會有默契,所以要重點預防曹賊。”

  ??“子瑜真乃當世奇人,才不在郭嘉之下。”

  ??把諸葛瑾誇讚成郭嘉,諸葛瑾連連搖手:“主公過獎過獎了,我這隻是些微末的本事,不值一提。倒是那我那二弟諸葛亮,經常自比管仲,將來也不知道怎麽樣。”

  ??諸葛亮這可是個大牛,不能讓他跑了。

  ??“那你二弟今年多大了,可願意出來為官?”

  ??“還小,有些不著調,再曆練幾年吧,才十八歲。”

  ??呂布把這事記下了,年齡太小可能書都沒讀完呢,現在出來智商不夠咋辦,還是得等等。

  ??呂布在東莞郡帶領騎兵走了一圈,去各縣衙看了看,檢查指導工作。

  ??可把前幾天不樂意交糧食的那些大戶嚇壞了。

  ??別看這些大戶幾百上千人的,敢跟呂布叫板分分鍾被滅。

  ??一個個提心吊膽,幸虧把公糧交了,如果不交還不知道知道呂布怎麽收拾他們呢。

  ??其實諸葛瑾都沒匯報這事,好言相勸,交了公糧,別給官府搗亂也就算了。

  ??出了東莞郡,翻過蒙山就到達了泰山郡。

  ??泰山郡的東部是費縣一帶,地勢相對平坦,山區少點。

  ??呂布指著眼前殘垣斷壁的村落跟馮雄、華吉他們說:“這裏是臧霸的老家,打來打去十來年了,看這狀況比琅琊郡差的多了。”

  ??這二人當過兵,當過匪,自然清楚亂兵的危害。

  ??土匪過去無非是征糧,一般很少傷根本。但是亂兵過去就嚴重了,基本上就跟洗的一樣,什麽都剩不下,泰山郡這樣也就不稀奇了。

  ??十戶人家還能剩下五戶算是多的了。

  ??正聊著前麵路邊地裏有個老頭,正在放牧豬群,這群黑豬真不錯,大大小小的有二百多頭。

  ??這是泰山郡本地的黑豬品種,一般稱之為蒙山黑豬,野性大,適合放牧。一群豬裏有幾頭成年公豬甚至可以晚上不回去,具有和狼對抗的能力。

  ??曾經有帶仔母豬咬死過狼的記錄。

  ??蒙山黑豬正常情況下一胎能產七到十二隻,這是非常可觀的一個數字,如果養殖條件好數量還會增加。

  ??放牧條件下,一年能生長到五百斤左右,而且多肥肉,瘦肉少,是當下人們非常喜歡的豬品種。

  ??抗病力強,適合放牧,屬於難得的好豬。

  ??社會安定真好,百姓看見大兵也不害怕了。

  ??老者安穩的在那放豬,絲毫不擔心有人把他的黑豬搶了去。

  ??呂布等人行不多遠,就遇到了泰山郡的巡邏隊。

  ??五十一小隊,打著一杆大旗,徐州泰山郡,配備弓箭手十名,刀盾手四十名,來回巡邏,防範野獸和治安。

  ??這隊士兵看見呂布的大旗,立刻過來施禮。

  ??“參見將軍。”

  ??“免禮,每天巡邏什麽有什麽收獲?”

  ??小隊長指了指身後軍士抬著的狼:“今天早上有三隻狼進村了。我們協助村民打死了三隻,其中兩隻狼留給村民了。”

  ??“好,做的對,不愧本將對你們的教育,你們繼續巡邏。”

  ??“是。”

  ??這些兵新兵期都是呂布看著訓練的,對呂布非常的熟悉。

  ??巡邏兵們挎著腰包水壺,看起來非常的氣派,七八式水壺真正的實用,果然是好東西。

  ??泰山郡政策更加的緩和一些,原來這裏是曹操的地盤,剛從曹操那裏搶過來。

  ??主要是以工代賑,多開了一些工地,給糧食不夠的村民一條活路,你來工地上幹活就能吃上飽飯。

  ??修官道、修河堤、修水渠。

  ??經常幹的還會發身衣服,發件雨衣。

  ??官府收上來的糧食都不夠這些工程開銷的,徐州還得補助泰山郡,接連運輸來了幾次糧食、鹹菜等物品。

  ??吳敦,算得上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對軍隊管理的還是很到位的,城防做的不錯,施政方麵也算可以。畢竟泰山郡是戰後的焦土,想飛速發展那是不可能的,需要一點點的進行恢複。

  ??泰山郡衙門,吳敦熱情的招待了呂布一行人。

  ??“主公,這泰山郡可是不好弄啊,東部平原地區還好,西部和滕國接壤的地方全部是山連山,嶺連著嶺,種啥啥不長。隻能寄希望於紅薯了,聽說紅薯最喜歡山地。”

  ??呂布指著桌子上的羊肉:“山區那草高一人深,人煙稀少,不種地發展養羊、養鵝啊。調幾百大兵過去,把狼群控製住了,過幾年羊群多了,吃肉都不是問題。主要看你怎麽協調普通農戶和大戶之間的關係,一定要控製大戶,養殖稅定下來了,年出欄十頭以上的按照百分之十繳納。年出欄十頭以下的,不需要繳納。”

  ??吳敦深以為然:“本地的山羊肉質鮮美,味道極好,板皮質量也好。是肉、皮兩用型的羊,就是生長速度慢了。”

  ??“其實不是生長速度慢了,是養殖戶不注重選育,安排各縣成立種羊選育中心,培育好的公羊。等玉米、紅薯推廣了之後要給羊適當的添加精飼料,不能隻吃草。要是泰山郡南部山區都利用起來方圓百多裏的山區都養羊,年產幾十萬頭羊不成問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