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澳門(一)
作者:泱泱大明      更新:2021-09-22 07:25      字數:3911
  澳門,泊口為“澳”,海峽似“門”,一座美麗的海濱小城。

  此時此刻,澳門大炮台內的總督官邸,正在舉行交接儀式。前任澳門總督瓦希律即將離任,現任澳門總督費蘇沙開始接掌澳門的防禦權。

  此時的澳門總督僅有一定的軍事權力。澳門葡萄牙居留地的宗教大權掌握在澳門耶穌會手中;行政權、司法權和財政權掌握在澳門議事會(葡文稱忠貞議會)手中。

  這些權力,僅僅是針對澳門葡萄牙居留地的有限自治,在澳的葡萄牙人仍然要遵守大明的法律。

  大明朝在澳門設提調、備倭、巡緝等守澳官協管澳門。提調,又稱提調澳官,負責澳門的日常管理;備倭,又稱備倭指揮,負責澳門海上安全;巡緝,則負責澳門陸上治安。

  澳門的主要行政、司法等職能,則由香山知縣主管。他對居澳中外居民有廣泛的管轄權,諸如編查中外居民的保甲戶口、核準澳中房舍的修建拆毀、征收澳內村民田賦及葡人地租、審理中外居民之間的民事及刑事案件、發布各項行政命令、緝解內地逃犯、查驗出入港口船隻,等等。

  大明朝在扼守澳門與香山縣咽喉的地方蓮花莖建立關閘,派兵駐守,規定時間開放貿易並收稅,既是關閘,又是海關。

  交接完,費蘇沙高度讚揚前任的卓越表現。

  “尊敬的瓦希律閣下,王國不會忘記您在澳門的貢獻,您在王囯困難的時刻,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並讓王國的旗幟始終在澳門的上空飄揚”。

  瓦希律正色道:“尊敬的費蘇沙閣下,您知道澳門為什麽被稱為‘天主聖名之城’嗎?”

  費蘇沙臉色嚴肅:“在祖國被該死的西班牙人統治之際,澳門從未向西班牙人屈服,葡萄牙的旗幟始終屹立在澳門。因此,複囯後被授為’天主聖名之城‘。偉大的複囯者若昂長壽(longlivetheking!),我們葡萄牙人又複國了!”

  “偉大的複國者若昂長壽!費蘇沙閣下,請您記住,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身為澳門總督,您有責任讓總督府上空的白底藍十字永不落”。

  費蘇沙熱血沸騰:“請您放心,瓦希律閣下,我一定誓死捍衛葡萄牙的榮譽!但是,我有一點疑問,想向您請教。您麵對的明囯如此強大,遼闊的土地,數不盡的人口,您是如何在這樣的龐然大物麵前,維持王囯在澳門的統治的?”

  瓦希律一笑:“我的朋友,和明國人打交道,您要注意兩點:一是他們的官員都很貪婪,隻要舍得金銀,沒有辦不成的事;二是他們都很要麵子,為了王囯的利益,必要時可以向他們下跪”。

  “向明國人下跪?王國的尊嚴何在?”

  瓦希律認真地說:“為了王國的利益,個人的榮辱算不了什麽。我的朋友,請您記住,澳門這座城並不是我們的先輩用刀劍奪取的,而是用膝蓋跪出來的”。

  ??

  澳門這座城,真的是葡萄牙人通過金銀和下跪得到的。

  十六世紀初,葡萄牙國力強大。1511年占領了馬六甲海峽,自此順東而行,1513年到達廣東,做起了以廣東為據點,殖民大明天朝的青天大夢。

  先是入侵屯門,然後入侵福建漳州和廣東珠江口。

  但是,他們沒想到,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一點都不比他們弱。屯門之役、新會西草灣之役和雙嶼港之役,殺得葡萄牙人丟盔棄甲。

  硬的不行,就來軟的。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賄賂大明官員,以船遇風暴,貨物被水浸濕為由,請求上岸晾曬貨物。明朝官員收了銀子,一口答應,他們最終選定的晾曬地點就在澳門。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重金賄賂大明海道副使汪柏,廣東官員允許葡萄牙人到廣州和澳門等地進行貿易。葡萄牙人正式在澳門定居。

  一次,葡萄牙人帶了五百兩銀子給汪柏送禮。因為旁邊有其他官員在,汪柏假稱這是澳門葡萄牙人向朝廷交納的地租。從此,葡萄牙人每年向大明天朝交納租金五百兩。

  雖然默認了葡萄牙人在澳門定居,但大明官方卻沒有正式承認。

  1581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的軍隊攻陷裏斯本,武力繼承了葡萄牙王位。在武力逼迫下,葡萄牙樞議會雖然承認了菲利浦二世的王位,卻保留了相當程度的自治權。

  菲利浦二世派神父桑切斯等人前往澳門通告西葡合並事宜;又派阿爾法羅等七名方濟各會士來東方傳教。

  不料澳門的葡萄牙耶穌會主教賈尼勞和兵頭布裏圖等人,一方麵激於對西班牙人侵占自己祖國的憤慨;一方麵害怕聖多明我會、聖方濟各會和聖奧斯丁會等其他基督教會勢力侵入澳門;更害怕西班牙商人搶占葡萄牙商人的商業利益。想出了一招借刀殺人之計。

  葡萄牙兵頭布裏圖密報大明兩廣總督陳瑞,說這些西班牙人是呂宋派來的間諜,還說馬上有一支西班牙艦隊要來占領大明的某個城市。

  陳瑞聞報大怒,這些蠻夷,反了天了!下令將西班牙神父桑切斯抓了起來。結果一審問,發現他們好像隻是來傳教,並沒有攻打大明的意思。於是召葡萄牙人來廣州對質。

  陳瑞覺得這些佛朗機人,不管什麽西班牙、葡萄牙的,沒有一個好東西。幹脆,統統驅逐出境算了,於是以盛大的軍容恐嚇召來的葡萄牙代表。

  不料來的這兩個葡人代表,羅明堅與本涅拉,在大明多年,對大明官場那一套,極懂行。

  人剛到,就給陳瑞送了一份厚禮。很厚!厚到兩廣總督陳瑞,看到這份禮單,立即改變了態度,宣布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可以繼續居留。由於此舉係中國官員首次代表朝廷允準葡人居澳,對澳門葡人自治而言,意義重大。

  關於此事,眾說紛紜。

  耶酥會士利瑪竇回憶說:“兩個代表受到很隆重的軍禮,目的是為嚇唬他們,而非為歡迎他們。然而,當他(兩廣總督陳瑞)看到帶來的禮物,他莊嚴的態度,立刻改為和善,他含笑告訴他們,殖民地的一切均可照舊,但是要屬中國官員管轄??”

  葡萄牙代表羅明堅大言不慚:“由於看到我們十分鎮定,毫不畏懼,並向他解釋說我們在那個港口如何對中國人以兄弟相待,不曾作奸犯科。於是總督態度轉為緩和,開始對我們恩惠有加??”

  另一個當事人西班牙人桑切斯,揭了葡萄牙人老底。他說是葡萄牙代表向大明官員下跪磕頭,才換來了在澳門的居住權。

  桑切斯回憶說:“兩人磕過頭後,對都堂說,葡萄牙人從來是中國國王的臣民及忠實仆人,將都堂大人奉為主人及庇護人。聽了這話,都堂的態度緩和了下來,怒容煙消雲散,還說想將葡萄牙人收作子民。他對兩人大加恩施,給了他們幾塊銀牌。我看見他給了羅明堅神甫兩三塊這樣的牌子??”

  澳門的葡萄牙人很聰明,他們利用大明趕跑了西班牙人後。一邊表示遵從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對葡萄牙王位的繼承權,盛讚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已經在全世界結為兄弟”;一邊又特別強調葡萄牙人在澳門的權益,成立了澳門議事會對抗西班牙人,要求西班牙人尊重葡萄牙人對澳門的管理權,澳門仍然懸掛葡萄牙國旗。

  就這樣,澳門一直懸掛葡萄牙國旗直到葡萄牙複國,被葡萄牙國王若昂四世授為“天主聖名之城”。

  天啟年間,大明和後金作戰,需要葡葡牙人的大炮、火銃,對澳門的葡萄牙人態度轉為和善。

  天啟三年(1623年),大明與葡萄牙簽訂了租借條約,葡萄牙派遣總督管理澳門,簡稱“澳督“。

  ??

  “什麽‘天主聖名之城’,混帳,那是我大明的廣州府香山縣澳門!”

  二十一歲的大明香山知縣呂留良憤怒地咆哮。

  他正在澳門巡視,看見總督府旁的佛朗機人囯旗旁還有一杆旗幟,上麵寫著幾個字,一問身邊的通事,明白了上麵寫的是“天主聖名之城”。不禁勃然大怒,這是我大明的土地,什麽時候變成了爾等佛朗機人的城市?吾非拆了這旗還有這炮台不可!

  這位呂知縣,原是朱亨嘉的新科探花,字莊生,浙江崇德縣人。十九歲的探花郎,青年英才。更難得的是,不僅能文,而且能武。十五歲時,他便與侄兒呂宣忠(長呂留良四歲)一起,散家財召募義勇,在太湖一帶抗清。後來呂宣忠壯烈殉囯,他悲憤之下,得了咯血之症。

  高中探花之後,朱亨嘉見他身體不好,給他在桂林安排了賢職,照顧他。不料他閑不住,主動請纓做點實事,哪怕做個七品知縣也好。

  朱亨嘉壯其言,令吏部安排,正巧這香山知縣出缺,便授了這香山知縣。

  來香山一年多了,除了處理香山縣的日常政務,有事沒事,就去找這佛朗機人的晦氣。

  呂留良雖然年輕瘦弱、身體不好,但卻是和韃子血戰過的好漢,最是容不得蠻夷在大明的囯土上猖狂。

  每次巡視澳門,看見那澳門南灣沿岸一帶,佛朗機人依山而建的一座座炮台,便氣得肝疼。葡萄牙人在南灣,修民居、建城牆、設崗哨,雄踞海畔,號稱澳門城。

  豈有此理,真的豈有此理啊!

  呂留良自當了這香山知縣後,經常向上官,兩廣總督鄭封、遼東總督佟養甲(朱亨嘉派他協管澳門通商事務)、廣東巡撫金維新、廣州知府等人請求,拆除澳門佛朗機人的炮台。

  不料鄭封、金維新等人皆說,現在正在和清虜作戰,汝保持原狀便好,萬勿在澳門添亂;佟養甲更是和他算了一筆經濟帳,說朝廷每年在澳門商稅上獲利多少,獲得多少大炮、火銃、藥子等,囑其不要壞了兩國貿易的大局。

  氣得呂留良,上了道密疏給朱亨嘉。監國後,朱亨嘉為防小人蒙蔽,給了四品及以上官員密奏之權。本來呂留良這種七品小官是無權上密疏的,但朱亨嘉對新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十分器重,亦給予密奏之權。

  朱亨嘉見了呂留良的密疏,先對他的愛國之情給予了鼓勵,又直截了當地告訴他,自己正在打武昌,暫時無力管澳門的事。此事不能急,時候到了,自然瓜熟蒂落。

  又寫了首小詩給呂留良:“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見此詩,呂留良長歎:“監囯讓吾等,吾就隻好等嘍!希望能早日等到梅花撲鼻香!”

  雖然不能馬上拆掉佛朗機人的大炮台,可呂留良也沒打算讓佛朗機人好過。一有空就去巡視澳門,向佛朗機人宣示大明主權;又仔細編查澳門佛朗機居民的保甲戶口、認真征收澳門佛朗機人的地租和商稅,仔細查驗出入港口船隻。倒是追繳了不少佛朗機人偷逃的稅銀。

  佛朗機人以為這位知縣是想趁機撈點銀子,急忙向呂留良“表示心意”。

  不料這位呂大知縣水潑不入,針紮不進,拒而不收。

  佛朗機人很奇怪:在大明朝,還有不愛銀子的官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