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恩榮
作者:泱泱大明      更新:2021-07-01 10:34      字數:4080
  瓊林宴(明·林鴻)

  ??柳暗百花鮮,瓊林設綺筵。

  ??玉簫仙島月,銀燭紫微天。

  ??坐列龍池畔,名題雁塔先。

  ??醉歸扶上馬,袖惹禦爐煙。

  ??朱亨嘉又要請客了。本來他不想請,剛打完湖廣會戰,國庫空虛。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可不是掙黃金萬兩,而是花了黃金萬兩。因為缺銀子,他甚至讓嚴天鳳把清軍趕出廣州後,在廣州、惠州邊境處停下來;又派使臣招降李成棟。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省銀子!

  ??可這頓飯不請真不行!這可不是普通的飯,這是科舉四宴中最重要的恩榮宴。請的也不是普通人,而是朱亨嘉小朝廷,首次科舉選士,選出來的一百位三甲進士。其中,一甲賜進士及第三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十七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八十人。

  ??本來這頓飯四月份就該請,結果因為打仗,拖了半年。

  ??科舉四宴,顧名思義,就是要請四頓飯。有文有武。請武舉人吃飯,叫“鷹揚宴”;請武進士吃飯,叫“會武宴”;請文舉人吃飯,叫“鹿鳴宴”;請文進士吃飯,叫“恩榮宴”。

  ??其他三頓飯,不用朱亨嘉出麵請,唯獨這“恩榮宴”,非朱亨嘉親自出馬不可。

  ??“武舉”乃武則天大帝所創。則天大帝不愛紅妝愛武裝,遂有了“鷹揚”、“會武”二宴,一直延續到大明朝。

  ??“鷹揚宴”,由省級管武舉考試的官員出麵請,請的是考官和新科武舉人。鷹揚者,取“武如鷹之飛揚”之意。

  ??“會武宴”,由兵部官員請,請的是新科武進士。武科殿試不同於武科鄉試,故會武宴的規模比鷹揚宴要氣派得多。中武舉人容易,中武進士難。必精武藝十八事: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在後世,這十八般武藝,隻要精通一樣,就可以自稱武術大師,開武館收徒弟了。在這個年代,您得十八般武藝門門精,才能中得了武進士,當武將。

  ??有武科,就有文科。

  ??“鹿鳴宴”,由地方官吏主持,請的是內外簾官(考場工作人員)和新科文舉人。一說起源於唐代,因為要在宴席中唱吟《詩經·小雅》中的“鹿鳴”之詩:“悠悠鹿鳴”……而得名;又一說起源於大明朝,宴請舉人吃飯,要上一道鹿脯,來表示皇恩浩蕩和對人才的器重,鹿與“祿”諧音,寓意新科中舉乃是入“祿”之始。

  ??此宴設於鄉試放榜次日,席間不僅要唱《鹿鳴》詩,還要跳魁星舞,規模宏大且場麵熱鬧。不會唱歌跳舞,最好不要參加科舉,免得尷尬。

  ??“恩榮”宴可不得了,非皇帝親自請不可,沒有皇帝,監國也行。請的是三甲進士,大明朝的各位文曲星。

  ??“恩榮宴”,起源於宋太祖趙匡胤。當年他老人家下旨,中了進士以後,別人都不許宣布,隻有朕這個皇帝才能宣布。並且要在皇家花園:瓊林苑,請新及第的進士吃飯。故稱該宴為“瓊林宴”。政和二年以後,又改稱“聞喜宴”。至元、明兩朝,再改稱“恩榮宴”。

  ??雖然大明朝官方管這頓飯叫“恩榮宴”,但它起源於宋朝的“瓊林宴”,所以民間多稱這頓飯為“瓊林宴”。

  ??安徽黃梅戲《女附馬》中,有一段唱腔:“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禦街前……”唱詞中的“瓊林宴”,就是朱亨嘉請的這頓“恩榮宴”。從唱腔中可以確定,中皇榜的這位“女駙馬”,一定宋朝或宋朝以後的人。

  ????

  ??在禮儀官引導下,新科進士們都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這些可都是吾大明朝的才子啊!孤要好好看看。

  ??朱亨嘉偷偷瞄了一下這些進士,尤其是坐在最上首的三位文曲星:狀元、榜眼、探花。

  ??最上首的是新科狀元,王介之。四十一歲,字石子,號耐園,湖廣衡陽人。此人唇紅齒白,氣宇不凡,風度翩翩,儀表堂堂,一看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那種大才子,乃是大儒王夫之的長兄。

  ??朱亨嘉知道王介之不但書讀得好,還是個實幹家,主張學以致用。曆史上,他針對當時士人競相空談,以聲譽相高的風氣極為不滿,嚐對王夫之雲:“此漢季處士召禍之象也。文章道喪,不十年而見矣。”

  ??似乎發現了朱亨嘉在偷窺他,王介之微微一笑。這一笑,和煦如春風,溫暖若朝陽。

  ??朱亨嘉暗讚,不愧是大知識分子,一舉一動,盡顯儒雅之態。

  ??坐在王介之下首的,乃是新科榜眼,史大成。二十八歲,字及超,號立庵,浙江鄞縣人。此人乃是崇禎十三年舉人,文質彬彬,落落大方,眉清目秀,英俊瀟灑。

  ??朱亨嘉特別指示,從韃子占領區來的舉子,都是心懷大明的義士,一律安排在桂林考試,考試期間,免費提供住宿。

  ??朱亨嘉看史大成,越看越愛。聽說此人天性至孝。一次母親染病,服藥無效,他於焦慮中,竟然學古人,割股肉和藥,為母療疾,在當地傳為佳話。

  ??曆史上,此人是清朝浙江省出的第一位狀元。殿試時,試卷被評第三,順治帝見他的楷書寫得端正,說:“此人楷書工整,必定是個正人君子”,欽定他為狀元。

  ??朱亨嘉喜歡史大成,是覺得自己搶了順治的人才。開心!

  ??書非借不能讀也,人非搶不能用也!

  ??坐在史大臣下首的,是新科探花呂良臣。十九歲,浙江崇德縣人,字莊生。

  ??此人是本科神童,已經來桂林一年了,一路經鄉試、會試、殿試,直中探花。

  ??看到呂留良這個名字,朱亨嘉樂得差點把大腿拍腫了。這位呂留良先生,在曆史上大名鼎鼎。他一輩子以反清複明為己任,著書立說,在理論上深刻闡述了滿清統治中囯的不合理性。以致於都死了好多年了,雍正皇帝看了他寫的文章後,還氣得下令把他從墳墓裏挖出來鞭屍,誅了他十族,又大興文字獄。

  ??呂留良,幼時即“穎悟絕人,讀書三遍輒不忘”,十三歲以詩文入社。博學多藝,有二十四絕技,“凡天文、讖緯、樂律、兵法、星卜、算術、靈蘭、青烏、丹經、梵誌之書,無不洞曉。工書法,能彎五石弧,射輒命中。餘至握槊投壺、彈琴撥阮、摹印斫硯,技藝之事皆精絕。然別有神會,人卒不見其功苦習學也”。

  ??他不但能文,還能武,十五歲就敢跟滿清作戰。清軍南下攻打弘光帝時,他的三兄呂願良隨史可法鎮守揚州,呂留良與侄兒呂宣忠(長呂留良四歲)散家財召募義勇,與入浙清軍抗衡,在太湖一帶抗清。後大戰清兵於瀾溪(太湖下遊,烏鎮附近),兵敗。呂宣忠被捕遇害,呂留良痛心疾首,乃至“幼素有咯血疾,方亮工(呂宣忠)之亡,一嘔數升,幾絕。”

  ??後來他把這一時期的詩作結集稱為《萬感集》。由於在抗清戰鬥中,左股中箭,留下終身創傷。《厲耦耕詩》記載有“箭瘢入骨陰輒痛,舌血濺衣洗更新”的詩句。其弟子嚴鴻逵注謂:“子自言左股曾中箭,遇天雨輒痛。”

  ??如此忠烈義士,若不是年齡太小,才十九歲,朱亨嘉都想把狀元給他做。

  ????

  ??朱亨嘉示意光祿寺卿唐翰,可以上菜,準備開飯了。

  ??一道道菜肴端上了桌。

  ??菜可不能亂上,得老老實實按照《明會典》來。

  ??《明會典》把進士恩榮宴的宴會規格,規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想改個菜名都難。

  ??“恩榮宴”,分上桌、上中桌、中桌三等,不設下桌。這也是我大明特色,隻能上,不能下。上桌一人一席,座的是一甲進士及第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中上桌由二甲進士出身、中桌由三甲同進士出身分別坐享。菜、點心與酒的供給都不一樣。

  ??上桌:按酒五盤、果子五盤、寶妝茶食五盤,鳳鴨一隻,小饅頭一碟,小銀錠笑靨二碟,棒子骨二塊,羊背皮一個,花頭二個,湯五品,菜四色,大饅頭一分,添換羊肉一碟,酒七種。

  ??上中桌:按酒五盤、果子五盤、寶妝茶食五盤,鳳鴨一隻,小饅頭一碟,小銀錠笑靨二碟,炸魚二碟,羊腳子飯二塊,花頭二個,湯五品,菜四色,大饅頭二分,添換羊肉一碟,酒七種。

  ??中桌:按酒五盤、果子五盤、寶妝茶食五盤,甘露餅一碟,小饅頭一碟,小銀錠笑靨二碟,炸魚二碟,牛肉飯二塊,花頭二個,湯三品,菜四色,大饅頭二分,添換羊肉一碟,酒七種。

  ??菜上好了不能馬上吃,還得按宮廷禮儀來。

  ??禮儀官領著新科進士,還有其他官員們敬了九次,九曲七舞。

  ??第一輪奏《炎精之曲》;第二輪奏《皇風之曲》,舞蹈《平定天下之舞》;第三輪奏《眷皇明之曲》,舞蹈《撫安四夷之舞》;第四輪,奏《天道傳之曲》,舞蹈《車書會同之舞》;第五輪,奏《振皇綱之曲》,舞蹈《百戲承應舞》;第六輪,奏《金陵之曲》,舞蹈《八蠻獻寶舞》;第七輪,奏《長楊之曲》,舞蹈《采蓮隊子舞》;第八輪,奏《芳醴之曲》,舞蹈《魚躍於淵舞》;第九輪,奏《駕六龍之曲》。

  ??酒香菜美,望著這一百名新科進士,朱亨嘉忽然找到了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的那種豪情。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