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常德
作者:泱泱大明      更新:2021-06-25 09:58      字數:6250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知義,

  ??智者必懷仁。

  ??長沙之戰後,孔有德令懷順王耿仲明領兵三萬攻打常德;智順王尚可喜領兵兩萬攻打攸縣;總兵馬蛟麟領兵一萬攻打辰州府;自率四萬大軍繼續追擊何騰蛟。

  ??何騰蛟打了大敗仗,部下們掀起了一股降清潮。

  ??駐於瀏陽的中軍總兵董英率部降清。身為總督標營,拿的餉銀比別的部隊多,不戰而降。

  ??何總督心腹,駐守沅州的偏沅巡撫傅上瑞,舉辰州府而降。他這一降,直接將駐守在北麵常德、嶽州一帶的堵胤錫忠貞營,和南麵的嚴遵誥、何騰蛟部,一刀截為兩斷。

  ??得到了楊輔臣通報,已經挺進到邵陽、祁陽一線的大明武勇侯嚴遵誥,聞訊大驚。立即令伏虜侯劉文秀,領兵兩萬重奪辰州府。

  ??劉文秀軍兩萬和馬蛟麟軍一萬,在沅州附近激戰。不知大西軍厲害的馬蛟麟,被殺得大敗,狼狽逃回長沙。明軍重新打通了和常德的聯係。

  ??有奸就有忠。何總督心腹,隆武朝右僉都禦史章曠,決心為囯盡忠。

  ??章曠,字於野,解元,崇禎十年進士,大儒王夫之的老師。此人長得醜,生來歪首,麵有巨痣;腹有韜略,幫何騰蛟出過很多整人的壞主意。雖然小節有虧,民族大義絕不含糊。

  ??一開始他守湘陰城,“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湘陰城,我棺材也!”誓言豪邁。

  ??何騰蛟要打長沙會戰,他率部和何騰蛟會合。兵敗後,斷後,往南轉戰三百裏,撤到衡陽。

  ??在衡陽,他拉著何騰蛟的手,哭著說:“如果長沙不失守,我們還能決一死戰。可如今湖南已經土崩瓦解,我們又怎麽對得起這兩年百姓為我們所作的巨大犧牲呢?”

  ??清兵進犯衡陽,章曠退守祁陽。率領一千多人,牽製南犯的敵軍,人稱“不怕死的章北院”。

  ??撤到永州後,章曠見諸將擁兵自重,不聽指揮,聞警即退,乃抑鬱吐血。臨終,他召集門生部將,飲酒訣別,令小吏拍板,躺在床上慷慨悲歌,並叫在座的人同聲歌唱,聲音極為哀傷淒厲。一曲終了,與世長辭,年僅三十六歲。

  ??曾作《絕命詩》給部下蒙正發:“血為水火心作爐,熔鑄湖南土一塊;指心誓日與子期,死報君恩身不愛。”

  ??激勵蒙正發:“我期望你成為劉琨、祖逖,不要效仿小兒女為我哭泣。”

  ????

  ??攸縣,春秋戰國時期古城,“衡之徑庭、潭之門戶”,山川秀麗,風景迷人。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

  ??和這美麗風光不協調的是,清智順王尚可喜的兩萬大軍殺過來了。

  ??月高殺人夜,風大放火天。尚王爺要討伐盤據在攸縣燕子窩一帶的何騰蛟帳下大將,黃朝宣。

  ??一到攸縣,尚可喜就發現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和別的地方不同,對清軍並不抵觸。聽說要打黃朝宣,居然紛紛表示願意帶路。

  ??這是怎麽回事?

  ??一問得知,原來這黃朝宣,名為官軍,實則連土匪都不如。蹂躪地方,殘害百姓,攸縣父老,恨之入骨。

  ??來到燕子窩附近,尚可喜一看,好一座高山!

  ??自己隻有兩萬人,黃朝宣卻有三萬人,還占著險地,這個仗不好打!

  ??尚可喜硬著頭皮,準備攻山。

  ??還沒攻,黃朝宣的使者來了,說要請降,討招安。

  ??尚可喜不同意。

  ??此時的三順王,已經有了裂土封疆之意,他們把湖廣看成自己的地盤。黃朝宣殘害百姓,名聲太臭。準其投降,壞了三順王的名聲。最好是殺之以收民心。

  ??尚可喜不準降,黃朝宣傻了眼。

  ??投降人家都不收,咋辦?逃!

  ??黃朝宣隻好收拾財物,領兵竄往衡州。

  ??尚可喜緊追不舍。

  ??逃了三十裏,黃朝宣再次請降,尚可喜再次不準。

  ??黃朝宣逃,尚可喜追。

  ??追到長沙、衡州交界處,黃朝宣又派人請降。

  ??尚可喜一想,這小子腿長,要是再不準其投降,不知道要跑到什麽天涯海角去。準了!

  ??一聽說尚可喜同意自己投降了,黃朝宣大喜,終於可以順順利利地當漢奸了!

  ??他立即下令部下,剃發降清。

  ??三萬部下嚴格按製式,清一色霸氣小帥辮,烏黑蹭亮,又細又長,剃得比八旗還象八旗。

  ??一看黃朝宣這麽恭順,智勝王決定請他吃飯,一頓斷頭飯。

  ??吃完飯,尚可喜說話了:“黃將軍,按說汝對吾大清這麽忠心,不該殺汝。可汝壞事幹得太多,不殺汝,不足以平民憤。”

  ??說完,不由分說,就讓人把黃朝宣父子拖出去砍頭。

  ??這一招很靈,攸縣的百姓對尚可喜印象大為改觀,都說智勝王是個大好人。

  ??尚可喜查抄黃氏家產,得銀幾十萬兩;又兼並其軍三萬;還收買了攸縣民心。一舉三得。

  ??隻是可憐了黃朝宣父子,鐵了心當漢奸,沒當成,反誤了卿卿性命。

  ??尚可喜又打下了郴州府,去衡州府與孔有德會合。

  ??王進才部撤往藍山;郝永忠部撤往桂陽州;何騰蛟殘部撤往常寧。這樣湖廣南部的明軍沿邵陽、祁陽、常寧、桂陽州、藍山一線和廣東明軍的連州、陽山、英德、佛岡、龍門、羅浮山防線連為一體。

  ??孔有德攻占了長沙、衡州、彬州三府後,留尚可喜守衡州、郴州,率主力殺往常德和耿仲明會合。

  ????

  ??常德,東臨洞庭,北接嶽州,西接辰州,南接長沙。不僅陸路居湖廣之中,水路有沅水由西向東,過常德入洞庭,再由洞庭通長江。扼著水陸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明皖國侯劉體純、武昌伯馬進忠、宜都伯塔天寶、興平伯黨守素、南漳伯王光興的四萬人馬,已經和清懷順王耿仲明的大軍,隔著沅水,在武陵、桃源、白馬、高都一線對峙,打了十幾天,各死了幾千人,誰也奈何不了誰。

  ??陸陸續續地,雙方都來了援軍。明軍方麵,來了興國侯李赤心、郢國侯高必正、靖國侯袁宗第、藺養成、牛萬才、李來亨、劉體純等將,兵力增至十萬;清軍方麵來了恭順王孔有徳、續順公沈誌祥、固山額真金礪、徐勇、楊文富、馬蛟麟、唐國臣、韓友、高士清、惠之觀等將,兵力增至九萬。

  ??雙方久戰不下,孔友德令大將楊文富、唐囯臣、韓友,領兵一萬,偷襲辰州辰龍關,企圖切斷常德府和寶慶府的聯係。

  ??不料,李赤心早料到這招,在壹頭山設伏,擊敗清軍,擊殺清武昌副將唐國臣。

  ??孔有德正在懊惱,忽報己方又來了一支援軍。清廣西巡撫李懋祖和總兵餘世忠兩萬大軍趕到了長沙。

  ??原來,雄才偉略的攝政王多爾袞,有意一舉蕩平兩廣,命李、餘二人南下支援廣東的佟養甲、李成棟。

  ??剛走到長沙,被孔有德連哄帶騙截了胡,請他們幫自己打完這一仗,再去廣東。

  ??多了兩萬大軍,孔有德信心大增。

  ??沅水,源自貴州省雲霧山雞冠嶺,經黔東、湘西,入洞庭湖。這條江很特別,上遊貴州段,顯得桀驁不馴,一路切峪削壁,橫衝直撞,奔騰湍急;中遊淩津灘至桃源縣段,水流開始變緩;下遊桃源至武陵、龍陽至洞庭湖段,水勢愈發溫柔,水寬一裏左右。

  ??孔有德漫步在美麗的沅水江畔,查看水勢。

  ??沅水很美,象一條天漢銀訶,漫江碧透,晶瑩可愛。如綢緞、似琉璃,純淨無雜質,一笑可鑒,掬手可飲。

  ??可惜,孔有德是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夫,他顧不得欣賞沅水美景,而是在認真考察合適的渡江點。

  ??他選中了武陵,此處水勢平緩,江寬四百步,完全在紅衣大炮和佛朗機炮的射程內。

  ??就是此處,好地方啊好地方!恭順王哈哈大笑!

  ??一個“好”字,頓將這如畫美景,化作修羅戰場。

  ????

  ??大明崇禎二十年六月十八日,沅水之戰打響。

  ??清軍在沿江一裏處架設炮台,這個距離他們的紅衣大炮可以打到明軍,而明軍的佛朗機炮和虎蹲炮打不到他們。

  ??炮台修得很好,不僅修了炮墊,前麵還修了一道矮牆。這種矮牆可以保護己方炮手免受對方炮彈碎片傷害。盡管這個距離,對方的中小型火炮打不到自己,天佑軍士卒依然嚴格按照炮兵操典的要求,一絲不苟地砌著炮台。

  ??他們曾經是大明朝最優秀的登萊火器兵,現在是清朝的“天佑軍”。

  ??岸邊,清軍還布設了一些佛朗機炮。又把一些虎蹲炮運到小船上。

  ??這個時代的炮彈分三種:實心彈、霰彈、開花彈。

  ??清軍的三千斤紅衣大炮裝的是實心彈。這種炮彈內部沒有火藥,主要用於攻城和射船,對工事破壞性極大,但是對人員殺傷力不強,射程遠。

  ??虎蹲炮主要裝的是霰彈。炮彈內部沒有火藥,由數斤鉛鐵小丸或者碎石構成,以殺傷人員為主,對工事破壞性不強,射程近。

  ??佛朗機炮主要裝開花彈(也可以裝霰彈)。開花彈是爆炸性彈丸的別稱,內部裝有火藥,炸開時彈片四射,猶如花朵綻放。

  ??因為炮彈內部裝有火藥,對步兵的殺傷比霰彈更大,射程比虎蹲炮遠,比紅衣大炮近。開花炮彈在明代中後期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寧錦大捷。

  ??開花炮彈本是國之利器,但因為滿清的炮術思想重在推毀敵方工事,比如城牆、船隻、望樓、鹿角、拒馬之類(滿清把殺傷敵方人員的事交給步騎兵),不重視用炮殺傷敵方人員,導致清朝後期,開花炮彈製作法居然失傳了,要向洋人買開花炮彈。曆史上,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從一處明代炮台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歎: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淩。

  ????

  ??美麗的沅水南岸,布滿了上千艘清軍船隻。雖然多是些小舟,數量之多,也令人駭然。遠遠望去,仿佛無數隻螞蟻。

  ??孔有徳令旗揮動,第一批五十艘小船開始渡江。

  ??“轟!轟!轟!”

  ??明軍的各類火炮開火了。

  ??清軍的瞭望手們,認真估量著明軍火炮的位置,記錄下來。

  ??“天佑軍”曾經接受過西夷教官的訓練,很多人精通數學。

  ??第一批小船被擊沉了十餘艘,狼狽撤回。

  ??令旗揮動,第二批小船渡江。

  ??“轟!轟!轟!”

  ??明軍的火炮再次轟鳴,清軍的瞭望手又現了對岸十幾門新的火炮。

  ??接著是第三批小船試探。

  ??等到把對岸火炮布置情況,摸得差不多了,清續順公沈誌祥將旗一揮,清軍的紅衣大炮、佛朗機炮(明末清初的時候,清軍也有佛朗機炮,後麵才慢慢不用)同時開炮。

  ??“轟隆!”二十斤的實心大炮彈,向明軍的炮台、炮車轟去,隻要挨上一炮,立成齏粉。

  ??清軍先打了幾輪實心彈,摧毀明軍火炮。

  ??又打了一輪鏈彈,清除江岸上的箭樓、偏廂車、鹿角、拒馬等障礙物。

  ??鏈彈本來主要用於摧毀敵方戰船的風帆。用鎖鏈將兩個比炮膛口徑要小的小炮彈串聯在一起,發射後一顆炮彈拖著另一顆炮彈離心甩動飛出去,會在風帆上扯出一個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壞,運氣好,甚至能扯斷桅杆癱瘓敵艦。其對摧毀比較高大的障礙物也同樣有效。

  ??伴隨著重炮的轟鳴,清軍的佛朗機炮也開火了,他們的任務不是摧毀明軍的大炮和工事,而是殺傷岸上的明軍士卒。

  ??很快,對岸明軍的火炮稀疏了。

  ??孔有德中軍大旆揮動,總攻開始。

  ??早已張帆的清軍戰船,紛紛向對岸撲去。

  ??徐勇、楊文富、馬蛟麟、韓友、高士清、惠之觀各將打出了各自的將旗。

  ??八艘或十艘一隊,多而不亂。

  ??三順王的王旗不在船上,已經貴為王爺了,衝鋒陷陣這種事,不用親自幹。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立功的將領有的是。

  ??“大帥,韃子炮猛人多,弟兄們頂不住了!”靖國侯袁宗第、皖國侯劉體純、武昌伯馬進忠向郢國侯高必正稟報。

  ??為了防止清軍切斷自己的退路,明軍興囯侯李赤心領兵兩萬駐守在辰龍關。指揮沅江八萬大軍的是郢國侯高必正。

  ??“頂不住也要頂!”高必正吼道。

  ??激烈的戰鬥打了一個多時辰,越來越多的清軍開始登陸、結陣。

  ??清將董英打得最狠,他是降將,自然被孔有德派作第一批炮灰。他的部下已有一千多人登陸。

  ??說也奇怪,自從降了大清,董英一改在何騰蛟手下時的窩囊樣,每戰爭先,戰鬥力暴漲。

  ??“殺!”

  ??董英揮刀指揮衝鋒。

  ??“狗韃子!”

  ??明軍小將李來亨,一箭射去,正中董英眉心。

  ??雖然明軍拚死抵抗,但是清軍銃炮精良、訓練有素,漸漸不支。

  ??徐勇、楊文富、馬蛟麟、韓友、高士清、惠之觀部紛紛登上了岸。

  ??孔有德的中軍大旆也過了江。

  ??高必正長歎一聲:“撤!”

  ??明軍有秩序的向辰龍關撤退,南漳伯王光興、副將牛萬才斷後。

  ??二人死戰不退,掩護主力轉移,雙雙陣亡在江邊。

  ??沅江之戰,明軍損失兩萬人,撤至辰龍關;清軍損失一萬五千人,攻占了常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