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無官一身輕
作者:小青陵      更新:2021-06-25 03:58      字數:3306
  聞仲和林墨雪就躺在床上又說笑了會兒,全沒了睡意於是兩人皆起床打水洗漱,收拾整潔後攜手出門去了。

  ??汴梁午時前的街市繁華之極,路麵上絡繹不絕的人龍,入耳皆是四麵八方的吆喝聲;錯落有致的臨街鋪麵客進客出,路邊的小攤商品琳琅滿目;禦道上的疾馳的車馬、八抬的官轎更是屢見不鮮;男女老少或閑或忙皆平淡地生活在這座五味雜陳的城郭裏。

  ??聞仲和林墨雪順著路繞去了玄邪家,見大門緊閉終究沒去叩門,路過豐民街時見整條街都封了,聞仲閑問左右才知緣由;一路上又偶爾聽見老婦交談說大相國寺前些日發生了係列怪事,僧人都跑完了...聞仲心感多半與玄邪有關,不過他也不想去探個究竟了,無官一身輕。

  ??轉了兩三條街,順便瞧見一家體麵的當鋪,林墨雪和聞仲便進了去。因是小利的買主,便受不得人客氣待見,須得排隊。候了柱香功夫,才到林墨雪這裏,林女邃將包好的雜項首飾舉起遞給掌櫃。

  ??隻聽得一陣算盤響,一尖聲兒道:“客官,七十五兩單半貫錢。”

  ??“嗯。”林墨雪笑著點點頭。

  ??聞仲問掌櫃道:“那珠釵可是真珠實金的,豈可如此賤價?”

  ??掌櫃笑道:“若非真珠實金還真入不了老漢我的眼,這等買價已然是別無二家。”

  ??“這可是...這...”算了說了也不可能相信,這是世宗皇帝送給聞仲的結婚禮物。

  ??“可是什麽?也不過就是小娘子嫌棄了的玩物罷了。”掌櫃的一臉不屑。

  ??這行當,誰都知道到了典當愛妻珠釵的地步不是窘迫至極又是甚麽呢?哪怕是價值萬金的寶物,在這裏也會被貶得一文不值。那掌櫃的口吻不耐煩道:“二位客官,當是不當,如果不當還請讓下邊兒客人。”

  ??“不當了!”聞仲一聽就來氣,伸手就要取回東西。

  ??“當!當!”林墨雪拉著聞仲。

  ??於是一路上聞仲都像小孩子發脾氣一樣,林墨雪為了哄他買了一大堆糕點糖果,七十五兩雖不多聞仲粗算但也足可小兩口安生過一兩月節儉日子。

  ??聞仲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和林墨雪將就著典當首飾的錢花銷不到半月就捉襟見肘了,家裏尚有破爛的家具未更換和漏雨的屋角要修補。林墨雪雖然法力尚存,不過卻生不得錢財,若以障眼法變換難免有傷民之嫌,於是聞仲決計要先覓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

  ??聞仲挑了天風和日麗天氣,獨自上街溜達準備尋個行當,路過一家書院名曰“明德”,尤為別致,心想若做個教書先生亦不失風雅,於是入了庭院。

  ??這院兒端得闊,前院、中庭、後院三合組成,院兒是青磚白瓦牆下是綠柳海棠,上下兩層傳來朗朗讀書聲。

  ??“官人有禮,官人有甚事耶?”一個十八九歲書童拱手道。

  ??聞仲笑曰:“童兒,你家書院盛學我聞朗朗書聲而來。”

  ??童兒得意道:“看來官人是外地人罷,我家書院曆有百五十年,屢出進士哩。”

  ??“嗯。”聞仲環望著書院心中滿意,於是求童兒引薦院主。

  ??來到中庭院主方才歇課,聞仲遠觀這書院院主乃是個瘦麵老叟,一身灰青素布花白的頭發上隻綁著一條絲帶。

  ??“夫子有禮,晚生拜見。”

  ??老夫子姓陳年餘六旬,德隆望尊,頗有學識遠近聞名,老者起身拱手道:“官人有禮。”又教書童端來茶點。“不知官人大駕寒院有何貴幹耶?”

  ??聞仲禮拜道:“陳夫子,晚生賦閑居家奈何人事窘迫,虧得讀過些許詩書故前來向夫子討個教書的差事。”

  ??陳夫子撚須點頭,一見聞仲氣宇軒昂人中龍鳳於是道:“尚不知官人貴姓?功名如何?有無仕途履曆?”

  ??聞仲一一答來:“回夫子,晚生姓柳,單名一個平,字寒霜。現在尚無功名,至於仕途,我曾在前殿前禁軍指揮使...額...也無什麽仕途。”

  ??“可惜公子一表人材文質彬彬,竟無功名。”陳夫子又問,“官人學識如何?有無學之所長?”

  ??“晚生略懂諸子,精通道家。”

  ??陳夫子麵露難色道:“官人既無功名這便難為了。”

  ??這明德書院乃是京師赫赫有名的大學場所,來往教書的那個不是舉人、貢生?

  ??正說著便有幾個先生走來,許是聽見了什麽,於是道:“官人莫再為難夫子了,我家書院育才無數,足下連分寸功名都沒有談何教授?”

  ??一人語罷引幾人哂笑,對聞仲頗有鄙夷眼色。

  ??聞仲道:“若夫子與諸位先生鄙夷晚生白丁,敢請夫子考我無論諸子百家,但凡語塞晚生自出門去。”

  ??“嗬,小生口氣不小也。”說話的叫沈士,字弘毅,約莫四五十歲是位儒學大師是太祖朝的貢生,沈士手持折扇詰語道:“足下既自稱精通道家,道家有甚麽用?豈不知楊子曰:‘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是謂一毛不拔也?”

  ??見儒生嘲笑,聞仲笑曰:“學生自明此理,但揚子又有言‘拔一毛而損天下亦不為’,是謂大道有情,澤披蒼生。”

  ??“嘴挺利。”幾個先生道,又有個老夫子站出來問聞仲,“先生自謂略知百家,可讀過鬼穀子乎?”

  ??“不過縱橫捭闔耳。”聞仲心裏一笑,佛道辯經大會上他可沒少和鬼穀子拌嘴,於是脫口鬼穀子名篇精句,又附以褒貶評議博得一眾誇獎,於是前來圍觀的先生、學生越來越多。

  ??有生員道:“先生可知兵家否?”

  ??聞仲笑答:“略懂。”而後將《六韜五略》、《太公兵法》、《孫子兵法》、《尉繚子》、《武備誌》等兵家名言、樞要精髓一一背出,無一字之差。

  ??“先生知法家否?”

  ??《法經六卷》、《商君書》、《韓非子》、《唐議樞律》等聞仲具能通背全文,亦可釋義批注。

  ??一群先生自愧,又問:“先生知墨家否?”

  ??墨家一套“兼愛”一套“非攻”、然後就是懟儒家的言論對聞仲而言不過是爛熟於胸的淺白章句。

  ??然後是詩經、楚辭、漢賦、唐詩若有人出一句,聞仲必會其全篇。這般才情隻教眾人瞠目結舌,驚為天人。

  ??聞仲讀了兩千年書好歹是覓了份差事,明德書院惜聞仲才華予其月奉五十貫錢,算得上是豪價了。

  ??回到家,聞仲若拾珠玉般高興地將自己的新差事告訴林墨雪。林墨雪也是無比歡欣,她告訴聞仲她們可以去東街市場上尋一角落販賣盆栽花卉,這樣子就會有兩份收入,生活似乎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晚間,二人一同在灶房裏搗鼓吃食,也算整出了一桌酒菜。

  ??同床睡了。

  ??第二日,聞仲梳洗完畢風流倜儻,一襲大袖白衣、一把紫竹折扇赴院教書去了,輕歌小調他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晴空勾雲他唱“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一路上依舊是自己曾經熟悉的風景,他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原來到頭來,月光還是大唐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他大概知道了自己為何留戀三十年前,因為那樣無憂無慮的日子讓人舒暢,像放飛在遼闊的曠野之上,輕靈、自由。似乎所有的神佛鬼怪都遠離他了,太濁、玄邪、子鳶、勾陳、皓翁、紫微...無論是出於怎樣的初衷亦可能是忙於各自的算計,他們都選擇留給了聞仲私密的空間,成全他的美夢。

  ??汴洲一夢又幾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