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濁借米
作者:小青陵      更新:2021-06-25 03:58      字數:2905
  86 “本座去矣!”太濁神通廣大天遁之快眨眼便飛回了謫歸山。算算日子也剛好夠他請的一月閑暇,路過法源寺時太濁探頭往裏瞧了瞧,沒進去,直回了青陵觀。試看這位天道聖人,本與太上老君是清濁一體,在天地未開之前的混沌鴻蒙宇宙裏最先氣化成形,他們也曾一起渡化氣靈成仙、也一起掃蕩過十二魔神廓清寰宇,哪成想一朝反目成仇乃至今日也。漸入深秋,朝晨謫歸山深處一片靜謐,草木上的白霜逐漸化成露水掛在葉兒尖;水流無聲,親吻著石上的青苔、承載著落葉;空氣幽涼、晨風和碩,昨夜的秋雨讓山裏飄著一陣氤氳的泥土的芬芳。太濁輕身小步,邊走邊變換行頭,直將自己的大天尊道衣換成件兒素青破舊衣裳,又撚來坨包袱待到道觀門下時全然一副風塵仆仆的糟老道士模樣。

  ??觀門洞開,門口天王麵前香煙燭火、老君座下花果豐盈,正有個八九歲小道士跪在太上老君像下背誦《道德經》。

  ??“小子!又被罰了?”

  ??小道士臉頰緋紅,十分稚氣,聞身後語連忙回頭一臉憋屈的樣子,“太濁師叔回來啦!”

  ??太濁摸了摸小道士頭笑得真心,眼裏竟然充滿喜愛,“吃過餐食沒?”

  ??“嗯。”小道士起身對太濁行了禮,“師叔定還沒用過早食,餐堂現在當還未收拾,師叔快快去罷!”

  ??“好勒!”太濁又隨手變化出了個栩栩如生的彩塑泥人,“來師叔送你個玩意兒!”

  ??太濁又逗了小娃娃幾句,然後走進青陵觀,見老觀主正在三清大殿念經,太濁未作叨擾繞了個拐兒去了食堂。

  ??“喲!太濁道長回來啦!”蹲在門口還有最後幾個道人端著碗,領頭的便是小胡子監觀道人。

  ??太濁作了稽首,對著這幾個潑皮師兄弟笑了笑。

  ??又有道人調侃道:“道長去龍虎山,可有見著張天師耶?張天師可有教誨使你捎來?”

  ??一旁個敦實的矮道士一邊啃饅頭一邊道:“怕是連大上清宮都進不去喲!”

  ??太濁不怕人家鄙夷,依舊笑嗬嗬道:“進得、進得,小道進了大上清宮、嗣漢天師府邸,見了張天師。”

  ??一眾道士一聽又興奮起來,圍著太濁追問:“張天師說甚沒?他老人家有無說咱青陵觀?”

  ??“有有!”太濁一邊走一邊編著故事講給道士們聽,把一眾師兄弟糊弄得團團轉。

  ??這時小胡子道士不樂意了,師兄弟都圍著太濁問長問短,自己一個堂堂的監觀哪裏容得太濁這等小道得寵?心裏直嫉妒道:“嗬!有張龍虎山度堞就嘚瑟!”然後在堂門外嚷嚷,“太濁!你不去廂房擱包袱,往食堂鑽個甚?”

  ??太濁正端著碗筷,伸手摸饅頭,被小胡子這麽一喝又將手收回來,“師兄,待我吃些東西也。”

  ??小胡子將吃剩的饅頭往自己碗頭稀飯湯裏一扔,齜牙咧嘴道:“千裏迢迢都要趕回來賺回早飯!太濁!待會兒我批你五兩銀子,你去山下草市買兩袋米回來。”

  ??太濁問道:“五兩?師兄,今年天幹兩袋米可得消將近六貫錢呀!”

  ??“你不是出家人嗎?”小胡子故意刁難太濁,教太濁拿五兩銀子買六兩錢的米,“你邊買邊化緣,讓人家繞你些便宜。”

  ??“這...”太濁還是點頭答應了。

  ??受了小胡子差遣太濁用過早食後連忙跑回廂房擱了東西,又去小胡子哪兒領了銀子和憑據正準備出山門去,路過三清殿剛好撞著做完早課的老觀主。這老觀主瘦骨嶙峋,須發白而稀,麵布皺紋、雙瞳深邃,單持根老樹節杖,不知年歲幾何;其不食三餐、隻飲朝露,夜不臥眠、隻打坐悟道;雖是觀主但又不定行蹤,觀中事務大多是交由住持、監觀等打理。

  ??“道友留步,貧道這廂有禮。”老觀主道,“不知道友哪裏高修?”

  ??太濁知道這老觀主神誌有些恍惚,時常健忘故笑道:“掌宮師兄,師弟太濁,乃是你觀中門人也!”

  ??老觀主一步一頓,虛著眼睛,不知真瘋還是假傻,“哦,太濁呀,太濁...”邊說,老觀主邊往遠處走。

  ??太濁觀這老道麵相,雖與道門有緣但生不逢時也,太濁心裏道:“汝清修數百載隻為羽化成仙,但老夫就要摧毀三界了...”太濁又抬頭看著殿中三清尊像,“汝亦無緣再見這些高高在上的尊神了。”

  ??太濁搖搖頭,下山買米去了。

  ??依舊是沿著綠蔭下的小路,太濁哼著歌兒,又路過法源寺門口。太濁駐足門前,見一小和尚正打掃門前落黃,心中道:“這老和尚躲在此處又不見其動作,待我去會會他也。”太濁思定,於是笑臉迎上和尚,躬身作揖道:“貧道這廂有禮。”

  ??和尚見太濁道人模樣打扮,將苕帚豎好雙手合十回曰:“貧僧亦有禮。”

  ??“打攪了。”

  ??“不知道長早來,有何指教?

  ??太濁磨了磨開口道:“慚愧慚愧,前綿雨糟蹋了我那半缸子粟米,到今天難以為繼特來向貴寺借幾升白米來。”

  ??小和尚抓了抓腦門兒,今兒個頭回遇見找和尚化緣的道士,不過小和尚還是彬彬有禮地回了太濁道:“道長莫急,小和尚做不了主,要問看看監寺師叔。”小和尚隨即放了苕帚,擰著褲腿兒跑進廟裏,問詢了正在安排早課的監寺和尚。隻聽大和尚說出家人大開方便之門,既然道長前來討米自當慷慨,小和尚領了師叔旨意,又折回廟門口邀太濁去夥房取米。

  ??太濁埋頭縮手,跟隨小和尚到內堂,直走了刻鍾都還未望見堂門,太濁心裏嘀咕,“嘿,好大的院子!這和尚廟果然富足也!”

  ??“道長。這邊請!”

  ??“誒誒!”

  ??轉進夥房,小和尚尋米缸去,“道長可有帶器皿盛米耶?”

  ??“器皿?有!有,正帶了個銅升。”太濁從背後變出個黃銅方升,上寬下窄,周紋饕餮。

  ??“這小升,夠道長消食嗎?”小和尚接過銅升,樂嗬嗬地往米缸裏那麽一灌,取出來滿尖尖一捧。正要遞給太濁時皿中的米卻似個流沙樣往下陷,就眨眼功夫滿滿一升米又隻有小半。小和尚摸了摸、看了看,心裏犯嘀咕,“嘶...沒漏呀?”轉身又使竹筒打了幾筒,這不添不要緊一添又往下陷,“唉?道長,這...”

  ??太濁抿嘴笑,揮了揮手示意小和尚繼續添米。原來這器皿喚做“太倉方升”,乃是天庭披霜殿裏盛五穀的,莫說這一缸米,就算十缸、百缸亦蓋不滿這銅升。

  ??小和尚搖了搖頭,教師兄來搭把手,揪起地上一麻袋白米往方升裏倒,直消了整一袋還是裝不滿;夥房裏的和尚都圍攏過來看稀奇,不時嘖嘖稱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