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青陵觀
作者:小青陵      更新:2021-06-25 03:58      字數:2601
  小徑幽幽稚鳥鳴,潺流聲聲亦空靈,峰回側壁抬目處,才見亭台伴青陵。汴州城外六十裏有山曰謫歸,山中多隱逸之士,此屬人或仕途坎坷或家道中落都是些倦了紅塵之客。山中廟宇四座,三座供如來一座奉老子,上詩文所道便是這供奉老子的道觀。

  ??峰回路轉,青霧繚繞處才見得此觀本來麵目。灰瓦玄色,靜謐悠長,名曰青陵觀,觀中道人十數,常有文人墨客城防郡守前來發願香火亦算旺盛。這便是聞仲前世修行的道觀,幾十年人來人往,又走了幾次水,於是觀中隻留下來幾個年長的老道士,因匾額也燒了便在前幾年由太濁親筆改名為“青陵觀”。

  ??上午巳時,道人們剛做完早課便要迎接信眾了。守門的童兒剛開門門外便站有一飄飄然若乎仙人之客,童兒打了個稽首,問道:“先生有禮。”

  ??“呃...在下亦有禮。”男子回道。

  ??“先生來得如此之早,穿著卻又似個古人模樣不像京都的官人。不知道先生從哪裏來?”這童兒看起來隻十一二歲,倒是會觀察,童子道號“若渝”是太濁師兄太宇道長的徒弟,平時師父不怎麽管教,和太濁反倒親近。他原本也是苦命孤兒,同時也是個資質極高的苗子,隻是太濁實在不願意再收納一個像柳平那樣傷他心的徒弟了。

  ??男子遐思半晌回答童子:“非南非北亦非中,玄色九龍禦晨風;不留凡間青瓦閣,隻住蒼天九霄宮。”

  ??這道童一下子摸不著頭腦,雲裏霧裏不知道這仙人在說個啥,不過還是嬉笑著迎進門了。這道觀布局端莊,中央三清殿三聖正襟危坐,店外三層台階下有棵千年古樹,樹下一石桌。

  ??男子進觀端得傲也,四大天王不入他眼,五老六司不留他足;不敬玉皇亦不參拜三清隻在殿門外等候著什麽。初晨暖陽懶懶地照在將幹未幹的青石地板上,枝椏上的樹葉安靜地品嚐著溫潤的空氣;神靈們的金身上覆了層薄薄的霜,似乎隻有這一座座殿宇還沒睡醒似的;道士們開始忙碌起來,擺好做科儀的架子,鑼兒、缽兒、鈴兒齊響起來。

  ??那陌生善男子就站在三清殿門口時而張望時而埋首,時而又向大殿裏瞟瞟。男子避讓著做法的道長,斜視了幾眼三清尊像顯得局促不安,又退了幾步躲在柱子後麵去了。

  ??男子偶然抬頭,他眼前的一位破落兒老道提溜著把竹掃帚開始清掃古樹下的落葉。一刷一刷掃地端是仔細,男子不敢打擾,靜靜在旁邊等候著。

  ??半晌,那老道士把枯葉規整成一堆,然後把掃帚靠在樹身上。“坐吧。”老道士先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

  ??男子深鞠一躬,拂袖與老道對坐。“師尊。”

  ??“我囑咐你事可有眉目?”太濁道。

  ??男子道:“老師恕罪。說來怪哉,學生遍布網絡巡遍天書、禍福冊、生死簿皆無那女子在錄,無名無姓、無前世來生。”

  ??太濁拳頭一攥眉頭皺得更深了,“我被她金光破了中元,不可能...絕計不可能...”太濁心中默道,似乎不想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硬傷,也似乎知道了些什麽。

  ??“師尊緣何特在意一無名女子?”男子疑惑,“在雷皇殿外發生了什麽嗎?”

  ??“不提。”太濁轉而問,“天照大會說了些甚?”

  ??男子端是順承,隻要道士問自己便答:“烏合之眾師尊勿憂,大會上盡是雜言碎語。”

  ??“嗯。”

  ??“不過...”男子麵有憂色道,“會上有個天尊提了個計策恐對師尊不利。”

  ??“甚計策?”

  ??“五旗四劍。”

  ??“誰?”

  ??“聞仲,也就是...”

  ??“也就是那個渾球。”太濁歎氣搖頭道。

  ??五旗四劍便是指五方旗和誅仙四劍此九大神器具是先天法器。四劍是誅、戮、絕、陷四劍主殺,五旗是東方素色雲界旗、西方青蓮寶色旗、南方離地焰光旗、北方真武皂雕旗、中央戍己杏黃旗。此九樣一攻一守可困殺天道聖人。

  ??“嗬嗬。”太濁幹笑兩聲,然後空凝深思道:“有意思...赤霄天他夫妻二人一個傷我一個想拿我,看來我得去雷部做做文章矣。”

  ??“聞仲尚在謀中,可留他性命。”男子道,似乎也很在乎聞仲的安危,雖然他也知道聞仲前世和太濁的關係,但沒什麽能比太濁的大業更重要。

  ??“我當然不會害他性命。”太濁對男子道,“此前我在赤霄天受了真武一劍,後平大神拿東華又鬥耗了真氣,我欲取天地玄黃塔但那金塔被老子歸元前交給了女媧。這女媧伏羲與我同聖億萬年不見不知底細我欲征一門徒代我前去探探。”

  ??“弟子愚昧,除師尊外不知三界還有何人敢冒犯...此二聖?”男子作問太濁,他以為如果太濁不親自出馬,是難以平定北不周山。

  ??“雷部羈押著一條九天應龍乃有天地慧根,稍加雕琢便可禦神風而征六道。”太濁言,看來他已經看中了玄邪的資質,想征他為自己的第三位使者。早在聞仲第一次去探視玄邪時太濁就已經潛伏進雷澤觀察玄邪很久了。

  ??“那黑龍不過畜牲,真武大帝六劍便將其製服豈能敵女媧伏羲?”男子不解問。在他看來玄邪充其量也就個帝君級水平的神通。

  ??“非也。金銀易得,美玉難求。餘嚐聞前朝有玉曰和,初顯樸素君王不識其美,斬獻玉者足。”太濁將玄邪比作和氏璧,意味深長。

  ??“一切遵照師尊吩咐。”

  ??“我們姑且陪那渾小子耍耍,你在天庭要廣聞寡言,深晦善忍如此大業成時君當首功。”道者囑咐道。

  ??“遵旨。”

  ??聞聲走來一潑皮老胖道士,齜牙咧嘴嚷嚷:“太濁!你還不去將茅房的桶子倒了!滿了你喝呀?”,男子瞪了小道士一眼反討來一通罵:“看什麽看,要燒香燒香不燒香回家窩著去!”

  ??“就來就來。”太濁答應,提起掃帚弓著背小跑走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