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聞仲入天
作者:小青陵      更新:2021-06-25 03:58      字數:4436
  “天尊?”見聞仲閉目,增長天王輕喚,今日是他當值,“末將見過普化天尊。”

  ??“哦,魔禮青,你來啦。”聞仲突然從夢中驚醒頓感不適,這是他的無極內丹排斥忘情水導致的,不過不必擔心,聞仲飲下的忘情水是離水玄虛真君特製,足可讓他忘記那些亂他道心的人和事,至少忘記了他現在的身份正是他當年無比失望的天神。“老夫剛剛神遊了些許往事,有甚事情?”

  ??“天尊您也是心寬,您瞧那金香?”

  ??“不覺已有半月矣。”

  ??“人世光陰尚且匆匆,何況天界乎?”魔禮青道,“還請天尊快快入天,張天師在天門後待您多時了。”

  ??聞仲係了青玉,這時才想起這枚青玉的名字。此乃他初掌雷部時太上老君送給他的禮物,名曰“天雷寶鑒”,是一塊能提調“玄雷”的重要法器;下凡前聞仲不舍於是帶下界去,兜兜轉轉陪伴了他兩百年。

  ??收了湖海翻騰的心思,隨張道陵徑直飛往靈霄殿。二人至通明殿前隨即落了雲;天庭法度諸天大聖入靈霄殿皆由通明殿步行而入,殿門外須落了彩雲,收了蓮台;殿門外六百步則須下了禽獸坐騎,遮了華車寶蓋。

  ??過了通明殿,遙遙地便能望見靈霄寶殿的五彩霞光。再近些方才見得這尊殿的麵目,有道是:朱垣玉階琉璃瓦,金鱗彩翼毓芳華。玄霄寶頂照神光,八麵玲瓏天尊塔。三界鬼神歸統攝,羅天大聖呼陛下。鼓瑟中央顯玉皇,大道無邊亦無涯。

  ??聞仲稍整裝束,撣了拂袖灰塵;但聽得殿中太白金星傳玉帝口諭:宣聞仲覲見,即隨張道陵入殿。

  ??大殿金壁輝煌,祥雲錯層,好似個寬闊世界般。殿內左邊文臣以長生大帝、後土娘娘為首;隨後分列的是諸天帝君、五帝六司。右邊武將以紫微大帝、勾陳大帝為首;身後站著三官四聖、天王靈官。殿宇又上一層乃是仙人之首王公王母。玉皇大帝端坐九重中天,展十丈金身,現無極大羅金仙本相。

  ??聞仲進殿,群神側身拱手,諸天帝君天尊正襟危坐。

  ??“微臣--前雷神玉樞府執事--聞仲,叩見玉皇大帝。”聞仲這禮數拿捏得好生得當。自己下凡渡劫方才回天,未有玉帝重新加封,縱有天尊之實,卻無天尊之銜,故而貶稱自己隻是個前雷部執事。

  ??玉帝曰:“聞仲,二百年前是你當劫,如今劫滿歸位,朕複賜你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尊號,位列玄霄九宸,執掌雷部,節製星辰;又賜爾執掌天雷,監攝眾生渡劫。

  ??“謝陛下。”聞仲再行叩首大禮,再起身拱手三拜玉帝,三拜王公王母,三拜諸天神君。

  ??聞仲歸位,眾列仙班皆拱手道賀;忽然那蓬萊東王公笑問:“天尊,天尊曆劫二百年,受得三災八難,老夫且問是哪三災?哪八難?”

  ??聞仲先是拱手禮敬王公,再答道:“王公笑話聞仲了;三災自是烈風、毒火、天雷;八難自是生老病死、愛恨情愁。”

  ??“是也,是也。”王公撚須道。殊不知這三災八難乃是眾神皆知,怎得由王公問起,眾仙家不解。

  ??“你莫要打趣天尊了,你問天尊三災八難,莫不如問人有幾隻眼睛幾隻耳朵哩。”王母道。

  ??“這人間生死易渡,愛恨可消,隻是那情劫卻難了。”王公心裏默道,“怕隻怕你還不是聞仲呐。”

  ??聞仲初回天界,多見凡間世麵,由是多遭了問話;王公淺問剛止,玉帝又問道:“愛卿凡塵遭了幾道輪回?”

  ??“秉玉帝,走了四回奈何橋;直飲了四碗孟婆湯。”

  ??“那愛卿還存得幾多凡世記憶?”

  ??“臣歸位後,憑天眼法術觀察往生,由是記得些許。若夫一石之記憶,臣當記得三鬥三升。”

  ??“已是不少,任你說來與眾仙家聽聽。”玉帝笑曰。

  ??聞仲思慮了一番。

  ??“那臣便說說這凡間。”霎時,大殿寂靜,眾目睽睽。聞仲道:“臣初下界,轉生凡間,天不佑世恰逢上胡安逆史之亂;當是時,天子亡國,百姓流離;九州戰火,連綿社稷。沙場伏屍百萬,孤寡眾矣;嗚呼哀怨之不絕矣。臣年少,雙親皆喪命,無依無靠,無友無親,孑身逃難巴蜀成都時遇一杜姓老者,有詩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聞仲話至此,宮中更靜,有地府般的詭異,玉皇大帝亦無言語,“至於唐滅,神州裂土,臣幾度轉世未見天下蒼生安定。兵戈連年,諸國征伐不斷,民怨不息;福禍顛倒,惡人腰纏萬貫,良善凍死街頭...人心浮動而不古,蒼天責罰而不恤...”說到此處,多位大聖麵子上已顯露慍色。

  ??聞仲就是這樣子的性子,既然讓他在凡間目睹了亂世,他就不怕在玉皇大帝麵前坦白,至於其他神祇也沒幾個管得住他。

  ??“聞仲!”紫微大帝打斷聞仲話語,“天下大亂,莫非是我上天之罪乎?”到底是四禦之首的紫微大帝先詰問了聞仲。

  ??聞仲幾句言辭,曆陳人間二百年劫難,如他所言,這二百年豈是他一人渡劫,乃天下人渡劫耳。

  ??“不敢。”聞仲未動聲色,眾神皆知他雷部與北極頗有罅隙,聞仲與紫微又素來不和,雖然紫微是四禦之首但他是姬昌長子,姬昌尚敬聞仲三分,何況孺子?

  ??“莫言不敢,天尊這番話不就正是怪下帝執掌禍福不周乎?”紫微持笏昂首道。

  ??“蒼生受難,朕甚是痛心,奈何無一英雄能受得住天命,匡衡寰宇。”玉帝歎曰。

  ??長生大帝玉清真王寡言許久,聽了聞仲言語,則是不悅:“請問天尊,我等主持三界,已是盡心竭慮,何談蒼天不恤眾生?”

  ??長生大帝一語掐中命門,將玉帝扯開的話茬又引到了聞仲身上。聞仲答是則悖了自己的言語,答不是則辱了漫天的神君。

  ??“真王莫要作難,聞仲言語差池些許,卻也說得不假。”玉帝眼看二帝為難聞仲,怕招架不住,於是幫襯著。

  ??紫微見玉帝偏著聞仲,也未作深難,轉而對玉帝道:“方才聽陛下言,愁天下無真命天子,臣慚愧矣。”紫微執掌天子選建,未從人間挑得天子,自是有失職之處。紫微又道:“我本欲提後唐少主李煜,此子才情絕倫滿腹詩書,是個不世出的才子,怎奈何性子軟弱,料其取不得天下,反要遭毒手。後周世宗柴榮,奈何柴榮福薄命淺,無力收回九州乃至身死,又隻得作罷。”

  ??“這凡間確要個真命的天子。”王公轉頭對玉帝曰,“看來已是迫在眉睫。”

  ??“王公所言甚是,拖延不得矣。”

  ??東王公又正色道:“聞仲,你可有凡人舉薦?”

  ??舉薦天子乃是大事,聞仲遐思良久,“臣有一人,胸有韜略,文武雙全,心懷天下黎民,多仁少殺,重情重義。”

  ??“何人?”

  ??“洛陽趙氏長子,趙元朗。”

  ??“趙元朗?”玉帝問曰,“說的可是後周大將軍趙匡胤?”

  ??“回陛下,正是。”

  ??“趙匡胤?到有些印象。”勾陳大帝持笏奏曰,“秉陛下,那趙匡胤確是個仁義之君。臣掌兵革,見那人子多慈多孝,愛軍護民,故是所戰多捷,廣有功德。”

  ??“善哉,誠如所言,那趙氏自是真龍矣。”王母笑曰。

  ??“洛陽趙家近來幾世皆良實,積福甚多,我看到了趙匡胤這裏,是還報矣。”王公對王母道。

  ??“紫微,你說難覓人選,莫不是那趙氏獲罪於你?”玉帝撚須道。

  ??紫微猛的大驚,連忙拜曰:“恕罪,玉帝恕罪。我何嚐認得那趙官人,怪彤雲遮了北極星,未曾見得這才人。”

  ??“愛卿無罪,今日既說了他,你多多關照。以年為限,觀其行效俯察功德,此子若合乎天道敬我道門則賜其真命,加尊九五;增其陽壽,著四大天王左右護持。”

  ??“遵旨。”

  ??議定大政後,玉帝又聽取了諸神公秉,俱皆作了了斷,由是歡喜。玉帝曰:“今日大朝,議得大果,朕心甚悅,望諸卿勞累,各司本職,福澤天下蒼生。”

  ??玉帝又道:“聞仲,你先回府探望,我君臣閑時再敘。”

  ??“尊陛下禦旨。”

  ??太白金星宣了退朝,眾仙當即叩拜禮讚,先是恭送了玉帝,再是謝了王公王母,而後流水般退出靈霄大殿。

  ??一應神通早出了通明殿紛紛駕雲飛去。聞仲和勾陳大帝則是一前一後徐徐慢步,這二師兄弟說來是沒有前緣的,隻因聞仲封神執雷,認了這位師兄。想當年聞仲初到天庭會得些什麽?全仗勾陳遵遵教導,聞仲亦是不浮所望,習得了廣大雷法神通。

  ??“聞仲,休走!”

  ??天尊驀地回頭,怕是哪位真聖怪了剛剛朝堂上的話,找麻煩耶,“師兄,莫要驚嚇我也。”

  ??“哈哈,天尊法力廣大,何懼區區四個小字?”勾陳作笑道,“你這鐵打的腦袋,雷打不動的筋,若不是陛下幫襯,那紫微與真王恐怕得說殺了你。”

  ??聞仲等勾陳齊肩,並作一路,“我執忠言,不懼二帝。”

  ??“那你也不察者顏色來,天下蒼生苦,眾仙也未得好過;天庭各府院懼皆操勞,無日夜所終,你執掌雷部多年,豈有不知?”

  ??“師兄教訓得是。”聞仲道,“方才言語的確激了些。”

  ??“為兄未有責怪,但你今後朝上需得謹言慎行。”勾陳大帝解下腰間令牌道,“快快拿去,你那雷部累煞我也。”

  ??“以為是哥哥贈我什麽物件兒,原是這雷部令箭。哥哥覺得好看戴著便是。”聞仲道。令箭主要作用就是提調天雷神軍,但聞仲調兵不需要令箭。

  ??勾陳道:“淨說胡話,玉皇大帝賜的令牌也不知道珍惜。”話畢將雷部的令箭係在聞仲腰間,“看你白衣素服,彩色不多,玉飾倒是不少。”勾陳看見聞仲腰間的青玉,先是愣了愣然後用手輕輕觸摸,最後順著青玉將令箭續上,又說道,“快些回府,閑來多走走為兄寒府。”話畢勾陳登上玄色九龍車,須臾不見了影蹤。

  ??聞仲想起玉樞府中許多故人,不知皆安好否,如今歸還,自當是情真意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