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代工
作者:脫浪      更新:2021-06-24 22:28      字數:2843
  來到暹羅差不多快9個月了,可是王峰的貿易業務一直沒什麽起色,好不容易要做成第一單生意,又被莊吉雄擺了一道。

  ??如果這一萬噸貨砸在手裏,對半虧錢還是次要,關鍵是好不容易湊出的流動資金,就會有極大的消耗,之後想要再恢複元氣,可沒那麽容易了。

  ??現在最急需的,就是給手裏的這些垃圾貨找個買家,他經過陳師介紹,聯係到了一家情況特殊的企業,王峰帶著樣品,親自飛回了國內。

  ??這家叫做揚泰酒業的工廠,本屬於化工企業範圍,現在技術能力都有提高,能生產出食品、醫用級別的酒精。

  ??揚泰酒業就在長江邊,遠洋貨輪到了碼頭,隻需要近距離卡車轉運十多公裏,就能直接送到廠內,可以說有不錯的區位優勢。

  ??而陳師推薦這家公司的原因,還不止這些客觀因素,主要是酒廠的老板,尷尬的現狀。

  ??這個老板姓杜,現在在牢裏吃著官飯。

  ??進去的罪名也很直白,是因為非法集資。

  ??原來老杜想要擴建生產線,搞了一套國內頂級的酒精設備,不光花光了積蓄,還在當地借了不少民間借貸。

  ??這種小老板沒什麽文化,資金核算方麵不夠嚴謹,新生產線搞出來了,卻因為沒有流動資金,導致企業遲遲不能開業。

  ??他頭頂的利息越來越高,最後實在還不上錢,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自己舉報自己,幹脆在牢裏享些清閑。

  ??其實這些債主都不是什麽黑惡勢力,基本上是當地被老杜忽悠集資的老百姓和地方官,他們一看老杜進了局子,張羅著將工廠拍賣出售,指望能挽回損失。

  ??可是這種一屁股爛賬的企業,可幾乎沒人願意接手,來回找了幾個買家,都被漫天要賬的債主嚇跑了。

  ??當然,還有一個人同樣不願意拍賣企業,就是老杜的賢內助,覃大媽。

  ??覃大媽有著國內女性優秀的品質,老公富貴時,她負責打理家務,老公受難後,她出山臨危受命。

  ??這也是為什麽一個闖上門的王峰,能受到老板娘親自接待的原因,反正死馬當活馬醫,萬一能有什麽轉機也好。

  ??覃大媽也快六十了,別看當了一輩子家庭婦女,可待人處世也頗為周到,她親自把王峰領到總裁辦公室,拉著王峰就訴起苦來。

  ??“我也是沒有辦法,要不是我來公司坐鎮,這裏的桌椅板凳都能讓債主搬走了。”

  ??“所以你老公,到底在外麵借了多少錢?”

  ??王峰基本了解了她家情況,想要探個底線。

  ??“說實話我本來也不知道,來公司一個月,才整理出了一賬本明細,裏麵大大小小借款,本金加一起就有一千多萬。”

  ??覃大媽對著這個陌生人,也大方地實話實說,王峰看得出來這是個實在的阿姨,也就基本相信了她的說辭。

  ??“幸好我在本地還有些名望,大家都還賣我麵子,讓我想辦法盤活企業。”

  ??覃大媽的家族是當地的大家,債主不少都是她的親戚朋友,現在看老杜自暴自棄,就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老板娘身上。

  ??“雖然現在拿不出錢來,但設備都是全新的,已經驗收通過了,工人們幾個月沒發工資,也都還堅持著沒走。”

  ??他們這是家族企業,除了底層雜工,大部分技術管理崗位,都是老兩口的親戚,這些人也不願企業破產,還在一起等老板娘出招救濟。

  ??王峰看到了一絲合作的可能:“也就是說,雖然您不懂生產技術,但隻要原料能到位,工廠馬上能恢複生產。”

  ??“那當然了,我現在是有人、有廠,就是沒錢。”覃大媽雙手一攤,無奈地說了實話。

  ??“那如果你提供一萬噸木薯粉幹作為原料,你的回款周期是多久?”

  ??聽到來人願意發貨,覃大媽像是遇上了救星,心情有些激動,可是自己仔細一想,又很快沒了信心。

  ??“現在公司可不能見錢,一有錢就會被債主追討。”

  ??王峰也明白這個道理,這也是為什麽即使賒貨,都沒有供貨商願意發貨的原因。

  ??揚泰酒業正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如果現在銷售酒精換來現金,肯定全都被拿去填補之前的窟窿,怎麽會有餘錢支付貨款。

  ??覃大媽是個老實人,對著王峰實話實說:“我也不能坑你,現在想要合作,隻有委托加工這一條路。”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計劃,現在工廠隨時可以開工,隻要和貿易商簽署委托加工協議,能賺些加工費,也可以運作起來,慢慢開始還債。

  ??可是這種委托加工的方式,要求對方既有木薯幹的貨源,還能自我消化生產出的酒精,現在國內同時覆蓋上下遊生意的公司,加起來也沒有幾家。

  ??“那就是說,我提供原料,你不負責銷售,反而收我一筆加工費,生產出來的酒精我要自己派人拉走?”

  ??“對,就是這個意思,但不過也不用給加工費,你按比例提貨,剩下的酒精就是我的費用。”

  ??她給王峰解釋道,如果是質量過關的薯片狀木薯,2噸原料能做出一噸酒精,要是質量低一些,就要2.5噸做出一噸。

  ??這下說清楚了,其實就相當於以物換物,可是王峰手頭的木薯幹質量很差,覃大媽讓化驗室做了檢驗,說了估計要5、6噸貨才能生產出一噸酒精。

  ??“我給了7比1的價格,用這一萬噸木薯幹,換回1400噸酒精。”

  ??王峰請陳師做過計算,一萬噸木薯幹加上運費,成本差不多一千萬出頭,現在換回1400噸酒精,按市場價3800每噸計算,也就基本上能保住一半本金。

  ??覃大媽也十分樂意,按她們的生產標準,剩下的400多噸酒精,能換回150多萬現金,這可是企業急需的救命錢。

  ??隻是她有些懷疑,這個看起來剛剛入行的年輕人,怎麽會有門路消化上千噸的成品酒精。

  ??“這您不用擔心,我會去聯係一家酒廠,將這些食用酒精勾兌成高檔白酒。”

  ??覃大媽眼前一亮,原來客人早就有所準備:“想不到你還有這種關係。”

  ??王峰笑了笑,他其實也沒有十足把握,但現在隻能放手一搏。

  ??“我在蓉城有一個老朋友,不光是酒廠老板,而且自己就是個大酒壇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