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北京愛情故事
作者:灑家要吃肉      更新:2021-10-14 20:30      字數:2789
  葉晨也沒再糾結為何係統的獎勵越來越簡單,在他看來,在諸天世界穿越,本來就是種bug,有各種技能輔助,還挑三揀四的,他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但是不知道為何,他在異世界的時候,總是睡覺感覺不踏實,哪怕上次在李心兒的心理診所的時候也是一樣,唯有回到原生世界,躺在思雅的身邊,能讓他有種說不出的安全感。

  第二天照常送思雅去公司上班,回來的途中,葉晨專門去了專門出售吉他的樂器商店。在店裏徘徊了很久以後,葉晨挑選了一把海鷗吉他。

  來自加拿大的自然之聲Seagull木吉他,同樣作為來自加拿大的國寶級品牌,Seagull的目標是讓每一把Seagull吉他都能在傳統工藝和新的設計理念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盡管已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但為了保證高品質,Seagull到目前仍保持著所有吉他的琴頸都還用手工生產。

  事實上,Seagull吉他在生產過程中的很多環節仍然延續使用手工,可以說Seagull吉他的手工成分比很多所謂的CustomShop廠還高。跟Godin吉他一樣,Seagull全部采用北美專屬林場出產的優質木材,從木料的選擇到最終成品的測試、調整,每一把吉他均由熱愛音樂、熱愛SEAGULL的高級技師製作而成。

  挑完後,試了試音,感覺還不錯,葉晨就付錢走人了。店主看葉晨隻看感覺不看價格的模樣,知道這是個不差錢的人,主動遞過了一張名片,歡迎他下次再來。

  回到家後,給吉他調了調音,葉晨在腦中回想了一下自己想要彈的曲目,突然腦中浮現起了白雅言在選秀節目裏唱的那首一天一天,當時聽的時候,給了他一種驚豔的感覺。

  《一天一天》是男團BigBang演唱的一首歌曲,由G-Dragon填詞,G-Dragon、DaishiDance譜曲。收錄在Bigbang第三張迷你專輯《Standup》中,發行於2008年8月9日。

  後來2011年白雅言在參加三大公司聯合舉辦的選秀節目裏翻唱了這首歌曲,隻不過將一首搖滾改成了民謠,但是卻唱的非常有個人魅力。葉晨兩相比較的話還是比較喜歡白雅言的版本。

  葉晨從網上搜索《一天一天》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網上還有這首曲子的指彈版,但是他沒有馬上點開,他打算先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彈這首曲子,完成後再跟網上的那首做個比較。

  葉晨看著白雅言的視頻,這邊自己扒著譜,過了一會兒,譜子扒完後,他拿著吉他嚐試著融入自己的風格。

  葉晨左手按在琴頸處,右手撥弦。對於他來說這具身體是第一次接觸吉他,但是那指彈大師的技巧卻仿如刻在了靈魂深處,如同吃飯喝水一般自然的流淌了出來。在他彈的時候,已經用錄音設備實時錄了下來,以方便尋找不足。

  他又彈了一遍在網上找到的鄭成河版本的《一天一天》,體味著這位天才吉他手演奏的個中三味。他觀察了一下,鄭成河在演奏中經常使用打板間旋律音,這應該是鄭成河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所謂打板間旋律音就是前期要注意打板,用吉他敲擊出軍鼓的聲音來加強節奏,簡單來說要點就是右手大魚際打板,拇指打六弦,同時右手中指下掃。對於fs一段時間的人來說,這可能稍微調一下手勢就辦得到。

  這個技巧隻要講求於有節奏融合於音樂之中,其中較難的地方在於:準備打板時,旋律音該怎麽打,多觀察鄭成河的視頻就會發現,他在打板時會做出類似蜘蛛人手勢,且中指和無名指是彎曲的?沒錯,這就是關鍵!

  就是用這兩隻手指去弄出旋律音。因為是蜘蛛人手勢,一樣是打版,可能平常彈唱時的打板就不會強烈去要求打在哪幾條弦上。甚至四、五、六弦都會打到。但現在是吉他演奏,那就馬虎不得!回到手形上麵,鄭成河打板的位置大多是在五、六弦或第六弦的上方,因為他有帶著姆指套,不能像我們一樣直接給他打在弦上。所以,把打板的位置必須練的精準。

  第二個高難度技巧叫低音鼓,這個技巧鄭成河並沒有像上麵那個技巧那樣常出現。聽起來會非常像大鼓的聲音,主要也是用在加強節奏。具體到演奏就是撥完弦後,讓手順勢的向上,這時候,用手腕大力的撞擊音孔上方。說手腕可能沒那麽精準,應該是說手掌底部才對。這個技巧用的時候,通常跟旋律音的產生是同一時間的,所以練習的時候非常折磨人。但如果這兩樣技巧結合的好,就相當於彈吉他還自帶一個簡易的爵士鼓。整個音樂的節奏性和旋律性對於吉他solo來說,就有質的提升。

  葉晨慢慢的彈奏著,磨合著,每彈完一遍還會和剛開始的作比較,找出自己的不足,因為有技能加成,他的進步神速,幾遍過後已經能夠做到和鄭成河的版本相差無幾的地步了。

  正在葉晨沉浸在指彈吉他演奏的時候,係統突然傳來了任務提示音,葉晨愣了一下,放下了吉他,活動了一下手指,然後點開了係統界麵,看到了係統給他新發布的任務:

  第06584號觀眾吐槽:《北京愛情故事》我覺得可以叫做北京愛情買賣,因為它講的就是一個買賣愛情的故事,是一部矮醜窮被欺壓,被欺騙,被背叛,被犯錯,被拋棄,被打倒,被監禁,被醜化的血淚史!!

  主線任務:做個人見人怕的惡人。(因為這部劇裏壓根兒就沒個好人)

  支線任務:打臉所有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每成功一次獎勵十萬元RMB)

  看完了任務,葉晨情不自禁的笑了,看來包括係統都是怨念滿滿啊,記得自己當初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還是在八九年前,當時看的時候,也就當個熱鬧看了,現在回想起來,這部劇可以算是內地電視劇三觀不正的領頭羊了,妥妥的鼻祖級作品。

  記得當年看這部劇的時候,關注的點好像就是石小猛如何報複程峰,至於導演無病呻吟的愛情,葉晨是沒當做一回事兒的。

  這部電視劇的設定就是:

  程峰是好人,不管他之前多麽花心,對多少女人始亂終棄,但他一心一意地愛上了別人的女朋友,有錢而且癡情,後麵還打跑了石小猛這個壞人,所以他是好人。

  而石小猛就是壞人,誰叫他扛不住?不管他有錢沒錢,不管他明天能不能活下去,不管他會不會坐牢,他都不應該放棄愛情。那部電視劇的結局就注定他是壞人,加一個籌碼,他拒絕了,再不斷地再籌碼,直到他接受為止。嗬,你看他還是接受了,果然是垃圾。

  那個時候的我們,愛情至上,什麽生活壓力,什麽貧窮的自卑,都看不到,覺得石小猛三觀不正。

  可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程峰對別人的女朋友死纏爛打,尤其還是自己所謂的兄弟的女朋友死纏爛打,就是三觀正嗎?利用手中的財富去引誘別人放棄愛情就是三觀正嗎?到底是誰把石小猛逼成這樣?

  後來的我們經過了這麽多年在社會上打拚的經驗,當我們重溫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卻對石小猛這個小人物有著深深的共鳴感。沒錯,他確實不是個好人,但是他的“壞”,更多的是被生活脅迫的無奈,在貧窮麵前,他根本沒有多餘的選項。

  此時的葉晨來了興致,懟人什麽的是他最喜歡的事情了,這裏頭的那幾瓣兒蒜,有一頭算一頭,沒一個好東西,程峰就不用說了,不管是劇中人物還是現實中的本人,那都是渣到無可救藥的貨色,據說當初在楊瀾的一檔節目裏做宣傳的時候,還宣揚這部劇是根據主創的真實經曆改編的,現在想想,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