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億萬富豪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灑家要吃肉      更新:2021-10-14 20:26      字數:2632
  這幾年,葉晨一直帶著小混蛋,寧偉,還有李奎勇三兄弟,四人在華夏和蘇聯之間倒來倒去,倒也逍遙自在。

  沒進這行之前,葉晨就找來了1980年最新頒布的關於這個生意所涉及的相關政策,組織三人進行了細致的學習,以防觸雷。

  時間慢慢的來到了1991年,這個時候,葉晨意識到機會來了,蘇聯在這一年將麵臨著解體,這就意味著其中存在著無限的商機。

  葉晨先是通過關係,找到了蘇聯當時相關的負責人,雙方進行了非常友好的會談,當時小哥仨全都在場,給這小哥仨簡直都要看呆了,六哥這時又要玩啥幺蛾子,咋還突然這麽高大上起來,咱隻是倒爺啊。

  然而這小哥仨還沒意識到,就是這個幺蛾子,會為三人帶來多麽巨大的利益。

  葉晨說道:“”費德裏科·克裏斯托弗羅先生,聽說你們著急出售飛機,卻一直沒有找到買家,這方麵我倒是可以幫忙,你們的經濟這時候已經差不多癱瘓了,錢對你們作用不大,我可以在國內籌措大量你們所需要的物資,我們以物易物。”

  蘇聯負責人費德裏科·克裏斯托弗羅感到十分驚喜,有人能夠解決這個難題,他當然是樂見其成,他十分痛快的答應了葉晨的請求,蘇聯這邊也迅速的敲定了國內所需的物資。

  當時蘇聯國內的局勢動蕩不安,消費品緊缺成了一個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罐頭和食品成為了俄羅斯人最最渴望的東西。而那會兒在國內一些國營企業有一堆的罐頭皮衣,暖瓶積壓滯銷嚴重,賣不掉很讓人頭痛。

  那一年,四川航空公司剛剛成立,川航正在滿世界的找飛機,葉晨這邊找到了周小白的父親,請他幫忙牽線搭橋,和川航的負責人見了麵,葉晨說道:

  “聽說你們現在急需飛機,這我可以幫你們搞到。”

  當時川航的負責人很不以為然,覺得他在吹牛皮,然而打臉來的很快,沒過多久,他就見識到了葉晨的威力。

  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葉晨在釣魚台國賓館接待了蘇聯航空工程部的官員,那會兒很上檔次的地方。然後神來一句:“這裏便是不久前戈爾巴喬夫同我們領導人會談的地方。”一下撥高了這次談判的意義和規格。

  同時,在這之前,通過三天的時間組織公司的人找商品,滿滿堆了幾間房間給老毛子看,並說:“你看,這隻是我們的一部分樣品,我們大大地有!”最後,開心幾杯下肚,協議也簽訂了。

  對川航,那就來個驗機。

  老毛子簽了合同,那肯定很開心,叫幹啥幹啥,那你老毛子開個飛機來我國看看總可以吧。開過來就直接開到川航,給那些覺得我異想天開的相關領導看看嘍。“噢,小夥子能幹啊,開一架過來就買下來,省得開回去了。”協議果斷簽訂。

  這協議一簽,乖乖聽話,那是自然的。以川航的名義申請進口飛機,聯係一家有外貿權的公司聯係,以它的名義簽訂產品出口合同。這下,沒外貿權、沒航空經營權都果斷地解決掉了。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買彩票還需要出2元呢,所以準確地說是以最小的投入打時間差或者空間差取得最大的回報。葉晨知道按照約定,俄方的飛機與中方的輕工產品同時發貨。那我來個“時間差”!

  俄方第一架圖154一天可飛抵成都,中方的第一批輕工產品經鐵路運輸卻滯後一周才能到達。原來,葉晨將到達的第一架飛機飛快地在銀行作抵押貸款,然後將貸款付給國營廠家,廠家發貨給北京的貿易公司,貿易公司發貨給俄方。如此這樣,俄方發來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飛機,中國連續發出500車皮的消費商品給俄羅斯。

  華夏方用價值4億的500車日用消費品換了4架飛機,葉晨在裏麵卻賺了一個億!

  要知道在當時,國內的億萬富翁可不像在後世,那是相當的鳳毛麟角,葉晨這次的操作驚呆了無數人的眼球。

  當所有的款項劃歸到他名下的時候,他卻又幹了一件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

  葉晨找到了教育部門,提出了為改善國內的教育環境,他願意捐款兩千萬,當時的兩千萬自然不是後世的兩千萬可以媲美的,那是妥妥的巨款。用葉晨的話說: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要為我們的少年能夠在更好的環境裏接受教育,出一份微薄之力。”

  然後葉晨又來到了燕京市局,會見了市局的領導,雙方進行了友好的會談,最後葉晨出資1000萬,幫助公安部門改善辦案環境。

  當時市刑偵支隊的隊長張海洋,得之自己的老大來到了市局,心跳都漏了一拍兒,不知道老大又要撲騰什麽幺蛾子,他站在遠處靜靜的看著葉晨和市局的領導談笑風生。

  葉晨也第一時間發現了張海洋,他揮揮手把張海洋叫到了跟前,然後對市局的領導說道:

  “這是我的老戰友,也是我弟弟,前兩天吃飯的時候,這家夥就跟我抱怨,說我那麽有錢,就不能給市局捐幾台車嗎?說他們辦案的車輛都很緊張,我這一琢磨,還真是那麽回事,所以我就來了。”

  市局的領導一聽,眼前頓時就是一亮,小張很不錯,急幹警之所急,是個好同誌……

  旁邊的張海洋那是一陣的狂翻白眼,心說老大,咱啥時候一起吃的飯,你都多久沒搭理過我了,從退伍了你就沒了影子,還吃飯,我吃個毛線……

  然而讓張海洋沒有想到的是,時隔兩年後,自己的這位老班長,和自己的第一通工作上的電話,竟然是一場後世驚天的大案。

  燕京至烏蘭巴托、莫斯科的K34次國際列車,途經華夏、蒙、俄三國,從1960年開始運行,是新華夏成立後開行的第一趟涉外列車,從二連浩特出境,全程7865公裏。

  這趟列車從燕京站始發,燕京倒爺占了大多數,他們中的大多數當時沒有所謂的“正當職業”,或者是刑滿釋放的兩勞人員。漫長的6天6夜,讓這些寂寞難耐的倒爺在車上開始熟悉起來,從“獨行俠”烏合成“幫派”,他們拉幫結夥,起初隻為在陌生的國外有個照應。

  葉晨雖然在上次倒騰飛機的時候,和三位小兄弟賺的盆滿缽滿,也還是愛和兄弟們坐著中俄列車跑線,他享受這種感覺。那群倒爺也曾試圖拉他們四人入夥,被兄弟四人直接拒絕,開什麽國際玩笑。

  時間來到了。1993年3月10日。江蘇南京某單位女工會幹部出訪莫斯科。恰巧葉晨他們4人也正在這趟列車上,上車沒多久,葉晨發現了那個鬼頭鬼腦的北京倒爺賈小明。

  他趴在寧偉的耳邊吩咐道:

  “給我盯死了這個家夥,我覺得他要圖謀不軌。”

  寧偉沒有說話,點了點頭,尾隨著賈小明而去。

  過了沒多久,寧偉轉了回來,對著葉晨說道:

  “我在他們那夥人的包廂外聽到,他們盯上了一個漂亮的南方姑娘,意圖對她實施犯罪,因為他們人數眾多,我先回來通報一聲。”

  包廂內的哥仨聽到了,直接就站了起來,說道:

  “那還等啥,走吧,陪這群渣渣玩玩,這些貨真是丟盡了四九城爺們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