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震驚不過來了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2-02-28 22:16      字數:2324
  馮經曆用憐憫的目光送走了李小娘子,這絕對是一個好姑娘,大晚上的不辭辛苦,跑來跑去幫人送文書。

  可惜就是腦子有點傻,眼神也不太好。

  然後馮經曆再看手裏這幾行謎題一樣的句子,陷入了苦苦深思。

  他有有種心靈感應,這是秦德威故意考驗自己,如果自己參不破玄機,以後就不帶自己玩了。

  廣寧城突然陷入了一種平靜,亂兵也暫停了出動。巡撫、指揮使、欽差都抓了,再抓下去,還能抓誰?

  遼東鎮總兵官劉淮出入時,都有標營大批官兵重重保護,而鎮守太監根本不出門,都抓不動。

  秦德威在亂兵營中不算太難過,日子反而有點悠閑,就開始給幾個亂兵核心成員講課。

  站在院中,麵對幾雙求知的眼神,秦德威開門見山的說:“首先你們要記住並理解一條原則,我大明其實也是按鬧分配!”

  然後秦德威侃侃而談:“這裏麵規矩也不少,我先概括性的講一下四項基本規矩。

  第一,反貪官不反皇上,要表示出忠君!第二,不許涉及政治,隻要錢就行!

  第三,訴求明確,懂得見好就收!第四,有序鬧事,不要搞破壞!”

  於蠻子等人時而若有所思,時而恍然大悟。

  一上午口幹舌燥,秦德威揮了揮手說:“本次到此為止!”

  於蠻子等人一哄而散,李小娘子卻又閃了進來。

  秦德威歎口氣,“你在外麵聽了多久啊,又是來做什麽?”

  李小娘子很大方的說:“我就是想來看看你。”

  秦德威轉身就回了屋裏:“你又不是沒見過,有什麽好看的。”

  李小娘子跟上說:“你是一個好官。”

  見多了好人卡,還是第一次聽到好官卡。秦德威有點哭笑不得:“我不是好人!”

  李小娘子卻沒在意:“不是好人又能怎麽了?你真當我什麽都不知道呢?

  官員哪有純粹的好人啊,也隻有評書話本裏才有了。”

  秦德威:“......”

  雖然廣寧城裏平靜,但京城廟堂上卻在熱鬧。

  在大明朝廷裏,優先度最高的信息就是軍機、兵變、民變、災害,

  最緊急的情報,甚至可以在半夜三更敲開宮門,把皇帝叫起來看。

  所以遼東邊鎮兵變,尤其還是蔓延多地的兵變,可以說是當前朝廷最緊要的政務,議論就很多。

  有說招撫的,有說武力圍剿的,當然招撫意見占絕對上風,就連脾氣不好的嘉靖皇帝也是傾向於招撫的。

  因為朝廷財政緊張,再出兵圍剿太花錢了!

  緊急任命曾銑、秦德威為欽差,先穩住現場,後續招撫的辦法,也是要討論的。

  這時候,秦德威的那封《五年定遼長治久安疏》扔進了朝堂,又像在熱鍋裏添了油。

  朝臣紛紛感慨,這個狀元真是有點不走尋常路,一點都不務虛,最近連詩詞都不寫了,出手都是實務實策。

  不過秦狀元拿出的框架太大,一時半會也是討論不完的。

  而且目前需要緊急處理的是兵變,長遠建設方策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時候,秦狀元被任命為欽差後的新一波奏疏到了。

  遼東兵變作為當前最緊要政務,嘉靖皇帝禦文華殿,召集重臣商議。

  司禮監太監捧著奏疏,念與大臣們聽:

  “臣翰林院修撰、欽差宣撫廣寧等處大臣秦德威領旨受命,於四月二十三日單騎入營,宣示朝廷恩德於諸亂兵。

  彼輩畏皇上之天威,無不顫栗俯首。”

  朝臣才聽了第一句,就齊齊震驚!簡直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單騎入營是什麽鬼?那秦德威應該不敢謊報事實,犯一個欺君之罪吧?

  在場的大臣們有一個說一個,沒有任何一個人,麵對兵變時,有勇氣單騎入營!

  史書上可能有幾個例子,但現實中從來就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就算是書生意氣之輩,也沒有人會膽大到這個堪稱莽撞地步!

  這秦德威真的如此勇氣絕倫、氣吞山河,或者政治不正確的說法叫傻大膽?

  但真要是傻大膽還能考上狀元?在曆代狀元裏,或許隻有文天祥才能幹出這種事!

  在不可思議的氣氛中,群臣繼續聽著太監念奏疏:

  “臣抽取亂兵二十人審察,不適為營兵者,家貧不能自給者,各有半數。推及所有,大約如此。

  遼陽、廣寧二處兵變頻頻,實乃此二城為遼東根本之地,官衙眾多,軍戶役重貧苦,怨氣最大。

  臣前番上書新法,如不便用於全遼,請先試行於廣寧備禦營,觀其效果而後行。

  亂兵中仍願從軍者,發給安家費。不適為營兵者放歸原籍,令其納銀代役。如此抵銷,朝廷所費不多便可平亂。”

  大臣們又不是傻子,就感覺到,秦德威有點塞私貨啊。

  他奏請的這些安撫措施,與他提出的五年定遼方策裏,有很多接近或者相同之處。

  雖然招撫是大方針,但招撫到什麽程度還是不確定的。

  其實普通欽差都有一定臨機專斷的靈活授權,隻要能代價不大的盡快把事平了,隨便怎麽辦哪怕先斬後奏,朝廷都會滿意並追認。

  但文藝欽差秦德威沒印信啊,隻能磨磨蹭蹭的與朝廷念叨來念叨去了。

  秦德威上的奏疏不隻一件,還有另一件很醒目的《定遼長治久安人事疏》。

  這奏疏也很生猛,直接提出近年遼東人口增長至百萬,奏請巡撫與衛所之間大量增設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文官。

  以此解決目前文官太少,監控不足導致衛所腐敗高發的問題。

  這個提議其實很合理,但也讓朝臣很無語。

  這秦德威是把遼東當成一局大棋盤了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秦德威官職是遼東巡撫呢!

  大家都有點不太理解,秦德威為什麽對遼東這個邊鎮事務如此感興趣,積極性高的不可思議。

  朝臣們聽完了秦德威一大堆奏疏,還沒來得及表態發言時,又有文書房太監匆匆進來,直接將奏疏呈給嘉靖皇帝。

  不用想就知道,這種第一時間呈給皇帝看的奏疏,必定是軍機、災害、兵變、民變有關。

  但嘉靖皇帝臉色有點陰沉,又扔給了侍班的司禮監太監,吩咐說:“念!”

  司禮監太監就讀道:“臣征虜前將軍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鎮守遼東總兵官劉淮啟奏......

  ......翰林官欽差秦德威不肯與亂兵直麵會見,致使亂兵又挾憤圍攻,裹挾秦德威入營並扣留。”

  聽到這裏,朝臣又是齊齊愕然,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今天的奏疏實在讓人震驚不過來了。

  我大明這位現任鎮遼總兵官,莫非是個傻子嗎?還是鬼上身導致神智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