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君子之爭(上)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10-21 20:46      字數:2154
  外麵的任小意目瞪口呆,自己請來伴遊的小書生,怎麽就衝進去動手了呢?那裏麵都是官老爺,真的惹不起的啊!

  道理很簡單,如果惹到土豪惡霸,被欺負了還可以找官老爺告狀,沒準就遇到青天了。

  可如果惹到官老爺了,又能找誰去告狀?

  附近踏春的遊人們看到這邊似乎有熱鬧,也漸漸的圍了過來看著。

  在涼棚裏坐著的文士們,突然看到這麽個少年衝進來,也莫名其妙的沒反應過來,畢竟秦德威還沒到人人都認識的地步。

  而嚴世蕃雖然也稱得上伶牙俐齒,但畢竟背後說人壞話被抓了現行,一時心虛沒說話。

  而且他隻帶了一個隨從,看著秦德威身後兩條大漢,感覺也打不過。

  說也說不了,打也打不了,這踏馬的就有點尷尬了。

  其實秦德威也挺後悔的,剛才實在太衝動!

  這涼棚裏坐著十多個人呢,如果都是嚴世蕃的同黨,一起動手圍毆,自己隻有挨打的份!

  而且身邊又沒有大佬撐腰,所以這是戰略冒進,不該率先動手的!

  短暫的冷場後,有個人叫道:“秦德威!你又敢動粗!”

  聽到這個名字,涼棚裏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方才話題的正主到了!

  那麽嚴世蕃後腦勺這一巴掌,公平的說,挨得不算冤枉。

  秦德威望向叫破自己身份的人,似乎有幾分麵熟,應該似乎可能沒有見過?

  他便疑惑的問道:“閣下為何認得我?”

  隻見那人臉色漲紅,怒道:“本人呂高!與爾有兩麵之緣,隻是人微言輕,當不得被你記住!”

  聽到這個名字,秦德威才醒悟過來,原來是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呂高,好像是戶部主事?

  懟王慎中和打李開先的時候,這個名字都在場聽到了,難怪說有兩麵之緣。

  隻是此人太沒存在感,又被自己忽略了......

  此時坐在嚴世蕃身旁的一位疏眉小眼,約莫三十的文士開了口,對秦德威嗬斥道:

  “秦德威!你也是讀過書的人,有何話不可說,有何理不可講?此為君子之爭也!

  動輒打人又成何體統?我看你簡直斯文敗類,諸君子羞於與你為伍!”

  秦德威立刻鞠躬作揖道:“這位前輩說的對,確實都是在下的錯!

  吾輩讀書人稱作君子,就當文質彬彬,不可胡亂動粗,效那市井愚民之舉啊!

  故而在下已知錯,願在此向嚴監生道歉!同時也相應前輩教誨,堅決抵製暴力!”

  疏眉小眼的文士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其餘眾人一起看向他,心裏齊齊暗罵蠢貨!

  自己這邊十多個人,連仆役二十來個,武力絕對占優,你卻踏馬的自廢武功!

  如果有誰想替天行道打秦德威,都不好動手了!

  用話擠兌完,秦德威便見好就溜,對著眾人點點頭道:“前輩們請繼續,在下不打擾了,告辭!”

  嚴世蕃極度不甘心,這不是打完就跑麽?自己白挨了一巴掌?

  而且秦德威一聲“嚴監生”,讓嚴世蕃覺得極其刺耳。在世人眼裏,國子監監生往往就代表著沒本事考科舉的人......

  這在座都是進士,隻有他嚴世蕃是個監生,秦德威果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慢著!”嚴世蕃還是憋不住恨意,叫了一聲攔住秦德威:“你方才輕慢了呂前輩,就想一走了之麽?”

  秦德威驚奇的反問道:“敢問在下如何輕慢了呂前輩?”

  嚴世蕃諷刺道:“你在南京素來有神童之名,也聽說你一兩個月熟記春秋的事跡。

  但你卻屢屢記不住呂前輩,隻怕是故意假裝的吧?這不是輕慢,又是什麽?”

  秦德威臉色為難的看了眼呂高,開口道:“在下雖不才,但正如嚴監生所言,確實也有過幾分神童之名。”

  嚴世蕃握緊了拳頭,他現在確定以及肯定,秦德威用“嚴監生”稱呼自己絕對是故意的。

  然後又聽到秦德威貌似苦口婆心的對呂高勸道:“可在下這樣博聞強記的神童,見了閣下兩次,都記不住閣下這個人。

  所以......閣下還是別琢磨入翰林的事情了吧?聽在下一句勸,你真的不行啊。”

  砰!呂高憤怒的拍了下桌子,站了起來。

  秦德威嚇了一跳,指著嚴世蕃身旁的疏眉小眼文士說:“剛才這位前輩說了,大家要做君子之爭啊!”

  呂高狠狠瞪了嚴世蕃一眼,然後一言不發的,轉身就往外走。

  嚴世蕃也非常不爽,呂高瞪自己幹什麽,有本事直接懟秦德威去啊!不就是欺軟怕硬嗎!

  涼棚裏有一個位置最正中,又最年長的四十來歲黑瘦文士,立刻也站了起來,追著呂高說:“江峰賢弟莫走!”

  江峰應該就是呂高的號了,這並不奇怪,但事情仍有讓秦德威感到奇怪的地方。

  從座位位置和年紀看,這位四十來歲的黑瘦文士應當是這場聚會的主持角色,應該也是地位最高的人。

  呂高不打招呼的負氣就走,然後主持人親自追著去攔人,看起來就很怪異了。

  想象一下,如果是南京文壇雅集,某個人被氣跑了,顧老盟主也不至於自降身份,追著去懇求人回來吧?

  秦德威所不知道的是,這位四十來歲的黑臉文士乃刑科給事中王希文,廣東廣州府東莞縣人,與霍韜算是一個府的同鄉。

  此君也是嘉靖八年的進士,而且也是這科進士中,難得願意附從主考官霍韜的人,畢竟同鄉關係在這擺著,故而也深受霍韜信賴。

  在大明體製中,給事中品級不高,但權力極大,體麵尊貴,除了翰林之外,給事中逼格就是數一數二的了,雅稱拾遺。

  所以王拾遺在同年中地位也很高,今天他主持發起的這場聚會,就是“嘉靖八年己醜科在京同年聚會”。

  當然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思,大家都知道,嘉靖八才子中有六個是嘉靖八年進士。

  王拾遺奉了霍韜指示,要借著同年會機會,拉攏嘉靖八才子,勸這些同年去認霍韜這個座主。

  結果還沒怎麽說正題,八才子之一的呂高就要被秦德威氣跑了,王拾遺怎能不著急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