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穿越者也把握不住了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25 22:06      字數:2257
  因為公審大會情況的緊急變動,新加入了重要角色申知縣,秦德威不得不罵罵咧咧的加班調整方案,又活出社畜感了。

  關鍵是這活別人整不了,或者不敢整,隻能秦德威自己親自來幹,自己折騰出的動靜,自己含著淚也要搞定。

  在加班狗的眼裏,所有的新消息大概都是壞消息。

  比如秦德威坐在縣衙禮房裏寫方案時,有個書辦進來說:“剛才看到邸報,有件喜事!”

  秦德威抬頭問道:“什麽事?”

  那書辦答道:“朝廷任命前任縣尊馮老爺為工部屯田司員外郎!”

  秦德威聞言反而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喜從何來?”

  那報訊書辦就愣住了,為什麽秦小先生是這種反應?

  大明官場規矩,京官比地方為貴,部院更貴。至於翰林詞臣,那就貴到不在此討論之列了,不在通常升遷體係內。

  貴的意思就是,如果平級調動就視為升了,比如七品知縣調為七品禦史就是升官。如果品級能升,那就算是破格超升了。

  馮老爺原本是正六品京縣知縣,升為從五品工部員外郎,就屬於破格超升。雖然說工部是六部裏地位最低的部一個,但那也是六部之一。

  所以報訊書辦理解不了,以秦小先生和馮老爺的關係,對馮老爺高升的消息怎會這樣消極?

  別人當然不懂了,再過半年,也就是今年十一月,穿越者也改變不了的彗星就要來了,然後嘉靖皇帝肯定要按慣例廣開言路、下詔求諫言......

  在曆史上,馮恩就是被這次彗星事件整成“四鐵禦史”,並發配兩廣的。雖然具體細節不明,但秦德威推測是當政治鬥爭炮灰了。

  在本時空,如果馮恩人還在南京,秦德威或許還能想想辦法,按住對廟堂政治特別有激情的馮老爺。

  但如今馮恩遠在兩千裏外的京師,更加靠近廟堂,發生彗星事件後,不當炮灰就見鬼了。

  所以秦德威聽到馮老爺的高升消息,就完全高興不起來,不知這菜雞到時會不會向自己求救。

  如果真有這樣的事,就隻能帶著馮老爺的母親和兒子去趟京師了。他老婆就算了,估計打動不了大孝子人設的嘉靖皇帝。

  既然想到京師,不禁又懷念起一個前麵圓滾滾後麵圓鼓鼓的人來。

  唉,加班狗沒空想那麽多以後有的沒的事情,先把後天的方案調整好。

  又到了後日,公審大會順利進行,申知縣終於爭得出席機會。另有五十名縣學士子參加,兩人負責一個囚犯,秦德威帶著原告作為人證全程露臉。

  一人宣讀口供,然後五十人共同決定判罰,再由另一人宣讀擬定判決。

  其實大明對強盜罪判的很重,像這種性質惡劣、又搶劫得手的,基本都是擬斬。經過公審的公正審查,一致認為潘太監應當不知情,但有失察之罪。

  二十五份文書交由秦德威匯總,秦德威代表原告認可,並起草了最後總判決書,所有士子都簽名,再呈遞給申知縣。

  同時縣學士子集體起草了論潘太監罪狀書,又經士子簽字後,委托申知縣上奏朝廷。

  一個月後,朝廷的旨意到南京。潘太監送京師大獄問罪,朱潮、樊仕勇二賊首同送京師。

  田錦衣撈到了這項押送差事,獲得了去京師的機會。

  然後就是對勇擒二十五巨寇的徐指揮的封賞了,直接升為留守右衛指揮使掌衛事,原李指揮使受潘太監牽連勒令去職。

  原來說起“徐指揮”隻是個敬稱,畢竟指揮僉事也帶著指揮二字,但從今起徐指揮就是真正的貨真價實的正三品實職指揮使了。

  南京裏城的西邊四個城門都歸留守右衛守護,原來徐指揮隻是三山門的把總,現在管著四個城門。

  還有,因為十年前平寧王之亂軍功得來的恩蔭一子百戶,這次也升格成了千戶。等徐老三世安年滿十六歲後,就可以得官。

  這支徐家門第便上了一個大台階,一門有一個實職指揮使和一個千戶,在武官世家裏也算很了不得的了。

  所以當然是要大擺宴席,大肆慶祝,連續數日徐府賓客盈門絡繹不絕。

  至於秦德威的事情,則要分兩層看。

  第一層,秦德威伸張正義攻擊守備太監這種事,刷的是政治聲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卻不會被朝廷認可,更不會被視為功勞。

  不過這種正義舉動,獲得了南直隸提學禦史何大宗師的認可,便在權限範圍內下令嘉獎生員秦德威。

  有懂行的人就琢磨出意味來,估計明年開春後的歲試,秦德威破格晉升廩生應該穩了,這個嘉獎可能就是提前造勢。

  而且南京城裏人這時候終於知道,當日秦德威出城,就是逃到了提學禦史駐地句容縣。然後大宗師何鼇大張旗鼓的開了大門,接納秦德威避難。

  然後官場中人又記起來,早在正德朝時,何鼇就因為反對太監而挨過廷杖,這麽多年過去了,何鼇還是這樣剛正!

  就是這姓何的運氣真踏馬的太好了,閉門關在考院裏,還有人白送聲望上門!

  第二層,就是在二十五巨寇落網事件裏,徐指揮與秦德威合力,秦德威有讚畫之功,明明白白的寫在徐指揮的奏疏裏。

  就是作為秀才,再怎麽敘功也不可能給個舉人,而且年輕秀才一般沒人願意去國子監,所以朝廷除了記功和賞銀之外,真沒什麽可獎勵的。

  秦德威看著徐府那邊鑼鼓喧天、喜氣洋洋,自己卻隻被獎了十兩銀子,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也不免腹誹幾句朝廷寡恩。

  直到有一天,秦德威收到了曾後爹的感謝信。

  原來朝廷因為兒子功績,下詔嘉獎了曾後爹。以正七品知縣官職,被贈六品承直郎散階,算是一種等三年任滿後升官的潛規則。

  秦德威無語,自己忙乎半天,敘功都是給後爹升官用了?也行吧,誰升都一樣。

  此後日子又是一天天流逝,因為小學生被老師王以旌被抓去苦讀四書和春秋,南京城裏便太平無大事。

  春天、夏天和秋天都過去了,從四月到十月,優秀生員秦德威憑借雄厚財力連續七個月蟬聯縣學月考第一。

  本來第二名邢一鳳是不太介意的,但第二名實在太多了後,也想打人了。當初真是豬油蒙了心,在道試上指點了秦德威幾句,終釀苦果。

  然後時間進入了嘉靖十一年冬季十一月份,這是個讓穿越者秦德威也把握不住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