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主角自有貴人相助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07 19:28      字數:2850
  說起這小三關中的最後一關道試,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能者不難,難者不能。

  ??能在後世留下名字的那些懷才不遇者,有一輩子考不中舉人的,或者是一輩子考不中進士,但有聽過誰一輩子考不中秀才?

  ??隻要你有“能力”,三年兩次道試,考來考去,不管花多少年總能有一次考中的。

  ??小說裏範進這種沒能力的,越老越考不中,就屬於“難者不能”了。

  ??這次秦德威“能力”就不錯,有徐妙璿托人情幫著通名,不然肯定中不了。畢竟秦德威的八股文章平平無奇中等偏下,隻拚文章水平搞不出花頭來。

  ??二月二十日考試,考試地點在句容,當然不可能當天才去。

  ??秦德威先去縣衙報名,按要求提前在試卷上填好個人信息,再交上去審核,然後領了考票。

  ??又到了十五日的時候,秦德威就帶上仆役郝大年夫妻,從縣衙借了大騾子拉車,從陸路前往句容縣。

  ??不知道為什麽,徐妙璿沒讓弟弟徐妙璟參加這次道試,這更印證了秦德威先前的猜測。

  ??大恩不言謝,有些話就先記在心裏吧,考完再說。

  ??句容縣距離南京城路程不到一百裏,駕車走陸路更便利。清晨出發,傍晚時分就到了句容縣城,住處並不用發愁。

  ??早就托了馮知縣給句容縣寫信,提前打點過的。秦德威在能不虧待自己的時候,絕對不會虧待自己。

  ??一行人直接來到句容縣衙附近的縣公館,然後就順利入住了。在大明朝,衙門官方招待所叫做公館,跟秦德威上過班的會同館一個性質。

  ??但這並不是應考童生的應該有的待遇,縣公館才多大地方?

  ??所以再第二日,秦德威就去了趟句容縣衙,拜謝句容知縣去,然後就回來安心準備考試了。

  ??一直等到二十日,秦德威天還不亮就起來了,與郝大年提著考籃,前往考棚去接受點名。

  ??道試與縣試、府試不同,程序嚴格了許多。大宗師何鼇親自坐鎮入口龍門,一一點名搜身。

  ??秦德威也不例外,一樣接受了搜身,考籃也被翻檢。完畢後交上考票,取回試卷,進去按著考號尋找位置。

  ??考棚場內都是長條桌長條凳,二尺一個位置,貼著考號。秦德威是玄字一號,很舒服的靠邊位置。

  ??天亮之後,這場數百應考童生點名搜檢完畢,考場關門。大批軍士入場,站班監視考生,嚴禁交頭接耳等事情。

  ??然後開始發題,有舉著牌子給考生看的,也有教官高聲讀題的,防止有近視眼看不清的。

  ??四書題隻有一道,人人都得作答,秦德威看去,題目是《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

  ??人不如鳥!早有預料,又是變態截搭題!

  ??原文應該還是出自《大學》。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五經題出了五道,考生自己選一道便可。秦德威攻春秋經,自然隻看春秋題,題目是《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妥了!這道題秦德威熟啊,說的就是宋襄公仁義之戰,然後撲街了那個事。

  ??看完題目後,秦德威打開試卷草稿就是幹!

  ??寫到承題時,秦德威奮筆疾書寫了一句:夫人不如鳥,則真可恥矣!

  ??然後他就發現,像那些網文作者經常遇到的問題一樣,悲催的卡文了。

  ??因為題目後半句是“穆穆文王”,怎麽才能把“人不如鳥”硬轉到“穆穆文王”?

  ??想了一刻鍾還是沒想出頭緒來,秦德威不禁有點慌了。

  ??按照規矩,為防止考試結束前換卷舞弊,半個時辰後就開始有監試官員給考卷文字蓋印,在此之前必須要將開頭部分寫好。

  ??秦德威抓耳撓腮,忍不住的反複輕聲吟哦上一句,但還是想不出來怎麽繼續寫。

  ??這坑爹的題目,對入行隻有兩年的新人太不友好了!

  ??旁邊玄字二號的考生和秦德威共坐一個條凳,共用一條桌,秦德威坐立不安扭來扭去,就讓旁邊那位考生很受影響,內心簡直煩透了。

  ??也不知是哪來的小菜雞,才寫幾行就卡文,還動靜個不停!

  ??他一臉嫌棄的看了看秦德威,又瞥了眼秦德威的稿紙,忍不住低聲念了句:“恥矣,恥矣!如恥之,莫若師文王!”

  ??秦德威不禁眼前一亮,趕緊把這句續上去,瞬間完成了承題一股!

  ??人不如鳥真可恥,如果感到了恥辱,就要向周文王學習啊!完美的承題!

  ??有驚無險的搞定了開頭黃金三章,後麵就順暢多了。

  ??其實在這年頭,很多不負責任的考官和五百年後的網文讀者一樣,考卷太多又懶得看怎麽辦,就隻看開頭黃金三股,開頭做的好就取中。

  ??草稿上寫好兩篇文章,又謄抄到試卷上,完事後已經是下午了。

  ??都已經有好幾十人交過卷了,秦德威旁邊那位也已經走人了,也不知道出去後還能不能遇到。

  ??大明科舉冷笑話,道試試卷是糊名的。

  ??秦德威也起身去找主考官交卷,何大宗師收了卷子,邊看邊對秦德威問道:“府試考的如何?”

  ??這看來又是麵試了!秦德威答道:“因為歲數小,考官為鼓勵上進,僥幸點了案首。”

  ??大宗師“哦”了一聲,又問道:“你幾歲了?家在哪裏?授業老師是誰?”

  ??秦德威連忙又答道:“十四歲了,住在縣境東北青溪,授業老師乃本縣老生員王以旌。”

  ??大宗師信手在試卷上畫了個圈,專門放在一邊,揮手道:“承題一段做得上佳,這次就取中你了。日後須得繼續向學,今日下去吧!”

  ??秦德威喜不自勝連忙謝過,退了下去,站在門口等。湊夠了三十個交卷的,便開門放一次人。

  ??考場外不但有很多等待的家人仆役,還有很多尚未散去的考生,三三兩兩的議論著今次的題目。

  ??秦德威找了一圈,也沒找到旁邊那位考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表達一下感謝。

  ??大宗師都說了,取中理由就是承題做得好,但承題又是旁邊這位兄台幫著想的,這就是主角自有貴人相助!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