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遷都
作者:寸夕日      更新:2021-06-24 18:11      字數:3436
  金陵,立華家裏。

  ??“國民政府從今天起,遷都山城。”立華神情沉重地對家裏人道。

  ??“我知道,已經廣播了。”楊廷鶴點點頭,“既然滬上已經淪陷,金陵肯定也保不住。”

  ??立華沒接楊廷鶴的話,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搬家的事宜:“家裏得收拾收拾,我也在第一批撤離名單裏。姨,你和保姆挑一些緊要的用物,船票非常緊俏,咱家人又多,大件東西就別帶了。”

  ??“怎麽會這樣呢,不是調來好多好多軍隊?還打不贏!不是前幾天你們還說,立仁和老董打了一場漂亮仗嗎?”梅姨小聲嘀咕道。

  ??“你懂什麽,一腦門的婦人之見!”楊廷鶴嗬斥道,“一場勝仗,能扭轉整個戰局嗎?會戰打到結尾,才打出一場大勝。虎頭蛇尾固然不妥,蛇頭虎尾又有何用?”

  ??“爹,你少說兩句吧。”立華有些不愛聽,徐多藝和老董通力合作取得大勝,她內心是極為開心的。

  ??“好,不說滬上的事,就說這次遷都的事。”楊廷鶴立馬妥協道。

  ??“遷都好,明智之舉。日本人脅迫我們要在金陵作城下之盟,咱們能順著他的意思?跟他速戰速決?不!他小日本拖不起,越是想快點決勝,我就越要事事相反,跟他慢,跟他拖,跟他耗,看誰能熬得過誰?”

  ??楊廷鶴早年間追隨果黨元老陳其美上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言談之間顯露出老軍人的通達。

  ??“看看地圖你們就知道了,遷都山城,誘敵西上,就變成敵人難攻而我們易守了。我們愈向內地遷移,敵人財力人力的損失也將愈大,以空間換時間,是對抗敵人精勁武器的唯一辦法……”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是實行起來談何容易,說的倒是輕巧。”立華嘟囔道。

  ??“所有的工業要西遷,政府機關、所有的學校都要西遷,金融、商業、公共交通、醫療衛生等,一大堆的國計民生都得西遷,還有數以千萬計的難民,半個國家都要遷往西部,不容易啊!”

  ??立華作為監察委員,對這些工作自是如數家珍,遷都之事,確實困難重重,十分棘手。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在中國地理上,川蜀是複興民族最好的根據地。西遷難,唯其難你做到了,你才配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倘若這樣的困難都不能克服,還有什麽生存下去的理由?”楊廷鶴對西遷充滿信心。

  ??“要不是立仁有先見之明,提前把滬上的工業和金融業遷出,事情就更麻煩了。”立華歎道。

  ??“立仁這次做的真不錯。”楊廷鶴露出欣慰的笑容,“隻可惜啊,他是一介書生,無法帶兵打仗。”

  ??“對了立華,立仁呢?他不和我們一起走嗎?”梅姨問道。

  ??“楚材說立仁要先留在滬上,不跟我們一起走。”立華道。

  ??“滬上不都淪陷了嗎,立仁留在滬上,多危險啊。”梅姨道。

  ??“總要有人留在敵後,立仁倒也合適。”楊廷鶴苦苦一笑,“立仁立青,一南一北,深入敵後,都是棟梁之才,棟梁之才啊……”

  ??立華心中同樣哀歎一聲,立青還好,他是領兵的將領,身邊有士兵擁簇,而且華北那麽大,隨便鑽到哪個山溝裏打遊擊都成.

  ??相比而言,留在滬上的徐多藝的處境要危險太多了。

  ??徐多藝當然同樣知曉此時的滬上危機四伏,不過他也聽過“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句話。

  ??運用此般逆向思維,徐多藝於滬上市長俞鴻鈞宣告滬上淪陷的當天,秘密潛回了英美租界之中。

  ??由於中統、軍統常出叛徒,徐多藝這次連副官都沒帶,知曉他具體行蹤的絕不超過一掌之數,而且這其中還包括一個正忙著遷都的楚材。

  ??運用自身技能改頭換麵後,徐多藝化名厲冰雪,以商人的身份,重新活躍在依舊紙醉金迷的租界富人區。

  ??厲冰雪取自文天祥的《正氣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乃是原劇中楊立仁所用的化名,如今被取名無力的徐多藝順手拿過來用用。

  ??安頓下來之後,徐多藝第一個約見的便是他手下目前最得力的間諜周宇浩,周浩宇是我黨同誌,自然更受他信任一些。

  ??“日本人對你作何安排?”徐多藝問。

  ??“日方擬在滬上成立特戰總部,這個機構表麵上隸屬於滬上警察局,可實際上是由特高課直接指揮,主要工作是搜捕租界內的抗日分子,重點是中統、軍統以及共黨的諜報人員。我應該會被派到那裏去任指揮官。”周宇浩道。

  ??“意料之中。”徐多藝點點頭,又問,“那你的上司是誰?”

  ??“青木武重被您抓了之後,新到任的特高科科長從關外調來的仙道楓,而我的直屬上司則是一個叫南田洋子的日本女人。”周宇浩道。

  ??“南田洋子……”徐多藝陷入沉思,很快想到了此人的身份,《偽裝者》中的特高課課長。

  ??‘看來現在還沒到南田洋子上位的時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死間計劃開始之前,周宇浩跟著她混好像也還不錯。’徐多藝斟酌著。

  ??“好好潛伏,在你能做到的情況下,盡可能多保全一些抗日義士吧。戰爭方麵的動向也要關注,情報傳遞的方式一定要隱秘。”徐多藝隨即將一個中統秘密聯絡點以及新的接頭方式告訴給周宇浩。

  ??“是,主任。”周宇浩敬禮道。

  ??12月,金陵陷落,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殺還是發生了。

  ??徐多藝早便將此事上報老蔣,可是作為金陵保衛戰的戰敗一方,他們又能做什麽呢?

  ??即便老蔣提前將此事披露給了國際社會,希望以輿論的方式,讓日方有所顧忌,放棄瘋狂血腥的屠殺計劃。

  ??但是奈何喪心病狂的鬼子們並不吃這一套,所謂的輿論,在槍炮麵前,那是一文不值。

  ??老蔣此舉除了收獲到了國際社會的同情之外,並無任何效用。

  ??但是同情沒法當飯吃,更沒法當槍使。

  ??隻有赤果果的利益,才能讓英美等列強插手其中。

  ??除此之外,老蔣留下的戰地記者拍攝到了不容鬼子狡辯的如山鐵證,算是他為數不多的貢獻了。

  ??滬上與金陵的接連淪陷,使得徐多藝的心情極為糟糕,再加上此時果黨叛徒頻出,更是讓他殺意衝霄。

  ??心中憤懣難平的徐多藝操控著手下的行動隊,進行大規模的鋤奸行動。

  ??一時間殺的滬上漢奸人頭滾滾,風聲鶴唳。

  ??就在徐多藝指揮手下殺的昏天黑地的時候,延安方麵傳來的一個消息,如同一束陽光,照亮了身處黑暗的他。

  ??林娥已檢查出有近三個月的身孕。

  ??不過喜悅是短暫的,更多的是首為人父的忐忑,以及對林娥和孩子的擔憂。

  ??兩人遠隔數千裏,徐多藝什麽忙也幫不上,隻能相信無條件黨組織對林娥的安排。

  ??緊接著,徐多藝便再次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之中。

  ??鋤奸的計劃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徐多藝都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麵比,軍統的行動組比他手下的中統特務們強多了。

  ??故而明明是徐多藝在暗中指揮,最終反倒是成全了他軍統戴老板的威名。

  ??不過對於徐多藝來說,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槍打出頭鳥,就讓老戴替他多吸引點鬼子的仇恨,讓他能夠更安心的在滬上指揮行動。

  ??徐多藝作為此時滬上的最高指揮官,整個東南地區諜報網的幕後掌舵者,當然不需要拋頭露麵去做任務。

  ??他要做的便是深入簡出,減少露麵,盡可能為各大戰區提供最有價值的軍事情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