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燕軍南下
作者:湘南笑笑生      更新:2021-06-15 12:01      字數:3428
  公元208年春,雖然公孫白的到來帶來了太多的變化,對長江以南的局勢也影響頗大,如孫策尚活得鮮蹦亂跳的。但是有些事情卻照舊沿著原有的軌跡進行,荊州之主劉表病重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此時自然是最佳時機。他已等不得劉表掛掉了,因為史已改變,諸葛亮已提前出山,劉備的實力已遠遠強於史上的此時,甚至還提前吞掉了漢中郡,或許此時如果劉表病危之際讓荊州給劉備的話,劉備多半會毫不猶豫的吞了下去,如果再等到劉備穩定了荊州局勢,南征之戰將會變得極其艱難。

  而且史上的曹操便是秋季南征,結果遭遇到一係列的挫折,如深秋之際戰馬無草,如瘟疫盛行,所以趁著荊州的時局隨著劉表的病重而變得風雲詭譎,荊州士族和劉備勢力明爭暗鬥加劇之際而發動南征之戰,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於是公孫白調兵遣將,率眾南征。公孫白令趙雲率白馬義從五千為先鋒,張遼率解憂軍十萬為第一隊,徐晃率興漢軍七萬為第二隊,太史慈、顏良率兩萬五千騎為第三隊護衛中軍,高順率五萬安濟軍為第四隊,甘寧率五萬騰蛟軍沿水南下為第五隊,五路兵馬合計三十萬燕軍水路並進,兵鋒直指荊州。

  同時張、高覽依舊率太平軍鎮守徐州南部一帶,臧霸率五萬安濟軍守豫州南部,京中事務則交由三公打理,樂進和廖化等人依舊負責京畿一帶的防務和治安。

  而為了贏得南征之戰,公孫白將郭嘉、龐統、徐庶、司馬懿四大謀士齊齊帶在身邊,可謂十分小心謹慎。因為他知道憑著自己的實力,拿下江南自然不在話下,唯一怕的就是腦袋發昏中了諸葛亮的詭計而陰溝翻船,如今有三個智力99和一個智力97的謀士,平均智力98.5的豪華四人幫智囊團,自然不虞有此患。

  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在南陽郡宛城匯集,如此聲勢浩大的軍馬集結,自然瞞不了荊州軍的耳目,早有探馬飛報駐紮在新野的劉備。

  ***************

  新野,劉備官邸。

  負責集情報的孫幹憂心衝衝地向劉備稟報三十萬燕軍南下的消息,屋內皆驚,就連一向狂傲的關羽和性格暴躁的張飛都默不作聲起來。

  公孫白的厲害,很少有人比他們更清楚。

  劉備目露複雜之色,心中感慨萬千。

  “此莫非就是帝室之胄、中山靖王之後,威震黃巾軍,名揚虎牢關的玄德叔叔?”

  十五年前,廣陽城初見,那個白衣少年的熱情而宏亮的聲音猶在耳畔,一口一個玄德叔叔;十五年後,斯人已是一統長江之北,坐擁五十萬兵馬的大燕國帝王,他那同門師兄也被尊為大燕高祖,雙方也早已成敵對關係。

  好半晌之後才慢悠悠地說道:“五十萬大軍……公孫小兒,來勢洶洶啊,吾當何以擋之?”

  諸葛亮問道:“隨軍軍師,都有何人?”

  孫幹答道:“先生的同門龐統、徐庶,潁川郭嘉,河內司馬懿,均為隨軍軍師,為公孫白出謀劃策。”

  諸葛亮神色一黯,微微歎道:“公孫賊之勢已成,若想阻擋其兵鋒,的確是難上加難啊。”

  劉備神情複雜,喟然道,“荊州之地為薄弱,東有孫策虎視眈眈,北有公孫賊大軍壓境,國中諸將意見不一,二皇子爭儲,而如今陛下又龍體欠安,荊州之地岌岌可危啊。”

  諸葛亮道:“主公唯有西取西川,才有與燕、孫相抗衡的實力!”

  “西川急切之間不可得,如今奈何?”劉備問道。

  “下官有一計不知當不當講?”諸葛亮眼中露出狠絕的神色。

  “先生盡管道來。”劉備道。

  諸葛亮掃視了一眼四周,帳內的侍衛便識趣的退了下去,除他和劉備之外,隻剩孫幹、簡雍、張飛和關羽四人,這才悄聲道:“主公可趁亂攻入襄陽,殺蔡氏、蒯氏為首的荊州士族,軟禁劉琦、劉琮無能之輩,逼迫陛下退位,承繼大統,再讓雲長率軍偷襲黃祖,奪得水軍兵權,則可舉全荊州之力,再聯合江東孫策,共抗燕賊!”

  話音剛落,張飛已高聲嚷了起來:“妙,妙,軍師此計果然大妙,蔡氏無能而囂張之輩,老子早已看不慣了,正好一鍋端了,讓兄長承繼大統,則大漢必興也!”

  關羽等人雖然默不作聲,也麵露希冀之色,齊齊望向劉備。

  劉備怔住了,沉吟了許久才道:“不可,不可,陛下待我不薄,豈可行此篡逆之事,豈非與公孫賊子無異,如此何以令荊州之地士人和百姓心服口服?”

  諸葛亮微微歎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臣倒是有一計,能讓賊軍受挫,令公孫賊損兵折將,隻是公孫賊軍來勢浩大,最多隻能令其傷筋動骨,若想動其根基卻是難上加難。”

  劉備精神一振,急聲道:“傷其筋骨也不錯,還請軍師速速道來。”

  諸葛亮神色一肅:“既然如此,還請主公升帳聚集諸將!”

  不一會,新野城西大營校武場,劉備原本兵馬有五六萬,比起史上的此時自然是強大得太多,隻是陳到分了一隻兩萬人的兵馬守漢中,如今隻有三萬人了。

  諸葛亮和劉備登上點將台,開始發號施令,調兵遣將。

  諸葛亮提著劉備的佩劍,高聲喊道:“公佑何在?”

  孫幹急聲道:“末將在!”

  “新野城小,公孫賊又素擅攻城,新野是決計守不住了,不如退往樊城。你可差人四門張榜,曉諭百姓:燕軍殘暴不仁,殺人如麻,城中百姓無問老幼男女,願從者,即於今日皆隨軍往樊城暫避,不可自誤。”

  “喏!”孫幹得令而去。

  “憲和(簡雍)何在?”

  “到!”

  “你引軍八千,分為四隊,自領一隊伏於東門外,其三隊分伏西、南、北三門,卻先於城內人家屋上,多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燕軍入城,必安歇民房。來日黃昏後,必有大風;但看風起,便令西、南、北三門伏軍盡將火箭射入城去;待城中火勢大作,卻於城外呐喊助威,隻留東門放他出走。你卻於東門外從後擊之。天明會合關、張二將,收軍回樊城。”

  “遵命!”

  緊接著,諸葛亮又對關羽和張飛接連發號施令。

  “請雲長率一萬兵馬,多帶布袋,充填土石,於白河上遊處填塞河水,至來日三更後,隻聽下流頭人喊馬嘶,急取起布袋,放水淹之,卻順水殺將下來接應。”

  “喏!”

  此時的諸葛亮已在劉備軍中樹立了較強的威信,即便是關羽也收起了傲慢的神色,遵命而去。

  “請翼德率七千兵馬前往博陵渡口埋伏,敵軍在城中遭火,又遇水淹,必往博陵渡退來,你等可先以強弓硬弩遠射之,趁得賊亂,再率眾掩殺之!”

  “遵令!”

  眼見得張飛和關羽兩人都已領命而去,諸葛亮微微鬆了一口氣,又令劉封、糜竺兩將率餘下的五千兵馬去新野城外南三十裏鵲尾坡前屯住,插滿旗幟以迷惑燕軍,使得其以為有伏兵而不敢追襲。一旦見到望城中火起,便可回頭追殺敗兵,然後來白河上流頭接應關羽等人。

  調兵遣將已畢,諸葛亮笑對劉備道:“天幸助主公,郭、龐、徐、司馬等四人皆隨公孫賊在中路,前軍趙雲與張遼,雖然頗有謀略,心思縝密終不及那四人,必然中計也,還請主公與亮登高望,靜候捷報傳來!”

  ****************

  正午時分,新野城北二十裏外,猛虎坡。

  天地相交之處,傳來一陣隆隆的雷聲,驚得猛虎坡上的樵夫忍不住抬頭往北眺望。

  緊接著碧藍如洗的天空下,湧起了一抹銀白色的浪潮,那股浪潮越湧越寬,逐漸可見千軍萬馬奔騰而來,那是清一色的雪白戰馬,馬背上的將士又是清一色白袍銀甲,天地之間一片夢幻般的銀白色。

  唯有那一杆杆繡旗點綴了那片銀白,正中獵獵飛舞著一杆火紅的“燕”字大旗,旁邊則豎立著“趙”、“文”兩杆旗幟,大旗之下趙雲和文醜並馬而行,遙望前方。

  “趙將軍,前方二十裏外便是新野城了!”邊上有人提醒道。

  “停!”

  趙雲一揮手,身後的滾滾鐵流隨即緩緩的停了下來。

  緊接著,又有十數騎精銳的斥候縱馬飛奔而出,直往新野城而去。

  半個時辰之後,身後又有探馬急報,張遼的解憂軍已到十裏之外,趙雲臉上微微露出焦慮之色。

  就在此時,終於數騎斥候出現在地平線上,如箭而來。

  “啟稟將軍,新野城內果然已成空城,百姓均已撤離,全城空空如也!”

  趙雲臉上浮現出一絲厭惡之色,暗罵:“該死的劉備大耳賊,必定是在百姓中汙蔑我大燕仁義之師,大燕軍馬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為何裹挾百姓而逃?再說,大燕國的糧食吃都吃不完,從來隻有陛下賑濟百姓,斷無大燕軍馬掠奪百姓之先例,劉備、諸葛亮兩個破落戶以己度人,真是可笑!”

  “啟稟將軍,白河之中,果然已流水斷絕,尚有魚蝦在蹦跳,必然是剛剛斷流不久。”

  趙雲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諸葛亮小兒,區區雕蟲小技,早已被陛下識破,白費心機耳,哈哈哈……”全本小說網